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一个重难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难题,如果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那么数学的学习将会偏离实际生活。这是本就要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若只是对理论知识有浅显的认识而不能掌握透彻,这样教学质量会低下。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更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基于此,就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具有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对于刚刚接触系统教学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本就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而数学概念又是将数学中的各种符号与数字通过语言或者图形显示出来,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很有可能只是掌握浅显的概念知识,而不能对数学概念了解透彻、熟练运用。数学学习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所以,更要重视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一、概念结合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在现在的很多教学中,教师总是运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或许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短,若是不能用有趣的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更难让他们很好地学习数学概念。因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小学生来说本来其是很难学习的知识,若是让他们自己理解数学概念,很容易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所欠缺,因此,便不能使他们很好地理解知识点并熟练运用。教师可以将现实中的事物转换为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抽象、严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现实事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小数点”的学习中,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小学生将很难理解小数点的概念。教师这时候便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代入小数点概念。比如,小兔子买菜花费了五元两角钱,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五元两角钱也可以写作5.2元。小老虎量体温为36度2,教师可以将36度2转化为36.2℃,从而教给学生小数点的概念,让他们熟练运用。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实际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掌握理论知识并熟练地应用。
二、概念过渡引入,使学生易于接受
数学中概念知识看起来千差万别,没有丝毫联系,实际上很多知识点之间却有着很多联系。在新的一节课上,教师如果单一地引入新的概念知识,很难让小学生接受,而且,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很有可能察觉不到自己并不理解新的数学概念,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上的疏忽,导致后面的数学学习更难。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的概念知识,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接受,也可以使小学生很好地学习到新的数学概念。
例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将会引入乘法口诀。小学生年龄尚小,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对于乘法这一具有抽象性且逻辑性较强的口诀很可能不能理解。教师这时候可以运用加法的形式带入乘法,使学生慢慢接受。比如,5×2=10这个乘法口诀的算式。教师可以出这样一道题:一个小兔子,拥有两个胡萝卜。那么五个小兔子将会有几个胡萝卜?教师可以利用加法的形式,得出2 2 2 2 2=10(个)的算式,让小学生可以理解5×2=10这个算式的含义。利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利于学生接受。以此类推,教授乘法口诀的其他算式。
三、预习结合复习,利于学生牢记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许多知识需要反复复习才能牢记,更别提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数学概念抽象化与逻辑关系更需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反复复习。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预习和复习。预习使学生提前了解新的数学概念,使他们有时间可以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也有利于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听课。复习使小学生牢记数学知识,有利于以后数学概念的学习。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要学到因数和素数的概念,因数是两个整数相乘,其中这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素数是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这些概念容易混淆。如果不能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便很容易忘记它们的概念,也很容易混淆它们的概念。这些都不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复习和预习。比如,在2×7=14的这个算式中,2和7是14的因数,同时2和7又是素数。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复习,那小学生很有可能很快就混淆了它们的概念,进而不能分清它们的性质,从而对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要注意将概念结合生活,也要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的概念知识,使学生接受。更要注重教学时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以利于学生牢记知识,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亚文.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2021(7):83.
[2]宋娴茜.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2):67.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具有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对于刚刚接触系统教学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本就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而数学概念又是将数学中的各种符号与数字通过语言或者图形显示出来,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很有可能只是掌握浅显的概念知识,而不能对数学概念了解透彻、熟练运用。数学学习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所以,更要重视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一、概念结合生活,便于学生理解
在现在的很多教学中,教师总是运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能力较低的小学生来说,或许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短,若是不能用有趣的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更难让他们很好地学习数学概念。因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小学生来说本来其是很难学习的知识,若是让他们自己理解数学概念,很容易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所欠缺,因此,便不能使他们很好地理解知识点并熟练运用。教师可以将现实中的事物转换为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时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抽象、严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现实事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小数点”的学习中,如果采用启发式教学,小学生将很难理解小数点的概念。教师这时候便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代入小数点概念。比如,小兔子买菜花费了五元两角钱,教师便可以告诉学生,五元两角钱也可以写作5.2元。小老虎量体温为36度2,教师可以将36度2转化为36.2℃,从而教给学生小数点的概念,让他们熟练运用。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实际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他们掌握理论知识并熟练地应用。
二、概念过渡引入,使学生易于接受
数学中概念知识看起来千差万别,没有丝毫联系,实际上很多知识点之间却有着很多联系。在新的一节课上,教师如果单一地引入新的概念知识,很难让小学生接受,而且,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很有可能察觉不到自己并不理解新的数学概念,从而造成数学学习上的疏忽,导致后面的数学学习更难。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的概念知识,从而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接受,也可以使小学生很好地学习到新的数学概念。
例如,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将会引入乘法口诀。小学生年龄尚小,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对于乘法这一具有抽象性且逻辑性较强的口诀很可能不能理解。教师这时候可以运用加法的形式带入乘法,使学生慢慢接受。比如,5×2=10这个乘法口诀的算式。教师可以出这样一道题:一个小兔子,拥有两个胡萝卜。那么五个小兔子将会有几个胡萝卜?教师可以利用加法的形式,得出2 2 2 2 2=10(个)的算式,让小学生可以理解5×2=10这个算式的含义。利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利于学生接受。以此类推,教授乘法口诀的其他算式。
三、预习结合复习,利于学生牢记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许多知识需要反复复习才能牢记,更别提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数学概念抽象化与逻辑关系更需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反复复习。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预习和复习。预习使学生提前了解新的数学概念,使他们有时间可以自己对知识进行理解,也有利于小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听课。复习使小学生牢记数学知识,有利于以后数学概念的学习。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要学到因数和素数的概念,因数是两个整数相乘,其中这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素数是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这些概念容易混淆。如果不能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便很容易忘记它们的概念,也很容易混淆它们的概念。这些都不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复习和预习。比如,在2×7=14的这个算式中,2和7是14的因数,同时2和7又是素数。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复习,那小学生很有可能很快就混淆了它们的概念,进而不能分清它们的性质,从而对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要注意将概念结合生活,也要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的概念知识,使学生接受。更要注重教学时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以利于学生牢记知识,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亚文.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2021(7):83.
[2]宋娴茜.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