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中的“民间自测”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空气、重金属、饮用水……环境事件频频在我们身边发生,自购检测设备进行环保自测也已变得越来越普遍。不过根据2009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这种自测是被严格限制的,一旦该《条例》正式出台,民间的自测行为可能被禁止。
其他文献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片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博物馆群落,这便是号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城”的史密森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它坐落在东起国会山,西到华盛顿纪念碑的国家广场南北两边,由13座博物馆组成。史密森学院总部所在地“史密森城堡”是一座建于1855年的古堡,如同国会山和白宫一样,这座砖红色的尖顶建筑也同样是华盛顿的重要标志。  史密森学院成立于1846年,它的创始人詹姆
“百姓”曾用来指贵族  “老百姓”是中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意思是自己是平民普通人。其实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这个词指代的却是贵族。因为我国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有姓,有土地有官爵者才有姓,而庶民无姓,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具体来说,这个词在商指奴隶主阶级,在周指封建领主阶级;有贵贱之分,如西周以姬姓王族为贵。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
大蒜是一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植物,当年它出现在法国人餐桌上的时候,保守的英国人还把大蒜视作令人生厌的东西。那时,英国教会就规定,凡嗜食大蒜的教士不得担任圣职。然而当下,大蒜被公认为无可替代的健康食品,并形成了一种风行全球的大蒜热。  古人曾经顶礼膜拜  早在5000年前,人们便开始亲近大蒜了。有一位巴比伦国王嗜蒜如命,他曾下令让臣民为宫廷膳房进贡39万5千蒲式尔的大蒜,用以烹调各种菜肴,举国上下无不
在地球大气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氧气了。早在19世纪,英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曾经为地球上的氧气有过这样的担心:“随着工业的发达和人口的增多,500年后,地球上所有的氧气都将被消耗殆尽,人类将趋于灭亡。”这位学者的担心看起来似乎不无道理。看看地球上的生物圈,无论是60亿的人口,还是无以计数的动物,甚至包括不进行光合作用的非绿色植物无时无刻不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19世纪以来,100多年
上古君主亦称“后”    众所周知,古代的君主一般称为“皇”、“帝”、“王”等。其实,在遥远的上古时代,君主也称为“后”。例如,《韩非子·五蠹》中有:“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句中的“夏后”即“夏王”之意。又如,屈原《离骚》说:“昔三后之纯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句中“三后”就是“三王”,通常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    明长城天津段新发现古代遗
“奥林匹克烯”献礼奥运  伦敦奥运即将开幕,英国科研人员也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种被命名为“奥林匹克烯”的微小五环结构分子,这可能是迄今最小的奥运五环。研究人员利用碳原子的六边形接近环状的结构,将三个这样的环置于另两个环之上,就得到了一个类似奥运五环的分子结构。经测量,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的宽度只有约1.2纳米,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粗细的十万分之一。“奥林匹克烯”不只是向奥运致意,它还有实际的科
基因疗法仍处于试验或草创阶段,充满着挑战。近些年来,基因疗法有一些初步成功的经验,但更多的是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因此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全新领域。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都是有利的。    成功的案例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基因疗法可以施用到所有疾病。但由于其不成熟,基因疗法有一个最后安全原则,即在一种疾病使用了种种方法都无效之后,才可以尝试采用基因疗法。正因为如此,基
小行星被认为是处于萌芽期但未得到机会成长起来的“行星婴儿”,探测小行星将有助于了解太阳系的起源,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正在奔赴灶神星和谷神星的小行星探测器被命名为“黎明”号的原因。  5月1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黎明号探测器拍摄到了太阳系最主要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的图片。接下来,黎明号即将开始对灶神星为期至少6个月的观测。然后,于2015年赶到谷神星继续观测,最终完成对两个小天体分别近距离绕飞探测任务
一个城市的兴盛和发展既不在于人口的众多,也不在于鳞次栉比的高楼和摩天大厦,更不是壮观华丽的地面立交桥,也不是炫目耀眼的霓虹灯,而是深达地下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处的人们看不到但更重要和更实用的排水排污系统。因此,在城市学研究领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统治下水道者必能统治城市。    现代与古代    6月23日下午14时~18时,北京城区平均降雨量达到51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北京城区部分地方
20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耦联受体”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奠基性的”杰出贡献。  大家或许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大都是年事已高的科学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评审委员会要确定获奖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学术界反复验证并广泛接受,而这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可是,克比尔卡在G蛋白耦联受体方面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刚刚发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