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的课堂语言生硬死板,虽然他们的知识很渊博,课堂中的知识容量也很大,可同学们对他们的说教和所提的问题毫无兴趣。长此以往,便会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假如主导者妙用课堂语言,适时点拨,激活思维,就会让学生自觉地行动起来、参与其中,感受到参与的乐趣。那么,怎样引导和点拨才能激活他们的思维呢?
一、妙用赞美,点化思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作为思想趋于成熟的学生更是这样。可是,他们在课堂中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正确,这时,大多数教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全对,谁再来”这样的话否定了学生的回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有他们的思考,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如果我们抓住这些闪光点去做正确的点拨引导,便会事半功倍。比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我让同学们举出一些有关文化的例子,同学们举了很多: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城市文化、服饰文化……有一个同学怯生生的回答:“吃饭也有文化,对吗?”这本来是很正确的,可他缩头缩脑的不自信的样子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肯定说:“你的回答很独特,也很正确,你应该理直气壮的回答。比如我们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轻夹慢挑、细嚼慢咽;而西方人用(生齐答)刀子、叉子,(师顿)还有爪子(生大笑)配合使用,这就是中西方不同的吃文化,或叫饮食文化。”不出所料,这位同学从此后不但能积极的发言,而且声音洪亮。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多么重要呀。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去引导并适时点拨,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思维是正确的。这样既可以使他们的思路更畅通,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二、善于引导,拨开迷雾
有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理解问题时思路闭塞,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点,拨开迷雾,使其通彻、开窍。比如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理论性极强的文章时,学生对主题不甚理解,回答五花八门,切中要害的回答很少。我是这样引导的:
我出示了《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一段:
两弯似蹙非蹙的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师:大家通过这段文字感受一下林黛玉美不美呀?
生:美。
师:美在什么地方?
生:她弱柳扶风,有一种柔弱美。
生:她聪明灵秀,气质美若兰。
……
师:同学们的回答各有千秋。如果将其拍成电视剧,那么林黛玉的形象便会固定成为一个,但在文学作品之中,一千个读者心中(师拖长声音)——
生: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
师:那么,《米洛斯的维纳斯》通过多方面阐述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是什么意思?
生:一千个观众就会想象出一千双无与伦比的秀美的玉臂。这双玉臂不是定型的,这就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
通过举例点拨,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本课的主题,而且开阔了视野,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再比如我在讲解《人生的境界》时,学生对“哲学”“觉解”等词理解的不够透彻,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实际上,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由树根和树干决定的。哲学是最高尚的学问,无处不在——建筑有建筑的哲学,艺术有艺术的哲学,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比如,大家看过金庸的小说吗?
生:看过。
师:金庸的小说中有哲学吗?
生:有。
师:对,大家还记得欧阳峰吗?
生:记得。
师:欧阳峰老前辈一辈子都想当武林盟主,在“华山论剑”中出尽了风头,可最终疯了,他在华山上问了几个问题:“我是谁?”“欧阳峰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大家注意,欧阳老前辈问的几个问题都是哲学问题,欧阳峰终于成了哲学家了。(大家笑)欧阳峰是哲学家吗?
生:不是,因为欧阳峰疯了,他没有“觉解”。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要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要在学生的难理解之处“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
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主地学习。
三、指导精读,发现问题
有些初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文章或片段实际上很精妙,但学生在读它们时往往会一晃而过,感觉不到其中的妙处。这时,我们应当把精妙的地方点出来,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进而深入的去探索。
比如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有关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这段话,学生在读时很容易忽视,各类教参书中对它的分析也很少。可我们仔细的品味,可从中品出王熙凤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师:你们想想,王熙凤的这一系列问题需不需要回答?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王熙凤不给黛玉回答问题的机会。
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她不是真心的关心黛玉,而是为了讨好贾母。
生:既可为后文黛玉的命运做铺垫,又可从中看出王熙凤的圆滑世故、虚情假意。
许多文章,平淡之中寓有深意,特别像《红楼梦》这样的博大精深的巨著,我们要引导点拨学生去精读,发现其中的奥妙,学会品味,学会审美。
总之,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妙用语言,用简洁明快、指向准确的语言和事例适时点拨,点活学生的思维。如果点得好,就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思维的朵朵浪花,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妙用赞美,点化思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作为思想趋于成熟的学生更是这样。可是,他们在课堂中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正确,这时,大多数教师便以“错了,请坐”“不全对,谁再来”这样的话否定了学生的回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有他们的思考,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如果我们抓住这些闪光点去做正确的点拨引导,便会事半功倍。比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我让同学们举出一些有关文化的例子,同学们举了很多: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城市文化、服饰文化……有一个同学怯生生的回答:“吃饭也有文化,对吗?”这本来是很正确的,可他缩头缩脑的不自信的样子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肯定说:“你的回答很独特,也很正确,你应该理直气壮的回答。比如我们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轻夹慢挑、细嚼慢咽;而西方人用(生齐答)刀子、叉子,(师顿)还有爪子(生大笑)配合使用,这就是中西方不同的吃文化,或叫饮食文化。”不出所料,这位同学从此后不但能积极的发言,而且声音洪亮。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认可多么重要呀。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去引导并适时点拨,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思维是正确的。这样既可以使他们的思路更畅通,又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二、善于引导,拨开迷雾
有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理解问题时思路闭塞,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点,拨开迷雾,使其通彻、开窍。比如我在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理论性极强的文章时,学生对主题不甚理解,回答五花八门,切中要害的回答很少。我是这样引导的:
我出示了《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一段:
两弯似蹙非蹙的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师:大家通过这段文字感受一下林黛玉美不美呀?
生:美。
师:美在什么地方?
生:她弱柳扶风,有一种柔弱美。
生:她聪明灵秀,气质美若兰。
……
师:同学们的回答各有千秋。如果将其拍成电视剧,那么林黛玉的形象便会固定成为一个,但在文学作品之中,一千个读者心中(师拖长声音)——
生: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
师:那么,《米洛斯的维纳斯》通过多方面阐述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是什么意思?
生:一千个观众就会想象出一千双无与伦比的秀美的玉臂。这双玉臂不是定型的,这就是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
通过举例点拨,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本课的主题,而且开阔了视野,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再比如我在讲解《人生的境界》时,学生对“哲学”“觉解”等词理解的不够透彻,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哲学是求根本的学问。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实际上,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由树根和树干决定的。哲学是最高尚的学问,无处不在——建筑有建筑的哲学,艺术有艺术的哲学,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比如,大家看过金庸的小说吗?
生:看过。
师:金庸的小说中有哲学吗?
生:有。
师:对,大家还记得欧阳峰吗?
生:记得。
师:欧阳峰老前辈一辈子都想当武林盟主,在“华山论剑”中出尽了风头,可最终疯了,他在华山上问了几个问题:“我是谁?”“欧阳峰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大家注意,欧阳老前辈问的几个问题都是哲学问题,欧阳峰终于成了哲学家了。(大家笑)欧阳峰是哲学家吗?
生:不是,因为欧阳峰疯了,他没有“觉解”。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要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要在学生的难理解之处“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
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主地学习。
三、指导精读,发现问题
有些初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文章或片段实际上很精妙,但学生在读它们时往往会一晃而过,感觉不到其中的妙处。这时,我们应当把精妙的地方点出来,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进而深入的去探索。
比如我在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有一段有关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婆子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这段话,学生在读时很容易忽视,各类教参书中对它的分析也很少。可我们仔细的品味,可从中品出王熙凤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师:你们想想,王熙凤的这一系列问题需不需要回答?
生:不需要。
师:为什么?
生:因为王熙凤不给黛玉回答问题的机会。
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她不是真心的关心黛玉,而是为了讨好贾母。
生:既可为后文黛玉的命运做铺垫,又可从中看出王熙凤的圆滑世故、虚情假意。
许多文章,平淡之中寓有深意,特别像《红楼梦》这样的博大精深的巨著,我们要引导点拨学生去精读,发现其中的奥妙,学会品味,学会审美。
总之,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妙用语言,用简洁明快、指向准确的语言和事例适时点拨,点活学生的思维。如果点得好,就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思维的朵朵浪花,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