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校针对本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对体育课中的学生规定每学期课外200KM跑的任务,在课外成立体育代表队进行课外锻炼,并可获得选修课学分,学校还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等等举措,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在各高等院校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解决办法
基金项目:北京吉利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36-01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课题通过对本校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60名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6.7%。专家访谈法:通过对8所北京高校体育部门的领导以及体育教师进行了专访和探讨。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公布了近30年来学生体质变化的状况显示:大学生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逐年下滑严重。大学生体质健康提高,仅仅靠一周一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通过课外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素质,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怕吃苦、沉迷上网玩手机、夜不能寝是体质健康下滑的主因。
2.2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状
2017年8月,学校成立了一项“成蝶计划”,并向吉利集团推荐了140多名学生,最后通过体能测试的仅有40名学生,这对学校震动很大。本人通过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耐力基础薄弱及格率不高;素质基础相对较好;男生的引体向上及格率太低,说明力量基础薄弱;女生的肺活量相对薄弱,需要加强耐力训练。最终从数据得出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如下表1、表2所示:
2.3学校缺少体育锻炼的氛围,学生自律性差
我校体育场馆比较偏远,很多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生自律性太差,懒惰是我校学生的普遍共性。通过调研得出: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无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缺少课外体育锻炼的动因。网络游戏使很多学生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体质状况也就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差。
2.4学校体育经费匮乏导致体育器材更新缓慢
民办高校体育的开展因受体育经费的困扰以及体育器材更新的局限性,使其很多体育项目难以在学校中普及开展。学校在历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排名落后,现有的体育设施难以满足大学生体质的改善,很多大学生即使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想法,也会因客观条件限制而难以实现。因此,加快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更新已提到日程上来。
3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解决对策
3.1打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推动力,这种力量使师生员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上都能以学校为荣,从而显示校园体育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学校要不定期举办与体育有关的健康知识讲座,使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得以提高,用全新的视野看世界。
3.2开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组织。学校创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组织,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活跃了校园体育氛围。各体育社团组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各样的竞赛活动,或者通过体育文化节来展示各体育社团组织的专项特色运动项目。
3.3采取举措,打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了使本校学生身体素质达到教育部制定的体质健康测试要求,体育教研室制定了课外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200KM的环跑任务,大三、大四学生再继续上半学期体育课的举措。每到学期末,体育教师对所带的班级进行全面的核查,如果上体育课的学生未完成200KM的跑量或者弄虚作假则体育成绩为不及格。
3.4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民办高校要想在教学质量方面上有所突破,必须要有完善的体育硬件设施,学校要集中一定的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大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更新力度,全面保障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
4结束语
2018年底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比去年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体育竞赛也全面发展起来,在全国竞赛中,我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健美队获得第七名,田径队个人项目获得第四名。全国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采取了类似我校大学体育课外组织的形式,从而带动了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昱.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反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06):26-28.
[2]李莺歌,赵裕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之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7):53-55.
作者简介:
鞠成军(1976-)男,山东潍坊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训练、教学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解决办法
基金项目:北京吉利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10-036-01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课题通过对本校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60名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0份,回收率96.7%。专家访谈法:通过对8所北京高校体育部门的领导以及体育教师进行了专访和探讨。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公布了近30年来学生体质变化的状况显示:大学生耐力素质、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素质逐年下滑严重。大学生体质健康提高,仅仅靠一周一两节体育课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通过课外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大学生的素质,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怕吃苦、沉迷上网玩手机、夜不能寝是体质健康下滑的主因。
2.2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状
2017年8月,学校成立了一项“成蝶计划”,并向吉利集团推荐了140多名学生,最后通过体能测试的仅有40名学生,这对学校震动很大。本人通过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耐力基础薄弱及格率不高;素质基础相对较好;男生的引体向上及格率太低,说明力量基础薄弱;女生的肺活量相对薄弱,需要加强耐力训练。最终从数据得出本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如下表1、表2所示:
2.3学校缺少体育锻炼的氛围,学生自律性差
我校体育场馆比较偏远,很多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生自律性太差,懒惰是我校学生的普遍共性。通过调研得出: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无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导致缺少课外体育锻炼的动因。网络游戏使很多学生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体质状况也就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越来越差。
2.4学校体育经费匮乏导致体育器材更新缓慢
民办高校体育的开展因受体育经费的困扰以及体育器材更新的局限性,使其很多体育项目难以在学校中普及开展。学校在历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排名落后,现有的体育设施难以满足大学生体质的改善,很多大学生即使有参加体育活动的想法,也会因客观条件限制而难以实现。因此,加快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更新已提到日程上来。
3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解决对策
3.1打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心理推动力,这种力量使师生员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上都能以学校为荣,从而显示校园体育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学校要不定期举办与体育有关的健康知识讲座,使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得以提高,用全新的视野看世界。
3.2开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组织。学校创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组织,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活跃了校园体育氛围。各体育社团组织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各样的竞赛活动,或者通过体育文化节来展示各体育社团组织的专项特色运动项目。
3.3采取举措,打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了使本校学生身体素质达到教育部制定的体质健康测试要求,体育教研室制定了课外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200KM的环跑任务,大三、大四学生再继续上半学期体育课的举措。每到学期末,体育教师对所带的班级进行全面的核查,如果上体育课的学生未完成200KM的跑量或者弄虚作假则体育成绩为不及格。
3.4加大体育场馆的建设。民办高校要想在教学质量方面上有所突破,必须要有完善的体育硬件设施,学校要集中一定的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善办学条件,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加大体育场馆和器材设施的更新力度,全面保障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
4结束语
2018年底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比去年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体育竞赛也全面发展起来,在全国竞赛中,我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健美队获得第七名,田径队个人项目获得第四名。全国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采取了类似我校大学体育课外组织的形式,从而带动了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新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昱.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反思[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06):26-28.
[2]李莺歌,赵裕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之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7):53-55.
作者简介:
鞠成军(1976-)男,山东潍坊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训练、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