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语法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内容包括词法与句法,语法是语言的组织纪律,它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划。学生虽然在中学或其他课程中已学过一些英语语法的基础知识,但他们在这个阶段的语法学习属应试型被动接受且内容松散,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严格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并籍此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打下必要的语法基础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较广的知识面,能独立从事一般的以英语为主要工具的工具;通过帮助学生掌握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英语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将丰富的语言感性材料上升为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来帮助了解语言的规律性,并运用语法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提高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有效交际。
一、课程研究性特色
对于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语法是其根本。英语语法是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英语教师职业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本课程重点讲授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系统复习与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法知识,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依据研究性教学思想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学生主体原则,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努力探索专科英语语法教学的规律。一般语法练习停留在句子层面上,没有体现出它的真实使用,所以学起来感觉比较枯燥。因此,若能将语法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那么语法课就可能会活起来,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找一篇文章,提一些语法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答;或是找一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改错或完善;让学生预习单元内容,写自学报告;英汉文章互译等。总之,多种手段结合,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与研究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
二、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性教学对英语语法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表现在英语语法课程实施层面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其中,英语语法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师生角色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与传统的静态的教学环境相比,研究性教学为英语语法教学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动态语法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不只局限于“场所”,而是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由原来单纯的词句讲解、归纳与演绎的讲解转变为“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阅读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英语语法教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是师生通过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活动,将教学活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从传递英语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语言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积极、探究的人生态度,培养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在研究性教学中,问题探讨是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其基本理念在于以激励、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为着眼点,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在研究性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以研究性学习中思维活动的几个主要指向,即从证据(知道了什么?如何知道的?)、观点(从谁的观点来看?从什么角度立场?)、联系(彼此之间如何联系?原因与结果是什么?)、推测(倘若会是怎样?有没有变化?)、适宜性(它为什么重要?它的全部意思是什么?)这个体系为基础,根据语法的具体内容开发出适宜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在具体方向上驱动着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集中关注那些有着意义结果的问题,营造以探究为特征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这是研究性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关键,它打开了驱动学生探究的问题之门,使课堂教学从熟悉的内容授受中解脱出来,进入学生主动探究的未知领域。这种更具建构性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道理和意义、探究问题并提高自己,它将给教师和学生以深刻的满足感。而且这些问题可能引发多种可能的答案、观点及导致其他问题的研究方向。因此教师可尝试以下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借助“模式”教学:创设情境,诱导深入——放手自学,独立思考——组织讨论,交流成果——质疑问难,评点整合——拓展提高,课外延伸。要正确处理语法知识与语法实践的关系,应以语法实践为主,语法知识介绍为辅,强调通过实践掌握语法规则。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死抠语法以及将语法规则孤立化和绝对化的现象。在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语法规则在口、笔语中的应用与实践,避免传统的以讲授语法知识为主的做法。教师在讲解语法规则时,应将重点放在归纳和总结上,可通过多种手段,如图表、表格等呈现语法规则,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语法知识有机地串接在一起,并明确重点和难点。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研究、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问题研究与案例教学等多种“策略”教学相结合。利用“专题”学习,即建立试题库和课题目录;制定研究方案,建立协作组;占有信息,汰选组合,形成见解;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物化成果。其中,借助“模式”教学是课堂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最广的,“策略”教学与“专题”教学都是建立在“模式”教学的基础上深化而成的。需要认识到的是:模式不等同于模式化。所谓“教无定法”这句至理名言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反映了课堂教学中突出的艺术性的色彩。对于研究性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做教材。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主媒体,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录音CD配合文字教材中的听力练习。CAI课件为文字教材与录音CD内容的延伸和扩展,详细系统地介绍各种语法项目,并配之以丰富的练习和自测题目,同时充分发挥课件的多媒体优势,加强语法学习的趣味性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语言规律的研究,在传统语法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新语法概念和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达到牢固准确地掌握语法的程度和学生的语法学习与交际实践互相促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1999.
[2] Ellis, E.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1994.
[3]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外语系)
一、课程研究性特色
对于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语法是其根本。英语语法是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英语教师职业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本课程重点讲授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系统复习与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法知识,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依据研究性教学思想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学生主体原则,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努力探索专科英语语法教学的规律。一般语法练习停留在句子层面上,没有体现出它的真实使用,所以学起来感觉比较枯燥。因此,若能将语法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那么语法课就可能会活起来,变得生动有趣。例如:找一篇文章,提一些语法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答;或是找一篇学生的作文,让学生改错或完善;让学生预习单元内容,写自学报告;英汉文章互译等。总之,多种手段结合,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与研究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
二、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研究性教学对英语语法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表现在英语语法课程实施层面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其中,英语语法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师生角色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与传统的静态的教学环境相比,研究性教学为英语语法教学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动态语法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不只局限于“场所”,而是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由原来单纯的词句讲解、归纳与演绎的讲解转变为“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阅读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英语语法教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是师生通过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活动,将教学活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从传递英语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语言文化的诠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积极、探究的人生态度,培养了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在研究性教学中,问题探讨是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其基本理念在于以激励、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为着眼点,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在研究性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以研究性学习中思维活动的几个主要指向,即从证据(知道了什么?如何知道的?)、观点(从谁的观点来看?从什么角度立场?)、联系(彼此之间如何联系?原因与结果是什么?)、推测(倘若会是怎样?有没有变化?)、适宜性(它为什么重要?它的全部意思是什么?)这个体系为基础,根据语法的具体内容开发出适宜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在具体方向上驱动着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集中关注那些有着意义结果的问题,营造以探究为特征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这是研究性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关键,它打开了驱动学生探究的问题之门,使课堂教学从熟悉的内容授受中解脱出来,进入学生主动探究的未知领域。这种更具建构性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道理和意义、探究问题并提高自己,它将给教师和学生以深刻的满足感。而且这些问题可能引发多种可能的答案、观点及导致其他问题的研究方向。因此教师可尝试以下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借助“模式”教学:创设情境,诱导深入——放手自学,独立思考——组织讨论,交流成果——质疑问难,评点整合——拓展提高,课外延伸。要正确处理语法知识与语法实践的关系,应以语法实践为主,语法知识介绍为辅,强调通过实践掌握语法规则。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死抠语法以及将语法规则孤立化和绝对化的现象。在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语法规则在口、笔语中的应用与实践,避免传统的以讲授语法知识为主的做法。教师在讲解语法规则时,应将重点放在归纳和总结上,可通过多种手段,如图表、表格等呈现语法规则,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语法知识有机地串接在一起,并明确重点和难点。采取自主探究与合作研究、个别学习与集体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问题研究与案例教学等多种“策略”教学相结合。利用“专题”学习,即建立试题库和课题目录;制定研究方案,建立协作组;占有信息,汰选组合,形成见解;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物化成果。其中,借助“模式”教学是课堂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最广的,“策略”教学与“专题”教学都是建立在“模式”教学的基础上深化而成的。需要认识到的是:模式不等同于模式化。所谓“教无定法”这句至理名言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反映了课堂教学中突出的艺术性的色彩。对于研究性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充分利用不同媒体做教材。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主媒体,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录音CD配合文字教材中的听力练习。CAI课件为文字教材与录音CD内容的延伸和扩展,详细系统地介绍各种语法项目,并配之以丰富的练习和自测题目,同时充分发挥课件的多媒体优势,加强语法学习的趣味性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语言规律的研究,在传统语法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新语法概念和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达到牢固准确地掌握语法的程度和学生的语法学习与交际实践互相促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1999.
[2] Ellis, E.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1994.
[3]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4.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