环境心理学视域下的佛寺建筑布局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da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动及生产行为等之间的关系。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和相互渗透论分别解释了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佛寺选址、佛殿布局和佛像布局的最终意义是为了烘托出佛的威力,使佛在信奉者心中具有高大、威严、慈悲的形象。对信奉者而言,佛寺的一切布局都是外在于他的环境因素,这个外在的环境结合文化因素组成特定的心理场从而影响信奉者的心理和行为;而对佛寺选址、佛殿布局和佛像布局而言,同样也受到建造者社会文化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佛寺建筑布局体现出人的心理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佛寺;佛殿布局;佛
  
  
  环境心理学是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逐步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主要研究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活动及生产行为等之间的关系。佛教寺庙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以特殊的物质存在形态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产生影响,而人则以自身的实践活动创建佛教寺庙,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环境。
  一 、 环境心理学视域的人
  (一)人是环境的一部分
  以人类为主体,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些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当中,既包含天然成分,也包含人工改造的成分,因此习惯上也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亦称地理环境,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成果的总和。物质的成果包括文物古迹、绿地园林、建筑部落、器具设施等;非物质的成果包括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
  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故而人类是源于自然的,人类的自然属性与自然界的自然属性是一致的,从根源上看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故而人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社会环境是培育人的社会属性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摇篮。因此,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是环境的一部分。
  多数寺庙选址于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自然环境中,寺庙建筑本身作为人类活动的文化产品又成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佛教信仰者从人类的起源看既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从人类的发展条件和过程看也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此佛教信仰者是环境的一部分。
  (二)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由于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复杂而微妙的。以下是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关系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1.环境决定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是由环境决定的。首先,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了那些不适应环境的心理机制,能够生存下来的心理机制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故而外在环境决定了人类的心理。诚如学者所言:“欧洲寒冷地区居民由于地理气候影响,很活跃、剽悍,然而思想、技巧较弱;亚洲温带地区人们聪明、有技巧,有思想,但懒散,缺乏精神;希腊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因此兼有寒热两带地区最佳的人种。”2其次,个体心理和行为是外在环境决定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John H. Watson)认为:“彻底改变人格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改变个体的环境来重塑个体,用此方法使新的习惯加以形成。”3因此,环境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相互作用论
  该理论认为环境与人是相互影响的。首先,自然环境塑造和影响了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人又反过来改造了自然环境。其次,社会环境是人塑造的,它又反过来塑造了人。W.Ross.Ashby说:“一个有机体,他的环境是被定义为周围的可变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既影响着这个机体,也被这个机体行为所改变。”4
  3.相互渗透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仅仅限于对环境的修正,还有可能完全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人们通过修正和调整物质环境,改变与我们交往的人,从而改变社会环境;通过重新解释场所的目标和意义的方法,来不断地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物质环境。5勒温的心理场论认为人的行为表现是由人及其所处环境共同影响和决定的1,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有知觉式和身体式两种方式2,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之,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在环境决定论者看来,人是被动的,人的心理完全由环境决定;而在相互作用论者和相互渗透论者看来,人却是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心理和行为既受到环境影响,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改变环境。
  佛教寺庙是建筑者和设计者依靠自己的文化素养、创造精神结合自然环境的物质条件建造而成的物质成果,它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宗教观念、宗教情绪或宗教情感3,同时也成为佛教信仰者从事佛教活动的环境依托,影响和改变着佛教信仰者的心理和行为。
  二、佛寺选址
  佛教寺庙是供奉佛像、安置佛教经卷、提供僧众修行以便弘法的场所,它是佛教信仰者从事佛教活动的环境依托,故此佛教寺院建筑的选址便十分关键,既要满足供奉佛像、安置佛教经卷及居住的实用性,也要满足修行者和弘法者追求心灵超越的环境需求。由于佛教源起于印度而发展于中国,因此中国佛寺选址在历史上分为2个阶段:早期沿袭印度风格阶段;中国化之后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均体现出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对佛寺建筑的影响。
  (一) 中国汉传佛寺选址早期沿袭印度风格
  中国早期寺院建筑布局沿袭印度,主要是以塔为中心,四周建廊、殿等建筑的寺院形式。对于寺院地址选在平地、山区还是人群聚居区并不讲究。这说明早期佛教寺院建筑对于外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要求并不高,更注重突出佛教信奉者自身的心灵觉悟。
  在印度文化中塔是埋葬尸骨的地方,因此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建筑风格,体现出信奉者心中对佛的敬仰之心。在释迦牟尼涅槃后,佛塔特指安置佛舍利的专用建筑物。因此在佛教信奉者心目中塔是圣地,他们对塔的顶礼膜拜行为代表了信奉者对于佛教最高境界——涅槃的向往和追求。
  佛塔是客观存在的物态化宗教表现,其高高耸立的外形、丰满的曲线和密密层层的砖檐仿佛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外张力量4,再加上佛塔的宗教象征意义,使信奉者在感官运动的相互叠加效应5中加深对佛教的认知,在心灵体验上产生仰慕、敬畏、信服,从而在行为上严格遵循佛教教义,自觉敬拜,认真修行。
  可见,中国早期佛寺选址风格既体现了印度佛教文化通过建筑者和设计者心理对佛寺建筑的影响,也体现了佛塔作为外在于信奉者的环境因素对于信奉者心灵的进一步影响,在此,人的心理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二)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后,佛寺选址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特色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1天人合一,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而中国文化讲究“自然”、“和谐”,人的生存就是要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这正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在建筑选址上对于山水布局尤为讲究。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就开始寻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因而在佛教寺庙的选址上也渐渐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天下名山僧占多”,例如分别作为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道场的佛教四大名山,均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水之间,朝看霜露,夜听风雨,享受着宁静和谐的自然之美。这种选址风格代表了隋唐以后大多数佛寺选址的特点。
  佛寺地处人烟稀少、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之中,建筑者和设计者将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佛教信奉者置于大自然的怀抱,徜徉于巍巍群山、潺潺流水的自然风景,可以开阔视野,平复心情,陶冶情操,有利于思索人生和自然的困惑;佛寺远离闹市喧嚣的人群,减少各种人际干扰,同时也杜绝了各种感官和欲望的诱惑,这种安静的环境便于专注安心地修行。
  佛寺是依山而建的建筑,殿阁巍峨,气势恢弘,通过外在感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信奉者沿着山坡层层而上,步步登高,意味着通过辛苦努力一步步接近追求和信仰的目标,这是朝圣者心灵提升过程,也是个人克服各种外在干扰而坚持不懈地追求心灵宁静的过程。
  可见,隐于山水之间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寺建筑,既很好地体现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美和谐地融合在山水之中;又以山水的自然之美和寺庙的人文特色为信奉者提供了从感官到心灵的陶冶。在此,人的心理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佛殿布局
  佛殿是供奉和敬拜各类佛教人物的场所,因此佛殿布局在佛教信仰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要求。佛殿的建筑和设计是建造者依据佛教文化和专业知识,借助自然环境的物质条件而创造的劳动成果。佛殿建造过程体现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佛殿这种外在于人的环境条件作为一种特殊的宗教环境对于信奉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较为典型的佛殿布局有石窟寺和庭院式寺庙两种。石窟寺受印度文化影响,在佛教初传至隋唐这个时期较为兴盛,不同的时代在原有基础上做了补充和修缮。庭院式寺庙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隋唐以后它成为佛寺建筑布局的主流形式。
  (一) 石窟寺的佛殿布局
  建造石窟寺是耗费巨额资金和时间的巨大工程。石窟寺一般依山崖开凿,形成一定的空间,作为殿堂使用。1建造者一般在石窟内雕刻佛像,绘制佛教故事图,供信奉者礼拜。
  较大的石窟寺有前堂后室型窟和大厅式窟两种。前堂后室型窟是前后式布局,洞窟前半部有一个开阔的空间,不设佛坛或其他巨型雕塑,以使参拜之人有一个心理准备、过渡的回旋余地。后半部的墙壁上刻有佛像、菩萨、飞天,以及佛传故事等,供信奉者礼拜。大厅式窟仿佛寺庙大殿,空间巨大,窟壁雕绘大幅壁画如西方极乐世界、大幅经变图以及大幅塑像、多幅连贯的礼佛图、出行图等,可供群体信奉者集体参拜、瞻仰。石窟寺这种特别的内部布局从空间上和内容上渲染了强烈的宗教气氛,参拜者置身于这样的心理场和文化场中油然而生敬畏、崇敬之心,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其宗教行为的发生。
  石窟寺是就地取材,依据自然地理条件而修建的佛教寺庙。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石窟寺的开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石窟寺空间巨大,多以集群式的庞大规模出现,这种视觉的巨大差异造成信奉者心理上的冲击和惊异感,“那一尊尊高大庄严的佛像,平和静穆的菩萨像,满壁对佛国彼岸的富丽描绘” 2,在石窟周围优美宁静的自然风景的衬托下,更有利于塑造石窟寺的宗教气氛,突出佛的宏大气魄和尊严,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神圣性给信奉者心灵以巨大的感染和震撼,促使其从佛教认识、佛教情感、佛教意志和佛教行为等心理过程上全方位展现慈悲、美好、纯净的道德追求,完成从客观物质存在到精神境界提升和净化的心灵历程。
  (二) 庭院式寺庙的佛殿布局
  庭院式寺庙是以殿堂为中心的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而中轴线两侧分别为钟楼(东面)、鼓楼(西面)、伽蓝殿(东面)、祖师殿(西面),以及客堂、禅堂、斋堂、寝堂、浴堂、寮堂、西净(厕所)、放生池等。
  整个庭院式寺院纵深展开,院内空间随着建筑主次之分而错落有致,变化多端。这样的建筑布局是设计者受以家族为中心的、封闭的、主次分明的、尊卑有序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和佛教思想影响的产物。从庭院式寺庙的入口到山门再到主体建筑,体现了心灵从尘世世界向极乐世界的转化过程。入口到山门部分开阔、洁净,引导信徒心灵由俗世转入清净,促进他们对佛的敬仰之心;主体殿堂是礼佛圣地,面对庄严肃穆的殿堂和高大的佛像,信奉者会油然而生对佛的崇敬之情。从建筑环境来看,这种排列有序的院落群可以引导信仰者有秩序地一步步进入佛教氛围,最后达到信仰的高潮。
  园林景观区和放生池是寺庙建筑环境的附属部分。园林景观区树木葱郁,花香宜人,干净雅致,使游览者心情放松愉悦,抛却杂念,净化心灵。放生池各种动态的生命和静静的池水相互映衬,既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之德,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3而这样的建筑布局塑造的宁静、美好的环境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美好享受,在无知无觉地影响着信奉者和游览者的心理和行为。
  庭院式寺庙的主体区和附属区各自功能不同,所凸显的庄严肃穆或轻松愉悦的气氛从不同的心理层面促进人们对慈悲、和谐、纯净、美好世界的追求。
  四、佛像布局
  佛寺的选址和布局归根结底是为了突出佛的威力,因此佛像的布局是佛寺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佛是信仰者崇拜的对象,佛代表着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而佛像是佛的形象代言,因此佛教信奉者会通过供养和敬拜佛像来表达对佛的崇敬之情。对于信奉者来说,佛教造像虽是一个建筑产品,是外在的环境因素,但这些造像同时也等同于心中的佛及诸菩萨等敬拜对象,是信奉者追求心灵超越的目标。
  现在常见的佛寺有三大殿,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各殿供奉的佛教敬拜对象不同。一般佛寺中主要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菩萨、罗汉、天王等人物像。佛祖在任何寺庙中都居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中,或称正殿。可见,在所有供奉的佛教诸形象中,佛祖释迦牟尼的地位和威力是最突出的。那么在佛教寺庙建筑布局中,从佛寺的选址、佛殿布局到佛教诸形象的布局安排,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烘托出佛的威力,使佛在信奉者心中具有高大、威严、慈悲的形象。
  (一) 山门殿金刚力士像
  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立于山门左右,左像怒颜张口,以金刚杵作打击之势;右像忿颜闭口,平托金刚杵,怒目睁视。这种形象代表勇猛刚毅、嫉恶如仇,立于寺庙入口表示保护释迦佛,降服邪魔外道。这种形象设计和布局给刚刚进入山门的信奉者以心理上的压制和威慑,自觉收敛放肆随意的思想和行为,加深对佛的敬畏和崇敬之情,显示佛门威严。
  (二)天王殿诸像
  天王殿弥勒像居中,两旁四大天王像,弥勒像的背后供奉韦驮天。现在常见的弥勒像是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袒胸露腹的慈爱形象,主宰天王殿,笑迎八方信徒;韦驮形象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威风凛凛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僧;四大天王即四大金刚,是佛国神将,其职责是保护四方世界。现在常见的四大天王是中国民间文化创造的形象:南方增长天王面部青色,身穿青色甲胄,手执宝剑保护佛法,能令众生增长善根;东方持国天王面部白色,身着白色甲胄保护众生,手持琵琶以音乐感化众生皈依佛教;北方多闻天王面部绿色,穿绿色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能制服众魔,以德福闻于四方;西方广目天王面部红色,身穿红色甲胄,手中缠绕一条龙(有的是赤索),捉住不信佛教的人使其皈依佛教,他以净天眼,观察世界。四大天王手中法器分别象征风调雨顺,满足人们现实世界的愿望。
  天王殿的诸形象基本已经脱离印度文化,完全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这是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信奉者通过创造劳动对于印度佛教的改造和发展,这个过程既体现出社会文化环境对信奉者心灵的渗透,又体现出佛寺建造者和佛教信奉者对于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造。天王殿的布局在表现佛教神圣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弥勒、韦驮、四大天王的形象塑造更体现出佛教救度众生的人间化特征。满面笑容的大肚弥勒形象“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1,信奉者瞻仰他的形象可以使人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顿悟佛教真谛,拉近凡间普通人与佛的距离,更深刻地理解佛教的世俗性与神圣性;威风凛凛的韦驮可以震慑邪魔,保护佛界和人间的安宁;威武雄壮的四大天王像则表示守护东西南北四方,保护人间百姓的平安祥和。天王殿的诸佛教形象和职能以弥勒为主导,以韦驮和四大天王为实际执行者,在心理上架起一座连接佛国和人间的桥梁,使信奉者对佛教产生一种亲近感,这是信奉者以信仰者姿态进入大雄宝殿之前的重要心灵铺垫。
  (三)大雄宝殿诸像
  大雄宝殿就是正殿,是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者——“佛”的大殿,供奉的主要佛像是释迦牟尼和诸佛。殿内两侧现在常见为十八罗汉像,个别也有塑“二十诸天”像的。佛坛背后仅供一菩萨像,多为观世音菩萨或文殊菩萨。
  主尊佛像高大,或坐或立或卧,神态庄严肃穆。在石窟寺中,巨大的佛像躯体占据佛殿大部分空间,犹如佛的威力要冲破空间的束缚,衬托出佛的伟大和法力无限。例如云冈石窟三窟的主尊佛像高10米,胁侍菩萨高6.2米,而云冈五窟本尊高17米;又如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高17.14米。这样的高度彰显佛躯伟岸,给人以力量的巨压,更能突出表现佛的威仪、高大与人的渺小,给信奉者以强烈的视觉对比和心灵冲击,使之敬畏、惧怕,进而崇拜。2
  菩萨像作为胁侍立于佛像旁或立于佛坛背后。菩萨是觉悟者,他的地位仅次于佛,他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帮助佛解救徜徉在“苦海”中的芸芸众生。常见的观音、文殊、地藏、普贤四大菩萨,分别代表大悲、大智、大愿、大行,他们从慈悲、智慧、志愿、实践行为上帮助众生解脱现世的苦难,获得心灵境界的圆满。
  罗汉像排列在大雄宝殿两侧,常见为16或18个,表情各异,各有所长。在大乘佛教中,罗汉品位仅次于菩萨,他们的任务是常住人间,护法和弘扬佛教,是人们心目中正义、吉祥的象征。
  大雄宝殿诸像以主尊像为中心,体型比例与位置排列逐次降低。这种外在形貌的差异体现在信奉者的感觉上,可以使之内心觉察到从佛到菩萨到罗汉与人之间距离的逐渐拉近。由于罗汉、菩萨、佛各自所达到的修行层次不同,威力自然也不同。而这种修行层次的差异,说明佛的境界虽然很难达到,但是只要不畏艰难,不断努力进取,总会一点点进步直至达到佛的觉悟境界。因而这种从罗汉到菩萨到佛由低到高的修行层次就为信奉者提供了修行的信心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大雄宝殿诸像的布局以一种空间上的物质排列顺序给信奉者传递出一种积极进取、不断进步的心理信息,帮助信奉者逐步完成高尚的精神追求,达到圆满觉悟的心灵境界。
  综上观之,佛寺选址、佛殿布局和佛像布局均体现人的心理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对信奉者来说,佛寺的一切布局都是外在于他的环境因素,这个外在的环境会影响信奉者的心理和行为。S. Mazumdar认为特定的宗教场所能够帮助信奉者理解宗教意义和自我。1J. Valsiner认为:“人类心理是在通过利用可供性特征而产生的感知和行动同通过集体文化而增加的对感受、思维和行动的建议这两者之间的协调中得到发展。”2也就是说环境提供的信息是行为发生的前提,而这种信息具有象征意义,是个人知觉和以往经验综合的结果,同时,特定的环境还会引起情感上的联想。3因此,佛寺环境和信奉者心理之间就必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这种客观关系通过信奉者的感知觉、情感和思想的不断叠加,引导信奉者一步步走向信仰的高潮。
   [作者单位:卫春梅,安徽大学哲学系。]
  (责任编辑朱凯)
  
  On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Wei Chunmei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psychological state, thinking and behaviors. Environment include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Human being is part of th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interaction theory and mutual penetration theory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s psych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ultimate aim of deciding sites, halls layout and Buddhist figures layout of temples is to make the power of Buddha stand out, and to make Buddha taller, more dignified and more compassionate in the heart of believers. For believers, all the layouts of the Buddhist temples are their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cultural factors construct a specific psychological field, thus affecting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of the believers. Buddhist temples􀆳 sites, halls layout and Buddhist figures layout are also affected by the so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of the builders. The Buddhist temples􀆳 architectural layouts show the complexit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s psychology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Buddhist temple ; Buddhist hall layout ; Buddha
  
  
  1收稿日期:2014-04-10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3叶浩生:《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4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5李斌:《环境行为学的环境行为理论及其拓展》,《建筑学报》,2008年第2期。
  1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49页。
  2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9页。
  3马德邻、吾淳、汪晓鲁:《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4马德邻、吾淳、汪晓鲁:《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5页。
  5杨绍刚:《超个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1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东方》,1993年第1期。
  1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275页。
  2奚楚:《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116页。
  3希尔德布兰德:《建筑愉悦的起源》,马琴、万志斌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1北京潭柘寺的弥勒佛两边的楹联。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7页。
  1Shampa Mazumdar,Sanjoy Mazumdar,“Relig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 Study of Sacred Pla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386.
  2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孙晓玲、罗萌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4页。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43页。
其他文献
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198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不平凡的三十年,收获了一大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为了纪念研究会30年发展历程中的学术成就,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纪念文集《科学技术哲学论》(王国聘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集中展示了江苏自然辩证法研究30年来所取得的部分重要成果,展现江苏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特色和风采。  研究会理事长王国聘教授在文集的序言中写道:“
期刊
摘要:连云港花果山景区内存在大量村庄,这些村庄由于地处风景名胜区内,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也影响着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本文以花果山乡前云村为例,通过背景梳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村庄空间规划、建筑风貌、绿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研究其人居环境,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村庄;人居环境;花果山  
期刊
2015年3月2-14日,我在美国北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简写为UNT)做访问学者。刚到达该校的第二天,该校环境哲学中心主任哈格罗夫(Eugene C. Hargrove)教授领着我和另一位中国学者(南开大学的薛富兴教授)在校园内转了两个多小时,走了好几个部门,拿到了UNT的带有我们头像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就标志我的正式的访问学者身份。北德州大学的排名并不靠
期刊
摘 要: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安徽省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的演变历程。2005—2013年,安徽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变化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由三个二级指标构成,包括生产用水生态足迹、生活用水生态足迹以及生态用水生态足迹。安徽省历年人均生产用水的生态足迹所占比最大,远远超过人均生活用水和人均
期刊
摘 要:生态文明评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而成为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评价对象、生态文明评价方法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生态文明评价对象从评价单元上来看,尤以省域和城市评价为主,全国性和县(市)级的评价相对较少。在评价方法上,相比较于生态足迹法、真实储蓄法和能值分析法而言,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法被广泛采用,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成
期刊
摘要: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我国水产养殖业对水环境影响巨大,水产养殖业水环境形势严峻。我国目前水产养殖业的水环境管理在政府行政管理、法律制度、养殖户自身管理、消费者与周边居民监督等四方面都存在着各种现实问题。结合国际水产养殖业水环境管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设立水产养殖业水环境管理专门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发挥养殖户主体作用;调动渔业协同管理机能;提高水产
期刊
“随着工业文明逐渐登上其发展的顶峰,人类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不得不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人类开始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首要位置加以关注,一种全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超越的文明形态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即生态文明。1”这是秦书生教授最新力作《生态文明论》的开篇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强调要把生态文
期刊
摘 要:玄武湖自古便是南京重要的水体资源。清末,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会场与玄武湖相邻,为了便于游人在会场与玄武湖之间往返游玩,特在明城墙开辟城门,命名为丰润门(今玄武门),并开辟道路直通今环洲,大大方便了人们往返湖洲,这成为玄武湖从自然山水向近代城市公园转变的奠基之笔。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在历任市政当局重视下,玄武湖的人文生态演变速度加快。刘纪文担任南京特别市市政府首任市长后,市政府接收玄武湖
期刊
主持人: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国外生态文化思潮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很注重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研究。传统生态思想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生态观念及生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传统生态思想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环境哲学的本土化也需要建立在对传统生态思想的充分研究基础上。本期“传统生态思想研究”一组论文中,盖光教授从“道生”角度阐释中国生态智
期刊
摘 要: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加剧,西方社会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秩序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在生态问题上要不要和怎样“以人为本”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戴维·佩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诠释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生态秩序价值观。科学认识和评价戴维·佩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秩序价值观,对发展马克思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