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目标追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为我们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带来新的机遇。从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的意义出发,阐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逻辑,提出了健全其制度保障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论述,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提供了基本遵循。
1 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意义
发展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显著优势,而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优势对于当前我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基本矛盾的改变,在解决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后,人民开始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严重阻碍。这一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要从根本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坚持以人民的问题为导向,保证人民权利的实行,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和平解决人民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然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然要求。理论即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实践成果就源自于我们党在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从事实出发,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而得出的。而这一国体的确立必然要求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可以说,这一制度不仅是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借鉴苏联等国家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更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是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
(3)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内在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内在要求。我国民主政治道路的确定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而得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这一政治道路在发展和建设中,虽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最终也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这一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起点上,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同时,还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逻辑
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也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还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通过各种政权的尝试,总结经验和借鉴其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最终确立的。当前,人大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了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显著优势,并且在理论、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果。
2.1 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人大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特别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大制度的堅持和完善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和论述,实现了人大制度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具体来看以下几点:
(1)中国实行的人大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已穿了才知道”这句话放在国家发展道路上来看,就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权决定这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也正是基于此经验,我国以不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权组织模式为出发点,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所谓伟大创造,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苏联等国,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总的来说,人大制度是真正地将这三者有机联系起来的有效载体,这也是在制度上作出的安排和设计。是对这一制度与这三者关系的一个准确定位。人大制度作为党领导人民,并且通过在领导的过程中,把自身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的意志,进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三个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这不仅是由国情、党情和世情所决定的,更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历史和现实的抉择。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回顾历史,我们能够看到,无数的中国人民都在苦苦探索,经历了各种制度的尝试,最后却无疾而终。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党一直以实现人民解放、确保人民民主为历史重任,在以马列思想为指导的同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领导人民团结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2 实践上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是坚持理论和实践一体的产物。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一个最具有实践特色的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具体来看以下几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通过实践探索得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实践依据。历史上来看,我们党也曾因为权利高度集中,导致决策失误。正是吸取这一教训,我们党开始不断将权利让于民,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党的领导是具有多样性的,包括性质,内容以及作用层面。但是,如何在这些层面实现党的领导,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时人民代表大会也就运用而生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在我国,人大代表是由各行各业以及各级人民所组成的,而这一组成是由人民进行选举产生的。因此,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我国的政治制度更加体现人民意愿,展现出无比的优越性,通过这一制度保障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利,乃是真正的让权于民。而在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全国人民紧紧联系起来,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法治国家,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都需要法律来保障,另一方面,在保障国家稳定和谐的情况下,又能进一步完善法律的实施。然而法律的制定和实行都需要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和政权组织,一旦离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那么法律也便无从谈起。同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各级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无疑是保障依法治国的又一关键点。
3 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的实践路径
随着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制度保障。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充分且正确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这三者的协调统一发展。首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新的历史局面,我们党必须要通过改革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其次,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来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后,依法治国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国家,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来规定和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为人民行使自身权利进行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长期以来,我们党就特别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总结,更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立场,真正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原则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我们运用各种途径和形式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真正地做到从人民群众出发,不断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共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另一方面,要具体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行,多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同时,我们还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要求党和国家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及政策要体现出人民的意愿,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权利。
(3)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加大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人民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阐释相关内容,不断增强我们的道路和理论自信。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人大制度的实践创新。人大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因此,我們必须要加大实践探索,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人大立法以及监督层面的实践建设,从全局建设出发,完善立法体制,不断提高立法的实效性、可操作性;还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防止权利滥用以及贪污腐败滋生。
(4)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我们必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宣传。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有关群众自治的知识普及,提升其民主意识。可以发挥干部指挥带头作用,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通过走家访、召开村民或居民会议等形式,真正地把相关政策制度宣传到位。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的大学生群体力量,为乡里乡村普及权利和义务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明确基层自治的职责与范围。当前,基层群众自治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就是基层自治的过度行政化。面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减轻基层负担,明晰基层组织应当承担的职责,还要拒绝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坚持精简、优化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且符合中国发展的好制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出。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以实践来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秋鹏.坚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36-38.
[2]唐任伍.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理论完善[J].人民论坛,2019,(27):30-3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0.
[4]肖金明.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报,2020,41(05):7-18+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
[6]傅德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J].政策,2018,(01):4-6.
作者简介:黄利利(1997—),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2.0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论述,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提供了基本遵循。
1 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意义
发展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显著优势,而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优势对于当前我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基本矛盾的改变,在解决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后,人民开始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严重阻碍。这一变化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要求,要从根本上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坚持以人民的问题为导向,保证人民权利的实行,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和平解决人民之间的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然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必然要求。理论即来自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实践成果就源自于我们党在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从事实出发,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而得出的。而这一国体的确立必然要求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可以说,这一制度不仅是依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借鉴苏联等国家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更是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是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
(3)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内在要求。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内在要求。我国民主政治道路的确定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而得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这一政治道路在发展和建设中,虽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最终也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这一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当前,我们正处在新的起点上,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促使我们必须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同时,还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逻辑
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也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还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通过各种政权的尝试,总结经验和借鉴其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最终确立的。当前,人大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了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显著优势,并且在理论、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果。
2.1 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人大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特别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大制度的堅持和完善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和论述,实现了人大制度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具体来看以下几点:
(1)中国实行的人大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已穿了才知道”这句话放在国家发展道路上来看,就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有权决定这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也正是基于此经验,我国以不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权组织模式为出发点,而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所谓伟大创造,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苏联等国,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总的来说,人大制度是真正地将这三者有机联系起来的有效载体,这也是在制度上作出的安排和设计。是对这一制度与这三者关系的一个准确定位。人大制度作为党领导人民,并且通过在领导的过程中,把自身的意志转化为人民的意志,进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三个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这不仅是由国情、党情和世情所决定的,更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历史和现实的抉择。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回顾历史,我们能够看到,无数的中国人民都在苦苦探索,经历了各种制度的尝试,最后却无疾而终。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党一直以实现人民解放、确保人民民主为历史重任,在以马列思想为指导的同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领导人民团结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2 实践上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是坚持理论和实践一体的产物。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一个最具有实践特色的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具体来看以下几点: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是通过实践探索得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实践依据。历史上来看,我们党也曾因为权利高度集中,导致决策失误。正是吸取这一教训,我们党开始不断将权利让于民,健全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在我国,党的领导是具有多样性的,包括性质,内容以及作用层面。但是,如何在这些层面实现党的领导,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时人民代表大会也就运用而生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在我国,人大代表是由各行各业以及各级人民所组成的,而这一组成是由人民进行选举产生的。因此,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相比,我国的政治制度更加体现人民意愿,展现出无比的优越性,通过这一制度保障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利,乃是真正的让权于民。而在实践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全国人民紧紧联系起来,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法治国家,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国家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都需要法律来保障,另一方面,在保障国家稳定和谐的情况下,又能进一步完善法律的实施。然而法律的制定和实行都需要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和政权组织,一旦离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那么法律也便无从谈起。同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各级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无疑是保障依法治国的又一关键点。
3 新时代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的实践路径
随着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其制度保障。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们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充分且正确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这三者的协调统一发展。首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新的历史局面,我们党必须要通过改革加强自身的建设,不断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其次,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现着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也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来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最后,依法治国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国家,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来规定和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为人民行使自身权利进行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长期以来,我们党就特别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总结,更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立场,真正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原则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我们运用各种途径和形式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真正地做到从人民群众出发,不断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共同参与到国家治理中。另一方面,要具体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行,多与人民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同时,我们还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要求党和国家所实行的一系列方针及政策要体现出人民的意愿,坚持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权利。
(3)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加大人大制度的理论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人民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阐释相关内容,不断增强我们的道路和理论自信。另一方面,不断增强人大制度的实践创新。人大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的。因此,我們必须要加大实践探索,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人大立法以及监督层面的实践建设,从全局建设出发,完善立法体制,不断提高立法的实效性、可操作性;还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防止权利滥用以及贪污腐败滋生。
(4)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我们必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宣传。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有关群众自治的知识普及,提升其民主意识。可以发挥干部指挥带头作用,做好相应的培训工作,通过走家访、召开村民或居民会议等形式,真正地把相关政策制度宣传到位。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各地的大学生群体力量,为乡里乡村普及权利和义务知识,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明确基层自治的职责与范围。当前,基层群众自治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就是基层自治的过度行政化。面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减轻基层负担,明晰基层组织应当承担的职责,还要拒绝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坚持精简、优化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经过实践证明的且符合中国发展的好制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出。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以实践来促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秋鹏.坚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36-38.
[2]唐任伍.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理论完善[J].人民论坛,2019,(27):30-3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0.
[4]肖金明.新时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报,2020,41(05):7-18+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7.
[6]傅德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J].政策,2018,(01):4-6.
作者简介:黄利利(1997—),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