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滇西民族贫困地区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生态脆弱地区,也是“一带一路”南线的重要节点,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禀赋优势。然而其特色农业的发展却出现了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以兰坪县特色农业产业为例展开分析,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品牌机制、发展“互联网+”等产业升级建议。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2-0018-02
  发展特色产业实质上是强调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强调优化产业的地域分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根据云南的特色优势和基础提出的战略之一[1]。
  滇西地区是“一带一路”南线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经济欠发达、生态脆弱地区,这一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农产品较具特色。然而这一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较晚,且因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出现了产业化程度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经营管理分散等一系列问题,面临产业发展瓶颈。
  本文是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对兰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观察,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滇西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这些地区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兰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是滇西民族贫困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地处滇西横断山脉纵谷地区,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的重要门户,被誉为“三江之门”,拥有“三江并流”的地质独特性、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
  兰坪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传统农业的发展条件较差,但明显的立体气候条件使得兰坪县生物药材、高山优质杂粮、木本油料、野生蔬菜、乌骨绵羊、绒毛鸡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然而,兰坪县特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特色畜禽养殖等,发展了“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生产组织模式,特色农业具体生产状况如下。
  1.发展了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主要包括种植优质食用豆、高山优质杂粮、特色中药材、特色经济果林等。其中优质食用豆种植面积广,常年播种计有13万亩左右,年产值约2 400万元;高山优质杂粮对全县山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常年播种面积为4万亩,年产值约890万元;秦艽、当归、滇重楼等生物药材全县常年在田面积约为7万多亩,其中仿野生种植面积达5.5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左右,总产值在4 000万元左右;核桃树、漆树、青刺果树等经济果林、木本油料种植广泛,全县经果林年产值约9 500万元。此外,兰坪县依托特有生物资源发展了“兰坪印象”良旺茶、青刺尖茶等特色农产品,受到央视媒体《每日农经》的关注和报道。
  2.发展了特色畜禽养殖。兰坪县把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增长点进行培植。2015年末,兰坪县畜牧业产值达3.7亿元,畜牧业经济收入2.7亿元。其中乌骨绵羊、绒毛鸡是兰坪县特有畜禽,并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全县畜牧业竞争能力得到提升。然而目前乌骨绵羊、绒毛鸡的养殖处于“保种扩繁”阶段,市场经济效益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3.目前兰坪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农产品转化增值率低,基本是原料销售。全县多数农产品加工链条短,基本是初级加工或粗加工,加之农业生产家庭式分散经营为主,流通上各自为主,小打小闹式营销,使农业难以形成规模。而农特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仅是兰坪县内和周边县乡,交易方式以集市自主交易为主,极少数龙头企业的产品实现了网络销售,但全县缺乏特色农产品销售相配套的物流设施。
  4.政府重视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且积极筹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二、兰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兰坪县特色农业发展总体上存在区域特色不明显、亮点不亮、特色不特、规模不大、产业不强的问题。全县交通设施的落后,无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农特产品大部分仅在集市上自由交易,远离“外界市场”,制约着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農田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滞后。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现象十分突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现有技术设施只能满足传统农业运作,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2.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不高。特色农业种类多,种植管理分散,产业规模小的状况比较突出。多数特色农产业处于规模小,标准化生产落后的状态,产业化经营难度大,经营管理水平有限。
  3.农特产品的品牌构建困难。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化、规范化程度较低,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加上种植和加工销售企业对品牌建设认识不足,市场营销信息网络不健全,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大,而全县的交通及市场信息相对闭塞,构建农特产品自主品牌十分困难。
  4.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困难。由于人才缺乏,本地缺乏有经验的电商企业,而外地有经验的电商企业引进后很难实现企业“在地化”,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大。目前,本地从事农产品电商经营的大多是个体农户,技术、产品质量等无统一标准。
  在推进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出现,如企业和合作社违规流转土地、“订单农业”中违约等现象时有发生,急切需要相关措施加以规范,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三、兰坪县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趋势[2]。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升级的研究文献有很多,有的学者强调产业升级是基于要素禀赋的动态转化[3~4];有的学者强调技术进步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5]。“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模式,有研究表明“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具有促进作用[6]。   兰坪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优势,然而产业化发展的其他条件却相对薄弱。兰坪县应以农业基础设施改造为着力点、品牌培育为抓手、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以绿色创新发展促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
  1.完善农特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全县的路网规划与建设、园区规划与建设,水电网络规划与建设等,都必须将特色农业产品运输的交通需求考虑在内;为下一步实施“互联网+”特色农业产业的升级策略准备基础条件,必须加快光纤与通讯网络的建设进度。
  2.提高农特产品供给的质量。建立全县统一的、基于全产业链、全流程的质量标准,统一抚育管理和质量认证的标准,各个产业链环节实行全流程监控;以品种、质量、地域、年份等对农特产品进行分级,建立县级质量标准体系和销售支持平台准入体系,激励农户为享受相关服务主动看齐标准。
  3.建立品牌建设激励机制,推进特色生态农业产品品牌化建设。“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就是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具有凝聚力与扩散力,就会成为发展的动力。一要加强对企业及合作社进行名牌产品、地理标识认证产品、有机产品、绿色产品等品牌建设的培训和引导力度;二要建立健全品牌建设激励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和企业对品牌建设的分工、责任和义务,推进特色生态农业产品品牌化建设。
  4.加大高原特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完善产业链。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稳定高效的原料基地、加工基地、销售基地,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为重点,加大扶持特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的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兰坪特色农业的产业化能力。
  5.从金融网、物流网、销售网三网协调的思路出发,逐步探索构建“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服务模式。比如考虑全县范围内的设备联网服务、闲置设备和处理能力实时发布,林权、果权等产权抵押融资等金融服务政府担保补贴、移动互联、线上审批等创新措施,将生产端(种植与加工)、销售端(采购与市场)、物流端(储藏与运送)的服务衔接、设施衔接。
  四、结语
  兰坪县特色农业发展状况是滇西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滇西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新的历史机遇和条件下,滇西民族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需要实现升级和转型。
  通过分析兰坪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总结出滇西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借助“互联网+”升级的途径:一是改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实现“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政府的积极引导、鼓励,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拳头品牌,达到政府、企业、合作社之间“政策沟通、资金融通”。
  参考文献:
  [1]  武友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性与区域性[J].学术探索,2016,(1):59-63.
  [2]  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2):60-66.
  [3]  高燕.产业升级的测定与制约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6,(4):47-49.
  [4]  徐佳宾.产业升级中的中國劳动成本优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23-28.
  [5]  波特,著.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9-72.
  [6]  吴絮颖.“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探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5):208-212.
其他文献
摘 要:利用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实证分析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他变量如产业结构、政府规模、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等,在区域发展协同战略的正向影响下,对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起到了促进作用。为避免双重差分出现偏误,进一步利用PSM-DID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
期刊
摘 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拥有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学前专任教师队伍,是提升西藏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和保教质量的关键。通过对2011—2019年西藏自治区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分析发现,西藏学前教育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在师生比、性别、年龄、学历、学科、职称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问题。想要解决结构失衡问题,提升西藏学前专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应从教师招录、职称评审、在职培训等多方面综合发力。  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教育脱贫攻坚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特别是在2020年这个“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教育脱贫这一重大举措中,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做到精准脱贫,而在高校中精准扶贫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研究发现,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時代,高校在扶贫、育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高校扶贫精准度不够、缺乏扶贫信息动态跟踪、育人功能发挥较少等。在此基础上从大数据的视角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高校内的教育脱
期刊
摘 要:随着大学生参与网购逐渐普遍,其网购过程中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在校大学生和快递点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大学生网购现状及网购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并从法律法规、电商平台、快递企业和大学生自身角度,分别提出防范大学生网购过程中个人信息泄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
期刊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漯河作为响誉国内外的食品名城,与国内国际经济关联度日益紧密,2020年年初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呈现“断崖式”下降,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而夜间消费的持续增长恰恰为重振城市活力,缓解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贯彻落实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要求,扎实做好漯河市“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缓解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期刊
摘 要:在全民医保和新医改的背景下,从湖南省2013—2018年卫生总费用现状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患者行为理论,构建四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患者行为与医疗费用的关系。结果发现,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对医疗费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患者的行为受到患者收入、患者文化程度、国家政策、报销比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具体的患者行为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程度大小不同。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通过缩小
期刊
摘 要: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研学旅行的资源基础、开发模式、建设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关机构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对策建议,即确保各项安保措施落实到位,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研学品质。同时,加大激励机制构建力度,鼓励一线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研学旅行相关工作,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的开发建设。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研学旅行;开发运营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经济上的变化尤为明显。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中国的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短短几十年就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同时,随经济发展涌现出的一大批民营企业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在改革开放的视域下,以刘永好的创业历程为例,将目光投注到民营企业家群体上,探究其创业成功、企业壮大的发展路径,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新难题,更
期刊
摘 要:在全球贸易失衡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格局中。对中国1998—201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后发现,人口年龄结构是导致该格局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水平差异大,需要进一步将其划分为东中西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幼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对贸易账户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区域回归中,仅东部地区通过稳健性检验。为促进贸易平衡,建议贯彻试点宽
期刊
摘 要: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实体零售企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实体零售企业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战略决策。首先对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介绍,在理论的基础上,以家家悦超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同时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实体零售企业实现“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是必由路径。对家家悦超市商业模式进行的研究不仅能为当前不景气的传统连锁超市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