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路上的新疆饭

来源 :江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有一年,我们开车去阿勒泰,从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出发,穿过茫茫准噶尔盆地,往天边隐约的阿尔泰山行进。原打算在黄沙梁吃午饭,那里的路边有几家卖拌面和大盘鸡的野店。所谓野店,就是前后不着村,饭馆的矮房子淹没在路边野草中,四周是沙梁起伏的荒漠。那时这条穿越荒野的道路旁人烟少,饭馆更少,南来北往的人,行到这里早都饿了,都会停车吃饭。我们却没饿,行车到半中午时,见路边一片瓜地,便沿便道开车到瓜地边,想买个西瓜解渴,一地西瓜明晃晃熟在地里,却找不到看瓜人,没办法买,只好自己摘了吃,吃饱了在瓜皮下压了一块钱,算是付费。这顿西瓜把我们的午饭耽搁了,到黄沙梁的野店时,都饱着,就说再往前赶,结果一直赶到了黄昏,车里人饥肠辘辘,这时候的大漠落日,就像挂在天边永远吃不到嘴的圆馕。司机说,这段路上再不会有饭馆,也不会有西瓜地。我们穿过沙漠腹地已经到了更加干旱荒凉的阿尔泰山前戈壁。
  这时,荒无人烟的路边突然冒出一间矮土房子,土墙上歪歪扭扭写着“沙湾大盘鸡”。赶紧刹车拐进去,车停在院子。所谓院子,就是土屋前一小片修整平坦的戈壁,和屋旁辽阔起伏的戈壁滩连在一起。店里只一张桌子,七八个板凳。女店主的表情也跟戈壁灘一样漠然,不冷不热地说一句“你来了”,那语气像似认得你。你似乎也觉得认识她,只是记不起来。她提着大茶壶,给每人倒一碗茶,那茶仿佛泡了一天,跟外面的黄昏一般浓酽。
  忐忑地要了一个大盘鸡,问多久炒好。说快得很,一阵阵。果然喝几碗茶工夫,做好的大盘鸡端上来了,那盘子占了大半个桌子,鸡块、土豆块、辣子满满堆了一大盘。四双筷子齐刷刷伸过去,没人说一句话,嘴全忙着啃鸡,忙着吃里面的皮带面。太阳什么时候落山的都不知道,小店里渐渐暗下来时,我们才从贪吃中抬起头来,彼此看看,谁学着女店主的腔冷冷地说了句“你来了”,大家都笑起来。
  我全忘了坐在一桌的人是谁,我们因什么事踏上了去阿勒泰的这趟旅行,只记得吃着大盘鸡的瞬间,我侧脸看着窗外荒天野地里的彤红晚霞,地平线清晰地勾勒出大地的边沿,那是我在千里之外的小县城,时常看见的天边,我们开车跑了一整天,她还是那么远。仿佛比我在别处看见的更远。那一刻,一顿荒远的晚饭,就这样长久地留在了回味里。
  多年后再走那条路,有意把时间磨到黄昏,想再坐在那小店的窗口,吃着大盘鸡看荒野落日。想再听那恍惚的一句“你来了”,沿路经过一个又一个路边饭店,一直把天走黑,那土房子再找不见。
  二
  大盘鸡是我家乡沙湾发明的一道大菜,说是菜,其实也是饭。新疆饮食大多饭菜不分,拌面、抓饭、手抓肉都是饭里有菜,菜饭合一。大盘鸡也一样,主菜鸡,配料辣子、洋芋、葱姜蒜,外加特制皮带面,搅拌在一起,结实耐饿,适合在路途中吃,也方便在偏远路边店炒制,剁一只鸡,配一把辣皮子,一只铁锅便能炒制出来。
  大盘鸡发明那些年,我在沙湾城郊乡农机站当管理员,常被拖拉机驾驶员拽去吃大盘鸡,那些跑远路的司机,吃遍天山南北,还是觉得大盘鸡好吃。好在哪,可能就是盘子大,可以放开吃。不像那些小碟子小碗的吃法,都不好意思下筷子。那时大小酒桌上的主菜都是大盘鸡。一大盘子鸡肉摆在面前,红辣皮子青辣椒,白葱绿芹黄土豆,满满当当堆一盘,能让人胃口大开,平添大吃大喝的豪气来。
  沙湾大盘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沿公路传到全疆各地。
  到现在,好吃的大盘鸡都在路上。后来大盘鸡传到城郊僻街陋巷,生意依旧红火。城里人纷纷开车来吃,城郊乱糟糟的环境能和大盘鸡相匹配。再后来大盘鸡进了城,乌鲁木齐繁华区开过许多大盘鸡店,没多久都倒闭了。不是城市厨师手艺不好,大盘鸡本是一道乡间野路子大菜,在乡村饭馆和路边的简陋餐桌上,它一盘独大,其他菜都围着它转。到了城里的大餐桌上,七碟子八碗,大盘鸡失去了霸主位置,自然就寡味了。
  有几年我们在和丰做工程,常走呼克公路,早晨从乌鲁木齐出发,到黄沙梁那一片刚好中午,在路边沙包下的饭馆吃大盘鸡。那几家店我们轮换着吃过,味道都差不多,好不到哪里,只是那个环境,太适合吃大盘鸡了,屋外摆着永远擦不干净也支不稳当的圆桌,除了路,四周是沙漠荒野。有时刮起风,空气中呼呼啦啦地响,一阵沙尘草叶扬过来,大盘里的鸡肉也随之味道丰富起来。
  我有一个亲戚,就在黄沙梁北边的沙漠里,开荒种了几千亩地,说了几次让我去他的农场玩。一次我路过黄沙梁,突然想去看看这个当地主的亲戚,打手机接不通,没信号,便驱车往沙漠里开,在岔路纵横的荒漠中凭感觉行驶了三个小时,最终盯着远远的一缕炊烟来到亲戚家的农场。那缕冒着炊烟的矮房子,坐落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棉花地边,女主人正在做午饭,见我来了,赶紧让小儿子骑摩托车去喊他父亲。
  不一会儿,带着一身农药味的男主人回来了,说在开机子打农药。我说,耽误你干活了。亲戚说,让虫子多活半天吧,没事。说着扭头吩咐女人剁鸡,只听房后一阵鸡叫和扑腾声。又过了一阵子,一大盘鸡便做好端上来。男主人从床底下摸出两瓶沙湾苦瓜酒,我们边吃边喝边聊着棉花收成的事,五个男人,一会儿就把一瓶子酒喝光,第二瓶喝到一半时,主人喊小儿子去买酒,我说喝好了,还要赶路呢。小儿子不听我的,一脚油门,摩托车扬尘远去。
  那半瓶酒喝完时,太阳已经西斜到棉花地里。主人看着空了的瓶子,不好意思地说酒很快买来了。我说不能再喝了,还要赶路。男主人说,你来了就不要想走。我说真的有事要走。主人说,你要再说走,我就开挖机去把路挖断。
  天色黄昏时,听见摩托车声,小儿子抱来一箱子苦瓜酒。我问去哪买的酒,说公路边的小商店,来回一百多公里。我们等了三四个小时,先前喝上头的酒劲都过去了,主人又吩咐剁鸡炒菜重新喝。我看天色已晚,哪都去不了了,只好任凭主人安排。
  第二轮酒是在月亮底下喝开的,酒桌摆在沙地上,白天的闷热过去了,凉风从西边徐徐吹来,月光下轮廓清晰的沙丘像在晃动,月亮也在天上晃动。不知何时,同来的三个人早已躺在沙地上睡着了,司机也在敞开的车门里呼呼大睡,剩下我和亲戚举杯对饮。   荒漠之中,明月之下,两个喝高了的人,嗓音高低不平地说着明早肯定会忘记的涛涛大话,那话随月亮升高,又随沙丘起落。
  我就在那时听见屋后面的鸡叫,先是一只,接着三只五只,远远地,沙漠那边的鸡叫也传过来。我看着盘子里剩了一大半的鸡肉,突然嗓子发痒,我从自己一个接一个的打嗝声里,也听见了鸡叫。
  三
  在新疆,最方便在野外吃的还有手抓羊肉,一锅水,一只羊,煮熟了吃,做起来比大盘鸡还简单。
  一次我们到伊犁军马场去游玩,中午约在山谷里一户哈萨克牧民毡房吃煮羊肉。到了毡房,牧民说羊去后山吃草了,主人骑马去驮羊,结果一去半天。到太阳西斜,羊驮来了。招待我们的人说,羊远得很,山路也不好走。我们看着主人宰羊、剥皮,肉放进石头支起的大铁锅里,松树枝在炉膛慢慢烧着,我们耐心地等。
  跟我们一起等待的还有盘旋天空的一群老鹰,鹰早在牧民马背驮羊下山时就盯上了,一直追踪到毡房前,看着羊宰了,煮进锅里,它们等着吃骨头。几只牧羊犬也等着吃骨头。还有远近草原上的牧民,他们看着天空盘旋的老鹰,就知道鹰翅膀下面的毡房煮羊肉了,一匹匹的马儿,驮着主人朝着这边溜达过来。
  羊肉煮熟端上来时天已经黑了,堆成小山的一盘肉里,仿佛已经煮入了牧民上山馱羊的时间、羊在山上吃草的时间、鹰在天空盘旋的时间,以及我们饥饿等待的时间。
  那一餐,我们一直吃到半夜,肉吃了一块又一块,每人面前都堆了一堆羊骨头。酒也喝掉一瓶又一瓶,都没有醉的意思。仿佛我们等了大半天的饥饿,要用大半夜才能吃喝回来。
  四
  我的朋友刘湘晨说过他最难忘的一顿饭。
  那年他在塔什库尔干拍纪录片,要下山买摄像机电池,站在村口等车,等到快中午,路上连个车影子都没有。就在这时,山坡上说说笑笑来了五个姑娘,在路边的平地上支起帐篷,用石头垒起一个炉灶,放上铁锅,便开始架火烧饭。我的朋友不知道姑娘们给谁做饭,也不便过去问,就老老实实坐在路边等。等得快睡着了,过来一个姑娘喊他,让过去吃饭。姑娘说,我们在村里看见你在这里等车,今天不一定会过来车,明天后天也不一定有车过来,我们给你搭了帐篷,做了饭,你住下慢慢等。
  我的朋友常年在塔什库尔干拍片子,住在当地的塔吉克族人家,早已领略了塔吉克人的热情好客。但这样的奇遇还是第一次。他感激地吃完姑娘们做的清炖羊肉,正打算在帐篷里住下,远远看见一辆运货的卡车开来。他多么不希望这辆车过来,最好明天后天也不要有车来,他就一直住在路边的帐篷里,每天看着五个姑娘在石头垒的炉灶上给他做饭,晚上躺在帐篷里,望着高原上的星星和月亮,做着美梦,等一辆永远不希望它过来的车。
  他可能是塔什库尔干最幸福的路人了。
  同样的幸福经历我也遇到过。
  那次我们驾车去和不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牛石头草原探路,那是一处远离县城的高山湿地夏牧场,没有正规道路,汽车走的都是羊道,羊群踩出的道大坑小坑,要把车颠散架似的。一百多公里的路,走了四个多小时。大中午时,一行人进到一户牧民毡房,男人放羊去了。我们给女主人说,能否给做点吃的,我们付钱。
  女主人热情地招呼我们上炕坐下,很麻利地铺上一块白色单子,把烤馕和小油饼放在上面,沏上烧好的奶茶,让我们品尝。然后,女主人架着外面的炉子,开始煮风干牛肉。
  我们出去游玩拍照。这里是一片高山湿地牧场,一块块的巨大石头,像卧在草原上的石牛,全头朝西,任由西风吹凿出头、身体和鼻子眼睛。草原上还有两个小湖泊,挨得不远,像两只望向天空的眼睛。我们玩得忘记时间,直到听见女主人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高喊,声音高高地飘到天上又落在草地的大石头间。
  那顿肉我们吃得很仔细,肉被风吹干,再煮熟,还是干硬的,只有小块地咀嚼,肉里有风的悠长干燥,有草从青长到黄的香,有石头的咸,有松枝烧柴的火气。一大盘子牛肉,细嚼慢咽地全吃光了。
  临走时问主人需要多少钱。
  “不要钱。”蒙古族阿妈说。
  同行的朋友掏出五百元钱硬塞给阿妈。阿妈扭不过,就收下了。然后,她俏皮地笑着,一人一张把五百元钱塞给了我们一行五人。
  像是塞给她的五个孩子。
  五
  那年我和一位作家在维吾尔族朋友陪同下,到库车塔里木乡采风。爱说笑话的乡会计开一辆没刹车的破桑塔纳,拉着我们在渠沟纵横的胡杨林里穿行。矮胖敦实的维吾尔族乡书记坐前面,我们同行三人挤在后排。会计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你们不要担心我的车没刹车,刹车多得很,胡杨树、沙包、渠沟都是刹车。确实这样,对面过来一辆拖拉机,眼看撞上了,会计一把方向,直接对在路边沙包上,把车刹住了。
  晚饭安排在塔里木河边一户农民家,两间房子,孤孤地坐在胡杨林里。我们进屋脱鞋上炕,炕桌上摆着馕和葡萄干,乡书记让我们坐上席,他和会计坐对面。我们喝着奶茶吃着馕,会计打开自己带来的几包油炸大豆和花生米,乡书记从身后摸出一瓶酒,打开自己倒一杯喝了,又倒一杯给我。维吾尔族喝酒是一个杯子轮流转,转一圈,酒瓶子交给我,我先倒一杯自己喝了,再倒一杯给乡书记,就这样一圈圈地转,几包花生米都吃完了,天上星星出来了,我以为就这样一直喝下去了,突然房门打开,主人端着一大盘煮熟的羊肉进来,接着提来水壶,挨个给我们浇水净手。乡书记说,刚宰的羊。书记带我们双手捧起做了祈祷。然后,他从腰上的刀鞘里抽出一把刀子,刃朝自己,刀把递给我。我在盘子中间最大的那块肉上割一块自己吃了,又割一块给乡书记,然后刀子递给会计,他麻利地把肉削成小块递给我们,自己也不时塞一块肉在嘴里。
  肉吃好已经是半夜了,我以为该开着没刹车的桑塔纳回乡上睡觉了。可是,乡书记又摸出一瓶酒,说刚才是白喝,没有菜。现在菜来了,正式喝。
  这场酒从半夜开始,往深夜里喝。与我同行的作家喝几杯说醉了,一歪身躺炕上睡着了。我们在他的鼾声里一杯杯地喝,他睡一觉突然坐起来,说该走了吧。乡书记见他醒了,拉住硬给他灌一杯酒,他又倒身睡过去。我们就在他睡睡醒醒间,喝了一瓶又一瓶。中间有一阵子,我有点迷糊,喝了几杯又醒过来。醒过来我突然开始说维吾尔语,他们都惊奇地看着我,这个前半夜不会说半句维吾尔语的汉人,后半夜张口就是维吾尔语。我用维吾尔语跟他们说笑,给他们敬酒,他们都能听懂我说什么,我也知道我在说什么。似乎我几十年来听到耳朵里的维吾尔语都被酒激活,涌到了舌头根上。   喝到东方泛白,我出去方便,看见房后胡杨树林下隐隐约约的水光,一大片,我沿林间小路走过去,宽阔的塔里木河出现在眼前。整个一夜,我们就在塔里木河沉静的涛声里喝着酒,却浑然不知。
  我从河边回来时,听见了鸡叫。天渐渐亮起来,从水流中能看见亮起来的天色,胡杨树梢上的叶子也有了亮光。我回到屋里,见他们已经横七竖八躺了一炕,全睡着了,打着呼。那个使劲劝我喝酒的乡会计,还说了两句维吾尔语的梦话,听不清。男主人打着哈欠进来,低声对我说了句话,我听不懂,想回一句,嘴张开,说了半夜的维吾尔语竟半句都找不见。我不好意思地对他笑笑,然后,挤到炕角上和他们一起睡着了。
  六
  好多年前,我和回族画家张永和在老奇台镇采风,中午坐在路边小饭馆门前吃拌面。过来三辆马车,车上堆着空麻袋,显然刚卖了麦子。赶车人把马拴在门口的杨树上,一伙人吵吵嚷嚷在门口的大桌子坐下,我以为他们要大喝一场,粮卖了,人人口袋里装着钱。
  可是,他们什么都没要。
  其中一个人往里面高喊:“老板,来碗面汤,馍馍自带。”
  他们从随身布袋里拿出馍馍,每人拿出的都不一样,有白面的、苞谷面的,有花卷,有馒头,摆在桌子上。老板从后堂抱来一摞子大瓷碗,一人跟前摆一个,拿大水勺挨个地加满冒热气的面汤。
  “谢谢啦,老板。”其中一个说。
  “喝完了再加。”老板说。
  他们用面汤泡馍馍很快吃完了,我和永和吃过拌面,喝着面汤看他们赶马车上路。
  问老板他们咋喝个面汤就走了。老板说,今年天灾,粮食收得少,农民都舍不得吃拌面,就要一碗面汤对付了。
  “不过,他们收成好的时候会过来好好吃一顿。”老板又说。
  面汤是新疆最暖人的汤,不要钱。吃完拌面,最舒服的就是喝碗面汤了,汤里全是面的味道,略咸,喝一口下去,面汤烫烫地穿过刚入胃的拉面,那些香味又被勾回来。
  有一个笑话,店小二给老板说:“一食客吃完拌面没付钱走了。”老板问:“喝面汤没?”小二说:“没喝。”老板说:“那就没事。”过了会儿,果然食客急匆匆回来,让老板上碗面汤。
  我在沙湾金沟河乡农机站工作那两年,每天中午到乌伊公路边的饭馆吃拌面,一次一位种棉花的农民坐在对面,和我一样要了拌面,菜和面端上来时,他先把一小半菜拌在面里,很快吃完,喊一声“老板,加面”。剩下的菜分一半到新加的面里,吃完再喊一声“老板加面”,待面上来,把其余的菜全拌进去,菜盘子拿面掺干净,呼噜呼噜吃了,又喊一声“老板,面汤”。
  我被他的吃法感染,也喊了声“老板,加面”,面加了却没吃完。
  听老板说,附近种地的农民,天刚亮下地,中午没工夫回家做饭,就到饭馆结结实实吃一顿拌面,然后干到天黑才回家。那一份拌面,要把上半天耗尽的力气补回来,还要撑到天黑。出那么大劲,加几个面都不够的。
  路边饭馆的常客多是跑长途的司机,这顿吃了,下顿在千里之外。拌面是最能扛饿的,饭量大的加两三份面,再喝一两碗面汤,弓腰进来,挺着肚子出去。吃拌面的人,吃到加面才是最香的,加面不要钱,最后那碗面汤也不要钱。这是新疆饭的厚道,管吃饱喝好。
  进到新疆的大小饭馆,主人先倒一碗烫茶,再问你吃啥。茶水也是免费的。一个不产茶的地方,竟然免费给客人喝茶。
  那幾年我常坐在路边饭馆喝茶,道路坑坑洼洼,汽车远去后,扬起的尘土缓缓落下来,像岁月一样,落在身上头上,我不管不顾地坐着。那时我年轻迷茫,看着远去的汽车会莫名伤感,仿佛什么被带走了,让我变得空空荡荡,又满眼惆怅。
  多少年后我还喜欢在路边的小饭店吃饭,望着往来车辆,想找到年轻时的那份忧伤。我二十多岁时,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想望见四十岁、五十岁的自己,到底走到了哪里。如今我年近六十岁,知道已走在人生的远路上,此时回头,看见二十岁的自己还在那里,我在他远远的注视里,没有迷路,没有走失。
其他文献
“你是××县人?”听到我点餐的口音,早餐店的这黑瘦黑瘦的小伙子便问我,轮到我听他的口音了。耳朵里把他的话重播一遍,眼睛同时扫射他身上,灰黑色的短袖T恤,两只手臂满是文身。在我印象中,除了NBA球员,极少有人把文身刻得这么满,这使得他的手臂看起来更黑了。  “我是瑞溪镇的。”  “哦,我隔壁永发镇的。我们算老乡了。”两个镇紧挨着,属于同一个县,出了县,一到省城,我们就可以被“老乡”这个词所统摄了。他
期刊
智能手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给学习、阅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如果学生利用不当,就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对汉江师范学院首届本科生使用手机的调查,发现超过94
她的三层楼的小木屋盖在河边,是先前的猎人盖的。房子面对草原,背对河流——有点奇怪的朝向。草原的这一片是狮子的王国,国王阿非是她的情人。因为爱情,阿瑶搬进了这个无人的小木屋,开始了一月又一月的无尽的等待。  那天傍晚,满天都是灿烂的霞光。在河边的灌木丛中,她同阿非相遇了。阿非是一头精壮的中年狮子,阿瑶是身材匀称的中年女人。也许是因为他们都已經过了胡乱冲动的年龄,在相互迟疑地打量了对方几秒钟之后,阿非
在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因背负水质保护的政治任务,限制了一些产业发展,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因政府政策的倾斜、对绿色产业的扶持而带来了践行“两山”理论的历史机
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梁启超面对大学生不以学问为求学目的的教育现象,基于培养新民、加快大学现代化改革和振兴中国传统学术的需要,提出了大学生当表率全国学风的观点。他指出,大学生当从服从、朴素和静穆三个主要方面展示优良学风,并努力将优良学风表率于全国。通过理论宣传和教学实践,梁启超指出了大学生学风改革的实现途径:一要指导大学生明确以学问为主的学习目的;二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精神;三是培养大学生匡正学风的责任意识。在梁启超等人的努力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既改革了传统的官本位学风,也加快了高等教育现代
一  我们约好在万达商场前的停车场见面。那天风很大,北海这个半岛上的风总是很大。像是有人一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嘤嘤哭诉。干马来曾说,那是海里的白海豚在叫。她是这么形容的,一片白色的叫声。叫声怎么会是白色的呢?她有很多奇思妙想,常让人摸不着头脑。记得她画过粉红的大海,画过翠绿的天空,画过她妈长着一对驴耳朵。说实在的,我有些喜欢她。但我给她的感觉像是不屑一顾。我似乎对谁都不屑一顾,尤其是她。上小学的时候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发出了“知音之难”的感叹,从“知”的对象来说,音实难知;从“知”的主体来说,知实难逢。“知音之难”不仅是刘勰对个人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发出的深沉感慨,还是每个批评家和鉴赏家曾有过的生命叹息。
文化的形成与分布,与人群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影响或决定了文化的特性,而人群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人群的生存和生活特性,决定了文化的时代性和区域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历史空间和地理空间.主要讨论了楚文化的历史空间和地理空间,指出了目前楚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从考古文化学的角度强调了未来楚文化研究应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筹,尤其是要通过物质的考古学文化努力探索精神领域的文化因子,进而不断扩展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以普通本科生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堂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教育传记学方法的教学理念对于应对新闻教育危机的启示,基于长期实践设计了教育传记学方法在课堂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认为该方法具有较高推广价值,也可应用于新闻传播类其他史论课程的教学.
进入现代之破茧成蝶rn一rn1904年,光绪三十年,那一年全国各地前往河南开封赴会试的举子,并不知道自己参加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rn这一年,上海的《教育世界》杂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