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本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全面应用的背景下,立足于大学生学习,通过分析调查问卷,讨论了目前大学生微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南昌市高校为例,设计出合理的微学习结构框架。
关键词:微学习;高校教育;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6-0137-03
Abstract:With the“Internet plus”era,micro learning as a new mode of education has brought us a hitherto unknown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the rapid development of“Internet plus”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background,based on the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through questionnaire analysis,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microlearning,and universities in Nanchang city as an example,the reasonable framework of microlearning structure is designed.
Keywords:Microlearning;university education;learning mode
1 微学习的内涵
微学习,又称微型学习,英文称为Microlearning。Microlearning中的“micro”有微、小、轻等含义,本文认为此“微”不仅是微内容,也是针对微时间和各种微型移动媒体。
微学习虽早在2004年由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Lindne提出,但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微学习的内涵仍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微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碎片化时间内通过微型移动终端对微型学习内容进行即时学习的一种非正式的数字化学习方式。
2 大学生微学习现状
2.1 大学生对微学习的认知度较低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微学习设备在大学生微学习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至少持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电子词典等移动终端中的一种,这些微媒体能够快速地接入无线网络,能够及时满足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求。但被调查者中从未听说过微学习的比例占到53.17%,对此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对微学习的研究还不成熟,缺乏在实践领域的推广,很多大学生缺少接触微学习这一概念的途径。然而其实很多同学都经历过微学习过程,虽然不了解微学习的具体含义,还是有很多学习者受益于微学习带来的学习效果,感受到微媒体为学习带来的便捷性,所以加强大学生对微学习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势在必行。
2.2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弱
当前的微学习完全能够提供自学的条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而且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同学的帮助。因此,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都在被动进行学习,遇到问题时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且由于微学习环境的不确定性,外界嘈杂的环境很容易给学习者带来干扰,这也考验着学习者是否拥有强大的学习意志和学习专注度。同时,作为学习工具的微媒体也会很大程度上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它不仅是学习工具,而且还是娱乐社交的主要媒介,当下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还是以娱乐休闲为主,很多大学生没有将微媒体的学习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严重影响其对知识的记忆和认知。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会对微学习的推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3 大学生缺乏微学习策略
在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有着明确的学习策略,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有目的性地去计划自己的学习步骤。但是对于微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由于知之甚少,學习者根本就没有要管理微学习的想法,更不知道应该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让其更有助于帮助自己获取知识。一般情况下,学习者进行微学习,都是因为学习者的即时需求,有针对性地去搜索自己当前需要的知识,去应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是考试,这种学习是缺乏计划性的,这就导致学习者不能脱离传统教室学习的方式,认为离开课堂的学习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这种心理束缚也会阻碍微学习在大学生当中的推广。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就必须借助微学习的各种优势,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习惯,来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微学习策略,只要有清晰的学习策略,微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4 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进入4G时代以来,网络速度得到了飞快的提升,下载学习资源快速便捷,在线观看学习视频也是轻松无压力。但是网络高速度的前提无疑要以高资费来做支撑,这就大大增加了微学习的学习成本。尤其是当前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使用付费资源,那么让大学生通过使用流量来进行微学习是很不现实的,不在WIFI环境下,网络资费必然成为推广微学习的一大阻碍。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WIFI并没有做到全覆盖,这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进行微学习,也就会导致随时随地的学习无法开展。除此之外,网络的稳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连续度,特别是在线学习视频的播放以及大文件的下载,学习资源获得不及时将造成微学习的中断,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2.5 微学习资源不足且质量良莠不齐
21世纪是网络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资源更是以井喷的形式直线上涨,这些资源具备极速更新、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等特点,让人在资源搜索时眼花缭乱。很多大学生表示网络资源整体看起来很多,但其实大多以娱乐为主,真正针对学习的内容较少,而且资源重复严重。资源数量的增多也会使查找速度减慢,长时间的搜索会使查找目标越来越不清晰,网上的很多资讯也会严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学习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导致他们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资源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当前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资源创作者可以是任何人,随手写一篇文章或是录制一段微视频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针对某一门课程,学习资料可能由教师或者学生上传,也可能是官方教育机构上传,还有可能是某些业余爱好者自己整理上传,资源来源的不同必然导致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资源是否适用,就需要学习者自己做出判断,盲目的资源选择有时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很难达到学习者的学习期望。因此,改变网络学习资源现状,让其具备丰富多样并且质量一流的学习资源,就成为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了。 2.6 缺乏必要的微学习评价体系
微学习主要是由学习者自觉发起的学习行为,全程都由自己掌控,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学习者就很难有效测评自己的学习成果,很多时候都是依赖于自我评估。在传统学习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者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微学习除了缺少测评方式外,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反映不能即时地进行协作交流,缺乏问题的发现和探讨过程,这不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甚至会减弱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即使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微学习过程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是由于这种评价结果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认证,对外就不具备证明的效力,也就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使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同时也将使微学习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微学习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和发展。
3 大学生微学习模式设计——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3.1 课程信息
(1)教学大纲。旨在让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及难点等,有助于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据此对课程的学习进行设计与规划;(2)教学计划。教师根据课程及学生的总体情况制订学期计划,以保证教学实施的效果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课前预习
(1)背景知识。教师将每个单元要预先了解的背景知识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提前阅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分析思考。教师可将课前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上传至此模块,学生可根据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课堂教学
该模块是整个软件最重要的模块,共包括手机签到、教师提问、学生提问、听力学习、口语学习、阅读学习、词汇学习等12个功能。其中,手机签到、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是该模块最核心的三个功能。
(1)手机签到。此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师上课考勤的时间,学生的手机只要在有效范围内(10米)点击签到按钮即可完成本节课的签到。为避免学生早退,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学生的在线情况;(2)教师提问。可以实现课堂随机提问。教师只要点击课堂提问的按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学号及姓名,该学生的手机会发出系统提示音,提示该同学回答问题;(3)学生提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学生突然有问题,但又不能打断教师授课,可以使用学生提问功能,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来做授课上的调整。
3.4 课后自主学习
(1)作业练习。可以实现所有课后习题的在线测试,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互动答疑。此功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的问题可以在这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解答。此外,互动答疑还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微博、微信、QQ、网盘等;(3)知识拓展。收集并整理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课、参考书目、相关学习网站链接等供学生学习;(4)资源共享。采用优质企业或高校自有云盘,师生可以随时分享教学资源。
3.5 课程考核
(1)成绩构成。学生可通过此功能了解本门课程每一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如平时成绩、网络学习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等;(2)试卷样题。收集了本门课程历年的试卷供学生参考,以便学生有侧重地学习;(3)评分标准。提供了本门课程试卷的详细评分标准供学生参考;(4)调查问卷。可针对某一问题设计调查問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或投票的方式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6 学习效果测评
(1)学习时长。此功能不仅记录了学生本门课程的累计学习时间,还可查询学习的频次及其时长,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2)学习进程。学生可通过此功能查询本门课程所有学习过的内容,据此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3)学习效果。此功能记录了学生所有测试部分的成绩,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反映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4)综合测评。将软件记录的所有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测评。
图1功能模块的设计,体现了计算机网络在外语课程中的支撑地位,突出了教与学的可扩展性、可移动性和可监控性,真正实现了自主地、灵活地、个性化地、无处不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朱伟梅,吴宏娟,廖美施,等.大学生培训的“微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 [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8):313.
[2] 屈娜,贾浩,徐鲁强,等.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8):92-94.
[3] Martin Lindner,Peter A. Bruck. 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2007 Conference [M].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4] Theo Hug,Martin Lindner,Peter A. Bruck. Microlearning:Emerging Concepts,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after e-Learning [M].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
作者简介:陈嘉扬(1998-),女,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
关键词:微学习;高校教育;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8)06-0137-03
Abstract:With the“Internet plus”era,micro learning as a new mode of education has brought us a hitherto unknown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the rapid development of“Internet plus”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background,based on the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through questionnaire analysis,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microlearning,and universities in Nanchang city as an example,the reasonable framework of microlearning structure is designed.
Keywords:Microlearning;university education;learning mode
1 微学习的内涵
微学习,又称微型学习,英文称为Microlearning。Microlearning中的“micro”有微、小、轻等含义,本文认为此“微”不仅是微内容,也是针对微时间和各种微型移动媒体。
微学习虽早在2004年由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Lindne提出,但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对微学习的内涵仍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微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碎片化时间内通过微型移动终端对微型学习内容进行即时学习的一种非正式的数字化学习方式。
2 大学生微学习现状
2.1 大学生对微学习的认知度较低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微学习设备在大学生微学习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至少持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电子词典等移动终端中的一种,这些微媒体能够快速地接入无线网络,能够及时满足学习者的各种学习需求。但被调查者中从未听说过微学习的比例占到53.17%,对此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对微学习的研究还不成熟,缺乏在实践领域的推广,很多大学生缺少接触微学习这一概念的途径。然而其实很多同学都经历过微学习过程,虽然不了解微学习的具体含义,还是有很多学习者受益于微学习带来的学习效果,感受到微媒体为学习带来的便捷性,所以加强大学生对微学习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势在必行。
2.2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弱
当前的微学习完全能够提供自学的条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而且没有教师的监督和同学的帮助。因此,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大学生都在被动进行学习,遇到问题时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而且由于微学习环境的不确定性,外界嘈杂的环境很容易给学习者带来干扰,这也考验着学习者是否拥有强大的学习意志和学习专注度。同时,作为学习工具的微媒体也会很大程度上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它不仅是学习工具,而且还是娱乐社交的主要媒介,当下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还是以娱乐休闲为主,很多大学生没有将微媒体的学习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严重影响其对知识的记忆和认知。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会对微学习的推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3 大学生缺乏微学习策略
在传统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有着明确的学习策略,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有目的性地去计划自己的学习步骤。但是对于微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由于知之甚少,學习者根本就没有要管理微学习的想法,更不知道应该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让其更有助于帮助自己获取知识。一般情况下,学习者进行微学习,都是因为学习者的即时需求,有针对性地去搜索自己当前需要的知识,去应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是考试,这种学习是缺乏计划性的,这就导致学习者不能脱离传统教室学习的方式,认为离开课堂的学习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这种心理束缚也会阻碍微学习在大学生当中的推广。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就必须借助微学习的各种优势,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习惯,来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微学习策略,只要有清晰的学习策略,微学习效果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2.4 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进入4G时代以来,网络速度得到了飞快的提升,下载学习资源快速便捷,在线观看学习视频也是轻松无压力。但是网络高速度的前提无疑要以高资费来做支撑,这就大大增加了微学习的学习成本。尤其是当前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使用付费资源,那么让大学生通过使用流量来进行微学习是很不现实的,不在WIFI环境下,网络资费必然成为推广微学习的一大阻碍。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WIFI并没有做到全覆盖,这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进行微学习,也就会导致随时随地的学习无法开展。除此之外,网络的稳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连续度,特别是在线学习视频的播放以及大文件的下载,学习资源获得不及时将造成微学习的中断,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
2.5 微学习资源不足且质量良莠不齐
21世纪是网络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资源更是以井喷的形式直线上涨,这些资源具备极速更新、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等特点,让人在资源搜索时眼花缭乱。很多大学生表示网络资源整体看起来很多,但其实大多以娱乐为主,真正针对学习的内容较少,而且资源重复严重。资源数量的增多也会使查找速度减慢,长时间的搜索会使查找目标越来越不清晰,网上的很多资讯也会严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学习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导致他们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资源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当前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资源创作者可以是任何人,随手写一篇文章或是录制一段微视频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针对某一门课程,学习资料可能由教师或者学生上传,也可能是官方教育机构上传,还有可能是某些业余爱好者自己整理上传,资源来源的不同必然导致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资源是否适用,就需要学习者自己做出判断,盲目的资源选择有时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很难达到学习者的学习期望。因此,改变网络学习资源现状,让其具备丰富多样并且质量一流的学习资源,就成为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了。 2.6 缺乏必要的微学习评价体系
微学习主要是由学习者自觉发起的学习行为,全程都由自己掌控,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学习者就很难有效测评自己的学习成果,很多时候都是依赖于自我评估。在传统学习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等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者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水平,并根据评估结果,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微学习除了缺少测评方式外,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反映不能即时地进行协作交流,缺乏问题的发现和探讨过程,这不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甚至会减弱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即使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微学习过程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是由于这种评价结果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认证,对外就不具备证明的效力,也就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使自己的学习成果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同时也将使微学习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微学习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和发展。
3 大学生微学习模式设计——以南昌市高校为例
3.1 课程信息
(1)教学大纲。旨在让学生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重点及难点等,有助于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据此对课程的学习进行设计与规划;(2)教学计划。教师根据课程及学生的总体情况制订学期计划,以保证教学实施的效果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课前预习
(1)背景知识。教师将每个单元要预先了解的背景知识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提前阅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分析思考。教师可将课前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上传至此模块,学生可根据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课堂教学
该模块是整个软件最重要的模块,共包括手机签到、教师提问、学生提问、听力学习、口语学习、阅读学习、词汇学习等12个功能。其中,手机签到、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是该模块最核心的三个功能。
(1)手机签到。此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师上课考勤的时间,学生的手机只要在有效范围内(10米)点击签到按钮即可完成本节课的签到。为避免学生早退,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学生的在线情况;(2)教师提问。可以实现课堂随机提问。教师只要点击课堂提问的按钮,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学号及姓名,该学生的手机会发出系统提示音,提示该同学回答问题;(3)学生提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学生突然有问题,但又不能打断教师授课,可以使用学生提问功能,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来做授课上的调整。
3.4 课后自主学习
(1)作业练习。可以实现所有课后习题的在线测试,并提供正确答案,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互动答疑。此功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提供了一个在线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的问题可以在这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与解答。此外,互动答疑还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微博、微信、QQ、网盘等;(3)知识拓展。收集并整理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微课、参考书目、相关学习网站链接等供学生学习;(4)资源共享。采用优质企业或高校自有云盘,师生可以随时分享教学资源。
3.5 课程考核
(1)成绩构成。学生可通过此功能了解本门课程每一部分成绩所占的比例,如平时成绩、网络学习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等;(2)试卷样题。收集了本门课程历年的试卷供学生参考,以便学生有侧重地学习;(3)评分标准。提供了本门课程试卷的详细评分标准供学生参考;(4)调查问卷。可针对某一问题设计调查問卷,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或投票的方式统计调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6 学习效果测评
(1)学习时长。此功能不仅记录了学生本门课程的累计学习时间,还可查询学习的频次及其时长,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2)学习进程。学生可通过此功能查询本门课程所有学习过的内容,据此来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3)学习效果。此功能记录了学生所有测试部分的成绩,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反映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4)综合测评。将软件记录的所有学习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测评。
图1功能模块的设计,体现了计算机网络在外语课程中的支撑地位,突出了教与学的可扩展性、可移动性和可监控性,真正实现了自主地、灵活地、个性化地、无处不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朱伟梅,吴宏娟,廖美施,等.大学生培训的“微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 [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8):313.
[2] 屈娜,贾浩,徐鲁强,等.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8):92-94.
[3] Martin Lindner,Peter A. Bruck. 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2007 Conference [M].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4] Theo Hug,Martin Lindner,Peter A. Bruck. Microlearning:Emerging Concepts,Practices and Technologies after e-Learning [M].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5.
作者简介:陈嘉扬(1998-),女,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