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井喻人出哲理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L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小品文,巧设譬喻,深入浅出,风趣活泼,且富有哲理,往往具有激励读者奋发向上的力量。《古井》这篇不足四百字的小品,以井喻人,表达了处世待人的基本态度,言约意丰,隽永警辟,读来饶有兴味。
  作者意在写人,但却以写物为主,先离开主体写替代物。开篇着笔于“古井”的形象描绘,“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不起波澜”,过路人“不会多看它一眼”,但当你,渴“掏水来喝”时,才“惊异”地发现古井是那么地“深”,水是那么地“清”,味道是那么地“甜美”,由静到动,由表及里地显示了古井的灵性,揭示了古井的本质特征。接着把笔触探向人类社会,棵向做人处事的准则。一个人应具有“才美不外露”、“大智若愚”的品质,不能骄矜伪饰、虚假浮夸;并用“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引人发噱的‘天方夜谭’。‘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两句来抒发自己对时风世势的愤懑心境。正反结合,褒贬自如。然后,作者又回到古井,写古井给人“宝贵的启示”,古井深而又深,“掏之不尽”,“每回掏出来的话语,都闪着智慧的亮光”,坚定“你对人生”的信念。最后,由衷地礼赞古井,它“不会居功”,不肯炫耀自己;“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古井”,像古井的“一类人”,契合为一体。作者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了“古井”,将“古井”涂上了人性的色彩,使情意和物象、物态融合在一起。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也。”《古井》虽为小品散文,与古人咏物之词都是相类的,其中仍是“有我在”。对古井品性的解悟,正是作者内心感受的物化,寄托了作者对古并的深情。以古井为题,借古井写人,将不为人们注意和重视的古井与世相、与人生紧紧地联系、融合在一起,这便是小品《古并》在构思和艺术手法运用上的成功之处。
其他文献
这天终将来临——在一所出生和死亡接踵而来的医院内,我的身躯躺在一块洁白的床单上,床单的四角整齐地塞在床垫里。在某一时刻,医生将确诊我的大脑已经停止思维,我的生命实际上已经到此结束。  当这一时刻来临时,请不必在我身上装置起搏器,人为地延长我的生命。请不要把这张床叫做临终之床,把它称为生命之床吧。请把我的躯体从这张生命之床上拿走,去帮助他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把我的双眼献给一位从未见过一次日出,
期刊
英国作家泰斯特写的散文《记住我》是一篇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佳作。此文篇幅简短,却主题集中,立意深刻。作者写死亡,写生命,临终的时刻,立意却是表达对死亡意义的思考。思考怎样“死”才会使有限的生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实现更高的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真挚的爱。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这样几则小故事:厨师将一条鳝鱼下到一口烧热的油锅里,下了油锅的鳝鱼极力弓起身体,厨师不解,拿出鳝鱼用刀剖之,才知其腹内
期刊
小说《病人》带给读者的震撼是强烈的,作者用一支直接透视心灵的笔,透过生活的层层帷幕,巧妙运用象征、对比、烘托、细节描写等写作手法,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完成了对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升华。  一部上升的电梯。小说的重要环境就是医院里那部上升的电梯,这部电梯的象征意义是强烈而深刻的,可以说上演在这部电梯里的一幕幕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缩影。“她”和“人们””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美与丑的撞击,热情与冷漠的交锋。当
期刊
就连有欠缺的、甚至是幼稚的手段,也可以用来救人,下面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明证:  为使自己幸免于海妖塞壬们的诱惑,尤利西斯用蜡把自己的耳朵堵住,并让船员用铁链把自己牢牢地绑在桅杆上。当然,自古以来,所有的旅行者(除了那些从老远的地方就被塞壬们诱惑的旅行者以外)可能也曾这么做过。不过,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办法是毫无用处的。塞壬们的歌声能够穿透万物,而那些被诱骗者的激情一旦爆发出来,就会炸毁包括铁链和
期刊
洛夫被称为台湾诗坛的拳手,多次获得台湾多种文艺奖项。其诗被译成英、韩等多国文字,在台湾有“诗魔”之称。他说:我写一句诗等于吐一口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说洛夫是“用伤口唱歌的诗人”。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耐人寻味。  物我浑然一体,情感体验独到。可以说,每一个游子的心中都装着一首怀乡的诗篇,月圆之夜,伤感之时,那种去国怀乡的情绪会更加浓
期刊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的巴黎。克洛德·弗罗洛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年纪约三十五六岁,知识渊博,爱科学,爱宗教,非常严肃,他声望极高但却不得民心。由于父母在一场瘟疫中丧生,当他还是神学院学生的时候,就担起了抚养幼弟的责任。他对弟弟充满爱心,但弟弟却没长成他所希望的样子。为给弟弟积累善行,他收养了一个相貌极端丑陋的弃儿,起名卡西莫多,后来让卡西莫多做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宏亮的钟声将独目的驼背丑八怪变成了
期刊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代指辽和西夏。  1.“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________”。上阕后半部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刊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只讲了变戏法的故事,看来毫无评论褒贬的痕迹,写来仿佛只是助茶兴,解闲愁,别无其他深意。但读完之后,却又隐隐约约觉得其中有点意思:“Huazaa!Huazaa!”用注音符号四次重复抛钱的声音,如此突出,用意何在?读者自然会感觉到:“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这句俗语的真意早已与“戏法”无关而用以指人事了。作者把这么一句话放在全篇总结的位置,暗指什么?标题居然是“现代史”,与文章内容
期刊
人们常说:“生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用在苏洵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相传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他在科场上不得意之后,便再度悉心攻读六经百家,并烧去这以前所写的全部文稿,重新立言,终于成了“策论”大家。《六国论》一文,就是为仁宗皇帝看重的《权书》中的一篇。作者借六国赂秦破灭的历史,讽刺北宋王朝贿赂辽、西夏的不当,真是一语中的。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经义概》中讲到论文的主脑时说:“凡作一文,其用意俱要可
期刊
有一类人,像古井。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舀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地深,深不可测;舀上来的水,竟是那么地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有的抖出来让别人看。肚里有一分的,说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