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guiqq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教师是教育领导层和教研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评价标准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职称和发展,而且对地区整体教研水平的提高也起着导向作用。怎样使教师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教师,不仅是教育管理部门所关心的问题,教师自身也有强烈的要求,但只有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评价教师的科学体系,才能为教师指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新课标”赋予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新的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寄予了新的希望。对语文教师的评价也应该符合新的趋势。整合新课程的新理念,下面从教师的学养、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两个方面谈谈对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一些思考。
  一、中学语文教师的学养评价问题
  所谓“学养”就是学习和修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习提高文化素质的修养和思想品德上的修养。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人文特征,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等方面,语文教师自身的学养,也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1、关于文化素质修养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丰富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如果语文老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有问题,学生的积累就是无源之水,新课标的这一基本理念就是镜中花、水中月,是一种假设的虚幻,是遥不可及的琼楼玉宇。一位理科教师会讲很多定理,并能教会学生,但他的运算解题能力也许不如一些高材生,但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比学生、比教材更广博的知识。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其强调语文教师拓宽知识视野这一点还是相当可取的。语文教学活动本身会涉及到人类文化的许多领域,语文教师的阅读面也应尽可能广泛,文学、历史、哲学、科学、艺术等均应有所涉猎。
  中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质修养问题实际也是继续教育的问题。继续教育不能只靠进修式的学习,教师自己就应该注意补充、提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只有不断学习才有宽厚的知识涵养,才能灵活应对学生的质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才能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他人的优秀经验、成功教法,才能较快地把握住语文教学的规律,丰富教法储备,为自己灵活多样的设计教法,实现教学的创新打下基础。只有平时的广采博取,才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中學语文教师不但要把求知的敏锐触角伸向书本,还要伸向专家、同行、学生,伸向广阔的生活,对外界的信息的动态保持高度的敏感,使自己的知识富有生命力,并对吸收的知识注意有序构建,形成系统开放的知识结构,方便知识的灵活提取与恰当组合。所以,文化素质修养是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最基本内容。
  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评价
  于永正老师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只有出于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挚深厚的爱,才会不懈探索,常教常新,永不满足;只有出于对学生的热爱,才会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辞辛苦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将爱辐射到课堂上,才会有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有师生情感暖流的交融,教学情感性的体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今天,这句话应该看作是陶行知先生对每一位教师的教诲。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应该对学生充满关心和爱。“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教师没有一颗善良之心,那么即使是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也很难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还应该有一颗公正之心,对学生要公平正直,没有偏私,教师不能因学生的成绩、个性、性别乃至相貌对学生产生好恶之情;还应该有一颗责任之心,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以这一理念为出发点,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尽职尽责。如果一个教师拥有了一颗善良之心、公平之心、责任之心,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体现出应有的人格魅力,就会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相处的关系,从而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完成。所以,思想品德修养的评价是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评价问题
  每一个专业都有专业的技能。语文要求教师善讲、能写,还应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这三项应属于学科的基本技能。
  (一)、关于“善讲”
  新的教育理念已不提倡“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但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如果不会“讲”课,无论如何也是上不好语文课的。众所周知,语文教师需经常用声音变化、语言描述和感情发挥来讲解一首诗的意境和一篇散文的情调。目前无论是计算机还是音像制品,即使配备了也只起辅助教学的作用,更何况还没有普及。因此,教师“讲”课在实际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会不会“讲”也还是中学语文教师基本技能评价之首要。“讲”课要求应该有三:
  准确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诸如现代词汇、文言词汇、文体知识等等,都是务必准确。比如“伛偻”“佝偻”两词,同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教师一是要准确告诉学生二者读音不同,还要让学生知道二者义同用法不同。
  2、生动
  语文教师应该略有说书人的本领,描绘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语言要生动。生动更多的时候体现为教师对教材情感的深刻把握与完美传达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全身心投入。语文教师通常在评课时说到一句话,“这课上出了那个味儿”,什么“味儿”?就是生动。
  3、启发性
  语文课毕竟不是说评书,讲述中处处要留意启发性。钱梦龙老师认为能否利用矛盾是问题有没有启发性的关键,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的一把钥匙,有矛盾才能唤起学生设法去解决矛盾。钱老师善于启发学生,他在教《愚公移山》时,就精心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愚公’是笨老头,他究竟笨不笨?”问题一经提出,学生思维非常活跃,通过讨论,教材分析,解决了问题,这样就达到了启发学生的目的。
  (二)、关于“能写”
  “能写”也应视为中学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现在评职称要求有一两篇发表的文章,于是逼得老师不情愿地去写。其实,学文科的不会写文章就像当兵的不会打枪一样,让人笑话。文章是考查教师的基本知识、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如果自己不会写文章如何知道学生呢?如果认真考查,不能写文章的即使善讲,语言也不会丰富、精炼,逻辑也难能清晰。有人建议,考职称中一定要有笔试内容,这样能看出基本技能的高下。这无疑是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三)、关于计算机操作技能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使用改变了单一的“一言堂”教学形式,教师板书减少,课堂时间增多,学生练习使用语言的机会得以增加。又通过问答、讨论、辩论、表演等,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增多,又达到了自我监控,互相监控、教师指导的目的,因而学生开口使用语言的勇气大增,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通过网络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用BBS和E-mail反馈、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或辅导也就成了可能。
  不难看出,这对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会操作多媒体设备,更需有能力设计教学,会自己制作课件、网页、精选教学资源,还要有教会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迎头赶上,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计算机操作技能,这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又一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教材,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从爱国主义教育、孝心教育、律己教育、待人教育、环境教育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渗透道德品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 渗透 道德 品质 教育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无论哪个学科,都应该坚持“德育为首”。在实施本学科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意识的渗透道德品质教育。近年来,中小学生犯罪事件不断发生。作为教师
期刊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作为一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需求,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职业道德观。以自身的良好修养和良好品德,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给学生一个良好
期刊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工作占了有限生命的大部分时光。所以我们的工作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态度。只有把工作当做我们的神圣事业,我们才会使人生更加精彩而有意义。  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的告诉自己,你是一名教师,你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你一定要对的起“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冬去春来,我已在讲台上度過了八个春秋,每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
期刊
在分局教育局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我校在“基于小课题的研究”的科研课题研讨中,不断深入思考,力求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促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而优化备课环节则是关键所在。其中“发挥集体备课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研究内容:  “强化集体备课,实施有效教学”的研究主旨我们设想为两个方面:一是交流合作,二是共生共创。
期刊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良好的问题意识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及取得的成绩谈一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
期刊
现初中教育由过去择优录取变为面对全部小学毕业生,学生素质差异较大。如何使群体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获得素质提高,是每个物理教师需要探讨,解决的课题。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束缚,不少教师存在这样一个心理状态:总怕漏讲什么问题,怕学生考试考不出责怪教师,于是越讲越多,越讲越细,抱着学生满堂灌,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的教学思想
期刊
21世纪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21世纪要求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儿童绘画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孩子画画是他初到这个世界、渴望接触和认识这个神奇变幻、五彩缤纷的世界的一种表现,可以说95%的孩子都有画画的潜在能力,这个阶段的孩子绘画是最顺理成章的事情。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和情绪,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还不善于运用复杂语言和文字的儿童来说,绘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孩子常在绘画中自然、充分、无拘无束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内心蕴藏的丰富情感,表达他们对周围事物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其它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关键词:师德 环境 管理 教育     学校的工作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重点是两条: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聪明才智。我认为学校应追求高尚品德和聪明才智的统一,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把德育
期刊
当前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模式转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而小学英语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做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小学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下面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