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纯艺精 侠骨禅心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光华,名东升,1932年生于山西太谷县朝阳道宋家大院。其父宋铁麟(1885-1978年),人称“宋老铁”,是名扬天下的武术大师,系宋氏形意拳开派宗师宋世荣(1849-1927年)之侄、宋世德(1857-1921年)之子。
  宋光华先生幼承庭训,随父学练家传形意拳兼习太极、八卦、弹腿、长拳等艺。
  宋家授徒极严,艺成之传人个个出色,如宋世荣宗师所授十余名弟子中,宋虎臣(子)、宋晏彪(侄)、宋铁麟(侄)、宋青山(子)、任尔琪、贾蕴高、王嗣昌、赵守钰等,皆为身负绝学的武界翘楚。
  光华先生作为宋铁麟的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地得到父亲的严格训练。铁麟大师授艺,一切皆以《易筋》、《洗髓》二经和《内功四经》的格式、气路、劲诀来要求。一个三体式桩功,宋光华往往要站够一个时辰,殊不知,按《内功四经》、《易筋》、《洗髓》的格式要领去站三体式,一般人常常是架势尚未摆好,便痛苦得跌坐于地了!而劈、崩、钻、炮、横五行拳及十二形的各种练法,均在上述指导下百余次地求劲发劲,稍有差错,铁麟大师便罚其重练10遍。练燕形抄水动作,要求其前胸贴地大仆步从低式宽面之长条大板凳下一掠而过;龙形要求一纵即提气腾跃于空,一落即束骨沉坐于地;蛇形低式,要求拧绕盘叠,缩抱一团,束势如蛇盘,展势如弩箭。内功盘根走转,底盘功夫要求其在大八仙桌下练习,以求束骨之功;在桌面上走转,以练其轻灵提气之功。形意拳源于枪法,所以习形意者必练大枪,而宋门形意尤重大枪。铁麟老先生要求宋光华,四米有余的丈八大枪,经常要爆炸性地抖扎数百次,练完往往汗透衣履,两臂难举。
  宋家历代前辈,皆有极深的传统文化修养。宋光华先生秉承祖、父文武兼习之传统,用心体悟《易筋》、《洗髓》与《内功四经》的至理奥义,并结合拳理拳论、见闻轶事,悉心涵养自身孝悌仁义、忠勇正直、侠肝义胆、扶弱抑强的传统美德。
  在宋铁麟大师的严格要求与精心传授下,十易春秋,宋光华先生全面系统地继承了宋氏形意拳的功法、拳法、兵器、内功和拳理,练出了一身超群绝伦的真功夫。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依然身康体健,练功不辍。
  宋门形意,以先松后紧、紧而速松、随松随紧、瞬间骤然爆发出惊弹抖炸、鼓荡震颤的弹性爆炸力而明显有别于其它形意拳流派。宋光华先生发劲时,衣衫作响,拳风鼓荡,其拳轻触人身,内劲直透脏腑,有穿心洞肺之威力。
  先生平日和蔼谦恭,待人接物恂恂然如儒者,一旦行拳走架,则二目如电,捷如灵猿,令人心惊胆战。
  光华先生是当今闻名国内外的宋氏形意拳“邦”字辈嫡系传人,每年皆有国内外的武界同仁来太谷拜访求教,切磋交流,其中也难免与人动手较技,印证高低。先生虚怀若谷,绝不背后议人是非。
  直至现在,光华先生还依然保持着祖上扶弱济困的侠肝义胆。他每年要数十次接待来自海内外武林同仁的来访,曾有不少经济窘困的青年学子,不仅不交一分钱学费,还吃住在宋先生家,走时还要管以盘缠路费。这给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宋先生以很大负担。但宋光华先生始终不喜张扬,至真至诚,令人一见如沐春风。
  宋先生为使宋氏形意拳广泛传播,习武授艺之余,笔耕不辍,90年代后期曾在武术专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宋氏形意拳的文章,并撰写了专著《宋氏形意拳》、《宋氏形意拳续编》,全面系统地将宋氏形意拳的由来发展、功理功法和拳械套路展示给了世人,引起了海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光华先生一直坚持传武育人和参与社会武术活动。他不仅活跃在国内武术界,而且远涉重洋,先后到美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传武授艺、弘扬宋氏形意拳。并于2004年建立了“形意宋氏堂在线”网站;2002年、2005年先后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宋氏形意拳协会、国际宋氏形意拳总会和几个国外分会;2005年筹建了宋氏形意拳宗师纪念碑。先生还通过武术交往,于2003年由香港“希望之友基金会”引进资金,在太谷县北汪开办了“形意拳希望小学”,为形意拳的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宋光华先生在宋氏形意拳的传承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武术业绩硕果累累,是以先生的个人辞条,被编入《中国武术家名典》、《中国大百科人物专集》、《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专集》、《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太谷县人物志》等名典,而永载史册。
其他文献
春节前夕,永年武氏太极学院孙建国院长受厦门翔安区武术协会良菽会长之邀请到厦门传功授艺。为使传统武氏太极拳更好更快地在厦门翔安扎根普及,林会长安排有学校校长、税务局局长、莲塘村支部书记、派出所干部、化工公司经理助理等传统武术爱好者,每天晚上加班学习太极拳,并计划在蛇年大年初三举办宋江阵、五祖拳、白鹤拳、太极拳及到台湾武术大汇演。  厦门翔安武术协会宋江阵武术表演团有200多人。每天晚上有工人、农民、
期刊
我的父亲、本书主编李静轩先生,1906年农历11月26日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雅和庄,到今年2011年,已是105岁。父亲跨越两个世纪,历经百年沧桑。他幼年志高,刻苦攻读,金榜题名;少年独闯济南,成为陈六子的得意门生;青年创业办厂,开创济南三大染厂之一;中年罹患重病,幸遇恩师,成就百岁武林长老。  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不论人生起伏跌宕,顺境逆旅,还是季节更迭转换,雨雪风霜;从而立之年,至年逾期颐,父亲在
期刊
父亲平时不善言谈,但说起自己的恩师,敬佩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曾写过一首诗,表达对恩师李应埙先生的景仰之情:  悲歌慷慨燕赵英,  晚年稷门树雄风,  艺业精深武德关,  博得后辈念师情。  父亲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英烈,我的老师李应埙先生出生于燕赵大地,以他的人生经历和高尚武德,当在此列。”  父亲的恩师李应埙先生,字向左,生于1890年,1966年于济南去世,是河北省祈州(现安国县)马固村人
期刊
目前关于形意拳的论述在市面上出现的不少,各地区各门派部有,其中所说的练法与风格各有不同,但基本要领是一致的。但是,对横拳的论述,却千篇一律,大部离不开横拨的意思。这与先师李应埙先生的说法不太一致,特分析如下。  拳经云:“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又说:“起横不见横,出手就有横。”“横拳为百拳之母,无横不成拳……”  根据这些说法,仅仅一个横拨的意思就概括不了横拳了。拳经日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即说明横拳
期刊
龙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神物,能上天能人海,能大能小能隐能现,并能惩恶扬善。龙形取其刚柔之体,升降之形,伸缩自由、变化莫测之功。  口诀:  一波未平一波起,  好似神龙水上行,  忽而升天高处跃,  任冲得调内虚清。
期刊
吴式太极拳的形成发展,在太极拳理的基础上又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1993年国家体委审定颁布《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中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为:“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形,斜中寓正”。对这样的风格特点,我们在行拳实践中如何去体现,即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规范呢?李秉慈老师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吴式太极拳“定式斜中正,动势立身行”的理念和方法,具体地解析和体现了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所谓“定式”,是在套路演
期刊
父亲自1942年幸遇恩师走上尚武之路,已经度过了70个寒暑春秋,跨越了两个世纪。  父亲初学拳,是在中山公园。1945年,日寇投降,王耀武主鲁兼山东国术馆馆长,王龙翼副之,又将李应埙老师请回国术馆,任形意拳教练,我们这些徒弟也随之进入了国术馆练形意拳,地址是济南商埠四大马路小纬五路南首路西,现在的经四路纬五路。  国术馆开办发工资的师范班和不发工资的民众班。师范班是全日制,毕业后留馆或到各县国术馆
期刊
什么是拳?拳是人们用于提高人体的攻防格斗能力而研究总结出来的训练体系。  各门拳种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各有各的练法,各有各的打法。然而“练拳到底是要练什么?”这个问题却会把很多练拳多年的朋友问得哑口无言。他们也许从来都不曾思考过这个非常重要但却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般人认为练拳就是打沙袋、击木桩、举石锁,增大拳腿的力量和硬度,再加上套路练习、双人拆招对练,把招法练熟,这样就可以在临阵对敌时见招拆招
期刊
一九九一年春,我脑血管硬化,经CT诊断是得了“脑萎缩”。医生说,这个病不是好治的病。  我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就这么等死。于是就找到涉县有名的太极拳老师豆玉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边看病,一边开始学习太极拳。二十几年来,我每天坚持最少练两个小时,别人管我叫“太极迷”,身上的病也渐渐好转。太极拳给了我健康,我是一个太极拳的受益者。  2004年3月10日,我请来了永年杨露禅太极拳学院的院长韩清民先生,
期刊
一定以为上面标题中的“明”字用错了,认为该是“名家”的“名”——百岁名师。其实没有错,这一节的小标题来自父亲的法国学生英杰。  2008年5月,英杰像往年一样,照例从巴黎又来济南,专程学习形意拳。有一天,他对我说:“李老太爷真是一位难得的明师啊。我念书到博士,有一个学习方法,就是不找名牌老师,专找明白老师。有些名牌老师是炒作出来的,而明白老师是真才实学,从他那里能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能学到真东西。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