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批改应有的几种意识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593792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可以这样说,谁抓好了作文教学,谁就占住了语文教学成功的制高点。但是,作为作文教学一个重要方面的作文批改,却是个令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往往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学生都只看看分数了事。至于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则不屑一顾,也就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怎样从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使作文批改收到一个好的效果,是语文老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作文批改应有要求意识
  
  我们常常让学生注意作文的要求。但是,我们的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却不太注意这一点,往往难以符合要求。而且,我们在批改作文的时候,也忽视了这个问题,几句不着边际、不击要害的评语,让学生不知何意,也不知以后怎样改正,更无从说从作文批改中得到提高。因此,批改应注意这一点。作文批改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形式方面的,包括书写、标点、错别字、语句通顺等方面。这些学生最容易做到也是最难做到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从小就养成了这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在作文时用要求来规范他。所以,形式方面字体最好以楷书、行书为主,最好不要写草书,这样既美观,又使批改者能看清楚;卷面应整洁,不得随意增删涂划;标点应准确,不能一号到底,或干脆全文没一个标点;应让学生尽可能不写错别字,使语句通顺。作文批改注意这些方面,帮学生养成这种习惯,就可以避免在以后的作文中无谓的丢分。另一方面是内容,我们每次作文,都有一个训练要求,比如“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等,我们批改就必须从这一方面入手,指出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这样,就有了针对性,学生也就知道怎样改正了。
  
  二、作文批改应有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教学常常讲应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觉得作文批改也应如此。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从繁重的批改中解脱出来,学生也能从批改中学到一些老师传授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学生作文互阅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批改作文时,有一点吹毛求疵的味道,想找一些人家的缺点,来显示自己的水平。正由于此,他就必须把文章写好,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人家的作文。同时,在互阅过程中,还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给学生批改的要求和方法,最好还应有示范文章。这样,学生能从中受益,老师也能从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上。
  
  三、作文批改应“因人而异”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说“因材施教”,作文批改也应如此。学生作文差异较大,如果采用同一评价,势必收不到好的效果。写得好的同学的评语总是一些好话,因而无法再进一步地提高。而写得差的同学得到的是一些批评的话语,使他们丧失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必须因人而异,对于写得好的同学,多委婉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他们进一步提高;而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同学,则多用鼓励的话语,尽可能找出他们作文中的优点,以培养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四、作文批改应有“无我”意识
  
  常常在集体阅卷时,听老师们说,这篇文章一看就知道是哪个老师教的学生写的。如果真象老师们所说的那样,那就是可怕的作文模式化现象,学生作文没有了任何个性,更不用说创新了。所以,老师批改作文时应尽可能做到“无我”:即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尺度去批改作文,而是在考虑作文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写作个性和自我表现。尽可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培养他们可贵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学生写作的风格才能得以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可能激发,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长处,无拘无束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学无定法”,作文批改也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才能使我们从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410300湖南省浏阳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阅读能力以“读”为主。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多读多记  阅读不是为了消磨时间,不是泛泛而读,不像看电视剧,看热闹,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对精彩的篇段多读多想,深刻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并且要达到熟能成诵。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充分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多读多记好词佳句、名家名篇,对自己的阅读是有帮助的。    二、读思兼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出来呢?这是广大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我认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和养成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来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不可或缺的外部驱动力,这个“导”,是引导、指导、疏导。教师的“导”是建立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之上的。教师要在“善导”上下工夫:要导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提高上,通过兴趣培养,让
期刊
作文章要有材料,这正如建房子得准备足够的砖瓦水泥木料一样,否则,有再美妙的设计也是枉然。在语文教学中,一到作文课,学生就头痛,苦恼于没啥写,不会作文,其症结就是头脑中没有写作材料。所以,引导学生会积累材料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  作文能否写好,关键在于是否会读书,读书对学生来讲,有课内和课外之分,我这里着重谈的是课外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至理名言精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    一、根据中学生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激发写作兴趣  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一入中学时,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想象丰富多彩。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比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
期刊
国家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应的初中教材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领会学习内容,在活动中渗透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动”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爱好的一种心理倾向。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能被它所吸引,就会积
期刊
高中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的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近年来,为了倡导作文个性化,体现自由作文的精神,高考采用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开放式话题作文,这充分体现了作文个性化的要求。要落实新课标精神,配合高考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个性化写作训练。  那么,在新课标精神指引下
期刊
写作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思维实践活动,它强调的是思维的独特性、观察的独到性和语言独创性。要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唯有通过各种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之对客观环境和精神世界有身临其境的亲历感,再加上运用生动活泼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创造性在作文实践中得以锻炼。    一、对学生进行写作内容和操作方式上的训练    针对性写作。就是针对学生写作技能的状态,确定一个单一、明确的训
期刊
就语文素质而言,语文素质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素质.语文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文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而忽视了其他几项。   有的语文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填鸭式",不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是否愿意接受.学生只好机械地耳闻目睹,疲于笔记,反应不灵,感情平淡如水.不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  众所周知,绘声绘色的相声,往往会迎来人们
期刊
目前学校高度重视培养优生,特别注重尖子群的产生对学校声誉的重大影响。因此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数学尖子生,首先要善于发现和选择好的苗子。尖子生的苗子应该具备基础扎实,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学习上有较大的潜力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数学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一、注意学生各学
期刊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整合式教学    几年的课改实验,使我认识到,语文课改的根本点在于教学观念的更新,这种更新概括地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亦即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而不只是单一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的整合式教学。  为什么?这是因为,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