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一向是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课时量大,学习效率却不甚理想,这固然与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关,但个人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育方法的不合理之处,就是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只重视教师的教法,重视讲解、分析,而忽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忽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的第三条也写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育家叶圣陶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新课标及前人大家已经明确指出,作为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手段、方式、办法的总称。学习方法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程序、途径、手段等。它们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时,必须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把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首要位置。
(一)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工具性是指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就是通过学习会读书、看报、写文章,并且运用于日常的交流,简言之,就是能够“听说读写思”。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学习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经常听到其他学科的老师抱怨学生连基本的题目都读不懂,作题目时错别字连篇,语文学得太差。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特点,除了前面所说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外,还有就是涉及的知识面广,几乎所有初中学科都能在语文学科中找到影子。从天文到地理,从远古蛮荒到现代文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正是如此,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是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后的效果,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智力的开发具有极大的好处。例如,在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后,学生对具体的某一篇文章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几步后,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语文学习后完全可以根据聚合思维的特点用已经掌握的规则方法来指导甚至解决其他学科的所遇到的类似问题。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必须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一种全新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在进行这种学习方式时是不是完全有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学习什么,怎么进行,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否则就是“放羊式”的学习,看起来很热闹,但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更谈不上有多少的收获了。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正好能够克服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初中所有学科中比较低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根本不能与其他学科相比,为什么?究其原因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方法一贯制所决定的。新课标颁布之前,语文教学改革是中学教改中最为活跃的一门课,但教改方法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仍是围绕教师转,。例如:情境教学是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体会,揣摩;目标教学是教师定下目标,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尝试教学虽说进了一步,让学生尝试先自学,后老师讲解,但仍未把学生的学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感觉“放羊式”的自学,然后讲解、归纳。新课标出台后,从目标到评价都十分重视学法。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评价领域而言,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还要从产生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因此,过程的方法就成为考察评价的一个方面。能否在教学中进行学法的指导就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能否提高。笔者在上一届的学生中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训练,中考成绩令人满意。
二、指导学生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
(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在预习中读教材,把握重点,提出问题,概括总结,学生依课文后的习题,课文前的预习提示,理清线索,学会做预习笔记。例如,一般预习按照四步走的原则完成。
1、读:通读全文,包括课文前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注释、课后练习等。
2、划:划出自己不懂的字词、重点词语。
3、记:在课文的空白处作旁批,并把它抄在字词本上。
4、提:学生在读书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课后练习,这其实是思考过程,在这个教程中,提出新问题,并记下来,思考并回答,若不能解决便记下来,带着问题上课。
(二)指导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保持注意力,根据老师提问的积极思考,如何把握教师的教学思路,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等等。
(三)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初中语文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搞好复习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步骤,知道如何复习,什么时间复习等。例如语文复习方法有:1、强化训练法,主要用于复习字词和语法知识。可以利用学生记忆强的优点,集中记忆,或者用一组词连成一段话,以帮助理解。2、查漏补缺法,把以前做的练习看看,哪些方面是薄弱环节,找到类似的题目,再做做看,然后找出解决此类题目的共同方法。3、滚动复习法等。
(四)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例如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内容、自测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对待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阅读目的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阅读的方法有比较阅读法,标记阅读法,批注阅读法等。
(五)指导学生分析各类文章的方法。要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要会找出六要
素,如何找出中心段落,如何分析记叙的线索、顺序等。对于说明文要让学生能够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对于议论文要让学生能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议论的语言等。
(六)指导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会审题,分析题目,让学生
知道写人的文章怎么去写,写物的文章怎么去写,怎么分析所给的材料,怎么完成一篇文章等。
(七)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种语调语速的掌握,知道不同的语调语速的不同运用方法,掌握对各类文章朗读方法等。
(八)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例如,如何欣赏、品味语言,如何做好开放题等。
一、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师生共同活动的手段、方式、办法的总称。学习方法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程序、途径、手段等。它们告诉我们,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时,必须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把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放在首要位置。
(一)开发学生智力,拓展学生思维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是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工具性是指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就是通过学习会读书、看报、写文章,并且运用于日常的交流,简言之,就是能够“听说读写思”。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学科学习的好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经常听到其他学科的老师抱怨学生连基本的题目都读不懂,作题目时错别字连篇,语文学得太差。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特点,除了前面所说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外,还有就是涉及的知识面广,几乎所有初中学科都能在语文学科中找到影子。从天文到地理,从远古蛮荒到现代文明,几乎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正是如此,语文学科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正是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后的效果,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智力的开发具有极大的好处。例如,在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后,学生对具体的某一篇文章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几步后,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等。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聚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语文学习后完全可以根据聚合思维的特点用已经掌握的规则方法来指导甚至解决其他学科的所遇到的类似问题。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必须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也不例外。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一种全新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在进行这种学习方式时是不是完全有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学习什么,怎么进行,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否则就是“放羊式”的学习,看起来很热闹,但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更谈不上有多少的收获了。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正好能够克服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就是“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是初中所有学科中比较低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根本不能与其他学科相比,为什么?究其原因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方法一贯制所决定的。新课标颁布之前,语文教学改革是中学教改中最为活跃的一门课,但教改方法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仍是围绕教师转,。例如:情境教学是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去体会,揣摩;目标教学是教师定下目标,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尝试教学虽说进了一步,让学生尝试先自学,后老师讲解,但仍未把学生的学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感觉“放羊式”的自学,然后讲解、归纳。新课标出台后,从目标到评价都十分重视学法。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评价领域而言,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还要从产生结果的多种因素和动态过程进行描述和判断。因此,过程的方法就成为考察评价的一个方面。能否在教学中进行学法的指导就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能否提高。笔者在上一届的学生中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训练,中考成绩令人满意。
二、指导学生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
(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在预习中读教材,把握重点,提出问题,概括总结,学生依课文后的习题,课文前的预习提示,理清线索,学会做预习笔记。例如,一般预习按照四步走的原则完成。
1、读:通读全文,包括课文前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注释、课后练习等。
2、划:划出自己不懂的字词、重点词语。
3、记:在课文的空白处作旁批,并把它抄在字词本上。
4、提:学生在读书时,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课后练习,这其实是思考过程,在这个教程中,提出新问题,并记下来,思考并回答,若不能解决便记下来,带着问题上课。
(二)指导学生掌握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保持注意力,根据老师提问的积极思考,如何把握教师的教学思路,教会学生做课堂笔记等等。
(三)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初中语文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搞好复习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步骤,知道如何复习,什么时间复习等。例如语文复习方法有:1、强化训练法,主要用于复习字词和语法知识。可以利用学生记忆强的优点,集中记忆,或者用一组词连成一段话,以帮助理解。2、查漏补缺法,把以前做的练习看看,哪些方面是薄弱环节,找到类似的题目,再做做看,然后找出解决此类题目的共同方法。3、滚动复习法等。
(四)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例如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内容、自测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对待不同的阅读内容、不同的阅读目的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阅读的方法有比较阅读法,标记阅读法,批注阅读法等。
(五)指导学生分析各类文章的方法。要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要会找出六要
素,如何找出中心段落,如何分析记叙的线索、顺序等。对于说明文要让学生能够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等。对于议论文要让学生能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议论的语言等。
(六)指导学生掌握作文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会审题,分析题目,让学生
知道写人的文章怎么去写,写物的文章怎么去写,怎么分析所给的材料,怎么完成一篇文章等。
(七)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对各种语调语速的掌握,知道不同的语调语速的不同运用方法,掌握对各类文章朗读方法等。
(八)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例如,如何欣赏、品味语言,如何做好开放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