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探析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eeq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经营绩效的好坏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成为股东、债权人、公司员工、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科学、有效地对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渐渐成为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已经发展出多种方法,多种体系,既有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方法在不断地被演算分析,但是每人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观色彩较强,侧重点不同。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企业绩效管理和评价方法日趋成熟,逐渐发展出财务比率、公司能力评价指标、EVA、平衡计分卡等一系列模型和工具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绩效评价以财务分析为主,正确、公正、公允地对企业的财务和绩效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是具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表现。所以,对企业进行科学的财务综合绩效评价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意义的研究课题。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有利于实现如下目标:
  1.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2.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策略,监督管理者职责的履行,为财务和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3.明确企业的经营水平、位置和发展方向,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
  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社区、媒体等(Wheeler 1998)。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的效率首先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平等的基础之上。最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等, 即责权利的统一。在绩效评价的主体分类中体现了企业的绩效评价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
  (二)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公司制度的诞生引发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拥有企业的所有者不再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活动,由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经营做决策。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就建立起了委托代理的关系。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把信息在经济行为人之间不均匀分布的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或非对称信息。按占有信息的不同,通常把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方,把不占有信息优势目_其行为受代理人的独占信息约束的一方称为委托方。如果代理人能忠实地服务于委托人,委托人就可以得到预期的代理效果,但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经济利益和目标的不一致,代理人在代理行为中追求自身利益就可能造成委托人利益的损害,形成代理人问题。
  为了解决代理人问题,委托人需要通过代理合约明确委托方和代理方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代理人付出努力,约束其行动的结果使其接近或等十委托人的目标值,减少代理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投资回报,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受托责任观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之一,也体现出了委托代理理论。
  三、绩效评价内涵及其方法
  (一)绩效评价界定
  在不同时期,结合不同的学科领域,在对定义绩效时就有了不同的侧重点,研究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郑慕琦(1992)认为绩效可以分为“绩”和“效”两个方面,“绩”是评价对象的活动,“效”是活动过程的效率。企业绩效强调的是投入(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与产出(包括经济和社会的)的关系。投入产出比例越高,企业绩效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就是围绕如何减少投入,提高产出展开的,经营的目标是实现投入与产出比率的最大化,即绩效的最大化。
  企业绩效与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区别和联系。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取得的物质效用和经济收益。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绩效研究的都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问题,但企业经济效益侧重的是指企业经营成果,企业绩效侧重的是在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时的行为及状态。
  (二)绩效评价构成要素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综合管理系统里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和标准、评价方法和评级报告。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七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评价主体决定评价目标和评价客体。评价目标直接决定了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选用。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的关系又决定了可获取的信息,从而影响评价指标的设计。这些要素构成主要的评价活动。评价报告作为绩效评价的结果,又会影响到评价主体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会对评价客体起到引导作用。
  1.评价主体与客体。按照评价主体与公司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外部评价主体与内部评价主体。其中股东、债权人、客户和供应商、政府属于外部评价主体,这些评价主体主要从企业外部获得信息据以对公司做出评价;而经营者、员工等属于内部评价主体,他们可以直接从企业内部获取评价所需的信息作为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的依据。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客体是指在执行绩效评价时所观察的对象和范围,它是由评价主体根据需要确定的。
  2.评价目标。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是根据主体的需求确定的,它是企业绩效评价的指南和目的。具体而言企業外部评价主体主要关注的是能保障主体经济利益安全、提高经济收益的支持性信。明确企业绩效评价的目标,直接决定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选用,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前提。评价目标随着评价主体、时间、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等的演变而改变的。
  3.评价指标与标准。绩效评价指标可分为财务评价指标和非财务评价指标。财务指标通常衡量的是企业已经发生的经营绩效,而非财务指标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的未来财务绩效。相比较而言,财务指标的数据更客观,更容易实现标准化,非财务指标在选用和评价上都有较大的随意性,但所反映的内容比财务指标更丰富。   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诸多实践中得知,较常见的指标评价标准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1)计划标准;(2)经验标准;(3)历史标准;(4)行业标准。
  (三)绩效评价方法
  纵观国内外被广泛使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基于财务管理理论,如杜邦分析体系,通过分析核心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在评价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方法、沃尔评分法、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第二类基于数理统计模型,如熵值法、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绩效评价体系等。
  本文选取在财务分析课堂中主要学习的综合指数法和杜邦分析法,分别对案例进行指标计算和综合绩效评价,发现不同方法间的偏好,并针对保险公司,总结适用于保险业的猜我绩效评价指标。
  四、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选择——以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为例
  以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HK00966)2013年—2015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数据(以下简称中国太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杜邦分析法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财务绩效评价,探究指标的经济内涵和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法。 数据主要来源于巨潮资讯网和中国统计局出版的各年《中国保险统计年鉴》。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情况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大趋势下,中国保险业在艰难中稳步发展,截止2013年年末,全国共有保险集团10家,保险公司143家,中资保险公司共有89家,外资保险公司共有54家,保险从业人员377.42万人。
  虽然保险业一直保持着增长发展的态势,但是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上规模、抢市场”的观念,这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模式导致了成本的增加和经营管理效率的低下。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保险公司开始不断追求组织绩效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增长方式逐步由铺摊子、上规模的粗放型转变为注重提高业务质量、增强盈利能力的集约型。
  (二)运用杜邦分析法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结合杜邦分析体系,将企业的盈利状况、财务状况和营运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中国太平完整的指标体系,最终通过及资产收益率这一核心指标来综合反映,如图2所示
  1.指标计算
  五、结语
  本文主要使用了综合指数法和杜邦分析法对企业进行绩效分析评价。
  杜邦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几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评价企业整体财务状况。杜邦分析法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指标,将其拆解为多项财务指标的乘积,最终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价,是一种以财务角度进行绩效评价的经典方法。在杜邦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是整个体系的起点,该指标可以反映出投资者的净资产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由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资产净利率反映资产的运营情况以及企业销售的利润情况;而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的整体负债程度,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负债率越高。最后将每一个指标都拆解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可以直接获得的原始数据,通过计算进行分析。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杜邦分析体系与公司整体目标的关系。同时,该方法对财务会计工作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只有在保证财会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出的绩效评价结论才有意义。
  综合指数法利用反映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的财务指标,分别賦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 然后依照各行业标准比率,用实际比率做比,得出的相对比率再去乘以各个指标,得到最终的分数。这是一种将不同财务比率依照线性关系进行结合的绩效评价方法。由于其操作简便,易于理解,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所应用。但是由于涉及的财务指标太少,不足以反映企业整体经营情况。(作者单位为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其他文献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旅游业持续火热,从而带动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在酒店的选择上,消费者不仅对居住的环境整洁有着一定的要求,从而对性价比也有着强烈的需求。这样经济型酒店成了人们最佳的选择,但由于整个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成了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整个经济型连锁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不断深入、发展,而使得很多企业对于社会社保都越来越重视了。企业社保是作为公司福利薪酬内容的一部,对企业的福利架构产生直接影响,是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本文将会通过研究企业社保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社保管理水平及质量。  最近十年以来,随着我国民营、私营企业生产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而极大改善了我国国内的人们的生活收入水平,
期刊
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变得更加的严格与规范,在当下医院管理中医院预算审核工作一直以来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医院采用核算审核模式对于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与经营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就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公立医院预算审核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提供帮助与借鉴。  医院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性项目,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期刊
为了保障现代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以及合法权益,我国针对该行业推行了营改增的优惠政策。该政策能够有效的对房地产税务进行规范,确保抵扣链条的整体性,并且对于增值税率的统一有巨大的帮助。此条政策的推行,对于现代房地产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而本文就针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研究,阐述营改增对于现代房地产会计核算与纳税的影响。  营改增本身属于税务相关的优惠政策,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
期刊
2012年1月1日我国实行了新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提出了公立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2015年财政部、卫计委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公立医院预算约束,合理控制医院成本,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在医疗市场日益竞争的今天,公立医院既要坚持自身的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又要兼顾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理在医院经营活动中的指导、
期刊
当前形势下,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助于企业规避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研究分析,从企业预算管理必要性入手,分析当前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算管理完善措施,希望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有所启发。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企业各个部门间联系十分紧密,有助于促进企业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和推动企业的经营方式向集
期刊
预算绩效管理属于预算管理的其中一部分,预算管理即为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中,在预算编制中应用绩效监控,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价和结果,预算执行和预算执行全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预算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本文简单阐述了现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一些职工尚未充
期刊
伴随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经会计信息化后改造后企业会计数据处理速度及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相较于传统会计信息人工核算及人工录入相比,会计信息化极大程度上节约总体时间,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企业。本文以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化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就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由于会
期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从成本管控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基于此,本文就成本管控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现代企业成本管控实践存在的忽视战略成本、忽视数据分析、忽视隐性成本等问题,然后从系统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主动成本管理等方面阐述现代企业成本管控体系的理论架构,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设策略。  成本管控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增强现代企业市场竞争力、
期刊
现如今,成本越来越受到各种类型企业的重视,成本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致使成本在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中的地位尤为凸显。将成本问题在企业生产中处理得当,使其发挥出特有的优势,明确成本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这对于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