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范读助力学生语感培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课堂训练学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字所含的情感有时不能准确用语音进行呈现,这些因学生能力、经历不能及的位置,往往就是学生语感能力需要提升的。根据洪镇涛先生“感知——感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语言途径,教师在感知、感悟阶段,科学选择文本内容,合理设置朗读范围,把握时机范读引导,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一、教師范读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作用
   1.教师范读可以提升学生情感体悟
   洪镇涛先生在一次执教《最后一次讲演》的公开课时,很好地阐释了教师的范读对于提升学生的感悟的重要作用。课堂中,教师对“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的文段进行朗读指导。起初,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了,在班上学生露出满意的表情,在场的听课老师也觉得读得不错。但是,学生没有面对黑暗时期的经历,并不能完全体会语言中所带的作者的情感,朗读时没有完全把这种情感读出来。为了提升学生对这段文本的感受,更好地培养语感,洪老师先肯定“读得很好”,再启发“像李公仆这样的爱国民主人士竟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的暗杀,他怎么能不气愤,不仇恨反动派”,接着洪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范读呈现文本该有的感情:“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不知他们是怎样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同时猛捶桌子)的!”
   教师的范读,尤其是那一捶,将嫉恶如仇、大义凛然的闻一多先生的高大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全场震撼。然后洪老师启发“要知道,台下有特务,混在听众里面,他在面对面痛斥敌人……”学生再进行朗读,一个个仿佛是“闻一多先生”,学生用自己的朗读很好呈现出文本的思想感情。让原本朗读得不错的学生,在语感感知上进了一大步。
   2.教师范读可以深化学生语言感知
   相比录音、视频等范读形式,教师范读更及时灵活,更利于引导启发。课堂教学中,某一句、某一段,学生理解不透、语音不准、语调不合,教师随口就来的范读,不仅及时,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是沉淀学生语感不可获取的重要方式。
   即便是一首古诗、一篇完整的文章,根据汉字难易调整的课文初识字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学生既可闻其声,又可视其人、悟其情,直接领略语调、表情、神态,进而感悟文本,为朗读练习、语感的沉淀打下基础。在执教《美丽的槐乡》一文中,作者笔下的槐乡十分美丽,但学生很难很好地通过朗读呈现文本的意境。教学中,抓住“五月的槐乡,连风儿打的漩涡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这句进行理解和范读,就能及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首先,抓住“香气扑鼻”和“香海”联系学生实际展开想象,感知槐乡美好再及时范读。舒缓的语气中,有学生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口里感叹“真香啊”“真美丽的槐乡”。紧接着进行学生齐读,他们很自然地能模仿,陶醉地用声音表达自己在文本中感受的意境。
   二、教师范读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点原则
   教师范读在课堂实际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方面需要遵循目的性、适时性、服务性三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范读要以培养学生语感为最终目的。是认识字,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是让学生模仿,还是让学生感悟?教师的范读都要有着明确的目的。带着设计、带着目的范读,不管是开篇范读、关键引读,还是整体共读,教师的朗读示范才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例如《煮书》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对“煮书”感知有余,而感悟不深的情况,通过示范朗读“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特意加重并延长语气,突出“每天”“放声”“品味”等词语,慢慢感悟“煮”的感觉,再进行学生朗读。同时选择文中相关语句进行训练,在“以读代讲”中“煮”出对文本的感悟,“煮”出对语言的感知。
   2.服务性原则
   教师范读,主要作用在于“示”和“范”,不在于“展”和“演”。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牢牢把握范读是为学生语感发展服务的这一原则。不同教师兴趣特长不同,不应用学生语感发展的重要时机进行个人展示。教师范读需要根据学生语感现状和文本特点适时示范,为学生的语感发展服务,不能擅长朗读或喜欢朗读就多范读,不擅长就不朗读,或者播放录音代替。与此同时,教师要始终本着服务的原则,范读前后让学生充分练习朗读。
   3.适时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文本特点把握时机适时范读。教师及时的范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训练学生朗读时,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课堂生存,找好切入口进行朗读示范。通过速度音量、会意指向的灵活调整,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培养语感。
   《泉水》一文中,“……多高的山啊!可它压不住这一股泉水。泉水在岩石下拼命地冲啊,冲啊,努力寻找出路,终于从石缝里冲了出来……”,学生朗读“拼命地冲啊,冲啊”语气平淡。教师可先模仿学生朗读,软绵绵地“拼命地冲啊,冲啊”。简短的“负面范读”后,在学生不好意思的笑声后稍作停顿,再用“正面范读”,加上手势进行示意,学生情绪顿时高涨,诵读得铿锵有力,气势十足。教师及时的范读让学生对文本理解得更深,悟得更透,读得更好。
   三、教师范读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准备
   教师要在课堂中进行精彩、精准、高效的范读,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需要准确解读,练习朗读,还要设计朗读时机和学生语感培养朗读阶梯。
   1.解读文本,养语感培养之神
   文本不仅是学生的文本,也是教师的文本。没有教师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没有教师对思想感情深层次感悟,就很难做到朗读的精彩,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教师有了对文字的感受,充分感受文本的内容和情感,才会有朗读的更精准,指导学生朗读才会游刃有余。有了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入理解才会在“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的范读中激动不已。有了对“知音”的深度了解,才会在《伯牙断琴》的“伯牙悲痛万分,他扯断琴弦,把琴摔在地上,说:‘知音已去,我弹琴还有什么意思呢?’”的范读中感人至深。才能通过教师朗读中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提升学生朗读。    2.练习朗读,扎语感培养之根
   精彩的范读,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真实发声、传神。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为教师范读的精彩提供了基础。还需要教师开口练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纯熟的教师朗读,根据课堂变化,需要张口就来。课前的朗读,是不易检查到的备课环节,是课堂精彩范读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把学生语感的培养作为一棵大树,那教师的朗读水平可以看成是根系之一。例如,《伯牙断琴》一文中“好一座巍峨的高山哪”,怎样范读“巍峨的高山”?怎么读才是“巍峨”,如何处理“巍峨”和“高”的语音和意蕴?如何像洪镇涛先生“一捶子”深刻展现示范文本的意蕴,高效地培养学生语感?这就需要教师课前的琢磨和朗读练习。
   3.设计细节,寻语感培养之机
   就像满山的槐花发出的香味一样,整个槐乡成了香海。用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课文”,多是传颂已久的经典,处处美景,“字词句段篇”中都蕴含着学生语感发展的素材。根据班级实际的语感切入口在哪?这是有序高效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问题。教师高效的范读,需要课前找到切入口。结合学生、学校、社区、家庭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设计,精心挑选,预设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时机。《伯牙断琴》中“好一条滚滚大江啊”,结合武汉江城的实际,从“江水滔滔”切入学生生活,启发情感,用范读提升,将文本融入学生心田,用最佳文本来化人,培养语感。
   4.设置阶梯,结语感培养之果
   根据学生异质性,教师课前需要合理设置程度递进的语感培养层次。结合洪镇涛先生提出的语言学习途径,实际教学中,可以分“读文字→读作者→读自己”的层次引导学生朗读,沉淀语感。最低要求读对文字、感知文本,其上,结合文本和作者,感悟文本,读出情感。再上,学生结合实际,读出神韵。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个体语感现状,不同要求,但求都在原来层次上不断发展语感。
   四、教师范读培养学生语感的常用方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可开篇范读、关键范读、整体共读等方法引导學生感知文本,感悟情感,体会语言,沉淀语感。
   1.开篇范读,感知文本
   洪镇涛先生教学中常常直接范读课文,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字音”问题,还让学生迅速感知文本,把握基本思想情感。在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的句段,给学生留下宽松的语感训练时间。不是所有的文章,开篇范读就能高效培养语感。经过教学实践,含义深刻的文章,更适合开篇范读。
   2.关键引读,感悟文本
   学生整体感知后,采用重点句段启发、讲解,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以范读、朗读等方式进行引导训练,定点发展学生语感。限于生活经历,一些长句或者结构复杂的句子,学生就很难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在朗读中表达情感不能透彻。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不同,存在不同的认知盲区,存在不同的语感能力短板。教师抓取不同文本,通过精彩范读让学生直观感受,获得相对应的感受,实现语感的分层训练。例如,三年级学生,对《美丽的槐乡》文中“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的感受,有的学生没有“玉雕”的细致体验,对文本中的“美好”体会不足,朗读起来感受平淡。通过图片及描述后,加上范读,让学生从语音、语调中感受“玉雕的圆球”的美好,进而感受槐乡的美景。教师范读中,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重读、停顿,调整速度、音量,甚至是夸张、突出等语气,向学生会意、提示,启发理解,感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培养语感。
   3.整体共读,回归文本
   语感培养中,除了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最后还应该回归整体。有时可以通过师生共读的形式,升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积淀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针对含义深刻或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本,完成设定关键句段朗读训练后,采取和学生分角色、分部分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归整体,把握全局。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在最后配乐朗读一遍,往往起到提升课堂的作用。这时学生语感培养从之前“选例子”的零散训练,把握文本总体感情基调,朗读文本内容,呈现统一的思想感情,通过教师范读、师生共读等形成整体语言的感受,培养学生对整体语言的宏观把握和语音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是学生语感培养的主要阵地,朗读训练是学生成就语感的重要方式,教师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关键的指引,在课堂中用精彩的范读可以为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建伟.谈教师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4):29-30.
   [2]叶玉婷.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6(31):59.
其他文献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传承经典,弘扬文化。由于时代久远,类型繁多,当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往往难以深入。与此同时,当前无合适的语用环境,其内容所产生的“断代感”使得学习理解文言文变成初中语文教学的难题。在此种情况下,如何将古文内容与现代理念有机融合,如何使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和谐发展,做到文脉不断、经典传承,成为当下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方法中,体验式阅
秋瑾作于 1903 年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语言刚健清新,字字珠玑,用典含蓄蕴藉,情调高昂.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她从封建婚姻家庭和陈腐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之前
期刊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统编教材的不少课文选自名著,如四年级下册课文《芦花鞋》选自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芦花鞋》的教学,鼓励学生阅读《
期刊
中国古典叙事诗是我国诗歌中的瑰宝,是我国优秀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导其源,汉魏备其制,两晋南北朝扩其流,唐擅其美,宋元明清治其传,叙事诗发展了一条与抒情诗并行的创作道路。   纵观我国诗坛,古典叙事诗牢牢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贯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充分展现了创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对历史的反思,呈现出高度的文学自觉与社会责任感,反映着“史家只载得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1]的审美意
目前,董旭午老师倡导并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先后走过了自发研究阶段(1993.09—2001.09)、立项研究阶段(2001.10—2005.06)、生活化语文教学范式研究阶段(2006.09—2013.07)和建构“生活化语文教育场(即生活化语文教学体系)”(2013年07月—2017年09月)等四个阶段。纵观这四个阶段,无论是董旭午老师单干还是团队作业,都始终在紧扣着一个“真”字展开。也就
人生基于时间而存在,时间是诗人表达审美感受和个体性情时最直接的触媒.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注重对时间的描写和建构,无论是情感表达亦或是意境营造,无论是叙述策略抑或是修辞技
期刊
2018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提出来,要求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能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
期刊
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方式,“整本书阅读”是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基本样态,源远流长;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叶圣陶先生也早在1941年的《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并不断完善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体系。[1]然而,很长一段时期内,“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只是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存在,而课内学习则一直以单篇短章或原著节选为主。直到2017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
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自发表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至今,走过了声势浩大的新课改二十年。本文先分析《我与地坛》编入试验修订版教材和普高版教材的特点和意义,再从横向上比较《我与地坛》在六套实验版教材中的编订情况,最后从纵向上比较实验版教材与统编版教材中的《我与地坛》,探究语文教材编写的传承和发展,以及语文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  一、《我与地坛》开始走进中学教材  (一)试验修订本中的《我与地坛》  《全
《乡土中国》的阅读与阐释可以有千万种方式,但归根结底都绕不开“结构”这一关键词。“结构”既是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方法,也是《乡土中国》的核心内容。纵观全书,费先生正是通过社会结构的分析揭示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他在《重刊序言》中说: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   这里所谓“一种特具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