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Small is Beautiful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初,Small Is Beautiful——一场以小尺幅作品为主的展览在毗邻上海衡山坊的一间会所中悄然开场。展览汇集了包括韩家泉、张恩利、潘小荣等23位艺术家,多元的作品形式涵盖了油画、摄影,以及其他纸上作品。主办方为展览主题特意挑选了尺幅在1米以内的作品,以最“小”的创作形式,企图发掘每位艺术家最直接、最真实的创作风格。
  限制尺幅是艺术展览中常见的要求,然而,根据康定斯基的观点,艺术源于内在的需要,一切外界的限制于规定,都是对艺术规律的违背。这两者似乎矛盾。
  画幅尺寸的大小是否直接影响着审美关系,仔细想来,这好像是科学家应该研究的课题。然而从创作动机的角度出发,在充斥繁杂信息的今天,艺术作为感官交流的媒介,画幅大小却多少影响了作品抓眼球的程度。于是,对大尺幅的追求渐渐成为一种怪现象。走进各大美术展,大、密、满的作品不知不觉被推到最前,主办方限定作品尺寸的做法便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佐证。若没有这些限制,对于大尺幅的盲目追崇便可能无法收拾。


  对尺幅求大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对市场的讨好,和对审美的偏颇。无论是哪一个出发点,结果都让当今的艺术作品越来越重外而轻内,重形式而轻内涵,外表震撼,而内在苍白。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尺幅作品中保留的真情显得格外突出。虽然说,“小清新”“小文艺”等词流行开后,“小”字被赋予了一丝矫情的意味,但当“大”的动机不再纯粹时,阴差阳错地,“小”便成了真情的敲门砖。
  古今中外的美术史上,皆不乏擅长画小幅作品的画家和画派。17世纪欧洲“荷兰小画派”便是其中典范。以哈尔斯、维米尔为代表的一系列画家专为城市中的小资阶级绘画人物、日常用品、庭院街市等。由于他们的作品通常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内,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办公场所,所以尺幅一般都不大。维米尔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实际尺寸仅有44.5×39厘米,也就是两本杂志拼在一起的大小。
  就是这样一幅小肖像,画中的少女气质超凡脱俗,在小小的画框中更显精致韵味,让人为之惊艳,难怪有“北方的《蒙娜丽莎》”的美誉。
  中国宋代院体画多为小品、册页、扇面和手卷。宋徽宗赵佶的《枇杷山鸟图》、赵昌的《写生蛱蝶图》、李嵩的《骷髅幻戏图》等作品都在咫尺空间中展现出强烈的表现力,尽显诗意与当时的生活情趣。
  从创作方式上看,小尺幅的艺术作品也因随性而更贴近自然与亲切的情感。Small Is Beautiful的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的灵感来源之一是艺术家韩家泉工作室的一堵墙。“那堵墙上只贴了一块软皮,软皮上是若干幅小尺幅的作品,就搁在那里。第一眼看到,我们就觉得,这是和一般画廊中所展出的作品不同的,这些作品中的急性色彩是一目了然的,非常能引起共鸣。”
  艺术家们每每创作大尺幅的艺术作品,都会通过反复考量、系统构思,力求呈现出庄重完整的思想表达。而小尺幅作品则多是随心而就,多为自身心境及各个阶段创作体会的写照,以及瞬间记录的艺术思考。而这样的画面往往能带给人一种没有距离感的亲近和明确。而艺术家白日梦般的调侃、富于哲学思考的自我独白、想象无边的超现实场景在细小的画面方寸之间更显示细腻、奔放和真实。


  韩家泉为此次展览提供了近20张作品,最后精选8张展出。对于这些作品的创作来源,他说:“小尺幅的作品在大多时候都会成为我的素材和资料,这些作品帮助我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并供我提炼。然而单看某一件小作品的时候,如同一个被孤立的样本,也很有意思。”
  小尺幅的作品往往诞生于生活琐碎之间,韩家泉的《圣诞树与餐巾》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新工作室刚装修好,气味刺鼻,他便将一棵柠檬树带回家,用来驱味,正好当作圣诞树。就是由此,他开始以油画的方式记录下了柠檬树各个阶段的独特姿态。
  在他看来,创作小尺幅作品,因为容易实现,所以通常不带策略性,有即兴的成分。不留落款,也不定性。而正是这一份随机性,又迸发出难以复刻的力量。这些有力量的碎片逐渐累积,就能建立起自己的艺术语汇。
  对观者而言,能够表现片刻灵感的特质让小尺幅作品显得灵气十足。如果说,市场化和时尚化在当代艺术领域大行其道已是定局,那么,对艺术的反思和自省就如同一股暗流,它既流淌在追寻艺术根本的艺术家心中,也在探寻真实的观者心中涌动。“用个不太确切的词来说,小尺幅的作品里,能看到很多‘出轨’的东西,脱离预先的设定,脱离创作的时间。这些瞬间的‘出轨’的内容虽然仍属于艺术家的语言,但显得丰富、丰满。”韩家泉说。
  艺术展往往都是主题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尺幅作品的生存空间,难有机会来到观者面前,而Small Is Beautiful恰恰为那些闪光的“飞来一笔”提供了机会。
  “藏家们对这些作品也很欢迎。他们一方面觉得这些作品很难得,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另一方面,小尺幅的作品也能成为藏品的一种补充。”策展团队介绍说,“既然藏家有需要,艺术家也有这样的作品,我们就决定做出这样一个展。当然,既然是‘小而美’,我们对‘美’的作品也挑选过,尽量留下愉快的、动人的观赏体验。”
  对艺术作品来说,简单地以画幅尺寸大小来解释所涵盖的审美精神和艺术效果,决定其艺术水平高下之分、粗细之分和文野之分,这显然有失公正。但在艺术展一个接一个频繁推出,艺术家们企图通过大尺幅或各种视觉效果来博取好感的当下,幸得Small Is Beautiful这样的“小展览”还能喊出直抵人心的“大声音”。









其他文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用此来形容了这个世界的无穷性。这组简单的照片,源于日常生活的痕迹。那些看起来类似宇宙图示的图像,是拍摄一些意想不到之物。在细微、不经意之处,很多似乎突然静止的瞬间却总被忽略,因而我们被训练得只能由一个角度去观测到非常有限的局面。宏大与微小本就无法成为尺度去做比较,微渺的尘埃也能将一个无量宇宙容纳其中。因此当宏观与微观都不再成为刻意的标尺,现实的经验被推翻,在规模对比与虚实
期刊
享受生活和美是奢侈品的核心,因此,奢侈品牌一般都会回避灾难和痛苦。  而纪梵希今年非常勇敢地接受在9月11日在纽约做纽约时装秀的开场秀。作为一个曾经在纽约居住过的人,9·11的意义对纽约人来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而纽约,特别是纽约人也因此而改变——9·11以后,入境美国的外籍人员都要按手印;9·11以后所有办公楼都增加了安全检查,并要求出示身份证明。9·11以后,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头一次开始全方位地排
期刊
怎么看都觉得 Prada 2016 SS 男装秀的现场倒悬着一个亚克力的纽约曼哈顿模型,似乎这些楼的轮廓就倒挂在你脑袋上面,看你心态如何,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  2016早春的Prada 男女系列都是都市感十足的服装,不管男女,都流露了工业文化的痕迹——高速上的荧光黄,蓝领工人工装的标志和符号,没有功能的功能主义者在T台上演绎着各种新面料和新裁剪方式,Prada 肯定是最潮的。这季会大卖的一定是配
期刊
那一年,初三,我与姐姐同在九(2)班,与另外两对姐弟构成班里的三组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同班的组合,政治老师在班里公开猜测家里好吃的都给了我,因为姐姐瘦,我呢,政治老师的说法是吃得“肉肉”的……  那一年,中考后,我与姐姐考入同一所高中,姐姐在(110)班,我在(111)班。一度被同一办公室里我们不同的或是相同的老师发现,这俩同姓同辈不同名的同学竟然是亲姐妹,数学都很棒,还被我们都不认识的老师在我们都
期刊
每天早晨起床后,当我走到窗边,拉开厚厚的窗帘,推开窗子呼吸着凉凉的空气,这些“小小”的石膏摆件仿佛在向我问好,于是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学过画画的朋友都知道,这些石膏像是素描绘画的基础和敲门砖。小时候学画,面对一幅有限的画纸,在脑子里安排画面布局,紧张、兴奋、纠结,不断酝酿着各种情绪;那时的“我”就像一名在大海中航行的水手,沉浸在这种“从无到有”的气氛中,快乐成长。  而多年后的今天,刚刚有了自
期刊
一开始这家店的名字就让我有点儿犯糊涂,我把朋友说的“汪爹爹的一米铺”听成了“汪爹爹的米铺”,据说这家店的卤味很正宗、很扎实,做卤味的是汪婆婆。所以我理解的是这样一家店,老公是卖米的,老婆卖卤味。去之前搜一下大众点评是常识,出来的却是“汪婆婆卤味和烤虾”,彻底没汪爹爹什么事儿了。这个疑惑在我从北新桥B出口出来往左一望就豁然开朗。那一排小平房,最醒目的是黄色招牌上的黑插画,画着一个做菜的婆婆和一个爹爹
期刊
拥有177年历史的法国手工艺品牌爱马仕累积到如今给人们带来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件奢侈品而已,它是品牌一直在倡导的高品质生活——这便是来到“爱马仕之家”的感受。时间飞逝, 在刚刚过去的9月17日我们已经为坐落于淮海中路的全球第五座“爱马仕之家”举办一周年庆典奇幻丝舞派对。去年9月续巴黎,历经纽约、东京、首尔的梦想之家后的第五家上海“爱马仕之家”的开幕,是爱马仕在中国奠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家”本就是一种
期刊
威士忌是一个被大家所熟知的酒的品类,即使未曾尝过,可能也对其浓烈的风味有所耳闻。单一麦芽威士忌作为威士忌中特立独行的一支,对于并非饕餮酒客的我们来说,较为陌生,最多听到身边某个格调略高的懂酒的朋友说过。那么单一麦芽威士忌到底怎样特别?制作工艺又有什么特殊之处?想要了解它的我们又该如何下手?或许“麦圈”可以给我们答案。“麦圈”是一个专门为单一麦芽威士忌爱好者搭建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很多想要了解单一麦
期刊
北京的胡同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一种浓浓的社区感。走在那些老北京人居住的巷子里,不论是路边把玩核桃还是晒太阳的老人,抑或是骑车经过定要打声招呼的街坊邻里,胡同里的居民都彼此相识,抬头不见低头见地酝酿出了一种自然的社区体系和社交传统。来了亲戚串门就让家里的小孩儿去旁边的小卖铺拎几瓶啤酒,厨房里断了油盐酱醋就去对面邻居家救个急。这种亲近的社区生态如今还少有保留,无奈大多随着胡同的消失或商业化改造尘封于往
期刊
抵达“观品”的路径有两种:一是从雍和宫桥往南走,有太阳的日子,躲过雍和宫那片琉璃瓦的焦灼,向右转就是如今已经满是餐厅酒吧、设计小店的五道营胡同,胡同口像雍和宫大街一样没有树,那么观品橱窗里的盆景会是你在这条胡同看到的第一株植物,从雍和宫到这家小店步行绝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有些人宁愿选择另一条要多花半个小时甚至半天的路。  从国子监街靠近安定门那一头的牌坊走进来,头顶上就有了胡同里的绿荫,路过不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