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柏拉图的道德哲学观及其影响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巨匠,在哲学方面有诸多著述,道德哲学观是他的重要思想及成就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开启了意识与物质的对立统一基础,为后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也起到了一定促进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道德哲学;德性观
  


  一、柏拉图道德哲学产生的根源
  在西方哲学派别里,智者派作者西方哲学史上较为有影响力的一个派别,在哲学思想里,智者派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道德哲学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智者派在怀疑主义方面与道德存在着一种关系的例证中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是相对的,也就没有普遍的不变的道德标准。这种怀疑主义使他们得出一些关于道德的结论。一是他们认为道德规则是由每个社群刻意制造出来的,只针对特定的地方的居民,也只对他们有效力。第二,智者派相信,道德规则是非自然的。而人们遵守这些规则仅仅是迫于社会的压力。他们认为,如果人们的行为是私下发生的,那么即使是我们中的那些“好人”也不会遵从道德规则,可以看出柏拉图的思想中,道德规则不是随着自然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自然物的消亡而消亡,但是却随着社会群体的产生和消亡而发生变化。在这里,柏拉图在某种思维上也认可道德产生是为了服务于私人的某些诉求的。第三,智者派认为,正义的本质是权力,或者说“有力即有理”。第四,在回答“什么是好的生活”这一基本问题时,智者派认为愉快的生活就是“好的生活”。针对智者派这些令人难以反驳的教导,柏拉图提出了苏格拉底式的思想认为“知识即美德”但是他强调的是灵魂概念和德性概念。
  二、柏拉图对道德哲学的阐述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称之为理性、精神和欲望。灵魂一分为三的概念是建立在一切人都有内心困惑和冲突的共同经验上的,这种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群体,而是柏拉图认可或者说他认为在社会层面有着某些共同因素的群体。在分析冲突本质时,他发现人身上的三种不同活动。一是对目的或价值的意识,这是理性的活动。二是激发行动的驱动力——精神,它是中立的,对理性的指示能够做出响应。三是存在对物质的欲望。柏拉图把这些都与归咎于灵魂。他认为:灵魂是生命和运动的原则。而作为无生命的物体,它的运动则需要生命的原则去推动。柏拉图通过好马和坏马在相同的人指挥下运动而结果不同来凸显灵魂的重要性。他还通过分析好马与坏马在同样的人指挥下,通过人使用自己拥有的权力,可以操纵和改变马运动的结果。他认为灵魂的理性部分有权支配精神和欲望。灵魂的理性部分和精神、欲望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欲望和精神对身体有影响,但是理性作用于精神和欲望,而精神和欲望也推动着理性。不过,理性和精神与欲望的关系是由理性来决定。他认为理性是一种追求目的并对目的进行权衡的能力,而情欲也从事对目的的追求,它们不断追求愉悦。对此,柏拉图认为情欲仅仅倾向于能带来愉悦的事物,情欲并不能将那些带来更高的或者持续时间更长的愉悦的东西和那些只是貌似能够提供这些愉悦的东西区分开来。柏拉图认为追求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本是灵魂理性部分的功能,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根据事物的本性来估量价值。激情和欲望或许引我们向一个幻相世界,诱骗我们相信某些愉悦将带给我们幸福。而理性的任务却是识破幻想世界并发现真实世界,引导激情到那些能够真正产生愉悦和真正幸福的爱的对象上去。柏拉图看来,道德上的恶是无知的后果。只有理性部分能够控制住精神和欲望的部分时,人类灵魂才会安宁有序。从柏拉图的这些思想可以看出,他这种肯定理性的作用,将理性认为是支配一切物体运动的主要原因,在道德哲学的层面,把一切运动的好与坏都归咎于理性的支配作用是否真正发挥。
  通过对人类道德经验的分析,柏拉图在对人们德性能力的乐观看法与怀疑人们是否能够将德性潜能付诸实现的否定性意见之间动摇不定。他的双重态度是以他道德上的恶的理论作为根据的。他认为,如果人的灵魂受到了恶的方面的引导,欲望压倒理性,那么灵魂就会朝着有害的方面发展而出现颠倒的统一。使得理性服从于欲望。于是,柏拉图的道德哲学里对恶也做了阐述。从这些道德思想里,我认为柏拉图试图将道德哲学的一切运动结果都产生于理性或者理性的支配力。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向善或者倾向于好的,那么它的理性或者驱动它运动的理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坏的,那么它的理性或者驱动的它的理性就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或者作用发挥不够强。是不是可以认为理性成为了道德哲学的运动驱动着,也就是万物运动的支配力?而从德谟克利特等人哲学的角度看,柏拉图在这里也有着将理性描述为推动万物运动的本源的可能。
  柏拉图在对于道德哲学的划分有向善的一面和不向善的一面,他认为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恶的原因。灵魂在进入人身体之前是一个前世的存在,进入人身体之后,作为理性和非理性两个部分,理性部分是对诸理念都清晰认识的,而非理性就是精神和欲望有着堕落倾向。于是,柏拉图将灵魂向不善的部分认为是非理性,是灵魂中不完善的部分。而这些非理性在前世进入身体后无法控制恶的本性。因此他得出结论,恶的原因可能在灵魂的前世就已经存在了。不过,柏拉图接着说堕落的灵魂在不善的方面是灵魂某些方面的特性,它是灵魂发生一些“遗忘”,而真正被“遗忘”的灵魂才会堕落。它据此认为灵魂在本性上是完善的,但是灵魂也存在着不完善的一个原则,如果这个原则进入人身体就会使得灵魂所处的困境变大而且复杂。灵魂之所以会出现不善的方面是因为灵魂受到身体刺激里灵魂的非理性部分,使得灵魂错乱或者其和谐受到破坏,一方面灵魂进入人身体环境变得大而复杂,另一方面人身体的欲望刺激非理性追求享乐。柏拉图于是得出一个认识结论,他认为一定社会的错误价值观会让个体认为这些价值观是他们自己的并在社会活动中去实施并沿袭形成恶的世代相传和传播,这些都源自于身体的鲁莽、无知、贪欲等原因,身体如洪水般使得理性与精神和欲望的和谐关系受到破坏。柏拉图这种独立于身体的灵魂概念状态中,灵魂的理性与非理性有根本性的和谐,而理性要通过真理性的知识控制精神和欲望。如果灵魂的非理性部分以其不完善的方面因欲望被低俗领域引领并拉上精神和例行一起堕落,那么身体里原有的和谐将被打破而变得不和谐,那先前具有的知识就会被遗忘。为了让灵魂重新回归于理性并支配精神和欲望,就需要唤起灵魂,让真理的知识得到恢复。   三、道德不和谐后的重新寻求
  柏拉图认为,道德的目的在于恢复已经失去的内在和谐,要让理性重新控制精神和欲望,实现之前不和谐的内在颠倒,不管人们做什么样的行为,其本性在于人身体内的理性,而理性的不善的方面则是人的内部灵魂不和谐,做出错误的行为,当理性真正控制精神和欲望使之协调时,人们做出的行为也不会是错误的。要实现将错误的行为扭转,就需要从错误知识走向真正知识,必须面对物质的状态继而采取一些改正式的做法使之恢复真正知识,从而实现想理性的至善的行为。柏拉图认为这一过程就像从“无知的沉睡”中唤醒一样。另外他还认为外在的因素也可以将“无知的沉睡”唤醒,就比如一位老师能够将一位学生教化改造一样。实际上这是柏拉图在寻求真正理性的恢复途径。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道德被退出社会引导舞台或者被轻视的情况,曾经备受争议的小月月事件,以及老人摔倒无人搀扶,老人碰瓷行骗,云南大学学生在火车上救人被误认为骗子等一系列的事件说明,在社会现实中却有不道德的事件令人不敢再去相信身边的善言善行,以至于在某些时候人们没有看到具体的做法就不会再去相信道德。作为当前的社会,正好也需要一种道德的重新寻求或者说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道德体系重建。让善回归社会,“沉睡的道德”需要唤醒。
  四、柏拉图道德哲学的德性观
  柏拉图认为,始终向善的生活那就是内心和谐、健康、幸福的生活,把善的生活比作事物功能的实现。他认为一个物体真正实现其功能时,这个物体就是好的。于是柏拉图开始探索灵魂有没有其他物体所不具备的功能,通过艺术以其乐器等实现其功能为例试图探讨灵魂的至善。认为德行的功能就会实现。于是他认为既然灵魂都有三个部分,那么德行也应该是三种。而这三部分各自实现自己的功能时,就达到了三种德性。欲望必须被控制在界限和尺度内,才不会侵占灵魂的而其他部分,从而实现有节制的德性。而三种德行的相互协调,可以使得灵魂在不同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最后倾向正义,实现德性。
  五、柏拉图道德哲学的地位和影响
  从柏拉图的道德哲学思想里,他关于道德哲学的思想超越前人,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一种新的突破,不过,他在把道德作为一种灵魂的行为阐述时,也带着猜测性的构想。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既是一种突破,又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而他在寻求支配万物运动的理性的至善时没有将其归功上帝神灵等,在一定程度来说也是注重從物质内部去寻求运动的推动着和本源,这种道德哲学观对于之后的哲学向唯物主义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现实的道德需要重新建构,或者说有些方面需要改进,不管出于是私人诉求还是社会共同心声,良好的道德都是时代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和舆论体系。是维系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柏拉图的道德思想为今天的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借鉴和精神依托,也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推动后世的哲学向唯物主义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曾荣雄,男,汉族,1986年生,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伦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用眼太久带来的眼睛疲劳,离不开眼药水的滋润。然而手动的滴药水很容易发生手的抖动,使得药水通过泪管流到鼻腔和口腔,导致药效降低。旨在研究一种辅助滴眼药水装置,此装置有两个框架与一对漏斗,且每个框架对应一个漏斗,其中两个框架通过连接架连接在一起,连接架上设置有泪管钳,用于夹紧泪管。此装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借助泪管钳来夹紧泪管,杜绝了药水的误入泪管,进而进入鼻腔和口腔的弊端,从而提高药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正确认识人性是我们积极追求生命清明的重要体现,也是自我觉醒,自我觉察的必要前提,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课题。而弄懂孟子的性善论是正确认识人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性善;性恶;无善无恶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论并对人性做了深入的探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需要后天对善的不断扩充,否则人性先天的善也将会被后天的恶所
期刊
摘要:当代煤炭行业中的青年职工群体,受到时代变革以及行业本身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较以往青年迥异的思想特点,而这种差异随着青年群体年龄的降低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青年群体思想的正确和稳定與否会对个人和企业的方方面面产生蝴蝶效应。所以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当代国有煤企青年思想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可行的工作思路,从而反向助力企业的稳定和改革发展。  关键词:煤企;青年;思想安全;群体效应    一、国有煤企青年
期刊
摘要:创新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我国计划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家大力支持中国制造和中国质量。科技的创新依赖于科技人才的创造,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人才是首要资源。科技创新既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也需要各种政策法律制度的激励与保障。因此,关于技术创新人才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对实现科技创新、建成创新型国家都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创新人才;法律保护;法律制度
期刊
摘要:共享经济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已经势如破竹,同时共享经济因各种问题在社会中也引起民众的质疑。基于此,本文对共享经济进行分析,指出共享经济在个人信息保护、供求双方法律权益保护和征税的方面的问题,对这三类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建议的意见。  关键词:共享经济;规制;信息    引言  共享经济正在逐步的重新构建民众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将有可能影响着未来的世界。共享经济因其独有的商业模式已经对当前的传统商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作为农村基层教育中的一员,我们要尽己所能,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的现状,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自全县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我立足于本职岗位,积极学习,主动作为,有效宣传各项扶贫政策,不断强化帮扶意识、拓宽帮扶思路、尽全力解决贫困户的实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局和方向,担当起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断前行。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描绘了党和国家发展“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作为一名党的老干部工作者,如何在新时代,通过加强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增强老干部工作的
期刊
摘要:结合多年对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套适合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提高识图水平和专业技能。  关键词:平法识读;合理选图;现场观摩;识读技巧;读图训练    《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钢筋翻样能力以及钢筋工程验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
期刊
摘要:本文为强调歌唱发声练习的整体协调性,从其重要性出发,以练习时的站姿、发声的气息运动、共鸣腔的运用、发音点位置的保持、咬字的圆润准确、以及对音乐的流畅表现来展开综合阐述。  关键词:整体;协调;气息;连贯    良好的歌唱技巧是演唱好一首歌曲的根本保证,而良好的歌唱技巧只有通过长期的、不间断的、勤奋而正确的练习,才能逐步获得。一名合格的音乐演员,几乎每天都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发声练习和歌唱
期刊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重点阐述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思想的演变和城镇化实践的历史、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中国改革开放后城镇的结构变迁,通过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劳动力迁徙受限,从而促使城镇化的崛起,以及城市环境破坏等物质问题如何决定和改变了城镇人民群众的社会意识,以及该社会意识对这些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