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四大重要举措促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 等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提出四大重要举措促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
  
  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四项工作举措,力促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
  这四项举措包括:一是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帮助高校困难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抓紧在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阶段,对高校困难毕业生摸清底数,通过“一对一”帮扶、专人辅导、岗位推荐等方式,重点针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以及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群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二是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对高校困难毕业生给予适当倾斜。各级教育部门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项目中,要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困难毕业生,要落实好重大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以及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等有关工作,并将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列为优先推荐对象,予以优先安排。
  三是落实有关政策并共同做好专项就业帮扶工作。对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等政策。同时,要主动联合当地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行动”和“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等专项就业帮扶活动,充分利用多方社会资源,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岗位、重点组织培训、加强就业创业指导等措施做好有针对性的帮扶。少数民族地区要特别重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四是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离校前后的工作衔接。办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是毕业生离校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各高校在办理报到证、档案投递、户口迁移以及改派等手续时要精心实施,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及时做好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校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工作。对离校后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要主动配合做好有关衔接工作,使他们离校后能享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有关优惠政策。
  
  陈希:以更大力度全面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和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6月16日到广东省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调研,与广东省教育部门、地市人事部门、部属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国有企业等方面的代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今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听取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做好下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陈希对广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当中。当前正值毕业生离校前夕,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以更大力度全面落实好今年的就业政策,要把国务院文件精神和17个部委配套文件以及广东省地方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二是切实抓好重点项目的组织工作,尤其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高校科研项目聘用毕业生工作,组织实施好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的招募工作;三是做好尚未落实就业学生的帮扶工作,高校要摸清没有落实就业的学生人数,把这些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要特别关注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通过“一对一”帮扶、“面对面”辅导、求职补贴等方式为他们排忧解难,对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也要主动配合做好有关衔接工作,确保他们走出校门后能继续享受国家提供的就业服务;四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要特别关心毕业生的思想和心态,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导向,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确保就业稳定和高校稳定。
  
  工商总局:选一批非公企业供未就业大学生见习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日前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各级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动员引导一批管理规范、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单位。
  工商总局强调,各地在选择、确定见习单位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不得随意降低条件,防止凑数应付。见习单位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应能够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基本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河南选拔4000名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工作
  
  河南省卫生厅近日先后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吸引、选拔包括成人教育大学生在内的4000余名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院工作。优惠措施包括:入选者一旦签订6年服务工作合同,该省卫生厅将提供其学习期间缴交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对选拔到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除外)工作的本科以上毕业生核定专项编制,工资由县级财政部门给予保障;服务年限满6年者,保留其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身份和相应待遇;取得执业医师、药师、护士资格的专科生,工资也由县级财政部门给予保障,与国家正式工作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此外,这些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毕业生,其职务工资向上浮动一档。在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满8年的,其浮动工资从满8年的下月起予以固定,国家规定的正常调资、升级不受影响。
  截至目前,已有23名研究生、313名本科生和2901名专科生报名。
  
  云南授牌100家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6月18日,云南省为100个企事业单位授牌,确定其为首批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据了解,今年云南将力争组织1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6月,云南省出台《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实施意见》,确定拓展和规范一批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建立一批省级和州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力争2009年组织1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2009年至2011年,组织3万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本批100家省级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单位由云南有关部门推荐上报,经云南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这些单位将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见习岗位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通过媒体、人才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等多种渠道发布见习岗位信息。据介绍,云南将确保在2009年8月底前组织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岗见习。
  
  宁夏出台5项措施补贴1.47亿新辟大学生就业岗位
  
  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部门获悉,自治区出台5项保障措施,力争今年实现1.85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自治区计划筹措资金1.47亿元用于对新开辟就业岗位进行补贴。同时,针对特困家庭中2005年以来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将由街道、乡镇、社区劳动就业机构逐户逐人登记,并实施一对一重点帮助。特困家庭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培训就业援助工程或申请享受公益性岗位,2009年年底前力争使返回生源地未就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申报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50%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尚未签订就业协议的困难家庭毕业生,为其提供300元至500元的一次性求职借款。
  各地将引导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全科医师培训,培训等级直接从中级工开始,毕业生在校所学或进修专业与所培训职业技能相同或相近的,可以免学免考理论课。毕业生培训结束经考核取得培训结业证并实现就业,并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进行考核验收,按实现就业人数对培训机构进行以奖代补。
  
  2009年福建万名高校毕业参加创业培训
  
  福建今年将组织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其他形式小额贷款贴息政策,贴息贷款额度最高5万元。
  福建省实施的大学生“十百千万”创业助力计划,将在全省建立1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扶持10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为1000名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1000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
  
  陕西省出台多项新举措 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取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落户的限制政策。省政府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及省级各部门,对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清理、修订,取消一切不利于就业和人才流动的政策限制。全省各级事业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对本省生源毕业生不设生源地限制条件。
  省政府投入5000万元设立“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税费减免优惠。对到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乡镇以下(含乡镇)工作服务满3年的毕业生,省财政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毕业生,陕西省财政同样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支持具有较好基础的高校,建设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实习实践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陕西省财政从2009年起连续5年,每年组织安排1.5万名毕业生参加培训活动,给予见习毕业生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贴,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实施高校毕业生“双证”制度,高校要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使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湖北紧抓高校科学发展 多措并举推进高校
  毕业生就业创业
  
  湖北是高等教育大省,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省委、省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全省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36.76万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周密部署,省直各部门和单位紧密配合、狠抓落实,各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
  1、优惠政策扶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我省扶持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我省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和操作办法。
  2、就业服务引路,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一是提供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二是设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三是完善就业服务。四是创新扶持政策。
  3、社会资源助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一是构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今年以来,组织开展了“千家优秀企业进校园”、“百企万岗促就业”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岗位近3万个;组织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城市圈科技企业吸纳毕业生,提供岗位2万个;组织有关部门和高校就业工作部门负责人考察浙江就业市场,与绍兴市政府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二是定期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在高校毕业生求职和企业用人的高峰期,积极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采取与高校联办、与企业合办等灵活有效的形式,适时开展“送岗位进高校”等专场招聘活动。三是建立联动机制。高校普遍采取“部门联动、校企联动、师生联动、家校联动、校友联动”等方法,走出去,请进来,广泛挖掘就业信息和就业需求。四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通过收集信息、开发岗位、举办招聘会、组织见习、开展培训等,重点解决已毕业但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五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招聘”活动。依托武汉、黄石、十堰、襄樊、荆门等大中城市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发布岗位信息和就业需求,为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双向选择的平台。
  4、培养模式创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5、部门联动配合,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职能部门紧密合作,相互协作,形成了党委和政府重视、职能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和氛围。省委组织部着眼于人才强省大局,通过项目计划、政策激励,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省教育厅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协调、日常管理和指导服务,履行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在督促和协调高校发挥主体作用。省人事厅不断加大有关政策的调控力度,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组织相关项目的实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完善相关具体政策,做好毕业生失业登记工作,开展多种项目服务。省财政厅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提供经费支持。团省委积极开展毕业生创业教育,实施“西部计划”,进行系列服务。工商部门落实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实行重点扶持。税收、物价部门出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人民银行积极实施毕业生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省总工会组织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帮助毕业生就业。各职能部门联动配合,有效发挥了毕业生就业创业推动作用。
  通过多项举措稳步推进,狠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湖北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
  1、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06年至200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高,分别为85.52% 、89.11%、90.43%,高职高专就业率分别为81.14%、87.18%、90.06%。截止今年4月1日,我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签约率与去年同期上升近10个百分点。截止今年5月1日,我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居全国中部省份第2位,部分专业特色较强的高校和专业就业形势良好。截止今年5月1日,武汉理工大学航海技术、过程控制与装备专业签约率为9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为 80%,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100%,武汉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达到85%以上,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90%以上,武汉工业学院水产养殖、动物营养、食品科学等专业均为90%以上。一些具有行业办学背景的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状况较好。截止5月1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签约率为87.40%,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签约率为78.8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签约率为78.45%。
  2、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增多。一是到基层和西部边远省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长较快。200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达268348人,占已就业人数的70.27%,比2007年增加7.82个百分点。其中到10个西部省区就业的毕业生达16244人,占已就业人数的4.25%,比2007年增加5029人,增幅达44.84%。二是选择到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据统计,从2006年至200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人数占已就业毕业生的首位,而且人数逐年递增。2006至2008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5.59%, 68.03%,75.97%,其中到各类非公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数为254579人,占已就业人数的66.66%。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有7900余人,其中已与县市教育局签约的达2000多人。根据现在的工作力度,预计我省今年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将高于去年的比例。
  3、自主创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襄樊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多所高校均设立了100万元的创业基金,用于扶持毕业生创业。武汉科技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联盟”,以创业成功团队带领毕业生创业;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启动“百名小老板培育工程”,09年计划扶持50至100名应届毕业生创业,对创业成功的个人或团体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1000——10000元的奖励;襄樊学院首批30万元创业基金已经开始发放;黄石理工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之家”社团,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组织创业政策和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多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建立了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利用专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华中科技大学为本校学生提供了1000平米功能完备的“共享服务型创业空间”,接纳学生创业企业近20家;华中农业大学利用专业优势,以项目为载体资助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正着手建立毕业生就业孵化基地。全省各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创业教育主题活动,帮助毕业生了解创业优惠政策,增强创业意识,以创业带动就业。武科大中南分校动画专业祝子朗今年1月成立伟艺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有正式员工16人,固定资产近百万。中南民大工商学院电子商务系09届毕业生吴辉创办了搜来宝网上分销平台,月收入4万多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创业教育主题活动,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增强,创业能力得到提升,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态势已经初步显现,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鞍山备出万余个岗位迎接大中专毕业生
  
   眼下又快到大中专毕业生离校就业的高峰,辽宁省鞍山市近来收集招聘信息,并且精心筛选分类,备出万余个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就业。
   鞍山市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鞍山市人事和劳动部门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展了企业用工需求状况普查活动。工作人员将年初以来进入鞍山市人才市场招聘的700余家用人单位的需求岗位重新梳理,掌握需求人员是否到位,整理出新的用人需求岗位。同时与市劳动力市场沟通,收集整理出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收集适合大中专毕业生的岗位10782个,涉及企业332家。
  鞍山市人事部门提醒,目前他们已启动就业普查工作。应届毕业生可携相关证件前往社区填写“就业情况调查表”,将个人的就业愿望,签约情况反映上来,人事部门将把招聘、求职信息进行对接,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
  
  辽宁:促进理工文史农医三大类大学生就业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辽宁省日前出台措施,将全省高校毕业生分为理工经管、文史哲法、农林医水师三大类,逐类采取对策,逐一化解难题。对离校时仍未就业的毕业生,通过政策引导、动员企业、技能培训、项目就业、援助帮扶等方式,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针对理工经管类毕业生,辽宁省要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挖掘增岗潜力,争取实现吸纳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企业现有职工人数的1%以上或前3年平均水平。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已动员17233家企业提供了22万余个岗位。
  针对文史哲法类毕业生,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个部门联合制定了《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实施方案》,选择千户企业作为见习基地,引导1万名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为期3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并提出见习后一年内就业率达到70%以上的工作目标。
  针对农林水医师类毕业生,通过基层就业项目和政策引导实现就业。目前辽宁省现有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机构19876个,从业人员221565人,每年自然减员4000多人。今年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每年要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机构中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安排毕业生就业。
  辽宁还将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加大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力度、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等形式,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使企业和高校各取所需,但往往事与愿违。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无法有机地对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高职院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深层次地改革,由“知识、技能、就业”的培养模式向“知识、技能、就业能力”模式转
期刊
【摘要】从经管类专业特点入手,结合当前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在经管类专业中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应用性创新人才过程中的必要性。根据经管类专业开放性实验的特点和意义,通过理论研究与建设改革实践,对开放性实验的运行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开放体系的建设、管理模式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经管专业;实验管理;探索心得;人才培养    引言  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新课改已在全国大范围展开,而大学数学却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一些高等学校的教师对新课改的具体情况还不了解,导致了学生对大学学习不适应、考试成绩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本文作者提出了改变现有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应对策略    目前,高中新课改已经在全国大范围展开,从课程结构的设计到内容标准
期刊
【摘要】翻译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一方面译者必须遵循和体现原作品的风格,另一方面译者又必须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使之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译品。本文试从张谷若先生的《大卫·科波菲尔》译本讨论了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的统一性。  【关键词】风格;用词;修辞;统一性    一、什么是风格    风格是什么?布封说:“风格即其人”。福楼拜说:“风格不但就是其人,而且还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由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岗位增幅有限,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总体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难中之难。本文从分析当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特点入手,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就当前形势下如何拓宽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2008年年末2009年年初,与影响不断加深的金融危机一起成为中国社会热门话题的,是大学生就业。党的十七大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写入报告;胡锦涛书记专程到沈阳人才市场实地考察大学生就业情况;温家宝总理特意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与同学们谈心;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七条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央及各级政府正在努力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 
期刊
【摘要】大学生创业之路并不顺利,存在各种瓶颈因素的制约。其中个人因素、学校因素、政府因素成为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对这三个瓶颈因素的实证研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瓶颈因素    导言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包括政府、高校在内的诸多社会力量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目前社会经济
期刊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固然有经济危机的影响,其深层原因却是大学生的思维力和表达力存在严重缺陷,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要注重思维力和表达力的培养。  【关键词】思维力;表达力;就业    1.问题的提出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不言而喻,政府、高校也为大学生的就业煞费苦心,频频推出新的政策来引导就业。然而,大多数的毕业生仍然找不到“婆家”
期刊
【摘要】阮籍身处魏晋易代之际,因为政治环境险恶,稍有不慎便有不测之祸,所以发言玄远,行为放达而不乐世事。他车迹至穷途而痛哭,登广武山叹世无英雄,为求美酒而求作步兵校尉,司马家和他议婚便沉醉六十日使对方无法启口,得知母病垂危而拉客赌棋不止,居丧食酒肉而哀毁骨立……他是一个矛盾,一个悲剧。他想施展抱负却不可以施展;他崇尚自然却无法自然;他外表潇洒狂怪内心却异常痛苦;他表面上毁坏礼教实质上却是承认礼教;
期刊
【摘要】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并被赋予政治色彩,想象为拥有主权。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建构不可避免,并且与民族认同的建构模式有相似之处,它推动了一体化的进程,朝着超国家组织的目标前进着。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却越来越陷入困境之中,并成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正确认识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的联系对于全球化背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