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仔细研究近几年各地中考对说明文(科技作品)考查的试题,命题者淡化了文体知识,着重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推断信息及整合的能力。
【关键词】真阅读环境;说明文信息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追求,那么该怎样调整组织科技作品(说明文)的教学呢,我们备课组认为,一是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二是研究中考,精心分析试题;三是实事求是,从一学情出发简化教学思想,围绕我区教研专家总结的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思路制定教学策略。这里借用刘勰阐述文学理论中的一句话“缘波讨源,虽幽必显”,即让“真阅读”贯穿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提取信息?下面谈谈个人教学体会。
一、抓重点词
通过分析重点词,把握说明文特点,高效地提取有效信息。如在《说屏》教学中,抓住“巧”字。可以从这“巧”字体现在哪里这一思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捕捉信息。这“巧”字即为“源”。屏的“巧”体现在它的功能、材料、内容和美。这些应是寻“巧”的“波”。文本在第二三两段从正面具体介绍说明了屏的巧,其内容不难理解,如果通过第五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许多餐厅、宾馆的屏勾不起作者的“诗意”?用本段中哪些词才能让屏变得“巧”?(因地制宜、得体)这样又从反面理解了“巧”,而这一过程,促使学生进入文本,前后联系,进入真阅读状态,让学生达到“薄书读厚”的境界。其他课文如《中国的石拱桥》中的“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等。以上是贯穿全文的重点词。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在局部理解中起重要作用的字词,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二、抓重点句
说明文中往往有许多显眼的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尾,或是在过渡段。抓住这些标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苏州园林》一文中的许多信息和问题的设置,都可以围绕“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来思考的。还有《故宫博物院》中的“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优美,布局统一”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句子往往是粗线条的,实际阅读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更深层次的阅读问题。更值得关注的还有散布在具体段落的“小中心句”,或“分中心句”(笔者杜撰),如《苏州园林》中的第四段作者在说明关于假山池沼的图画美,没有如此明了的句子,因而学生要理解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还得抓住“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这时学生就要理解“技术”和“艺术”的区别,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分析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别对很多学生来说还真的有困难,如果由教师来解释,课堂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真阅读”机会,这时不妨让学生“缘波讨源”,这“波”就是语段中如何说明假山是如何堆叠的文字及支撑句。如学生关注到“重峦叠嶂”“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胸中有丘壑”“只觉身在山间”,再引导学生提取这些语句的共同信息,就不难得出如画的美感。
三、明支撑句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就是要求从全篇着眼,理解文本阐述的知识和事物的特点及事理。这牵涉到说明顺序和方法,及如何支撑。
以《被压扁的沙子》为例,教学实践证明,用传统的说明文三要素知识来组织教学,表面看来,学生能完成传统的问题解答,但很难有学生真正说清作者的科学论证思想,究其原因,教学中忽视了真正沉浸文本,理清组织严密的论证推理过程,取而代之的是用了什么顺序、什么说明方法等浅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为其缘波讨源,方能得虽幽必显之效。
以下为作者说明推论过程:
恐龙灭绝的原因的两种对立理论:“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对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1.发现沙子在超高压下变成斯石英。
2.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3.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4.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5.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6.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很显然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其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即课表中所说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这一过程”。学生很难凭感性的和已有的思维能力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从最笨的办法入手,把第四段到十七段进行段意归纳,然后整理,理出作者推断过程,这样对我们的“笨”孩子来说,似乎有地方可着手。其实也就实现了课表中所说的“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如没有对文本细心研读,前后联系的“真”阅读,其结果大概是学后仍不知所云。
总之,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必须认识到,简单装配流水线似的教学过程已不利于培养有思想,会思考,并具有高强综合素质的学生人才,培养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倾心交流,和作者的精神思想一起“脉动”,在文本的湖面“缘波讨源”,达到“虽幽必显”的境界,是我们语文教学者的追求目标。
(编辑:李艳松)
【关键词】真阅读环境;说明文信息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追求,那么该怎样调整组织科技作品(说明文)的教学呢,我们备课组认为,一是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二是研究中考,精心分析试题;三是实事求是,从一学情出发简化教学思想,围绕我区教研专家总结的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思路制定教学策略。这里借用刘勰阐述文学理论中的一句话“缘波讨源,虽幽必显”,即让“真阅读”贯穿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提取信息?下面谈谈个人教学体会。
一、抓重点词
通过分析重点词,把握说明文特点,高效地提取有效信息。如在《说屏》教学中,抓住“巧”字。可以从这“巧”字体现在哪里这一思考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捕捉信息。这“巧”字即为“源”。屏的“巧”体现在它的功能、材料、内容和美。这些应是寻“巧”的“波”。文本在第二三两段从正面具体介绍说明了屏的巧,其内容不难理解,如果通过第五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许多餐厅、宾馆的屏勾不起作者的“诗意”?用本段中哪些词才能让屏变得“巧”?(因地制宜、得体)这样又从反面理解了“巧”,而这一过程,促使学生进入文本,前后联系,进入真阅读状态,让学生达到“薄书读厚”的境界。其他课文如《中国的石拱桥》中的“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等。以上是贯穿全文的重点词。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在局部理解中起重要作用的字词,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二、抓重点句
说明文中往往有许多显眼的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尾,或是在过渡段。抓住这些标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苏州园林》一文中的许多信息和问题的设置,都可以围绕“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来思考的。还有《故宫博物院》中的“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优美,布局统一”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句子往往是粗线条的,实际阅读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更深层次的阅读问题。更值得关注的还有散布在具体段落的“小中心句”,或“分中心句”(笔者杜撰),如《苏州园林》中的第四段作者在说明关于假山池沼的图画美,没有如此明了的句子,因而学生要理解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图画美的,还得抓住“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句话。这时学生就要理解“技术”和“艺术”的区别,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分析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别对很多学生来说还真的有困难,如果由教师来解释,课堂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真阅读”机会,这时不妨让学生“缘波讨源”,这“波”就是语段中如何说明假山是如何堆叠的文字及支撑句。如学生关注到“重峦叠嶂”“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胸中有丘壑”“只觉身在山间”,再引导学生提取这些语句的共同信息,就不难得出如画的美感。
三、明支撑句的作用
课堂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就是要求从全篇着眼,理解文本阐述的知识和事物的特点及事理。这牵涉到说明顺序和方法,及如何支撑。
以《被压扁的沙子》为例,教学实践证明,用传统的说明文三要素知识来组织教学,表面看来,学生能完成传统的问题解答,但很难有学生真正说清作者的科学论证思想,究其原因,教学中忽视了真正沉浸文本,理清组织严密的论证推理过程,取而代之的是用了什么顺序、什么说明方法等浅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为其缘波讨源,方能得虽幽必显之效。
以下为作者说明推论过程:
恐龙灭绝的原因的两种对立理论:“撞击说”而否定“火山说”?
对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1.发现沙子在超高压下变成斯石英。
2.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
3.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
4.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5.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6.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很显然作者运用严谨的思维方法,层层剖析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其说明顺序: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研成果→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即课表中所说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这一过程”。学生很难凭感性的和已有的思维能力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从最笨的办法入手,把第四段到十七段进行段意归纳,然后整理,理出作者推断过程,这样对我们的“笨”孩子来说,似乎有地方可着手。其实也就实现了课表中所说的“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如没有对文本细心研读,前后联系的“真”阅读,其结果大概是学后仍不知所云。
总之,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必须认识到,简单装配流水线似的教学过程已不利于培养有思想,会思考,并具有高强综合素质的学生人才,培养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倾心交流,和作者的精神思想一起“脉动”,在文本的湖面“缘波讨源”,达到“虽幽必显”的境界,是我们语文教学者的追求目标。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