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守望 静待花开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z12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生记忆的长河中,岁月每天都在记录着不同的故事。有些早已飘散如空中的轻云,幻化成清晨的露珠;有些却沉积为晶莹的碧玉,凝结成宝石的辉光。追逐教育者前行的足迹,跟随红烛路上默默奉献的身影!每一次欢颜的背后都伴着难言的艰辛,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渲染着跋涉的足迹。
  热爱,使他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
  1986年8月,孙友老师满怀儿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向往,刚刚初中毕业,就来到了通河县创业乡东六方村小学工作。这是一所村级一类学校,因为学历低、年龄小,学校领导就安排他教当时还不太受重視的小学自然学科(后改为科学),一干就是32年。32年的光阴岁月,青春流逝在三尺讲台上,粉笔染白他的双鬓。
  当年他还是民办教师,以微薄的工资养着一家老小,生活非常拮据。他也曾动摇过,想多承包点地挣点钱改变一下家里的状况,然而一想到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想到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想到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就割舍不下,经历了艰难的抉择之后,他还是留在了学校,为了乡村的孩子和教育事业,承担着自然课程的教学任务。
  凭借一份热爱,他与科学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承担着全校自然学科的教学重任,同时负责学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他无怨无悔,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之中,认真地钻研教材,精心地准备每一节课,用心地上好每一堂课。为了讲好、讲透每一个知识点,他拼命地翻阅、查找相关资料,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压力与困境成了铸就他人生的无形动力。
  创造条件,努力开齐开足实验课
  多年来,孙老师执着、踏实、认真地对待小学科学教学,逐渐创出了自己的农村科学教学特色。乡村学校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科学实验器材非常短缺,就连基本的课堂实验都做不了,孙老师就利用当地的一些简单易得的材料组织学生做一些实验,自主开发教学实验器材,废旧物品在他这里都变成了宝贝:废旧的电线、淘汰的家用电器、一块小胶皮、一个规则一点的小木板、废易拉罐……经过他的改造,这些不起眼的废旧物品都变成了科学课上的实验器材。
  执教《杠杆》一课时,他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握住木杠的不同位置,一个一个地撬同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撬石头时木杠下面垫的那块石头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撬石头时的感受,交流撬动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出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杠杆。
  执教《果实的形成》一课时,他把学生带到菜园里做一个对比实验,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住一朵南瓜雌花,然后再把一朵雄花与另一朵雌花罩在一起,一周以后观察哪一个能结出果实,实验发现单独罩塑料袋的雌花没有结出果实,另一朵与雄花罩在一起的雌花结出了果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他因势利导,及时点拨和讲解,学生探究欲望高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知识。他们因此知道了果实的形成跟花的雄蕊和雌蕊有关,果实形成最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受粉。
  执教《保护自然环境》一课时,他将学生带到村头的小河边,指导学生取样分析,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河已经被污染了,河水污浊,还有腥臭的怪味。经过调查他们了解到,村民们向河里倒垃圾、洗农药器具是造成小河污染的主要根源。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了知识,而且使学生在考察过程中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向家人、邻居宣传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在孙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都能亲自动手做实验,孩子们非常喜欢上他的科学课,他也成了学生最欢迎的老师。
  充分挖掘利用乡土资源,为科学教育助力
  孙老师善于将农村的独有优势作为授课的辅助工具,这在当时相当简陋的学校也是一种无奈的创新,成群的牛羊、各种常见的鸟类以及昆虫,为研究各类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执教《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时,孙老师先让学生从身边常见的一些动物入手,观察猫、兔、狗、马、牛、羊等动物,了解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繁殖等方面的特点,课上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认识,使孩子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合作。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他们知道这些动物虽然外形不同,生活习性不同,但它们在繁殖方法和喂养后代方面都有共同点,属于同一类动物,从而概括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农村有着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观察天地,田野里茁壮成长的各种农作物,野外争相开放的小花,茂密的丛林,各异的野草,无不为他的教学提供充足的观察材料。
  教学《茎的共同特征》一课时,孙老师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草地上去采集松树、杨树、柳树、玉米、水稻、狗尾草、向日葵等十多钟植物的茎。课上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去探究,在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在亲历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建立了茎的概念,总结出茎的共同特征,认识到茎上都有节,叶和芽都长在节上。就这样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所学知识,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
  2008年,通河县教育机构进行改革,合村并校,孙老师所在的小学与12所村级小学合并到祥顺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来自各村屯的三百多名孩子,学情存在明显差异,很多学生知识衔接不上,学习兴趣不高。面对学生良莠不齐的窘境,孙老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边传授新知,一边弥补旧知。他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引导孩子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安全用电、抽水灌溉、滑轮运输等生活常识,他还借着孩子们住校的方便条件,在教学月相之前的两周住在学校陪孩子们一起观察月相的变化,指导孩子们记录,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一学科,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课内外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农村有种植和养殖的沃土,在教学中孙老师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课上教学,课外种植、养殖活动,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执教《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时,他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种大蒜的方法,学生说不完整或说不对,便组织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正确的方法,使他们在课堂上大致明确了种植的正确方法和管理要求。课后,他要求每名学生在自家的菜园里种植大蒜,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经过系统学习,三年级的孩子完全掌握了种植大蒜的方法。
  农村的孩子更有饲养的禀赋,这种禀赋是在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在执教有关养殖的内容时,孙老师利用自然优势,教给学生养蝌蚪的方法。课上讲清养的方法和观察要求,课后同学们就都自觉地到村头的水田边捕捞青蛙和蟾蜍的卵带回来饲养。在饲养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卵的形态及卵变成蝌蚪、蝌蚪变成青蛙或蟾蜍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中锻炼了意志品质,而且培养了实证意识和用事实说话的优良品质。
  正是这种教学实践与探索,真正适合了农村学校的科学课教学发展,提高了农村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他所教的学生,在学科水平测试中始终保持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
  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孙老师不断求索于他所热爱的科学教育事业上,扎根于乡村,把全部热情奉献给这片深情的土地。
其他文献
2016年10月,在桂花飘香的杭州,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第四届中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及名师论坛”,学习了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名师展示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成长感悟,很受感动,感慨颇多。  我国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所受到的重视与支持程度,与21世纪科技发展对科学教育的要求是不匹配的。看到诸多非理科专业出身的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名师,长期坚守在小学科学教师这一岗位上,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教学分析  《地图》是鄂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我们居住的星球》单元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情况,知道了地球仪的主要标志和功用后,进一步引导他们了解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借助地图进一步认识地球,亲自绘制地图,经历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由对地图要素的模糊認识转化为理解地图的三要素,从而对地球以及如何在图上表现地球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六年级学生虽然有很多机会接
《水结冰了》一课希望学生通过观察水结冰的实验过程,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要想让学生建构这样的科学概念,必须引导他们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采集、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才能达成。  在教学中,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与步骤,指导学生展开实验,采集到如下数据:  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数据不能说明“纯净水在一个标准大气
在科学教学中常常有一种倾向,课堂上学生体验和实践常常比较充分,但是对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梳理不够,对概念的层次性认识不够,科学概念建构过程方法简单、形式单一,制约了高效优质课堂的形成和发展。在《摩擦力的秘密》一课教学中,笔者对建构科学概念的实践研究与效果反馈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对科学概念建构途径寻求不同的探索和思考。  一、基于图片建构科学概念  教学回放:  教学开始,为引出“摩擦力”概念,教
【摘要】要想使高校管理人事档案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从多个路径入手,例如档案的查借阅、档案的管理、档案的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的收集等,由此更加高效且科学地管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本文先对高校人事档案服务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简单概述,再对提升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的具体路径进行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人事档案;高校干部;路径;服务水平  对于高校的综合竞争力及其今后的发展来说,人事档案发
【摘要】本文以厦门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为例,对目前医学技术系班集体学风班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从多方面为促进医学技术系班集体学风班风建设献策,共同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关键词】高校;班集体;学风班風建设  新的时代背景为高校的教育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日渐严峻,2018年9月大学校园迎来了“00后”大学生。“00
这一计谈的是孩子们的青春期教育,名称借用的是古代《三十六计》败战计序列中的“美人计”。在中国的正史或野史中,不管是哪一版本中记载的美女,除“刎别霸王”的虞姬外,几乎都是“美人计”的主角,如西施、貂婵、妲己、褒姒、王昭君等。我不知道这是美人因计而出名,还是计因美人而出名,我只知道,有了这些美女的加盟,金戈铁马的历史才有了柔情似水的插曲。在古代《三十六计》中,“美人计”原文是: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
本次课堂观察以《各种各样的岩石》为例,通过交流研讨活动,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如表1)。  学生交流研讨习惯  1.观察结果  全班学生人数共40名,面向全体交流25人,不再动实验器材35人,先进行独立思考35人,认真倾听同学发言32人,敢于修正别人意见0人,意见分歧时文明辩论0人。  2.结果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倾听,细致描述,并提出补充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合理分析、持续思考。  有8
人教鄂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材突出科学实践的核心地位,每一课都设计了主题明确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儿童在亲历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理解工程技术的本质,提升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对学习充满好奇,喜欢提问题,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情绪往往变化无常,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且容易疲倦。他们刚刚入学,拼音都没学完,识字量很少,在课堂上做科学记录非常困难。 
近几年,我们以《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类课型”研究》这一课题为抓手,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方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何谓“类课型”?简而言之是指课的类型,它是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式,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我们以学生获取事实的方法或途径为基点来划分课型,分为五类:观察类、实验课、阅读课、技术课、讨论课。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