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支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自觉参与数学学习“铺路搭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而让学生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的动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内在的需要呢?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了周长的概念后,我连续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首先,我出示一个用竹篾围成的圆,让学生动脑筋自己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要把竹篾剪断、拉直就可测量出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接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手中茶杯口的周长。学生有的用绕线的方法沿杯口贴上透明胶,滚动一周测出圆的周长,我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夸奖学生有创新。再接着,我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不能求出它的周长呢?学生顿时陷入了深思,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于是纷纷向老师提出疑虑:“老师你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求出圆的周长呢?”我因势利导地向他们讲述:“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想不想也通过自己的实验,尝试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成为第二个数学家祖冲之呢?”“想!”学生的回答迫不及待,个个跃跃欲试,这一系列问题,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圆的周长的欲望。
二、捕捉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自觉参与学习的热情。
例如: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我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帮助家长购物,并让学生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向同学介绍购买的商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如“一枝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共用多少钱?” “一支牙膏比一块香皂少多少钱?” 还有的学生提出请同学们帮忙验证一下售货员所找的钱数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来自生活中,又都涉及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法则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孩子们在亲身经历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采用合作探究,放手学生自觉参与
所谓的“放”是相对“引”而言的,即将课堂中的探究活动更多的交给学生去“做”,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由“引”到“放”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地真正体现。在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开放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觉参与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学具,一张画有长方形的纸,两条与长方形的长相等的红毛线,两条与宽相等的蓝毛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摆一摆毛线引出长方形周长的含义,然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能再用自己手中的毛线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可四人小组进行合作,看哪一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于是学生分工协作,有的动手摆,有的动口说,有的动手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一会儿,令人惊喜的不同答案出现在教师面前:(1)四根一红一蓝直接相加即:红 蓝 红 蓝,周长=长 宽 长 宽;(2)两红两蓝相加即:红 红 蓝 蓝,周长=长×2 宽×2;(3)四根一红一蓝分别相加即:红 蓝,红 蓝,周长=(长 宽)×2。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了整理小结,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探究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教师创设开放性的环境,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合作探究、自觉参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究成功的愉悦,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让学生积极探索新知,既为学生参与提供了方便,又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不断自觉参与及主动探索中,创造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思维得到较好的培养。
(特约编辑 熊叠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的动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内在的需要呢?教师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了周长的概念后,我连续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首先,我出示一个用竹篾围成的圆,让学生动脑筋自己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要把竹篾剪断、拉直就可测量出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接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手中茶杯口的周长。学生有的用绕线的方法沿杯口贴上透明胶,滚动一周测出圆的周长,我肯定了学生的做法,夸奖学生有创新。再接着,我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不能求出它的周长呢?学生顿时陷入了深思,显得有点束手无策,于是纷纷向老师提出疑虑:“老师你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求出圆的周长呢?”我因势利导地向他们讲述:“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想不想也通过自己的实验,尝试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成为第二个数学家祖冲之呢?”“想!”学生的回答迫不及待,个个跃跃欲试,这一系列问题,诱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圆的周长的欲望。
二、捕捉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觉参与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我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提取数学知识、法则、概念等,使他们感受到今天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正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从而使进入学习的一开始就感到数学的价值,激发起学习自觉参与学习的热情。
例如: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我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帮助家长购物,并让学生把购物小票带到课堂,向同学介绍购买的商品,同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如“一枝钢笔和一个笔记本共用多少钱?” “一支牙膏比一块香皂少多少钱?” 还有的学生提出请同学们帮忙验证一下售货员所找的钱数是否正确。这些问题来自生活中,又都涉及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购物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兴趣,数学法则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抽象概念,数学知识就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身边的数学问题引起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孩子们在亲身经历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采用合作探究,放手学生自觉参与
所谓的“放”是相对“引”而言的,即将课堂中的探究活动更多的交给学生去“做”,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由“引”到“放”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地真正体现。在教学中,我尝试创设开放性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觉参与探究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套学具,一张画有长方形的纸,两条与长方形的长相等的红毛线,两条与宽相等的蓝毛线。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摆一摆毛线引出长方形周长的含义,然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你们能再用自己手中的毛线通过摆一摆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可四人小组进行合作,看哪一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于是学生分工协作,有的动手摆,有的动口说,有的动手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一会儿,令人惊喜的不同答案出现在教师面前:(1)四根一红一蓝直接相加即:红 蓝 红 蓝,周长=长 宽 长 宽;(2)两红两蓝相加即:红 红 蓝 蓝,周长=长×2 宽×2;(3)四根一红一蓝分别相加即:红 蓝,红 蓝,周长=(长 宽)×2。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了整理小结,然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学生脸上都露出了探究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教师创设开放性的环境,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合作探究、自觉参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究成功的愉悦,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让学生积极探索新知,既为学生参与提供了方便,又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不断自觉参与及主动探索中,创造潜能得到激发,创新思维得到较好的培养。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