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水平,特质的焦虑和抑郁也能受到体育活动的轻微影响。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大学生 健康
一、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心理健康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社会工作者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强迫症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自杀倾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研究的目的
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水平,特质的焦虑和抑郁也能受到体育活动的轻微影响。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及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但现阶段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去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没有一套完整的按照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连续性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实践的方法体系。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要点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区别就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从事身体活动的特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了一定时间、强度的锻炼,心理状态也随之产生变化。现在已有大量的研究可以证明科学的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对心身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一)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体育教育过程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它使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感官:通过视、听觉感知动作形象;通过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感知动作要领、肌肉用力程度及动作的时空关系等,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均得到发展与提高。
(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吸引力、复杂性、娱乐性和多变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满意、愉快、欢乐、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活动的团体性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性,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尊、自信和责任感;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舞人的意志。
(三)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的心理过程。体育锻炼需定出目标,为取得应有的成绩去克服困难并承受最大的负荷,这些都促进了意志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教学条件设备、环境、气候、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在此期间发展学生意志品质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作为活动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有利于人格的显示和发展。体育教学的多样性,为学生人格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Brawley(1979)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更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亦更强;李玉玲等(1997)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增加情绪感染、快乐教学、表象练习、培养自信心、意志力锻炼、激发好奇心、社会交往锻炼和心理诱导等项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研究的6个方面(自控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和精神振奋、合作、身心调节和自我评价)均较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提高。
(五)减缓应激和增进心理健康
梁德清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宣泄出去,从而增进心理健康;中等运动量最能减缓应激,增进心理健康。蒋碧艳等人(1997)的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学和锻炼有助于大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提高精力和自尊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到较大强度的运动量都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六)建立运动处方
世界卫生组织将“运动处方”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基金项目: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1HYZX042)。
摘 要 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水平,特质的焦虑和抑郁也能受到体育活动的轻微影响。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大学生 健康
一、研究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心理健康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社会工作者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强迫症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表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约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退学、休学等中断学业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导致自杀倾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心理学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同样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研究的目的
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信和自我概念水平,特质的焦虑和抑郁也能受到体育活动的轻微影响。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及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但现阶段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去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力,没有一套完整的按照各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连续性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利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实践的方法体系。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要点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区别就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从事身体活动的特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身体得到了一定时间、强度的锻炼,心理状态也随之产生变化。现在已有大量的研究可以证明科学的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对心身疾病具有治疗作用。
(一)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体育教育过程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它使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感官:通过视、听觉感知动作形象;通过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感知动作要领、肌肉用力程度及动作的时空关系等,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以及形象记忆、动作记忆能力等均得到发展与提高。
(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吸引力、复杂性、娱乐性和多变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满意、愉快、欢乐、紧张、兴奋、焦虑等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体育教学活动的团体性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性,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尊、自信和责任感;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舞人的意志。
(三)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改变现状的心理过程。体育锻炼需定出目标,为取得应有的成绩去克服困难并承受最大的负荷,这些都促进了意志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障碍,其中有来自内心的,如紧张、害怕、失意等情绪;也有来自外界的,如教学条件设备、环境、气候、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等。为了实现目的,就必须发挥意志的作用,克服困难。在此期间发展学生意志品质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作为活动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拥有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有利于人格的显示和发展。体育教学的多样性,为学生人格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条件。Brawley(1979)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更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亦更强;李玉玲等(1997)的研究结果则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增加情绪感染、快乐教学、表象练习、培养自信心、意志力锻炼、激发好奇心、社会交往锻炼和心理诱导等项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研究的6个方面(自控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信和精神振奋、合作、身心调节和自我评价)均较对照组有更显著的提高。
(五)减缓应激和增进心理健康
梁德清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方式,将各种烦恼、焦虑、不安等应激情绪宣泄出去,从而增进心理健康;中等运动量最能减缓应激,增进心理健康。蒋碧艳等人(1997)的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学和锻炼有助于大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提高精力和自尊感,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到较大强度的运动量都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六)建立运动处方
世界卫生组织将“运动处方”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基金项目:201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1HYZX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