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 经验积累 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65-01
对于小学生来说,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积累和沉淀,才能更好地促进下一步的学习,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积累促提升,以应用谋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一、生活为本,形成感知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以生活为蓝本,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生活常识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符合学习内容需要的生活情境,通过对情境问题的不同思考,就可能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也就为整合数学知识提供了可能,从而搭建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同时初步感知数学知识,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时,其中“分配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让学生从中发现,并感悟到运算律对于计算的重要作用。如学校决定对四年级的旧桌椅进行更换,本轮计划更换216套,已知一张课桌66元,一把椅子34元,那么本次更换共需多少经费?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在列式时,有的学生从整套考虑,列出算式为(66+34)×216,也有的学生分别从桌子和椅子两项考虑,列出算式为66×216+34×216,很明显两种列法都对,结果也一定相等,由此可以写成(66+34)×216=66×216+34×216或66×216+34×216=(66+34)×216,这样就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分配律的结构,同时对于分配律的正逆应用也有了基本的感知。
二、题型多样化,追根溯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题型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训练来实现对数学本质的把握。题型的多样化既可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看到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层的思考。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学生能更好地发现知识的本质,并且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真正让知识为我所用。
对于分配律的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不同的题目类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来记住它们的结构,从而在解题时根据基本结构确定相应的方法。如教师可以设计一组运用分配律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计算:(8+40)×125、369×76+24×369、58×101、105×99。学生通过计算就可以发现分配律运用的前提是掌握其根本结构,在此基础上的所有变化都可以回到起点上来,如58×101可以写成58×(100+1)、105×99可以写成105×(100-1),这样也就使不同的问题变成了相同的问题,让学生养成了在解决问题时先看一看、想一想的习惯,避免盲目做题造成的失误和错误。
三、举一反三,拓展提升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提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来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然后通过比较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也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囿于形式的练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综合了学生已有认知、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才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让学生在思维中成长、在收获中感受快乐,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视情况进行相应的拓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有这样一道题:运用分配律计算333×67+999×11,很多学生一看就傻了眼,看结构可以用分配律来计算,但加号前后的乘法中没有相同的因数,怎么办呢?在合作交流中有学生想到了将999改写成333×3,再用结合律将3与11结合在一起,这样原式就变成了333×67+333×33,从而很轻松地解决了问题。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和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通过练习来总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结论,更体验到了探究的过程,真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 林 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65-01
对于小学生来说,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至关重要,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积累和沉淀,才能更好地促进下一步的学习,也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积累促提升,以应用谋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一、生活为本,形成感知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以生活为蓝本,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生活常识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符合学习内容需要的生活情境,通过对情境问题的不同思考,就可能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也就为整合数学知识提供了可能,从而搭建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同时初步感知数学知识,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时,其中“分配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让学生从中发现,并感悟到运算律对于计算的重要作用。如学校决定对四年级的旧桌椅进行更换,本轮计划更换216套,已知一张课桌66元,一把椅子34元,那么本次更换共需多少经费?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在列式时,有的学生从整套考虑,列出算式为(66+34)×216,也有的学生分别从桌子和椅子两项考虑,列出算式为66×216+34×216,很明显两种列法都对,结果也一定相等,由此可以写成(66+34)×216=66×216+34×216或66×216+34×216=(66+34)×216,这样就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分配律的结构,同时对于分配律的正逆应用也有了基本的感知。
二、题型多样化,追根溯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题型的多样化,让学生通过训练来实现对数学本质的把握。题型的多样化既可以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看到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层的思考。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学生能更好地发现知识的本质,并且对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真正让知识为我所用。
对于分配律的运用,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出不同的题目类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来记住它们的结构,从而在解题时根据基本结构确定相应的方法。如教师可以设计一组运用分配律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计算:(8+40)×125、369×76+24×369、58×101、105×99。学生通过计算就可以发现分配律运用的前提是掌握其根本结构,在此基础上的所有变化都可以回到起点上来,如58×101可以写成58×(100+1)、105×99可以写成105×(100-1),这样也就使不同的问题变成了相同的问题,让学生养成了在解决问题时先看一看、想一想的习惯,避免盲目做题造成的失误和错误。
三、举一反三,拓展提升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提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来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然后通过比较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也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囿于形式的练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综合了学生已有认知、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才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素材,让学生在思维中成长、在收获中感受快乐,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视情况进行相应的拓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有这样一道题:运用分配律计算333×67+999×11,很多学生一看就傻了眼,看结构可以用分配律来计算,但加号前后的乘法中没有相同的因数,怎么办呢?在合作交流中有学生想到了将999改写成333×3,再用结合律将3与11结合在一起,这样原式就变成了333×67+333×33,从而很轻松地解决了问题。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和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通过练习来总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结论,更体验到了探究的过程,真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