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解释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j7724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世界知名數学家笛卡尔到一所大学讲学,可谓盛况空前。许多学生想单独求见他,并以为笛卡尔会热情地接受,可他拒绝了所有前来求见的学生。
  这天中午,笛卡尔午休刚起床,服务生就告诉他:“门外有一名学生冒着大雨前来,等了一个中午,我们便把他引到客厅里。他希望能见您一下,请教几个问题。”
  笛卡尔听后,对服务生说:“你告诉他,我不见。”
  “可是,我看他特别真诚,就是想见您一下。您这样,是不是太让他失望了呢?这些天,您拒绝了所有学生的求见,见一下又何妨呢?”显然,服务生对笛卡尔的态度有些不满。
  笛卡不再说话,伏在桌子上办公。服务生见笛卡尔没有反应,没趣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笛卡尔准备离开这里回荷兰,酒店门口却被抗议的学生堵住了,许多人手里都举着标语牌,大声谴责笛卡尔不尊重学生、太高傲……
  笛卡尔并不生气,在谴责和谩骂声中想要快速离开。可是,这些学生情绪太激动,根本不让笛卡尔走,必须让他给出解释。
  很显然,这是有人煽动的。笛卡尔没办法,坐在大厅里一言不发。就在这时,学校里又突然来了一群学生,他们冲进酒店,护送着笛卡尔离开了酒店。
  在车上,笛卡尔的助手实在憋不住了,对他说:“这些天,你每天晚上只睡3个小时,对学生的400多封来信都作了回复,而且都是亲手写的回信,为什么不解释一下,引起这么大的麻烦?这也有损您的声望啊!”
  笛卡尔笑了,对助手说:“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它,不懂你的人更不需要它,就像刚才发生的一幕一样。但我相信,大家最终都会理解。”
  笛卡尔回到了荷兰,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就在一个月后,他陆陆续续收到了数百封道歉信,都是那些堵门不让他走的学生发来的。
其他文献
何曾幸运。两个月前,在上海,我随同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年会组委会的人员采访了会议的三位顾问之一艾尔布兰教授,倾听了他对世界传媒经济发展和未来格局的精彩论道。  两个月后,又是在上海,我有幸与会议的三位顾问之一、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创始人罗伯特·G·皮卡特展开了一场对话,再次倾听了西方传媒学者对学术会议、传媒经济研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及目前国内传媒热点问题的睿智之语。    关于第七届世  界传媒
期刊
管办分离,堵上了行业报依赖行政力量求发展的门路。自主办报、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把危机和挑战再次摆在了行业报面前,也使得行业报的企业性质真正凸现出来,市场化转轨进程明显加快。在今天,几乎每一家行业报都在关心和议论如何在市场中重新定位、拓展发展空间的问题。  定位,通俗地讲,就是确定所要占的位置。传媒定位,是指传媒决策者为应对业内竞争而对传媒产品所作的差异性确定。  对于行业报立足点的定位,我们应该保
期刊
传播战略之全球化思维    传播全球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与全球化共享,它扩展了全球不同文化间的广泛交流与共享,使跨文化传播成为人类日益普遍和频繁的超越理解及互动的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现今,虽然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业已成为了各跨国传媒集团经营发展的普遍策略,但综观贝塔斯曼在全球发展战略上的表现,可见它在这方面早已取得了领先优势。    地理、业务拓展的全球化  跨国传媒集团实施全球化战略过程中
期刊
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传媒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读者群的竞争,作为大众化传播媒介的报纸,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读者群,尤其是职业、收入和教育水平等特征,才能够根据读者的特点制定办报内容、发行策略和广告售卖策略,可以说,读者是报纸最核心的资源。  笔者试以北京报业市场为例,分析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行业性专刊所具有的凝聚行业读者、开辟行业广告、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  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相
期刊
采访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节目主持人苏京平,第一个感觉就是他这条热线的确是够热的。在进行采访的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十多次被热线铃声打断,只得一次又一次关机和开机。  苏京平用他那略带沙哑的声音,倾诉了一个广播人的内心世界。他讲述的一个个亲身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深深地打动了我。与其说是一次采访,不如说是我受到了一次有关记者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职业教育,让我多少有点追名逐利的灵魂,
期刊
2004年11月8日,对《石狮日报》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年前,《石狮日报》划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一年中,报业经营取得长足进步。今天,《石狮日报》在前进的脚步中迎来了她的十周岁生日,占地40亩、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石狮日报编采楼群也在当天落成剪彩。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石狮市五套班子的领导,数百名海内外“三胞”和市民前来祝贺。    锐意改革,大胆进行机制创新    10年来,《石狮
期刊
当年,作家王朔称自己是“码字”的作家,而他却戏称自己是“闻字”的作家。走遍京城,他先后采访了包括杨成武、王光美、邓朴方、巩俐、赵薇、冯巩、桑兰等500多位社会名流和演艺界明星,在全国6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了250多万字的名人访谈和纪实作品,而面对如此传奇的他,朋友们却把他称作“咱北京的袖珍老爷儿们”,他就是中国有史以来,采访名人最多的残疾记者张骥良。  见到张骥良足在北京的中山公园,他 1.50
期刊
读者为什么要看报纸?如果用最简洁的话回答,那就是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至于其他方面,如欣赏版面等,即使有,也不可能是第一位的,更不可能是多数人所为。这一判断告诉我们,办报纸,什么时候都必须是内容第一。即便版面改革,也应该从稿件内容入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认认真真地研究自己的读者。  海外版的读者到底喜欢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呢?虽然我们对此并非十分明了,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有一点应该足肯定的,那就
期刊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数学家华罗庚仍坚持写《堆垒素数论》。当时全家人没地方住,就住在牛棚里。每天晚上,他窝在牛棚的上层,一灯如豆,下层则是牛在啃草反刍,还不时在柱子上蹭痒,每当这时,牛棚便摇摇欲坠,大有倾倒之势。虽然如此,但华罗庚依然将正在写的《堆垒素数论》视为生命。  一天,别人给他的妻子吴筱元送了两枚鸡蛋,吴筱元煮了一枚,想给华罗庚补身体,华罗庚却对她说:“你把它分成5份,全家每人一份。”
期刊
2005年2月23日上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在办公室接受了《传媒》杂志的专访,就报刊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去年这个时候,您在接受《传媒》杂志采访时认为,“报刊业突破在即”。现在回过头来看,2004年报刊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哪些进展?去年您先后到广东、湖北、江西和东北等地开会或调研,您对各地报刊业发展的态势有什么评价?  石峰:我认为,2004年是我国报刊业改革发展取得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