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回归生活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 生活化作文 探索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生命力和号召力的教育主张,对学校教育脱离现实生活,难以适应生活需要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 “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这些话都充分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语文教学观。
  本人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已有十多年了,我们学校是乡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学生生活的封闭性,一是弱化了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容易弱化学生的社会认知;二是弱化了亲子之间的及时沟通、交流,不利于亲子感情的发育;生活的单调无趣,使作文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与创新意识。加之现在全社会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宁愿万无一失也不会去冒险开展相关的活动,使得学生广泛接触大自然的时间少之甚少,所以习作内容都是千篇一律,毫无生活气息。为了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写,我们应该努力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走向生活,让作文走向生活,用作文记录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寄宿生活,记录孩子们的成长历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自己的心里话,说自己想说的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认为只有让作文教学贴近我们的生活,还原我们真实的生活,学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的作文。源于此,本人开始了寄宿制学校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去做的,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丰富习作的源泉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寄宿制便利的条件为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生活到学习,从学习到生活,老师扮演了多重角色,生活的指导者,知识的引领者,朝夕相处的朋友……在多重角色的作用下,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更是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这些,都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给传统习作“松绑”
  我们从一年级说话、写话开始,就给学生灌输了一些思想,那就是写任何事、任何人都要有意义,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可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无非都是些生活琐事,更何况孩子的认知与经历根本体会不到,为了迎合老师,得到好的评价,就开始用成人化的语言来写作,如写一件事,题材无非就是一些给老人让座,帮大爷推车之类的,这类习作都是我们小时候写过的,却在新时代的孩子身上重复着,可见社会在发展,而孩子们的视野并没有因此而开阔起来,孩子的童真童趣在一篇篇有意义的作文中消磨殆尽了。对学生作文束缚过多,要求过高,是造成学生惧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给学生作文“松绑”,让学生自由表达所经历的事,所感悟的理应是当前我们急需要做的。
  三、把握习作的契机
  俗话说:“水到渠自成”。可见,渠成的关键是如何让“引水”,也就是如何把握习作的契机。在这儿笔者有一个例子,新学期第一天,我先开了一个班会,主题是分享假期里有意义的事情,顿时,教师里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争先恐后地说着,回味着,乐着。就连平时特别腼腆的韩盛孝同学,也分享了假期里补课时老师请他们吃火锅的经历,欢快的笑声使同学们仿佛又回到了轻松愉快的假期。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说道,难忘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再有几个月你们就要离开老师了,若是能把你们这个难忘的假期写下来留给老师做纪念的话,真是太有意义了。听我这么一说,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可真高,再也没有平时习作时抓耳挠腮,左顾右盼,无从下笔的情形了。谁也意料不到,学生们竟然如此完成了一次习作。可见,教师适时把握学生习作的契机是习作顺利完成的关键。
  四、习作教学课堂“生活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将生活引入作文课堂,要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一定情境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倡导生活中有什么就记什么,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就记录下什么,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的。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学生的习作也是随感而发、随事而记,而不是将习作训练机械地分配在每周的作文课上。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系列活动,如“包饺子活动”“野炊”“放风筝”“故事会”……通过这些系列活动,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积累人生体验,让学生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表现自我。学生有了生活的积累,才有可能从中产生一吐为快的创作欲望,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五、习作评价生活化
  生活作文写的都是学生最熟悉的人、事、各种活动和各种感悟,因而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我让全体同学人人参与到作文评改活动之中去,不但调动了小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激发了其进取心。这种评改方法符合小学生心理,有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愉悦感,从而促使作文良性循环。
  总之,我们要努力构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这样就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实感的好习作来。
  【参考文献】
  [1]折鹏飞.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探索,2010.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探究问题的启发性与有效性是高中历史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选修四《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为例,从问题设置的立足点、依据、形式与问题的生成解决等方面谈对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巧问激疑,生发探究”的思考。  【关键词】问题激疑 学生主体 探究有效性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主动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组织与实施中根据教学
期刊
【摘 要】乡土历史资源是什么?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有何价值?应该如何搜集、处理并灵活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乡土历史资源 范畴 价值 利用  一、乡土历史资源的范畴  顾名思义,乡土历史是指本乡本土(故乡)的历史。但“故乡”是个相对概念,对世界而言,祖国就是故乡;对全国而言,本省也是故乡;对一省而言,本市、本县是故乡。我们这里主
期刊
【摘 要】教育技术学作为视听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技术。本文介绍了教育技术学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起的作用,梳理了教育技术在乌鲁木齐市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通过综合分析,对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地理教学 运用现状  一、教育技术学在地理教学中起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改进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而且给语文教学改革增添了新的活力。只要教师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结合学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产生学困生的诸多原因入手,探究学困生转变的教学之道。笔者相信,没有学生生来就是学困生,只有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才造就了学生的“困境”,把学困生转变成优秀学生,是一个教师工作成功的最好注解。只要教师把这些学困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学困生就可以变成优秀生。  【关键词】学困生 爱心 转化 关爱 教育  如果把教师比作太阳,那么小学生们就是太阳下的花朵,有的花朵欣欣然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堂互动 优势互补 智慧共享  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本
期刊
【摘 要】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上许多人把教师看成是万能的,甚至有点神话。实际教师也是很一般的人,有正常的心理需要,并且随着教师队伍的壮大,在教师的素质也参差不齐。而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以升学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又加大教师的压力,本文试从教师的正常生活中帮助教师,使他们能健康的工作。  【关键词】心理健康 压力 环境 理解  秋风送爽,同时也送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
期刊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良好的朗读习惯和高超的朗读技巧更是对理解文字材料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起着如虎添翼的作用。新课程语文标准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课文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  根据以上理念和指导思想,结合我在工作中的实际,现具体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英语的迫切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案例,和大家共享。  一、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案例片段一, 那是我刚走上讲台不久的一次教学中,我在教 “肥胖”这一词时:  我组织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
期刊
在高中新课标语文教科书必修4第三单元中,有一篇课文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它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如果要正确而深刻解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必须先要了解弗洛姆和他的《爱的艺术》。  弗洛姆是德国(后加入美国籍)著名的精神分析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从精神和宗教等多角度去研究人的心理。《精神分析与宗教》《爱的艺术》等论著都是他心理理论的体现。在弗洛姆的心理理论中,他认为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