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笑话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笑话和漫画,我看颇象一对孪生兄弟。所不同的是表现手段。一是以文笔,一是画笔。当然前者还可以用口头传播。“四人帮”垮台以后,我们对文学艺术各方面的问题,似乎都有较明确的理解了。于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接下来,那怕余悸未能全消,漫画毕竟也从四方八面陆续出现了。唯独幽默文学还少见。笑话更是绝无仅有。看到的,无非是外国来的政治笑话。
  说到笑话,我国本来就有很好的传统。史记里提到的淳于、优旃、东方朔等都是善说笑话,而且都能以笑话为政治服务的。《河伯娶妇》更是人们喜见乐闻的一则很完整的、有高度思想性的笑话。
  骤听“笑话”两字,仿佛只是一些开开玩笑,言不及义的消闲打趣之作。这也是有的。但是不少写笑话、集笑话的,都出于一本正经,态度严肃的。例如清代石成金在他的《笑得好》自序中,便苦口婆心,唯恐读者不理解他的用意。他说:
  “人性皆善。要知世无不好之人。其人之不好者,总由物欲昏蔽,俗习熏陶,染成痼疾,医药难痊。墨子之悲,深可痛也。即有贤者,虽以嘉言法语,大声疾呼,奈何迷而不悟;岂独不警于心,更且不入于耳。此则言如不言,彼则听如不听。真堪浩叹哉!正言闻之欲睡,笑话听之恐后,今人之恒情。夫既以正言训之而不听,曷若以笑话怵之之为得乎。予乃著笑话一书,评列警醒,令读者凡有过愆偏私,昧贪痴之种种,闻予之笑,悉皆惭愧悔改,俱得成良善之好人矣。因以《笑得好》名其书。或有怪予立意虽佳,但语甚刻毒,令闻者难当,未免破笑成怒,大非圣贤含蕴之比,岂不以美意而种恨因乎?予因谓沉疴痼疾,非用猛药,何能起死回生。若听予之笑,不自悔改,而反生怒恨者,是病已垂危,医进良药,尚迟疑不服,转咎药性之猛烈,思欲体健身安,何可得哉!但愿笑者入耳警心,则人性之天良顿发;遍地无不好之人,方知刻毒语言,有功于世者不少。全要闻笑即愧即悔,是即学好之人也。”以良药比笑话,其有益于世道人心可知。
  还有陈皋谟编了本《笑倒》。陈是明朝遗老,不免别有怀抱。他在所写的小引中说,“大地一笑场也。装鬼脸,跳猴圈,乔装种种,丑状般般。我欲大恸一番,既不欲浪掷此闲眼泪;我欲埋愁到底,又不忍锁杀此眉尖。客曰,‘闻有买笑征愁法,子易效之。’予曰,‘唯唯’。然则笑倒乎?哭倒也!集《笑倒》。”
  再有《二十年目睹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在《笑林广记》自序中也说,“窃谓文字一道,其所以入人者,壮词不如谐语,故笑话尚焉。”吴研人的意思当然也不是开开玩笑而已。他是寓庄于谐的。他在晚清中就是以嬉笑怒骂的文笔见称于时的。
  由此可见,笑话并不是文章末流。说得好,可以针砭时弊,起警顽发聩的作用。
  我从小就读过《笑林广记》这一类笑话。里面确有不少发人深省之处。解放后,这类书似乎没见出版了(也许我见识不广,没有见到)。我们如果不把这方面的文学遗产否定,出版界是否也可以考虑把历代出版过的笑话选印出来?过去这类书,糟粕是不少的。例如属于对生理缺憾的讥笑、色情、无聊的打浑等,都可不取。陈皋谟在他写的《半魔笑政》中提到说笑话有十忌,①多以封建道德伦理为标准。我们今天是社会主义时代,就应以社会主义文学方向为标准。
  我们还可以象搜集民间故事那样搜集民间笑话。那应是一个值得勘探的宝藏吧。事实上民间传说本身就有不少机智的、发人深思的笑话。例如有关阿凡提的故事里面就有。当然我们还该提倡多搞一些笑话创作。(这方面搞相声的同志已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没有新就不会有旧。前人的东西虽好,总不免缺乏时代气息。也不能只吃果子而不种果树。相信报刊方面也会大力支持。笑话一般很简短,有时竟是三言两语,写起来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短短的一则笑话,就包含主题、人物性格、悬念、矛盾冲突。而且往往出乎意外,合乎情理,富有戏剧性。一则好的笑话,有时要比一些读后索然无味的剧本强得多。从文学作品来说,这倒是个精炼、集中、有戏剧效果,又能引人入胜的东西。
  我们中华民族从来是个胸怀广阔、乐观旷达的民族。我们不仅善于笑,还善于创作使人发笑的艺术。林彪、“四人帮”一度使万马齐暗,人们既不敢哭也不敢笑。现在随着大地春回,百花欣欣复放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忘记这一朵虽小却不是最不重要的花。
  “笑话是代代相传的。好的笑话是不朽的。甚至最陈旧的笑话,对于某些人还是新鲜的。只要善于把它润饰和适当地现代化一下,老树也可以开出新花。”
  这是美国一本长达千页的笑话集的编选者柯贝兰在序首中说的话。这本选集共收笑话九千则,另滑稽诗、风趣的祝酒辞等共计一万条。内容分门别类、有关各种行业及学校家庭的笑话都兼收并蓄,堪称集笑话之大成。柯贝兰说的也是一种的编选方法,可供我们出版界参考。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并不要求每则都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但也不能流于低级)。能够使我们高兴地笑笑,也就够了。笑使人增进健康。笑使人胸怀旷达。这就有助于四化。
  有厚望焉。
  
  ①《半庵笑政》所列十忌:笑中刀、刺人隐事、不理会、饶舌、涉阃政、侮圣贤、分左右袒、令人难堪、先笑不已、寓炎凉。
其他文献
十余年前,扬州广陵刻印社曾刻印过不少书籍,一本本字体优美、墨色均匀的线装古籍,深受专业研究工作者的欢迎。事隔十余年,在艰苦修复十年浩劫带来的严重创伤之时,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终于死而复苏,正在重新焕发青春。  广陵古籍刻印社原来设在扬州城外高寺,四周环水,环境幽雅。可是如今这儿已成了另一家工厂的厂址。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古籍被视为“四旧”,刻印古书自然也成为非法。通过四处询问,才在
期刊
去年夏天,我们到日本仙台访问,在“仙台市鲁迅显彰会”事务局长村上先生陪同下,特地拜谒了鲁迅纪念碑,那时的情景至今还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从一九○四年九月到一九○六年三月,鲁迅先生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这是鲁迅战斗生涯中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鲁迅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写的《藤野先生》中回顾与描写了这段生活。鲁迅用这篇文章,塑造了纪念中日人民友谊的丰碑。日本人民也没有忘记鲁迅,他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
期刊
座谈薛暮桥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    薛暮桥同志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是一本好书,也很受读者欢迎。出版这本书,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我们邀请了经济学界几位同志座谈这本书,下面是这次座谈会的发言记录选刊:    联系实际敢于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余学本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这本书的最大特色有两点。首先是勇于求实,讲究实际,探讨问题。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八字方针以后,不管是
期刊
回忆一套标志中美文化交流的丛书    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金桥在太平洋上架起以后,在介绍和研究现代美国文学方面,已出现了冬尽春来,百花争艳的新气象。这自然而然地唤起了我在三十一年前经手出版的一套标志着中美文化交流的文学丛书的回忆。这套书共十八种,二十卷,一九四九年一次出齐。出版时正值上海解放前夕;出书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迎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这套在当时确实有些不合时宜的丛书,便默默无闻地被人们
期刊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旧文四篇》一书,这是钱钟书先生从自己发表过的文章里,选了四篇,合成的一个集子。这个集子总共还不到一百页,可是,你读完之后,就会觉得它的分量是很重很重的,因为它蕴含着作者渊博的知识、精深的学问和学术上的真知灼见。  第一篇《中国诗和中国画》,澄清了中国文艺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事实,即中国旧诗和旧画有标准上的分歧。过去盛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旧诗和中国旧画有同样的风格,表现同样
期刊
粉碎“四人帮”以后,不论是理论界,还是文艺界,还是科学技术领域,争鸣的空气日渐浓厚,确实让人高兴。  但是,也许是林彪、“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流毒还未清除,也许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子太深,总之人们还不习惯于民主生活,在争鸣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协调、不正常的东西。那就是名曰争鸣,实际上仍是一股风,一个调,甚至形成一面倒的“批判”。  批判本来也应是争鸣的一种形式,那就是批驳对方的论点,阐述自己的观点
期刊
读了上一期邬华翔同志的文章,深深感到现代迷信不破除,几乎无法前进。  邬文说,“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一点错误大肆渲染,妄图以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毕生的功绩”;“针对这种倾向,李剑同志提出要大力歌颂毛主席,何罪之有!这怎么算是‘搞个人崇拜’、‘宣扬个人迷信’呢?”;“严秀同志为什么对歌颂毛主席如此反感呢?”看来,严秀同志大概是属于“别有用心的人”之群的了。  从严秀同志的《论“歌德派”》文中,不存
期刊
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是十九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著名的代表。他们的学说,总的说来是空想的、无法实现的,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十分可贵的无数真理的天才预测,他们堪称为自己时代的“真正的文化英雄”(列宁)。因此,科学社会主义的导师们尽管对他们的空想总是严格地批判,但始终对他们怀着极大的敬意,并且教育进步人类特别是工人阶级,要对这份历史遗产,对这些“文化英雄”们的著作“给以特别的注意”。  
期刊
正确评价唯心主义,之二    唯心主义作为唯心主义,一般说来是反动阶级的世界观,是维护反动阶级利益的理论工具,是精致的宗教,是醉熏熏的哲学,“发疯的”哲学。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要求对唯心主义从本质上进行深入的彻底的批判。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对唯心主义不进行具体分析而一概否定。唯心主义的具体情况是很不一样的,有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可以作为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上的指针
期刊
明史杂谈之二    廷杖、廉耻、气节,这三个名词,看起来它们之间毫无关系,却形成了明朝一代的风气。三者之中,廷杖作用最大,引起了后面两个问题。  我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一套刑法,犯了罪的被剥去衣裳,鞭打一顿,叫鞭刑或笞刑,这在封建刑法中是很普通的。但是廷杖,就是臣子触犯了皇帝,在朝廷上当众扒掉裤子,打一顿屁股,轻则血肉横飞,重则毙于杖下,这却是明朝独特的创造。在它之前那么多的封建王朝,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