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会各界关于当今语文教学的种种不足之处有很多议论,也有很多有识之士进行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但当前语文教学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知识系统化等问题上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观。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要使当前语文教学彻底摆脱“少、慢、差、费”的被动局面,必须首先在教学中强化以下几种意识:
一、人文意识
虽然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但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现状往往是工具性突出了,人文性被遗忘了。“人文”这一概念在人们的视野中日益突出,体现出了时代本身的进步和大众思考的成熟。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其实还不仅在于导致学生分数与能力的脱钩,更在于它因功利性极强而无形中削弱了难以量化考评的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语文课所能做到的就是纠正过分追求知识系统化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误区,结合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大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意义,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强化,把对人类、人性的关注引入学生的视野。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一篇演讲中谈到文学对人的意义时说:在《药》里,你不仅只看见愚昧,同时还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中,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她说:“文学,使你‘看见’。”这“看见”,就是一种人文视角所带来的发现。语文课上字、词、句、段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教师领着学生一起“死在句下”,忘记了领略“表象”之下的“意义”,那就未免辜负了大师们留下的丽句华章了。
二、审美意识
审美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人对于自然、艺术、生活、人性之美的体验正是人肯定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体现。文章之美可以有两个层次--辞之美和意之美,二者密不可分却又不能混为一谈,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通过“辞之美”这一途径抵达“意之美”这一目标。
根据人的审美经验,对美产生最强烈的体验时,语言会突然失灵,这种体验类似于宗教体验中的“顿悟”,心中喜乐,而口中难言。而语文教师是不能任由学生去顿悟的,还是得指导他们“渐修”。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这个矛盾:
1.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言的特性,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分清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好的语言是达到审美之境的桥梁,而要认识语言,离不开大量的语言实践,包括尽量多地阅读。教师要把审美的权利还给学生,精讲而多读,讲阅读方法而不讲或少讲对文章的结论性评价。
2. 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自己也要具备卓越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导游”的作用。
3. 承认审美感受的特殊性,不强求学生必须按教师的意见或教参的说法去理解文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承认审美感受的特殊性,不单单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也会教给他们一种宽容的观念,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大有好处的。
三、开放意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套路,这些套路自有其合理性,但与丰富多采的语言现象和千变万化的语言实践相比,语文课显得日益僵化。而人文精神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个体阅读心理的多样性,决定了只有加强“开放”意识,才能使语文课的教学真正与语言本身的特点相吻合。具体来说,加强开放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内容的开放。要有“大语文”概念,也要有“大语言”概念。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也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语文课在拓宽语文的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这些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还比较狭隘。
2. 素材的开放。课文当然不容忽视,但也要真正重视读本、工具书的阅读,并也要有效利用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素材,特别是要对现当代语言本身的演变有一定的敏感度,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不是课本上有限的几篇课文,我们就生活在语文之中。
3. 手段的开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仍有探索的必要,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语文教学手段的开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怎样利用现代技术提供的有利条件去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
4. 结论的开放。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其中有常有变,对“常”,我们要教给学生方法、规律,对“变”我们应当承认、正视,并允许、提倡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里也有一个教师如何理解自身角色的问题,教师应是引导者、合作者,不应是裁判员,心灵的开放带给学生的将是成长的空间。
只要语文教师真正转变观念,把对“语文”的透彻理解溶入具体的工作之中,语文课堂一定会成为使学生的智慧与人格得以茁壮成长的沃土。
一、人文意识
虽然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但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现状往往是工具性突出了,人文性被遗忘了。“人文”这一概念在人们的视野中日益突出,体现出了时代本身的进步和大众思考的成熟。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其实还不仅在于导致学生分数与能力的脱钩,更在于它因功利性极强而无形中削弱了难以量化考评的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语文课所能做到的就是纠正过分追求知识系统化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一误区,结合语文课自身的特点,大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意义,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强化,把对人类、人性的关注引入学生的视野。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一篇演讲中谈到文学对人的意义时说:在《药》里,你不仅只看见愚昧,同时还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在《祝福》中,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她说:“文学,使你‘看见’。”这“看见”,就是一种人文视角所带来的发现。语文课上字、词、句、段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教师领着学生一起“死在句下”,忘记了领略“表象”之下的“意义”,那就未免辜负了大师们留下的丽句华章了。
二、审美意识
审美与人文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人对于自然、艺术、生活、人性之美的体验正是人肯定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体现。文章之美可以有两个层次--辞之美和意之美,二者密不可分却又不能混为一谈,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通过“辞之美”这一途径抵达“意之美”这一目标。
根据人的审美经验,对美产生最强烈的体验时,语言会突然失灵,这种体验类似于宗教体验中的“顿悟”,心中喜乐,而口中难言。而语文教师是不能任由学生去顿悟的,还是得指导他们“渐修”。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解决这个矛盾:
1.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语言的特性,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分清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好的语言是达到审美之境的桥梁,而要认识语言,离不开大量的语言实践,包括尽量多地阅读。教师要把审美的权利还给学生,精讲而多读,讲阅读方法而不讲或少讲对文章的结论性评价。
2. 从多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自己也要具备卓越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导游”的作用。
3. 承认审美感受的特殊性,不强求学生必须按教师的意见或教参的说法去理解文章。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承认审美感受的特殊性,不单单是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也会教给他们一种宽容的观念,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大有好处的。
三、开放意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套路,这些套路自有其合理性,但与丰富多采的语言现象和千变万化的语言实践相比,语文课显得日益僵化。而人文精神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个体阅读心理的多样性,决定了只有加强“开放”意识,才能使语文课的教学真正与语言本身的特点相吻合。具体来说,加强开放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内容的开放。要有“大语文”概念,也要有“大语言”概念。语言不只是交流工具,也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语文课在拓宽语文的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这些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自己对语言的理解还比较狭隘。
2. 素材的开放。课文当然不容忽视,但也要真正重视读本、工具书的阅读,并也要有效利用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素材,特别是要对现当代语言本身的演变有一定的敏感度,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不是课本上有限的几篇课文,我们就生活在语文之中。
3. 手段的开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仍有探索的必要,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语文教学手段的开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特别是怎样利用现代技术提供的有利条件去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研究。
4. 结论的开放。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其中有常有变,对“常”,我们要教给学生方法、规律,对“变”我们应当承认、正视,并允许、提倡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这里也有一个教师如何理解自身角色的问题,教师应是引导者、合作者,不应是裁判员,心灵的开放带给学生的将是成长的空间。
只要语文教师真正转变观念,把对“语文”的透彻理解溶入具体的工作之中,语文课堂一定会成为使学生的智慧与人格得以茁壮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