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一体化教学改革需求,本文从实际培养方式方法入手,对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尤其是从院校到院校类的一体化教师培养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师 教学工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越来越准确,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工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的同时,对职业技能及素养要求也更高。由此对应的技工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和理念已经呈现疲态,开始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成为必然,对应于一体化教学的一体化教师培养便显得尤为突出,技工学校的教师从传统模式向一体化教师的转变就显得更加关键和紧迫。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状况
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各个院校都在一体化课改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和重视,积极探寻新方法,实现现代技工教育方法的新突破。各个职业院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其中有些改革发起的较早的学校,已经形成规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一体化课改方案,并且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院校还处于摸索、学习、逐步推进的改革阶段。笔者所在学院目前也在积极探寻和推进一体化课改,并在机械类专业全面推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一体化教师的标准和机械类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的需求
一体化教师的标准与要求:理想中的一体化教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融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同时根据一体化教师按应达到的基本条件、胜任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要求,将一体化教师按照教学能力分为三级、二级、一级三个等级,标准依次递进,高级别能力要求涵盖低级别能力要求。
全国各大职业类院校都在积极推进一体化课改,尤其是学院机械专业有较好的基础,在实现典型工作任务提取的对象上更容易和真实地实现,以任务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更加容易实现,目前机械类课程多数都进行了一体化课改。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的单纯理论型或者单纯的实操型教师的需求量将慢慢缩减,对一体化教师的需求量快速增大,目前笔者学院机械类教师要求90%以上为一体化教师。
三、培养途径研究
院校在进行一体化课改的进程中,一个棘手的难点就是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问题。各个学校教师的来源有不同的途径,综合起来教师的引进大概有两个途径:从院校毕业后直接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到学校的教师,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被引进到学校的教师。而对应的需要培训的层次又会因为在职在岗的不同分为大概三个类别:院校新引入到院校的一体化教师培养,企业新引入到院校的一体化教师培养,院校现有的在职教师的一体化教师培养。而在这三类中由于从院校新引入到院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企业经历几近空白,培训的急迫程度最高,培养的难度最大,笔者着重对这类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
1.参与各类人社部、省、市级一体化培训班
人社部通过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认知能力、教学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性高端培训,为快速培养出一批专业化、高素质、高技能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提供了前提保障。参与人社部组织的一体化教师培训和各类省市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可以面对面向视野开阔的专家学者学习,可以直接与个体差异较大的同行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如何更加完美地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把握课堂尺度;通过案例教学与专家的独特视角剖析,学习一体化教学的各个步骤如何在课堂中贯穿和发挥良好效果;最终通过培训使这些一体化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能够对一体化教学有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合理实施一体化教学环节,最终从专业教师向全面的一体化教师发展。
2.企业锻炼,跟岗学习
根据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对应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必须熟知其所授专业知识在企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同时要对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非常了解,因此进行企业实践活动是获取这方面信息的最好途径,在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也是补充、更新教师知识的有效途径。学院目前在教师培训中效果比较好的有两种:一是利用寒暑假时间教师进企业锻炼学习;二是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注重校企合作中进行一体化教师培养。
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现场观摩、交流研讨、顶岗锻炼、专题学习等方式开展现代师徒制学习,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企业这个前沿阵地现场学习、拓展视野、丰富专业知识。通过利用寒暑假的企业锻炼和学习,教师亲眼所见,亲身参与,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企业当今的先进理念和工艺知识,更新自身知识。并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提取更多新鲜的素材,为典型工作任务积累更多更新鲜的载体。在此过程中,理论教学教师可以快速有效地增长实践经验,为进行一体化奠定基础。
引入“教学工厂”模式,在校内按照工厂真实场景模拟建设教学工厂,可以将教师、学生、企业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到工厂的氛围,以工厂的真实产品作为典型工作任务,依据任务来制定学习任务和内容,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扮演一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通过接单、设计、生产、过程控制、检测、出货等环节设计教学,实施和组织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按照一个准职业人要求自己,现场参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锻炼和丰富实践经验和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对一体化教学开展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个双重的促进。
3.参与各类教研教改
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教师间可以学习和交流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深化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还能在交流中突破固有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视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4.技能竞赛大比武,重塑知识结构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加强知识与技术交流,学习同行先进技术和经验,展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推动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无论是世界技能大赛还是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都对团队和选手在理论知识、设计、加工、装配、工量具使用、检测等方面专业知识提出严格的要求,在集训过程中本身就是对教师知识结构和理论、实操能力的再造。通过选拔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按照大赛的标准要求训练教师与学生选手,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做法,借鉴企业先进工艺,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指导,这对教师团队是一种回炉与历练。在学院师生选手每次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教师团队的巨大进步,通过学习与培训培养出一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一体化教师团队,并通过这些教师的影响和辐射,带动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四、培养效果与结论
通过主动参与一体化师资培训,开展企业实践,参加技能比武,融于全方位教研教改,总结形成经验与成果,学院目前现有机械类专业教师由原来的纯理论课教师或者纯实操指导教师,大多数已经转变成为这样的一体化教师:可以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完成学习任务设计,并能根据学院教学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页开发,能按照要求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能开展课程综合评价,评估教学实施效果和改进教学环节。
(作者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 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师 教学工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位越来越准确,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工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量增大的同时,对职业技能及素养要求也更高。由此对应的技工类院校的教育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和理念已经呈现疲态,开始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成为必然,对应于一体化教学的一体化教师培养便显得尤为突出,技工学校的教师从传统模式向一体化教师的转变就显得更加关键和紧迫。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状况
一体化教学改革目前已经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向,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各个院校都在一体化课改上形成高度一致的认同和重视,积极探寻新方法,实现现代技工教育方法的新突破。各个职业院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其中有些改革发起的较早的学校,已经形成规模,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一体化课改方案,并且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些院校还处于摸索、学习、逐步推进的改革阶段。笔者所在学院目前也在积极探寻和推进一体化课改,并在机械类专业全面推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一体化教师的标准和机械类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的需求
一体化教师的标准与要求:理想中的一体化教师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下,根据教学项目的要求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融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整合。同时根据一体化教师按应达到的基本条件、胜任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要求,将一体化教师按照教学能力分为三级、二级、一级三个等级,标准依次递进,高级别能力要求涵盖低级别能力要求。
全国各大职业类院校都在积极推进一体化课改,尤其是学院机械专业有较好的基础,在实现典型工作任务提取的对象上更容易和真实地实现,以任务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更加容易实现,目前机械类课程多数都进行了一体化课改。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的单纯理论型或者单纯的实操型教师的需求量将慢慢缩减,对一体化教师的需求量快速增大,目前笔者学院机械类教师要求90%以上为一体化教师。
三、培养途径研究
院校在进行一体化课改的进程中,一个棘手的难点就是一体化教师的培养问题。各个学校教师的来源有不同的途径,综合起来教师的引进大概有两个途径:从院校毕业后直接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到学校的教师,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被引进到学校的教师。而对应的需要培训的层次又会因为在职在岗的不同分为大概三个类别:院校新引入到院校的一体化教师培养,企业新引入到院校的一体化教师培养,院校现有的在职教师的一体化教师培养。而在这三类中由于从院校新引入到院校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企业经历几近空白,培训的急迫程度最高,培养的难度最大,笔者着重对这类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
1.参与各类人社部、省、市级一体化培训班
人社部通过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认知能力、教学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性高端培训,为快速培养出一批专业化、高素质、高技能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提供了前提保障。参与人社部组织的一体化教师培训和各类省市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可以面对面向视野开阔的专家学者学习,可以直接与个体差异较大的同行进行交流互动,学习如何更加完美地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把握课堂尺度;通过案例教学与专家的独特视角剖析,学习一体化教学的各个步骤如何在课堂中贯穿和发挥良好效果;最终通过培训使这些一体化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能够对一体化教学有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合理实施一体化教学环节,最终从专业教师向全面的一体化教师发展。
2.企业锻炼,跟岗学习
根据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对应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必须熟知其所授专业知识在企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同时要对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非常了解,因此进行企业实践活动是获取这方面信息的最好途径,在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也是补充、更新教师知识的有效途径。学院目前在教师培训中效果比较好的有两种:一是利用寒暑假时间教师进企业锻炼学习;二是引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模式,注重校企合作中进行一体化教师培养。
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现场观摩、交流研讨、顶岗锻炼、专题学习等方式开展现代师徒制学习,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企业这个前沿阵地现场学习、拓展视野、丰富专业知识。通过利用寒暑假的企业锻炼和学习,教师亲眼所见,亲身参与,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企业当今的先进理念和工艺知识,更新自身知识。并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提取更多新鲜的素材,为典型工作任务积累更多更新鲜的载体。在此过程中,理论教学教师可以快速有效地增长实践经验,为进行一体化奠定基础。
引入“教学工厂”模式,在校内按照工厂真实场景模拟建设教学工厂,可以将教师、学生、企业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感受到工厂的氛围,以工厂的真实产品作为典型工作任务,依据任务来制定学习任务和内容,做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扮演一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通过接单、设计、生产、过程控制、检测、出货等环节设计教学,实施和组织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按照一个准职业人要求自己,现场参与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锻炼和丰富实践经验和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对一体化教学开展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个双重的促进。
3.参与各类教研教改
参与教研教改活动,教师间可以学习和交流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深化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开展经验交流,不仅可以扩大视野,培养教师教学能力,还能在交流中突破固有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视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4.技能竞赛大比武,重塑知识结构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可以加强知识与技术交流,学习同行先进技术和经验,展示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成果,推动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无论是世界技能大赛还是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都对团队和选手在理论知识、设计、加工、装配、工量具使用、检测等方面专业知识提出严格的要求,在集训过程中本身就是对教师知识结构和理论、实操能力的再造。通过选拔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按照大赛的标准要求训练教师与学生选手,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做法,借鉴企业先进工艺,邀请专家教授进行指导,这对教师团队是一种回炉与历练。在学院师生选手每次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教师团队的巨大进步,通过学习与培训培养出一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一体化教师团队,并通过这些教师的影响和辐射,带动其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四、培养效果与结论
通过主动参与一体化师资培训,开展企业实践,参加技能比武,融于全方位教研教改,总结形成经验与成果,学院目前现有机械类专业教师由原来的纯理论课教师或者纯实操指导教师,大多数已经转变成为这样的一体化教师:可以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完成学习任务设计,并能根据学院教学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工作页开发,能按照要求进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能开展课程综合评价,评估教学实施效果和改进教学环节。
(作者单位:惠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