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改变影像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章光和从纽约PRATT艺术学院学成回台湾,1994年就以“没有相机”的观念来创作另类的摄影作品。当时的数字摄影还在启蒙阶段,章光和用计算机数字扫描仪来创作,并提出了“暗房终结者”的观念,预言未来个人计算机的功能将会很强大、很普及,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技术会很普遍,数字影像将会主宰未来的摄影。章光和认为使用传统底片的摄影技术必将势微,暗房技术必将无用,而手工的摄影“灵光”也即将消失。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章光和的预言得到了证实,当时反对他的人如今也都改用数字摄影技术创作了。
  
  记者:《植物志二》系列是您最近的力作,当初是如何想到拍这个系列的?
  章光和:其实这个系列做得很早,差不多有17年了,当时我刚从纽约回来,就想到用电脑创作影像。那时候苹果电脑刚刚问世,于是我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借助电脑科技等手段创造影像。至于为何选择植物作为素材,则是因为当时我的家在台大里,平日经常去花园里散步,看到不少植物,就捡了不少回家,在电脑前摆弄一番,即兴配出一个感觉,然后再去一点点延伸和发展。
  
  记者:这个系列被称为《植物志二》,和之前的《植物志一》相比,有什么区别?
  章光和:《植物志一》做得比较早,从1994年开始。当时刚刚有Photoshop1.0,因此我在《植物志一》中的图像中,加入了不同颜色的背景,用Photoshop进行了后期的加工,模拟光线效果,使画面看起来像是在工作室中拍摄的;而从《植物志二》开始,我更注重描写植物的造型,应该说《植物志二》是我17年来的一个反省,也是我近年来最投入的一个创作。作品使用了更高阶的影像技术,企图找回摄影的“灵光”。这一系列的东西就像是摄影刚刚发明时的作品,每次显影一张玻璃版照片都是一个新的作品,每一次创作都充满手工的趣味与挑战,仿佛摄影的灵光就隐藏在那里,所以本杰明才会说只有摄影刚发明的前数十年,摄影才有灵光。
  
  记者:除了颜色、背景上的变化,《植物志一》和《植物志二》的视觉感觉也完全不同,这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章光和:《植物志二》中的视觉空间不同于一般的单点透视,黑色幽暗的背景让人有一种密闭的窒息感,增添了一些西洋古典人物画的艺术气息,简单的背景衬托出特写的主体,而不同植物混搭组合更产生出变异的植物。相较于《植物志一》时期所使用的扫描仪,我使用了更为先进的计算机扫描技术,更高分辨率的扫描仪让我发现了一些以前不曾观察到的细节,使得物种的肌理细节精密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似乎是打开了认识植物的另一道门。
  
  记者:我发现虽然名字叫做“植物志”,但是作品中却鲜有花朵的出现,这是刻意而为之的吗?
  章光和:在这一系列中,我刻意避开美丽的花朵,而选择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是因为我觉得漂亮的花太普通、太常见了,不足以展现艺术的特殊性。我更想表现的是日常生活里路边墙角被忽视的植物,将它呈现为苏珊·桑塔格所说的“一种英雄式的观看”,让人看了之后会惊叹作者的眼力。我所拍摄的所有植物都是我在世新大学与台湾大学校园找到的,先查访这些植物的名称,然后才进行的扫描创作。创作这一系列的过程,让我体会到平凡植物先天优美的本质。
  
  记者:这些画面的拍摄没有通过照相机,而全部用扫描仪制作完成,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操作过程?
  章光和:这些画面的前期拍摄全部由扫描仪完成,扫描仪有很多种类型和尺寸,但只有高分辨率的扫描仪才可以完成全过程。由于扫描仪的分辨率很高,因此扫描非常耗时,扫描一个长度在20公分左右的植物差不多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植物短一些的话,扫描就会快一些。这些植物被我分为几组,有单独的,有两三个在一起的,如果是几个东西放在一起扫描,需要的时间就会更久。
  
  记者:在扫描以前会对这些植物进行清洗和加工么?
  章光和:不会,我觉得太完美的话反而不真实,在我眼中“残枝败柳”更有感觉,我在创作过程中甚至忠实地呈现出那些被认为难以控制的瑕疵,例如灰尘、脏点、指印、刮伤等等。因为我力求进行影像的探索,所以全部选用了黑色的背景,创造出古典油画的感觉,更精致地将植物的表相、纹理质感显现出来。我觉得不经过加工的植物也很美,只不过和唯美有一定的区别罢了。
  
  记者:我看到部分画面是虚实相结合的,这是因为植物本身形状的缘故吗?
  章光和:是的,在一般人看来,通过扫描仪扫描的东西是平面的,但其实它的中间有5-10公分的景深和高度,所以把植物放进去扫描,就会有一些立体感和空间感。当然,我也会在后期通过软件对光影进行一定的加工和调整。
  
  记者:有没有统计过一共拍过多少种植物?会不会出现制作出来没有想象中好的情况?
  章光和:我一共拍过100多种植物,但由于他们的颜色、形状、质感不同,不是每种植物拍出来的效果都很好,因此制作出来的照片也只有100多张。遇到效果不好的时候,我会进行一些A+B+C式的拼凑,把他们重新组合成新的样式,也可能对他们单独进行简单的修剪或者加工处理,或者干脆直接放弃制作。
  
  记者:除了进行植物之间的排列组合,是否有进行影像和影像之间的拼凑?
  章光和:目前还没有,只是就材质做一个简单的调整。
  
  记者:除了《植物志》系列,早期的《博物馆》系列也是您的重要代表作,是您对影像的创新尝试,能简单谈谈它的创作想法吗?
  章光和:《博物馆》系列是对时间观念的挑战,是我的毕业摄影展。我一直觉得摄影和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记录时间,令时间存在。但是时间在照片上存在是片面的,它只是某时某刻的记录切片,那个片段既遥远又真实,既模糊又难以否认,时间就那么莫名其妙地被框在照片里。我的作品是向另一种时间挑战、向摄影的本质挑战、向摄影的存在挑战。人们不太注意眼前的东西,以为摄影可以替代一切、制造一切,摄影就像是自然的替身一般,备受人们信服,但其实摄影在本质上是有弱点的。为了令观众正视此点,我的觀念性作品故意不将摄影作品完全定影,如此随着时间的变化,作品会越来越昏暗。
  我认为作品有如人的生命一般,会随着时光而消失。人是不会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除非是生命即将消失时。因此,人也是不会去正视摄影的本质问题,如果只有存在而没有消失,又有谁会去买一件几年后即将消逝的作品呢?因此,一件作品的存在是一个观念,而不是这件作品本身。百年相纸的观念是一个有趣的迷思,大家都希望记录的影像可以长传久远,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源远流长,让记忆永不磨灭。但是,复印件本身所记录的影像事实与回忆有相当大的差距。本质上,摄影是创造了另一个真实,而不是复制了事实。摄影的记录是否贴近个人的记忆?是否需要百年不坏?都是值得质疑与颠覆的。经过时间的洗练而褪色的照片有一种时光久远的回忆感,是不是更加有一种贴切感呢?
  博物馆系列作品的创作方式最戏剧性的变化是在冲印的那一段时间里。我把显影与定影的药水当颜料,用海绵当彩笔在相纸上渲染洗涤,并在显现影像的短暂时刻中即兴地涂涂改改。因此同一张底片每一次冲印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此冲印方法使得画面常出现如抽象表现主义的笔触与泼点,或是水墨的渲染效果,增加了摄影的戏剧性与绘画性。其实不管是《博物馆》系列也好,还是《植物志》也好,在我的作品中皆留下了很多可以与时空之外的观众对谈的空间,作品中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是和其环境里做各式各样的接触与变化。因此,作品上可以常见的有针孔(钉在墙上观看),颜料、胶带的贴痕,笔的记录,甚至是自动的继续曝光变黑,我希望观众可以自然地在他们的时空与之对话,例如:论判我的观念与做法、或是任其销毁。
  
  记者:你认为科技带给影像的变化是什么呢?
  章光和:其实不光是摄影,我们的生活已经日渐数字化,网络影像图片、版面美术设计、杂志与报纸的出版,这些领域都已经必须要以数码材料、数码工作流程来完成。在此同时,家庭照与一些生活纪念的影像也渐渐地因数码相机的崛起而产生了改变。可以说,数码化的摄影已经是现代生活中工作与消费不可或缺的需求。而摄影,可以说是现代艺术创作最为热门的媒介,很多艺术家的创作直接采用摄影甚至是数码影像技术,但也脱离了原来传统摄影的局限与操作价值体系,新一代的摄影艺术从创作到意义的诠释,都已经完全和传统摄影大相径庭了。我认为数码化之后的摄影显然表现出另一种更为超越现实的可能,摄影变得更为非人性、更为艺术性了。
  
  章光和简历
  纽约Pratt艺术学院、私立纽约大学艺术硕士,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字出版学系系主任兼所长,台湾艺术大学图文传播艺术系兼任副教授 。
  展览:
  1989年,纽约,Washington Square East Gallery。
  1992年,韩国,汉城市立美术馆 韩国摄影的水平展。
  1993年,日本,福井县第五届双年展。
  1994年,香港,两岸三地“内地、港、台、当代摄影”联展。
  1994年,台北,阿普艺廊“真假摄影”联展。
  1995年,日本,“冲绳国际摄影研讨会”联展。
  2000年,台北,2000台北国际摄影节(从传统摄影到数字影像)展出。
  2004年,台北,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数字人体美学”个展。
  著作:
  《暗房终结者》(电脑影像专书)、《Painter 3 BIBLE》(电脑绘图专书)、《Live Picture 光速合成》(电脑影像专书)、《绘画终结者 Painter 4.0》(电脑绘图专书)、《虚拟天堂 Bryce 3D》(电脑影像专书)、《数字人体造像 Virtual Nude Photography》(电脑影像专书)、《复制真实:后现代摄影创作构思系统论述与实践》(摄影理论专书)、《住在巴特、桑塔格、本雅明的照片里》(摄影旅游)、《摄影不是艺术》(摄影理论专书)。
其他文献
之前的连载中,我就闪光灯的基本使用方法、调整光量方法、闪光灯与被拍摄物间位置关系和散射光照明等进行了详细说明。这期,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根据被摄物体的表面特性而用闪光灯照明的方法。    根据被摄物体的特性分类  摄影师在拍摄样式各异的物体时,进行照明的最基础工作便是先要弄清被摄物体的特性。  根据被摄物体的表面特性,可大致将之分为“滑面体(表面有或有很多光亮)”和“粗面体(表面没有或有很少的光亮)
期刊
人与事的关系  在摄影作品中,由事件引发的人物关系,并在视觉上形成主题效果的即为这类作品。这类作品都是由一件事为起因,导致人物之间发生明显的因果关系,最终形成画面主题。拍摄者必须围绕事态发展过程,寻找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瞬间加以捕捉,使画面产生最具吸引力的效果。  图1,这张作品是由做生意引发出来的人物关系。通过画面可看出,卖方推销着自家的产品;而买方则小心地设置着自己的心里防线,谨防上当。这种双
期刊
蜻蜓,英文名为Dragonfly,直译颇为有趣:会飞的龙。但是,此龙非彼龙。西方的“龙”和中国“龙”有本质的区别。在西方神话中,“龙”是一种外形类似蝙蝠、长着肉翼的凶猛生物,生活在沙漠到森林,甚至海洋之中。而中国“龙” 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吉祥而神奇的动物,也是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  蜻蜓被称作会飞的龙,虽然不会喷火,但那长满尖刺的6个爪会像铁笼一样锁住猎物,而怪兽般
期刊
摄影师自述  这个拍摄项目聚焦健美运动,是我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于2011年11月拍摄的。现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健身锻炼表现出对身体的关爱。在欧洲,很多久坐的办公室一族都有意识地走进健身房,而且这类人群已经占到让人难以置信的高比例。  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要求参与者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和训练。如果没有对药物的控制管理,比赛结果将非常离谱。那些生产诸如类固醇、合成类固醇、氨基酸类物质,以及其他所
期刊
《秋色》  秋菊吐芳,枫叶斗艳,  恰似那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红的、黄的、绿的,交织在一起,  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秋声》  山山寒色,树树秋声,  梧桐树下蟋蟀在窃窃私语。  一只落单的孤鸟倏然飞过,  惊得落叶沙沙作响。    《秋味》  榈庭深巷,木叶纷落,  躲在墙角的一枝却暗香浮动。  宁愿在枝头抱香到死,  也不随黄叶在秋风中舞动。    《秋韵》  微风徐徐,丹桂飘
期刊
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把郑知渊的照片归到“都市摄影”的范畴里去,虽然他的确是从都市街头出发的,也真心喜爱上海老一代摄影家如陆元敏、王耀东等人的作品,但是他更关心的是摄影的空间感,只是刚好拿都市街头作了素材而已。  郑知渊1977年出生于上海,凭《上海面目》组照获得2011年“中国当代摄影新锐TOP20”、2010年广州南方纪实摄影新人奖。他的《上海面目》似乎更有其真面目。拿编号为01的作品来举例,前景那
期刊
在台湾,吴天章被誉为最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很多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会感叹:这个人的作品太怪了!与吴天章的访谈约在他的工作室,采访那天,吴天章开着他的小车来士林地铁站接我,还从便利店买了热乎乎的咖啡带上。面积不算大的工作室,被吴天章收拾得干净利落,并没有如我想象中艺术家搞创作的地方那样凌乱;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除了一些简单的道具之外,两台苹果电脑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暗示了吴天章的工作
期刊
2008年的夏天,我搬到伦敦,开始了在西敏大学摄影研究学系的学习,毕业之后又在当地住了一年半左右。旅居英国近三年的我,身为种族、文化与性别上的他者,自然而然地,对全球化趋势下,以及伦敦这个多元的城市里,外来者与本地人间的互动产生兴趣,并开始藉由影像创作探讨相关的社会议题,如:多元城市中的外来性、西方社会表述下的东方主义、对国家与种族的刻板印象、外来者在异乡所面临的疏离感等等。我利用影像、文字、声音
期刊
风光摄影从技术角度上讲,其实并不难,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曝光、构图。但实际操作上,想要做好也很难。  从曝光上来说,一张图片的產生好像很简单,随便按一下快门就能完成。但有时候即使拍摄者遇到难得的拍摄机遇,因为曝光控制失误,也会导致拍摄前功尽弃。由此可见,摄影中曝光技巧的掌握是何等重要。而如今,曝光技术控制中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被相机生产厂商解决了,相机在曝光功能上有诸多选择,许多曝光问题迎刃而解。  
期刊
在台湾毫不犹豫拥抱欧美文化的年代,出生于1970年代的我,经历了从封闭地域型市场到资本自由化市场,从机械化到数字信息,再到单一西方中心主义的瓦解及跨领域的全球化热潮时代。因此,我看待影像的观点也拉出了一条轨迹:从一开始跟随艺术学院教育体系学习摄影知识,到拿着一台尼康FM2(当时的学生必备)从黑白底片拍起,再到昏天暗地地练习暗房冲印。当时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光在物体上变化产生的质感,可能是从小学习美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