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为实现迷迭香提取精油后残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迷迭香提取精油后固体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溶剂提取(CSE)、超声波辅助提取(UAE)、超临界CO2萃取(SC-CO2)和亚临界萃取(SE)4种方法对有效组分进行提取,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高分辨串联质谱仪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分析对DPPH、ABTS、羟基等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综合评估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
【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001109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75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实现迷迭香提取精油后残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迷迭香提取精油后固体残渣为原料,分别采用溶剂提取(CSE)、超声波辅助提取(UAE)、超临界CO2萃取(SC-CO2)和亚临界萃取(SE)4种方法对有效组分进行提取,采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高分辨串联质谱仪进行成分分析,通过分析对DPPH、ABTS、羟基等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综合评估所得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3个指标评价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4种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鼠尾草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萜类化合物,木樨草素、橙皮素、香叶木苷和橙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鼠尾草酸和绿原酸等酚酸类化合物。采用4种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2、CSE、UAE、SE。采用4种方法所得提取物均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2、SE、CSE、UAE,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2、SE、UAE、CSE,其中采用SC-CO2所得提取物对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分析对5种供试菌种的抑菌圈、MIC和MBC,抑菌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SC-CO2、UAE、SE、CSE。【结论】SC-CO2为回收迷迭香加工残渣抗氧化和抑菌成分的最优途径。
其他文献
幼儿园实施劳动教育,对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以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借助主题活动、午餐活动、集体活动等,促进劳动教育的渗透,以便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切实强化幼儿的自觉劳动意识。
劳动教育已是幼儿园常见活动,劳动内容虽然丰富多样,但往往缺失育人定位,也没有真正把握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本质,因此导致本园劳动教育缺少序列性。基于此,我们着力构建“乡村三玩”,通过“田园耕玩·基地探玩·工坊美玩”三个学前劳动启蒙教育项目群,在倾听、思考、支持、追随幼儿中,在延展的时、空、人等多维度构成的劳动场所中,引发幼儿劳动的兴趣,将劳动融入生活,与劳动的共同原点、共有场域紧密连接,以实践为枢纽助
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种植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劳动教育,而劳动教育一定要“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非师生共同动手做事不可。在此理念的基础上,融合游戏化课程理念,探究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创新设计路径,包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全程参与种植活动,开展种植比赛、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拓者,他主张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领悟真知,"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而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环创中举足轻重的"隐性课程",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劳动技能习得、自主探索、深度学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借助自然角这一个小角落,让自然与生活结合,满足幼儿喜欢"探索自然"的心理需求,发挥自然角的生活教育功能,诱发幼儿深度学习与发展。本文从理念引领促进发展、幼儿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是新一代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同步发展到五位一体"已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新时期教育计划化,是实现新时期计划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改革趋势,包括劳动教育和美育。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
<正>幼儿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够使幼儿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识,还能让他们有积极劳动的态度,从而逐渐养成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所以,幼儿园教师需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在小班时就开始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为什么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很小的时候就有独立意识,比如,爬行时拒绝大人的帮助,学走路时还会推开爸爸妈妈的手,想要自己来,等等。研究表明,
基于课文所属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相关要求以及高三学生学情,侧重探讨两个主问题:其一,作者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其二,苏轼为何要借石钟山的命名缘由和游历经过来表现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