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独立学科的目标迈进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e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正朝着独立学科的目标前进。
  20世纪80年代,根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在民族地区民族院校陆续创办了一批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迎来了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春天。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新时期最早创建少数民族新闻专业的高校之一。 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四年制的本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即以人文科学的通识,汉语言文学基础、新闻学理论基础、新闻学应用知识与技能以及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践训练为知识结构与专业功底的新闻人才。培养过程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字功底、思维方法及为民族地区的服务意识。1989年始招收当代民族报刊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跨靠民族学专业。2000年获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专业创立以来,始终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在对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增新方面,特别是新闻学基础理论类的课程,确立了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这一主要方向,以形成中央民族大学学科特色,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成果就是这个学科建设上的一大收获.
  进入21世纪后,几乎所有的民族地区民族院校都创办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少数民族新闻专业办学层次也有所提高。上个世纪,只有中央民族大学和延边大学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进入21世纪,除了这两所大学之外,新疆大学在2003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西藏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也以相关学科为依托培养民族新闻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辟了较为广阔的办学空间。从2008年起,新闻传播学学科进入中央民族大学“211”和“985”工程建设行列。遵循“主流、特色、前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2011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教育部下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培养任务主要由国家部委所属重点高等学校和有关科研院(所)承担和组织实施,主要面向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招生,兼顾享受西部政策待遇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别支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以及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方向的人才培养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实施,面向上述地区招收硕士、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还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不但在硕士和博士招生、教师进修方面给与政策上的倾斜,还派专家学者去这些学校讲学,并在科研方面给予扶植。 [1]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成果不断问世。去年,我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1世纪和谐发展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占领了更大的研究空间,内容也更加丰富” 。并分别就史学、实务、周年纪念著作,文集、传播学、工具书等列举了代表性著作。一年过后,我们又看到几部大作。 其中有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庄晓东教授撰写的《网络传播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科学出版社2010),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孙信茹博士撰写的《广告与民族文化产业》(人民出版社2011),中国报业协会少数民族地区报业分会会长、中国报业协会常务理事、湘西团结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刘世树撰写的《走向辉煌——新时期中国民族市州报发展谋略初探》(湘西文艺出版社2011),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志撰写的《人·媒介·社会互动与发展——当代媒介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与人类传播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保卫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等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成果的积累,无疑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教材建设打下了更加厚实的基础。
  纵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新闻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史”“论”相较,“史学”研究成果最多,种类齐全,有通史、地方史,有专著也有教材,获奖者居多,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理论建设的排头兵。这一学术现象,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诸多社会、经济、文化原因。有论者称,“视野开阔、丰富的理论内涵、着眼于构建学科体系,是这一时期史学研究的总体特色。”其它诸如体现民族性、资料翔实、客观地总结各个时期新闻传播特点,被誉为“和谐新闻教育读本”等特色。对于这样的评价,我们感到欣慰的同时,又觉得在少数民族新闻学学科建设上存在较大缺憾,即少数民族新闻理论的研究略显滞后。1997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新闻学导论》距今已有15年了。《导论》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传播规律,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论述民族地区报纸的办报方针、根本任务、特点,对民族新闻采编、副刊、时事报道、广告经营、民族地区新闻队伍建设、民族地区党委如何加强对机关报的领导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填补了一项空白。其主要特点是开创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但是,由于两位作者均来自业界,多从媒体的实践出发总结经验,对理论上的抽象概括尚有欠缺。
  最近,中央民族大学王晓英副院长交给我一部由她撰写的书稿《民族新闻传播简论》。《简论》共八章,第一章为引论,由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中国民族问题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民族新闻传播学等3节组成;第二章是关于民族新闻概念的探讨,由民族新闻概念的提出及其引发的争论、对已有民族新闻定义的评析、关于民族新闻中“民族新闻特性”的问题、“民族新闻”与“少数民族新闻”等4节组成;第三章为民族新闻的特征:由民族新闻特征的含义、民族新闻的内容特征、民族新闻的形成特征等3节组成;第四章民族新闻的功能与价值,由民族新闻功能与价值的概念及其关系、民族新闻价值判断的特殊性等2节组成;第五章民族新闻报道的规范:由民族新闻报道规范的首要原则是民族平等、我国民族新闻报道规范的相关规定及主要内容、遵守民族新闻报道规范应注意的问题等3节组成;第六章民族新闻理论的建构,由民族新闻理论的基本构成、民族新闻理论的层次与建构、民族新闻理论的学科定位等3节组成;第七章民族新闻事实研究与民族新闻理论研究:由民族新闻理论萌芽、民族新闻事实与民族新闻理论研究的互动关系、我国少数民族事实研究与民族新闻理论研究等4节组成;第八章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由我国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民族问题的新变化迫切需要加强民族新闻传播教育、正确认识民族新闻传播教育的民族化特色问题等3节组成。最后附有《我国西北地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调研报告(2011)》、《1992-201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新闻学方向主要硕士学位论文目录(不含在职研究生)》。《简论》的章节目录,脉络新、思路新、构架也新,可谓耳目一新。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和民族理论为指导的系统研究少数民族新闻理论的著作。理论框架是全新的、资料翔实而新颖,有不少概念也是首次提出来的。《简论》问世,将变一条腿走路为两条腿走路,“史”“论”并进,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向着独立学科迈进,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距独立学科的目标还有多远?朝着独立学科的目标前进,是已故著名中国新闻史学家丁淦林教授所提出的。他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序中写道:“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而言,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近年来的进展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研究材料更多更新,一些很难找到的材料也被‘挖掘’出来了;二是研究的范围更宽更广,从以报刊为主转向各类新闻传媒并重,还兼顾新闻教育、新闻传媒经营管理以及著名新闻人物评介等;三是研究对象从以汉语文传媒为主逐渐转向少数民族语文传媒与汉语文传媒并重,加强对少数民族语文传媒研究,努力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地描绘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画卷;四是探索建立新的理论架构,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科学的理论架构的确立,标志着独立学科的形成。”“今天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显然不一样,它有一个新设计的理论架构,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某些历史特点。”“他们正朝着建设成熟的独立学科的目标前进”。[2]
  距独立学科的目标到底有多远?让我们先看两个实例就明白了。前两年,我接到一个从厦门大学打来的电话,说我们今年毕业一名民族新闻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1年7月底、8月初,我去兰州大学参加“《中国的西北角》出版75周年纪念研讨会暨首届范长江研究高峰论坛”,刚下飞机,在机场大厅就遇到复旦大学刘海贵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庄金玉,在机场庄金玉还向我献花,十分热情。当天晚上,我在翠英楼接受她的采访,她说:“刘海贵导师让我撰写一篇关于民族新闻学的论文,今天特意来请教。刘老师还特别强调,一定要阅读白老师的书,一定要拜会白老师,与之面对面地交流。”这两个实例足以说明,在学科建设上,民族院校、民族地区院校相差较远,我们还没有一所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可据我所知,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方向的博士生。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博士点,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高层次人才。
  申报博士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有知名的学者专家,并且要形成团队。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专家,我们有,比如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的专家益西拉姆(藏族)、研究藏族新闻传播史的专家周德仓、研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于凤静教授、研究回族报刊史的张巨龄(回族)、研究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专家张小平、研究朝鲜族新闻传播史的崔向哲(朝鲜族),研究蒙古族新闻史的巴干(蒙古族)、特莫勒(蒙古族)等等,但是数量太少,更谈不上形成团队,年龄结构也不好。这些比较知名的学者,除益西拉姆、周德仓、于凤静比较年轻外,其他几位均已退休,让人不禁有后继乏人的担心。当年我退休的时候,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知名学者,也是一位校级领导就说,你们民族大学的领导对民族新闻学科建设关心不够,应该让你培养博士生,在设立博士点之前,可先跨靠民族学。这位老教授在我们学会成立的时候,专门给我打电话,再次建议可先把民族新闻学作为民族学的二级学科来培养博士生,为在全国创建第一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做好铺垫和准备。现在我讲这些话的目的,就是希望根据我们自身条件,在办好本科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在我们民族院校当中首先申报博士点,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早日成为独立学科!
  2012年12月24日
  注释
  [1] 参见白润生 荆琰清:《北京市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 ) 》,载郑保卫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 引文见丁淦林:《序》,载白润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第1—3页,北京,民
  【作者简介】白润生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特邀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报业协会少数民族地区报业分会特约顾问。
  责任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微博到微信,蒙古民族文化传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信的语音发送功能使蒙古语交流跨过输入法这一技术障碍,实现了直接传播。用户的门槛降低到了只要会说话即可交流的程度,这与微博有着本质的区别。笔者认为,微信可以成为继广播和电视之后,又一个蒙古族文化传播的媒体渠道。本文从技术的实现、内容的制作和运营3个层面进行了论述。从技术而言,语音和图片发送、3G网络的覆盖,实现了蒙古语的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从
期刊
新闻单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中宣部等五部门2011年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我们的记者提高了舆论引导力,提高了服务百姓、服务基层的能力,真正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写出了大量切实反应民生、民情、民意的新闻作品。  记者要到基层去  “走转改”的第
期刊
考察时间: 2013年7月24—29日  考察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  考察对象:当地新闻媒体——报社、广播电视台  考察方式:座谈会、参观、考察、个别交谈  考察内容:发展概况及特点 、成绩及经验、问题与困难、对策与建议  一、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新闻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新闻业获得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内蒙古盟
期刊
随着传播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供受众选择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广泛,大量广播电视专业频道的涌现,计算机互联网络的普及,受众享有选择媒介的自由得到了空前地加强。地方电视台在技术、人员、资金等资源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把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把产业做得更大、更强,办出自己的特色,并逐渐形成自身的地方品牌和地方特色,从而确立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是每一个地方电视台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
期刊
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央级媒体和省级媒体“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深入开展的一年。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派出精兵强将,组织实施了大型媒体行动“沿黄沿线记者行”,在我区西部七个盟市、39个旗县区展开了深入采访。在为期20天的时间里,摄制组行程近万公里,重点对西部盟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典型事例进行了深入挖掘,全方位展示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上述地区在科
期刊
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落到实处,关键在人。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其职业特性决定了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决定了对其从业人员素质的高标准严要求。采编人员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是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下面是包头日报社为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宣传报道要求,加强采编队伍建设的一些做法。  一、以马克思新闻观为指导,增强采编人员责任感使命感和业务技能  加强采编队伍建设,夯实报纸立业之基,
期刊
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报媒经营收入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部分南方发达省份的都市报社,下降幅度高达20%以上。许多专家学者也据此提出报媒灭亡加速论。内蒙古报媒因为经济发展程度、地域特点等因素,导致我们遇到的问题似乎并不明显,但是在经营过程中已经明显出现了客户资源被分流、广告影响力相对降低等问题。结合发达地区的经验总结和在我区报媒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随着现代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报纸必须加
期刊
摘要:媒介社会学的研究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影响。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媒介社会学兴起一股建构主义潮流,并进而体现在媒介社会学的研究中。新闻并非是一面镜子,而是一个象征的世界。新闻组织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过程,将客观现实世界建构成主观现实世界。新闻实则做为一种符号现实而存在。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 新闻建构论 媒介社会学  在媒介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哲学认识论本源上的变迁。早期
期刊
理论宣讲的目的就在于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凝心聚力、同谋共识,彰显理论的鲜活魅力和强劲生命力,切实推动理论大众化进程,服务科学发展大局。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把工作实效、服务发展、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宣传贯彻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落实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上来,这是衡
期刊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开栏话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迅速发展,对于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的研究也越来越备受关注。《新闻论坛》自创办以来,在所刊谈述和论文中对民族新闻信息传播多有涉略。从本期开始,我们专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栏目,意在把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所办的新闻期刊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信息传播理论和实践研讨的一块阵地,为关心和热衷于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各界人士搭建发表言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