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宋词离愁别绪为何如此之多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歌咏别离作为古典文学中的永恒主题始见于《诗经》中的《邶风燕燕》,清人王士稹《分甘余话》称其为“万古送别之祖”。在宋词中,别离主题似乎表现得更加执著、更加意味深长。从开宗立派的词坛巨擘,到独树一帜的词苑名家无不“刻意伤春复伤别”,在别离文学的园地里耕耘开拓。落魄江湖、坎坷一生的南宋词人姜夔,固然多次书写过“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长亭怨慢》)的深刻体验,即使是以“太平宰相”著称于史的心得意满、优游岁月的词人晏殊也多次倾诉过“一向光年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浣溪沙》)的痛苦心声。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宋代词人都与离别主题有着不解之缘。
  考察宋代别离主题,不得不指出,别离不仅是一种生活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生命现象。别离主题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封建制国家,长期处于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社会中。对土地的高度依赖,使人们处于相对封闭、孤立的状态,并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建立起严酷的宗法制度、礼教制度等一系列的封建制度。这些封建制度长期禁锢、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在人们心中积淀成了一种“重情”“重礼”“安土重迁”的民族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土重迁”也可以反映出人们重团结、伤别离的传统心理。然而别离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别离主题有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从深层次上讲,“安土重迁”“重团圆”“伤离别”体现出一种生命现象,即“个体的忧患意识与缺憾意识”。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人们意识不到生命的可贵与短暂,人们就不会有那么多别离情感。加之当时交通、通信极不发达,一旦别离就可能意味着诀别。正因为人们能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团圆的可贵,所以才更加渴望有限的生命中多些圆满的团聚,少些痛苦的别离。而别离一旦来临时,人们心中便会产生深重的缺憾与伤感情绪。
  宋代文化作为一种成熟、理性、重反思与内省的文化类型,无疑会使“别离”这种客观现象背后隐藏的缺憾情感,被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感知。可以说,对别离这一生命现象的深刻认识,更加深重地损害了宋代词人的生命机制。而从客观上讲,两宋时期,国力衰弱,政治黑暗,外族侵扰,深重的社会危机,造成了更多的党争世变、宦游贬谪、英雄失志的伤感,更多的家国沦丧、转徙他乡、郁郁愤懑的悲哀。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的别离现象,也为别离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契机,从而产生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别离作品。缺憾忧患意识的长期历史积淀,宋代文化与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宋词词体的契合,使别离主题在宋词中更意蕴深长,更发人深省,更深刻厚重,更具美感效应。别离这一古老的文学主题,也就无庸质疑地在宋词中得到更深刻的发挥。
其他文献
中学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由形象知识认知过渡到抽象理论知识认知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高考作为高校选择人才的方式,使得中学教育的作用与日俱增。而近几年减负风气的热吹,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如何提高中学教学有效性,是目前缓解这一矛盾的方法。作为城市中学,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由于自身优越的先天条件,使得这一改革得以很好的落实并最终变为现实。但是,作为农村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培养学生作文创新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的发展等级中明确指出“学生作文要有所创新”,并制定了“凡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地方,我们都应给予重视和鼓励”的评分标准。面对这一规定,决不能麻痹大意甚至是熟视无睹。记得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
期刊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每一次的技术和社会进步,都会带来一批新的词汇,像原本属于股市术语的“牛市”“熊市”“套牢”,属于电脑术语的“软件”“硬件”等词汇,早已超出行业的界限,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常用语。互联网的应用,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网络语言、“快餐语言”应运而生。这些语言,更多的是倾向于通俗的口语,当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影响身心健康的口语。如果不加以引导,往往会给生活、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  这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他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不仅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国情,体现了强烈的反思性,也有着深刻的前瞻性,对当今语文教育界仍有深远的影响。  语文教学走生活化之路,这不仅基于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也契合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和规律。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走生活化教育之路
期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说的是创作要入乎内出乎外,其实文本的解读何尝不是如此。如何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一直在思考,却没有深刻的感悟,许多是老生常谈,在此只谈个人的粗浅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呢?  简单地说:阅读中,走进文本是读者看见
期刊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更是开宗明义:作文如同说话、歌唱,做出种种动作一样,是效果最普遍、使用最便利的情绪显示,“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作文是作者内心积淀的自然凸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情感的方式。  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然而现在的许多作文教学,
期刊
《〈史记〉选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中的一本选修教材,里面节选了《史记》中的不少名篇。可以说,从总体上看,《〈史记〉选读》教材编写细致,材料翔实,是众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比较出色的一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史记〉选读》的教学,从教材和教法上做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作为高中教材的一部分,《〈史记〉选读》从“司马迁其人其事”“体例”“史家传统”“理想人格”“人物刻画艺术”“叙事艺术”“影响”“
期刊
文言文是仅次于作文让学生感到头疼的文章,文言文教学也是让教师倍感困惑的:不讲文言词语吧,学生看不懂文章,也没有办法应付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讲词语吧,又怕割裂了文章,将课堂弄得死气沉闷;两者兼顾,又没有足够的课时,把握不好一个度,真是左右为难。  其实对文言文教学中“言”和“文”的问题,历来是有纷争的。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就认为,“文言文教学岂可轻视文言?”“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文言(语言)教学,也是一
期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写文章不能缺少材料。然而,仅仅有了材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这些零碎粗糙的材料转化加工成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将细碎零散的“生米”做成美味可口的“熟饭”。那么,在写作议论文时,怎样才能实现材料的有机转化呢?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要求,认清区别  写作议论文,一般都会运用事实材料作为论据,因而需要必要的叙述交代。但值得注意的是,议论文应以
期刊
辨析病句,是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年年必考。在汉语表达中,人们喜欢使用并列的词、短语和句子。因为恰当运用并列的成分,可以详尽地描述事物或者情况,使语言表达层次分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但是,如果并列成分使用不当,非常容易产生病句。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命题者对并列成分似乎是情有独钟,而许多考生恰恰对此重视不够,往往不易作出准确的判断。  含并列成分的病句,其并列成分之间往往以顿号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