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对大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的分析是研究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个基础。结合现代文学阅读的具体案例,从大学生具体的阅读体悟分析出发,阐释不同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将对高校学科建设中现代文学课程的多维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策略;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25-02
  大学生的学习认知阶段处于由教师督促强制性学习转为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去接触知识、接触世界的能力。而阅读是个体了解外部世界的必要手段,对于获取知识来说至关重要。把“阅读教学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在一定意义上必须充分了解阅读策略的实施对象,即大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结合他们的认知与阅读能力,才能做到让他们更充分地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多方面地去调整阅读教学的方法,形成立体的教学策略应对机制。
  一、抓住大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兴趣阅读法”
  在现代文学课程听课与上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学习捷径”,即很多学生在脱离文学原著的情况下,把文学史课程上学习的理论观点,放在平时文学鉴赏的作业中,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课程论文,造成了学生对于阅读文学原著的漠视。这种没有原著阅读经验的学习,慢慢会造成对于文学理论理解的不透彻,加以运用时会产生滥用或误用。从而使理论空洞得成了“摆设”,更加失去了辅助学习现当代文学的作用。文学理论和阅读文学原著应形成彼此呼应的关系,通过原著阅读的滋养,形成深刻的文学印象,加之理论的系统化印证,让学生了解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各个部分内在逻辑关系。强调阅读原著的重要性,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重新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是高校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大学生阅读兴趣缺失之原因。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神秘性和反复性。中国文学从洪荒远古的神话时代流来,又向着不可预测的未来流去。中国现代文学只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短短三十余年的流段,却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流变中占据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大弯,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转型性、过渡性,便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属性的简略表述。[1]对于现代文学的学习,把握住转型性和过渡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名家经典作品中去感受和体会。而面对现代文学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现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交错繁复,许多学生对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产生了畏惧心理,少了阅读的环节,就缺乏了整体的历史感知,“正是由于历史感的欠缺,使许多大学生在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出现了误解和误区”,[2]从而进一步丧失了阅读兴趣。
  2.以旧见新找角度,重新唤起学生阅读兴奋点。针对学生的这种困惑,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想办法去重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抓住学生对于文学的好奇心。既然现代文学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便需要运用这内涵,挖掘阅读新鲜点。比如对于作家鲁迅的讲述,一般情况下,教师会把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从而凸显“鲁迅”这个名词在整个文学潮流中的思想价值。然而鲁迅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课上讲授的时间远远不够,对于他的研究可以打开若干个专题,所以“鲁迅”这一题目的学习,便需要实施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的并不是课上讲述的鲁迅有多么伟大,而是他具体的各种“第一”。比如《祝福》,让学生再去阅读这篇作品,已经失去了新鲜感,都知道小说中一位有着悲惨命运的“祥林嫂”,脑中也能浮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然而,学生们不曾关注,这篇作品可以看做第一部真正把女性作为重点描述对象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可以成为“女性文学”的“第一”。祥林嫂在小说中是一个受压迫的旧中国典型妇女形象,她身上有着劳动妇女一切闪光的特质:勤劳、淳朴、善良,但这种特质恰恰成为了封建社会对她进行迫害的筹码。她对不幸的命运进行过抗争,也对未来进行过憧憬,但人们冷漠的眼光、不屑的话语摧毁了她的希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抗争本身就是一出悲剧的上演,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女性在文学和生活中是一本无字书,没有权利去抗争,甚至不能有希望。现代文学中研究“女性文学”的作品对象很多,但很少有人把《祝福》作为“女性文学”的研究文本,这便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新鲜点。再者,提到现代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叶圣陶的《稻草人》、《小白船》,其实鲁迅的《朝花夕拾》、《社戏》都可以看做现代文学中“儿童文学”的开端,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从新的角度定义了这两部作品。
  “兴趣阅读法”是一种可行性很强的阅读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厌倦的心理,教师从新的角度进行切入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新鲜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了解大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培养“多层次阅读法”
  兴趣是始发,要持续让学生自主阅读还需要研究他们的思维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大学生的思维有着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征,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强调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仅仅按照教师对于作品的分析形成一致的认识,对其透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按教科书生硬地背下来,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阅读印象。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的文学经典,让学生按照课上的分析思路,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阅读笔记,让阅读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的阅读思维体系。
  1.重视阅读思维的初级感知层次,多方面给予意象建构。学生思维的阅读感知层次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需要学生在阅读中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字转化为可听、可视、可感的意象。教师要根据阅读文本题材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阅读教学方案。在学习现代诗歌时,需要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句在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用一些歌曲、视频与精彩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诗歌文字更生动、更形象得活画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身感其情。例如阅读徐志摩的诗作,可以把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故事添加在其中,结合一些电视剧情节和爱情诗句的朗读,体会他们当年的爱恋与情愫,体会当年的“人间四月天”是多么浪漫与纯美。
  2.挖掘阅读思维的精神体悟层次,重建现代文学人文精神内涵。高校教育一方面要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素养的传播。“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像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3]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丰富而厚重的,周作人散文的哲学思维,许地山超脱的宗教观和小说中描绘的各种民俗风情韵味,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通过在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进行精神体悟,让学生感知中国现代作家对于多重人文精神内涵的建构,承袭这种精神感悟,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从“五四”时期鲁迅、胡适先生等对新文学“人的文学”思想的树立,冰心歌颂的“爱与自然”的哲学,徐志摩对于传统士大夫精神的解读,到张爱玲对于生活与人性复杂内涵的的剖析,梁实秋把文学与生活“艺术化”的实践、承接严谨的“乡土小说”中,都蕴含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宝藏。面对着这众多滋润民族精神的甘泉,我们需要学生去体悟和感受,从而建构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所以在当下,对于现代文学学科建设来说,研究阅读教学策略迫在眉睫。高校教师应该多方面分析大学生的阅读认知能力与水平,多方面开掘他们的阅读兴趣,让文学经典的人文精神继续吹拂人类的心田,照亮人们的心灵,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坐标。
  参考文献:
  [1]王家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2]刘勇,李春雨.现代文学大学课程教学的几项考察及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3):277.
  [3]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2003,(5):28.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水学院教改课题“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作品阅读教学策略之研究”结项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2012046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层次的教育,占了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除了在宏观的政策层面、机制层面为职业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外,还必须在微观层面,尤其是在其教学层面进行改革,实现理论创新以及建立在理论创新基础上的课程创新和教学创新。本文借鉴德国和国内学者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专业教学论的作用、内涵以及专业教学论的核心内容和未
摘要: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意识。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现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76、77页
摘要: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的智力、生活能力和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时期的小学生年纪还很小,他们很少涉及社会生活,所以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使他们在教师的培养下成为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教学;注意点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
摘要:通过改变课堂教学形式,采用科学有趣的教学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环节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85-03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都觉得新课程会给高中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剧烈变革。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
摘要:本文分析了科学科研中的创新思维——六顶思考帽在科学科研中的应用。分析认为: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坚持不懈戴白帽子,在选题及立项过程中必须广泛地收集关于本课题的信息,宁滥勿缺。本土化科学研究要努力先戴黄帽子,后戴黑帽子,也就是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建议红绿相间,让学生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设想。  关键词:科研创新;新思维;Six thinking hats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
摘要: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学校逐步变过去直接管理为宏观调控,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在院、系等二级单位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成为新时期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将高校依法治校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从建立二级教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立二级教代会的实践经验及体会,对今后如何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提
摘要:“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淡漠的现状需要高校德育有新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是指导“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重要理论。在“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投入更多的情感,学生应重视关心品质建构的自主性,学校应构建关心性体系。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关怀意识;诺丁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6
摘要: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的价值取向,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班主任工作要求教师要有百般的爱心、千般的真情,教育者要以“爱”为前提,以高尚的思想、美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学生,才能使受教育者从思想深处形成对教师的敬仰,对他人的尊重,对家庭、对社会敢于担当的意识,才能把教师无私的爱转化落实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中,让他们传播爱,践行爱。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真心;真爱;真情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专业建设水平密切相关,强化专业特色,优化专业结构,挖掘特色专业内涵,探索特色专业建设途径,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教育。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20-0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专业建设的水平密不可分,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历史经验的
摘要:兴趣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在教学中,利用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87-02  一、引言  数学课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多又比较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