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集邮交流(上)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票做使者 嗜好架桥梁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自1949年起与大陆隔绝。长久以来,海峡两岸的人民谈起对方,常常带有一种神秘感。同样,两岸的集邮活动鲜为对方知晓,实为中国邮坛一大遗憾。
  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出现转机。随着两岸的相互开放,特别是1987年末台湾开放台胞到大陆探亲,1988年4月台湾开始实施“对大陆通信办法”之后,祖国大陆出现了“台湾热”,台湾则出现了“探亲热”。随之,两岸集邮界的民间交往得到恢复和发展。
  据《香港快报》1980年3月12日报道,尽管台湾当局绝对禁止祖国大陆出版的刊物进口,尽管当时祖国大陆曾试图绕道美国和日本,把一些不涉及政治的纯科技刊物运入台湾,但皆被台湾有关当局查缉取缔。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复刊的《集邮》杂志,至该年3月10日止,已有4500本进入台湾,另外至少有1万本仍在“渠道”中待运。当然,当时不可能在邮票店里公开销售《集邮》,而是向经常有生意往来的集邮者批销,暗中接受直接订户。仅从这一点来看,《集邮》在沟通海峡两岸交流上有着其他手段所替代不了的功效。
  由于《集邮》的流入,台湾集邮界终于了解到祖国大陆的集邮研究现状,产生了强烈反响。两岸集邮界绕道第三国或香港,逐渐开始鸿雁传书,重叙邮谊。
  1982年和1986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集邮联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分别发出《致台湾集邮界同仁书》,衷心欢迎台湾邮友同仁前来祖国大陆交流邮品,切磋邮学,并一再呼吁台湾当局尽快恢复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包括通邮在内的“三通”。
  海水未热邮先热。海峡两岸集邮界的友好交往日渐频繁。祖国大陆邮票已经成为台湾集邮爱好者爱不释手的藏品;在台湾的邮票店里,祖国大陆邮品应有尽有;评论祖国大陆邮票的文章在台湾邮刊上大量出现。在祖国大陆,同样也掀起了收集台湾邮票的热潮。邮市上,台湾邮票十分走俏;邮刊上还开辟专版,介绍和评论台湾邮票。台湾集邮家参加祖国大陆邮展、学术研讨会也不再是什么轰动新闻了。
  两岸集邮界的交往,已传出不少令人感叹的趣闻佳话。
  台湾一位集邮者爱收集实寄封。一次他通过朋友收到几封大陆来信,浏览再三,发现一枚封上的地址竟是他45年前就读过的中学,寄信人是谁不知晓。他抱着一试的心情,托朋友从美国寄去一封信。3个月后,他收到祖国大陆的来信,惊悉:他收集的那枚实寄封,竟出自当年中学同学之手。此翁老泪涟涟,长呼:“天助我也!”后来他通过这位老同学又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他感慨万端赋诗述怀:“萧萧白发倚门望,梦里飘飘到故乡。老母慈祥添饭菜,醒来仍觉口余香。”
  1990年9月,笔者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省台北县中和市署名李茂隆的信件,里边装有两套台湾邮票。信中写道:“吾经由《成功邮刊》获您欲征求邮友,故与您联系。兹随函奉上已盖戳邮票,请查收。嗣后吾祈能与您固定互寄新邮两套。如另有发行小全张票,望唯限壹张……”
  看完信,我由喜转惊,陷入沉思。李先生说是从台湾《成功邮刊》获悉我欲征求邮友,可我从未见过该刊,更没有联系过,他们怎么会登出有关我的消息?时至今日这仍是个谜。从此我与李先生开始了愉快的集邮神交。由此可见,确有一些好心的邮坛红娘,默默地在为两岸邮友牵线搭桥。
  
  人员频来往 学术常交流
  
  40年的阻隔,给海峡两岸集邮界造成极大损失。台湾许多老集邮家都是20世纪30~40年代“新光”、“甲戌”等邮会的老会员,神交多年的老邮友却彼此全无音讯。由于在华邮研究方面缺少相互合作交流,影响了整个中国集邮水平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
  1985年11月,为庆祝新光邮票会成立60周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在上海举办了纪念会。台湾的郝铭之、伍晔及新加坡、瑞典、巴黎、加拿大的邮友寄来贺词、送了花篮,台湾吴乐园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香港徐铁生亲往,使纪念会成为一次海内外邮友联谊的盛会。
  1990年1月,上海、杭州等地集邮界人士为张包子俊祝贺90寿辰。张包老收到台湾台北市集邮家黄、李文亮等邮友发来的贺电,令他喜不自禁。沙漠还在台湾邮刊上撰文《中华邮老,松鹤延年》。文中说:“我们台湾集邮界青年才俊后起之秀,虽然对张包老尚感陌生,也感同身受默默为老前辈邮人一举崇庆之长寿酒,盼能善养千金,待百岁寿辰‘真正’全国集邮界大庆祝,再举庆寿杯。”字里行间,切望两岸集邮界密切交往之心着实感人。
  1991年3月,由张包子俊出面,呼吁筹备成立新光邮票会会员联谊会,海内外健在的原老会员对此非常支持。1993年7月5日,在中华全国集邮联、浙江省集邮协会的关心支持下,“原新光邮票会会员联谊会联络处”正式成立。联谊会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与台湾邮友吴乐园、沈嘉济、陈俊雄、陈绳祖、郝铭之、胡全木、周鸡晨等建立了联系;接待了许多台湾朋友来祖国大陆参加邮展,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1993年9月10日,由台湾“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张敏生、何辉庆等10人组成的“大陆邮学之旅”旅行团抵达杭州。此时张包子俊病卧不起,无法参加欢迎活动。只得委托亲属代为出席欢迎会,并宣读了他在病床上所写的欢迎词《海峡共明月,邮坛系一家》。老邮会、老邮人无形中成为沟通两岸新老邮友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1988年9月5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在布拉格举行的第57届代表大会上,批准中国台北集邮协会加入国际集邮联。说起此事还有一段小插曲。自从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加入国际集邮联以后,台湾集邮界也有加入这个国际集邮组织的愿望。为此,祖国大陆与台湾集邮界均与FIP进行了多次磋商。1987年12月,FIP的代表与台湾集邮组织的代表在新加坡达成了协议,规定台湾集邮组织必须改变名称,以“中国台北集邮协会”的名义申请加入FIP。另外,台湾集邮组织在国际邮展、世界邮展和FIP代表大会上使用的旗、徽、歌均须经FIP同意。
  自从祖国大陆和台湾都加入国际集邮联以后,在海峡两岸集邮者之间又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两岸集邮家不仅在各类国际、世界邮展上频繁相聚,而且祖国大陆举办的许多邮展,都有台湾集邮家光临,并送邮集参展。
  1989年10月12日至21日,为庆祝建国40周年,在北京举办了“1989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台湾集邮界第一次派出代表来京参加全国邮展。台湾集邮家周鹏明的《民信局》邮集参加展出,属台湾邮集首次在祖国大陆参展。
  坚冰打破,春水徐来。1990年10月25日至29日,“海峡两岸集邮家首届邮展”在北京开幕。1993年3月,在台湾台北市举办了“海峡两岸首届邮票大展”,吴凤岗作为第一位访问台湾的祖国大陆集邮家,主持了大展活动,受到台湾集邮界的热烈欢迎。此行在台湾新闻界也引起轰动,台湾报纸的标题称:“顶着大陆邮会名义,踏上台湾土地,吴凤岗首开彼岸第一人。”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海峡两岸所举办的展出对方邮票的活动还只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带有尝试性的意味,那么90年代两岸集邮界的友好交往,则更加体现出共同策划、相互往来的较深层次的合作。在集邮学术研究方面,同样硕果累累。80年代初,祖国大陆与台湾的集邮家,曾就“大龙”邮票发行日期、“红印花”原票等问题分别撰文,间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至80年代中期,逐渐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共识。从80年代末开始,海峡两岸集邮界对1988年4月18日起两岸通信的方式方法、互寄邮件的处理特征等课题,形成研究热潮,影响所及远远超出集邮界。在1992年举行的“粤闽台港澳集邮研讨会”上,“海峡两岸邮政通信历史状况研究”、“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集邮名词之异同及统一称谓的研究”、“提高华邮国际地位的研究”等研讨课题,充分反映出两岸集邮界的学术交流不仅着眼历史,而且胸怀未来。
  与此同时,两岸集邮书刊的交流也十分活跃。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问世的民间邮刊《甲子邮刊》,为沟通两岸邮友的联系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95年,台湾“海峡两岸邮史研究会”出版了丛书第三辑——《邮海话沧桑》。此书汇集了成都集邮家叶季戎1987—1994年间发表于国内外邮刊的集邮文章近60篇。这本书的出版,是海峡两岸集邮界密切交流、精诚合作的结晶。
其他文献
什么是变体?集邮辞书上有阐释和界定。邮学家陈志川说得最通俗明白:“邮票上一切错误,就称为变体,它的意思是‘原来不应如此,现在变成了如此’。”(见《国粹邮刊》所刊《她的集邮生活》一文)。陈志川说的“变体”,应当包括今天我们说的“变体”和“错体”。因为错体票是设计或制版的“人为错误”,而变体票则是因机器或工艺上的过失造成”的差异。李明先生主张“不管是人为的错误也好,还是机器或工艺的过失也好(有时这两者
期刊
1501年3月1日,弗朗西斯-塔西斯被西班牙国王菲力普一世任命为邮政总长,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为纪念欧洲首个邮政网络诞生500周年,比利时邮政、比利时皇家集邮协会和比利时邮商联合会将于今年6月9日至15日在布鲁塞尔共同举办“BELGICA 2001”国际邮展。竞赛类邮集分为12个类别,包括FIP大赛类、传统类、邮政史类、邮政用品类、航空类、航天类、专题集
期刊
1901年,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艘水面以汽油机、水下以蓄电池电动机为动力的双推进系统攻击型潜艇在坎布里亚郡下水,开创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新篇章。100年来,潜艇为英国皇家海军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绩骄人。为纪念英国皇家海军潜艇服役100周年,英国邮政特于4月10日发行邮票一套4枚。潜艇是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较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
期刊
“巧克力·瑞士”百年  华诞纪念邮票    1901年7月1日,16家瑞士巧克力制造企业联合建立了一个名为“瑞士巧克力制造商自由联盟”的组织,旨在保护制造商的共同利益。该联盟于1961年进行了重组,并更名为“瑞士巧克力制造商联合会”。1939年至1946年,为了在二战期间能够对瑞士的食品供给作出一份贡献,当时该会的36家巧克力制造商自发地形成了一个战时经济联合组织。自1946年起,该联合会被人们习
期刊
普通邮资明信片简称“普资片”,是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一种邮政用品。  近年来普资片又开发出一种新功能,即以普资片为载体,在普资片的反面(少数在正面左方)加印相关图案和文字,为企业事单位(包括邮政企业)作广告,通过邮政渠道来宣传企业形象、产品及其他商务活动。  为加强对广告普资片的管理,国家邮政局特在广告普资片正面的下方,加印了两位数的阿拉伯数字。这个数字是各省、市、自治区的代号,详见附表一。带编号的
期刊
在美国文学史上,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占有一席之地。有人认为,他的短篇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美国作家贝茨说:欧·亨利对短篇小说的创作拥有“惊人的持久的影响”。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小镇,父亲从医。欧·亨利15岁就在叔父的药房当学徒;后来放过牛,做过会计、土地局办事员、银行出纳。1896年,银行发现少了一小笔款子,欧·亨利涉嫌被传讯,他却
期刊
如果您是住在海边或有机会到海滨去,在岩石旁的水坑中或沙滩上经常可抓到一种奇怪的蟹。它背着螺壳,活泼地爬来爬去;一受惊,就把身体缩到螺壳里去。从表面上看它像螺,实际上不是螺,而是住在螺壳中的一种蟹。这种蟹具有很奇怪的生活习性,它们自己不会建造房子,而是专门寻找被遗弃的螺壳作为自己的住所,故被叫做“寄居蟹”。  寄居蟹与蟹同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但是它的体形构造和一般蟹类不同,比较特殊。由于它是在
期刊
报载,一度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核病,近年来发病率急剧回升。世界卫生组织拉响警报,宣布全球进入结核病紧急状态。又据报载,日本厚生省针对结核病出现复活趋势,于近期发表了“结核紧急事态宣言”。日本就某种特定疾病而发表“宣言”,这是极不寻常的。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结核杆菌多经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人的肺部又具有其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条件,故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历史久远的慢
期刊
日 本  从日本的历史沿革和世系来看,自公元前660年到现在,始终为皇室一系,无朝代更换。自灵龟715年(公元720年)开始使用“日本”国名。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截至2000年,日本境内已有11处古迹和自然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下列9项:  1法隆寺(Buddhist Monuments in
期刊
澳门邮政局于2001年3月1日发行《传统工具》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编号分别为S015、B016。邮票面值、名称为:1元,算盘;2元,木刨;3元,熨斗;4元,厘戥。小型张面值8元,名称为“传统工具”,其邮票图案是上述4种工具及旧式封套,售品小票边纸则印4种传统工具速写图。这些传统工具目前皆被电子工具所替代,如计算机、电刨子、电熨斗、电子秤等。  邮票规格:40mm×30mm。齿孔度数:14×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