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许多班级都存在着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教师对此有时也束手无策。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我从中得到启示: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避免整齐划一的呆板模式,打破常规思维,尝试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乐于去完成,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循规蹈矩;多维设计;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记叙了邻居家小男孩传给作者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读完这篇课文,我掩卷沉思:人们面对如此熟悉的苹果,为什么千百年来极少有人发现苹果里竟然藏着颗五角星呢?原因很简单,一般人在切苹果时总是竖着切,从未想到或者从未尝试过拦腰切苹果的方法。看见别人这样切苹果,我们也跟着这样做,因为习惯,所以我们少了思考,因着这样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与苹果里的“五角星”失之交臂。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许多班级都存在着有些学生不做课外作业的现象。问起这些不做作业的学生,他们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来搪塞应付,为此,教师也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班级学生不做课外作业之风愈演愈烈。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我的心绪仿佛也豁然开朗:我们每每在抱怨学生不写作业的同时,也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乐于完成了呢?多数情况下,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总是喜欢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去布置,这样批改起来比较顺手。例如:抄写某课生字、生词几遍,抄写要背诵的课文等。这类课外作业往往学生只动手而动脑却不多,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让学生不胜其累。长此下去,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根本不利于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外作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课外作业一改过去那种呆板的旧框框,换一副生动活泼的面孔,讨学生喜欢去完成。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收效较好。
一、给课文配插图
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从学生抓笔时候起,他们便开始了自己的涂鸦之旅。孩子们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沉醉在自己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教师何不利用孩子的这一兴趣爱好,以绘画代替枯燥的、收效甚微的作业呢?例如在《特殊的葬礼》一文教学中,文中插图描绘的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情景,而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景象又是怎样的呢?文中仅有一段文字描述。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文字描述,画一幅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图。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同时又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语文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收集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搜集资料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本领,学生通过查阅书本、上网搜集等途径,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例如,教学《秋天》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等,并能熟读成诵。我认为这类课外作业设计,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小学生在背诵词语、诗句时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词汇,而且也为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这样的课外作业能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为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编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故事伴随着每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编故事不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教学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首先,教师出示一段相关材料:“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他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当乌鸦再次遇见狐狸》,狡猾的狐狸又会怎样做呢?乌鸦会不会再次上当呢?这些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急不可待的想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其他同学。这样的课外作业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留有选择、想象和表达自我的空间,满足了学生想把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的愿望,他们根据自我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时,可以打破常规思维,让学生从课文中解放出来,从学生语文生活和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教完《第一次抱母亲》,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可以是倒一杯茶或为母亲烧饭、洗衣等,再把故事的经过写下来,注意观察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并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习作的锻炼,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再如,学了《走,我们去植树》一文后,我让学生回去自己亲自动手栽种一棵树,并详细记下自己栽树的经过和心情。学生通过植树活动,了解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其实,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演一演课本剧,可以是进行手工小制作,可以是进行各类的竞赛活动等。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喜爱课外作业,都乐于完成课外作业。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虽然教完了,但是留给我的启示却很多。但愿更多的老师、更多的人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循规蹈矩;多维设计;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国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有这样一篇文章《苹果里的五角星》。课文记叙了邻居家小男孩传给作者的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作者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读完这篇课文,我掩卷沉思:人们面对如此熟悉的苹果,为什么千百年来极少有人发现苹果里竟然藏着颗五角星呢?原因很简单,一般人在切苹果时总是竖着切,从未想到或者从未尝试过拦腰切苹果的方法。看见别人这样切苹果,我们也跟着这样做,因为习惯,所以我们少了思考,因着这样循规蹈矩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与苹果里的“五角星”失之交臂。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许多班级都存在着有些学生不做课外作业的现象。问起这些不做作业的学生,他们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来搪塞应付,为此,教师也都束手无策,久而久之,班级学生不做课外作业之风愈演愈烈。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我的心绪仿佛也豁然开朗:我们每每在抱怨学生不写作业的同时,也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乐于完成了呢?多数情况下,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总是喜欢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去布置,这样批改起来比较顺手。例如:抄写某课生字、生词几遍,抄写要背诵的课文等。这类课外作业往往学生只动手而动脑却不多,这种机械重复的作业,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让学生不胜其累。长此下去,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主动性,根本不利于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发展。随着课改的深入,课外作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也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课外作业一改过去那种呆板的旧框框,换一副生动活泼的面孔,讨学生喜欢去完成。我在教学中尝试了课外作业的多维设计,收效较好。
一、给课文配插图
喜爱绘画是孩子的天性,从学生抓笔时候起,他们便开始了自己的涂鸦之旅。孩子们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感受,他们往往沉醉在自己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教师何不利用孩子的这一兴趣爱好,以绘画代替枯燥的、收效甚微的作业呢?例如在《特殊的葬礼》一文教学中,文中插图描绘的是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情景,而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景象又是怎样的呢?文中仅有一段文字描述。于是,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们根据这段文字描述,画一幅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图。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同时又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语文课标中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收集资料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搜集资料是必须掌握的一种本领,学生通过查阅书本、上网搜集等途径,实际上就是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例如,教学《秋天》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收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等,并能熟读成诵。我认为这类课外作业设计,注重了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小学生在背诵词语、诗句时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词汇,而且也为积淀深厚的语文素养打下基础。这样的课外作业能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为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三、编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故事伴随着每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编故事不仅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例如教学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外作业:首先,教师出示一段相关材料:“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他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当乌鸦再次遇见狐狸》,狡猾的狐狸又会怎样做呢?乌鸦会不会再次上当呢?这些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急不可待的想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其他同学。这样的课外作业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给学生留有选择、想象和表达自我的空间,满足了学生想把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的愿望,他们根据自我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教师在进行课外作业的设计时,可以打破常规思维,让学生从课文中解放出来,从学生语文生活和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在教完《第一次抱母亲》,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请同学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可以是倒一杯茶或为母亲烧饭、洗衣等,再把故事的经过写下来,注意观察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并且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一次习作的锻炼,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再如,学了《走,我们去植树》一文后,我让学生回去自己亲自动手栽种一棵树,并详细记下自己栽树的经过和心情。学生通过植树活动,了解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自然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其实,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演一演课本剧,可以是进行手工小制作,可以是进行各类的竞赛活动等。
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要考虑到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才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喜爱课外作业,都乐于完成课外作业。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虽然教完了,但是留给我的启示却很多。但愿更多的老师、更多的人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