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到底学什么?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已经学语文多年了,你想过学语文到底在学什么吗?估计很少有同学想过这个问题。甚至连很多语文老师自己也没细细地想过,教语文到底教的是什么?
  英国有民谚:对于一只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学习的征途上,只有把前行的方向明确了,才能顺风顺水地航行。
  在我看来,学语文,就是学习如何去开拓自身的认知疆土,提升自我的认知格局,从而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实际点说,学习语文,其实是学习使用“两把工具”,再用这两把工具去挖掘更多宝藏。

读书——将阅读变成终身的习惯与爱好


  语文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阅读。要独立地大量阅读——读很多书,读优秀的书,读整本的书,不是网络小说,不是碎片化的网文。要将阅读变成终身的习惯和爱好。会读书了,爱读书了,语文学习中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一把工具。

写作——用写作与自我相伴


  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的最终结果是要表达出来的,而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写作。写作是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说:我写,故我在。
  学习写作并不难,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老师会教给你一些方法,而作为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拒绝恐惧感,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自己的习作,最终享受写作带来的成就感。会写,能用文字精确、自由地表达自我的心灵和思想,感受文字成为自己的精神伙伴,这才是真正让语文“有用”了。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二把工具。

语文思维训练——做一个生活与生命的敏锐的察觉者


  如果要求你回顾一下你的暑假生活,列出五个令你难忘的瞬间,并挑出一两个描述当时的情形,以及你当时的感受,你能细腻而生动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和心理吗?

  学语文,绝不是学字词、
  背课文那么简单。还学习一
  种思维——语文思维,这种思
  维会让人更加富有灵性,更容
  易触摸到生活的本真。本文
  来自一位从事初中语文教学
  多年的老师,相信您一定能从
  中获得启发。

  我想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做不到。我们往往对眼前熟知的人、事、物,都缺乏感知力:感官迟钝,内心木然,具体表现为“视而不见”“察而不觉”“触而不动”。
  所以,学习语文,远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或是大家误解的那样,就是死记硬背(积累),而是在运用好“读”和“写”这两把工具的基础上训练思维,让自己对生活以及自我的专注力变高,对熟知物也可以凝神细察。
  当思维凌驾于麻木的感官之上,眼前的人、物、景便都在你心底有了更新异、更富诗意的烙印——你的内心会更加丰富灵动,你会更容易发现生活的美。
  这已远远超越语文学习本身,这是语文对生命的滋养,是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的巨大宝藏。

思想训练——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人


  人的高贵在于他的思想。怎样才算有思想?怎么才能有思想?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依靠语文学习来实现。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一向是“做个有想法的孩子”。读过一篇文、一本书,看到一个场景,经历一件事,等等,你都要学会过过脑子,即:对此,我有什么想法?
  初中阶段,我们受年龄心智等条件的限制,难以做到有思想。如何通过语文课,让自己变得有思想、爱思考?我给学生的建议是,在平时写作文以及阅读中,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要尊重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也要多阅读优秀书籍,通过和优秀的人交谈来调整、纠偏自己的想法。如此,想法会慢慢成熟,慢慢趨于完善,最终,随着你的成长变成你自己的思想。
  光有思想还不算是完整的人,还得有情怀。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大量人文阅读来训练自己的情感体验,在更多美好的、伟大的情感中陶冶情操,最终形成自己对人、对世界的美好的情怀。
  这是语文工具挖掘出的另一个宝藏。
  看到这里,你一定着急了:这不都是大话空话嘛,我们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是语文学科如何能高分。那你知道一句古老的谚语吗——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
  道家讲究“道”与“术”,学习语文也如此。学语文,不要把目标仅仅局限于如何做对一道题、如何多背一首诗、如何掌握一个写作技巧等这些“术”的方面,而应该站在更高的格局,去了解语文学习的“道”。当真正认清学习语文的价值,真正体会到语文带来的利处,我们怎会学不好语文呢?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最喜欢的事情是看书。  我们家有一间书房,书房里有满满两大排书橱,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爸爸妈妈看的书,只有一个书橱的最下面一层放的是我的书。虽然我的书在书橱里只摆了一层,但是爸爸妈妈的房间里,还有我的书桌上都摆满了我经常看的书。另外爸爸妈妈的书里也有一些我喜欢的书。我估计,我的书全部算起来,大概也能装一马车。  每天只要有1分钟的时间,我也要跑到书堆里去看书。有一些书,我
期刊
1  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由于工作繁忙,我只能请婆婆帮忙带孩子。我很感激老人的付出,但婆婆不仅娇惯溺爱孩子,还有很多陈旧的育儿方式,带给我很多烦恼。  儿子出生四个月就得了支气管炎,大家忙着送孩子去医院看病,迷信的婆婆却忙着找人算命。算命人说我和孩子命中有点矛盾,孩子生病期间不能让母亲抱。儿子住院时,我根本就抱不到儿子,反而是婆婆跟医院护士天天吵架。儿子头部血管太细不太好扎针,护士不能一次扎好针。
期刊
细细数来,自1992年工作至今,我已带过23个不同的班级,零距离地观察、了解了千余名学生及其家庭,真切地感受到每个儿童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芸芸众“生”,有着不同的先天禀赋、生长环境、行为特征及表达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幸福的。因为不少学生在小学毕业后依然与我保持着颇为密切的联系,最早是通过写信、寄贺卡,如今是QQ、微信。通过和他们的持续联系,我得以远远地欣赏着他们,为他们的成长而喜悦。  如
期刊
祖孙俩  我的父亲退休前是铁路警察,母亲是一名电信职工。他们勤勤恳恳工作一辈子,努力教育子女成才。对于育儿这个大问题,他们没有太高深的理论,只是把尊重、陪伴、赏识这种教育理念落实到位。  我的父母对待第三代,爱得很理智,儿子和他们相处得像好朋友。  儿子五六岁的时候,一次回外公老家。那是江南水乡,划船曾是出行的重要方式。儿子看到河边的木船,非常好奇,想尝试着划一划。我父亲没有拒绝,乐呵呵地拿好船桨
期刊
1  今年开学我担任小班班主任,为了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环境,我允许孩子们每天带一两样玩具或者零食来园。   一天午睡前,小妍哭着跑到我面前说,她早上放在“甜蜜糖果屋”的跳跳糖不见了。小妍是个懂事的孩子,自理能力也很好,我相信她没有撒谎。  我将孩子们集中到一起,鼓励小妍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经过。我问:“有谁拿了小妍的跳跳糖吗?”全班孩子都抢着回答“不是我,不是我”。孩子们的反应其实
期刊
每一次砌墙就像是打一场“战役”。时间紧,任务重。做熟的泥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完,会风干变硬;一块墙泥与一块墙泥之间要挤紧压实,吻合成一体,不能有一丁点儿缝隙。  这是很有讲究的技术活,不是谁想干就能干好的。一不小心,墙泥扔下去,或者偏了,或者坍了,或者软了,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对只图个吉利的庄稼人来说,都是不愿、不想也不能看到的。因此,这个砌墙的师傅,一定是要找方圆几十里内最有名的。这个人一定是做
期刊
这篇小文,几次提笔,又几次搁浅,始终觉得思虑不周。近期读了刷屏网络的《南京家长已疯》一文,再次引发了我的表达冲动。  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家长”。  至少有三重理解。  一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使用频率相当高的地方主要是学校,如“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甚至是“带家长”。  二是指一家之主。特别是从前的大家庭,比如,高老太爷、祁老太爷、贾母这样的人。当然,现代社会也有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大
期刊
小猴子聪聪出门玩,玩得又渴又累时,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叫卖声:“快来尝尝新鲜的水蜜桃!”聪聪跑过去一看,大象伯伯正在卖桃子呢!  聪聪说:“大象伯伯,我想吃一个桃子。”  大象伯伯笑着说:“好啊,只要你能收集到两句谢谢,我就送给你一只桃子。”  “两句谢谢?太简单了,我这就去找。”  聪聪来到树下,看见犀牛先生正蹲在地上修他的小汽车,于是就走过去说:“犀牛先生,我需要两句谢谢去换大象伯伯的桃子,你对
期刊
儿子即将代表学校参加省数学竞赛。此前,他在前几次海选中过五关、斩六将,一度脱颖而出。可面对接下来的“强手对决”,我明显察觉到一向自信的他似乎有些许不安与焦灼。我想,除非孩子有主动排解压力的意愿,否则,外人难以触及内心的劝说只会增加他的焦虑。可我又不能眼见不管,我到底该做些什么呢?吃穿助兴,让孩子放松心情  先来说说老生常谈的饮食吧。我不是營养学家,所以不分享荤素搭配、科学配比的建议;况且很多时候,
期刊
“记忆中的那张床,象牙白的颜色,小小的我,只占了四分之一的位置,床边坐着我的妈妈,她戴着粉色镜框的漂亮眼镜,给我读儿歌、绘本、童话……直到我在她轻柔的声音中慢慢睡着。”儿子涵涵作文里的这段文字,把我带进了回忆。  涵涵尚在腹中时,我就给他取好了名字:子涵。我希望他爱读书、有涵养、有学问。  他尚未出生时,我把自己的日记读给他听;他满月了,我抱着他来到公园里,告诉他花开了,鸟儿唱歌了,白云飘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