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合作能力,必须重视教学中学习的过程,授之于“渔”,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明确学习目的;学习能力;重视过程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已十七年了,每送走一批毕业生,心中不免有几多遗憾。有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好,一旦上了中学后,或离开父母到外地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优等生变成差等生。我不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正是问题的根源。老师们只注重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满足于学生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忽视让学生认识自己合理的学习过程,从至于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更谈不上纠正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了。一离开父母、老师的指导督促,就不知该怎样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呢?
1 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的自觉性的培养对学生十分重要。许多学生成绩差,原因在于没有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今天为了应付家长,明天为了应付教师学,过两天为应付考试学,更多的时候是被老师、家长逼得不得不学。因而离开父母,未在老师家长督促时,成绩一落千丈,还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因此应从一年级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培养自觉性,就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上“明确的学习的”种子。学生的学习目的有主动和被动学习目的两种。而小学生的主动“学习目的”有三类:一类是为报答父母、教师的养育、培育之恩,使父母的以安慰、老师满意;为父母生活的更幸福,为班集体学校争光努力学习。另一类是:为了自己今后升学找到好工作,为同学老师看得起自己,为获奖励,为加入少先队员自己努力学习的。还有一类:为取的分数获得家长奖金,好吃好玩;为今后升官发财,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为高人一等,压倒别人;为报复批评自己的人,拼命学习。
以上为主动学习,可分成高尚、积极、低级三种:高尚的目的使人在取的好成绩的同时,成长为高尚的人,积极学习目的,使人学习不断进步的同时,成为积极有为的人,低级的目的,可能考上大学,不管他学分多高,就人而言,他的心灵只会低级令人讨厌,甚至成为有害于人民的人。主动学习目的如果明确、持久,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而被动学习的目的,指非出自学生自愿,即目的的种子不是来自学生的内心,而是来自外界。如逃避家长的责罚,而应付写完作业。或应付老师的检查,免受同学与班集体的谴责,假装看书、写作业。被动的目的,倘引导的好转变为主动的目的,学习便可能获的持久的动力。倘始终是被动的学习目的,则不可能有持久的动力。只能一曝十寒,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应从小学生一年级就培养学生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使学生争取优异的成绩同时使之成为积极进取高尚的人。
如何培养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首先,吸取精神食粮,利用班会,朝会、品德课给学生讲读些伟人史记、先进少年、英雄人物的事迹。当今孩子们都十分崇拜歌星、球星、影星。教师应引导学生崇拜歌星、球星、影星们创业精神、拼搏精神,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与豁达的处世态度,并非他们衣着扮相。
其二,在同龄中选择学习榜样。用他们事迹激励自己。我要求班上的孩子进行自我竞赛,鼓励学生和自己程度相近的同学竞争。当一年级第一次测验出来后,就要求学生记住自己排列在几位,下次测验奋斗方向就是追赶上自己前面一名的同学,能超过他,就是进步。这样的竞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难度不大,取胜的希望值大,也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追赶紧挨自己的同学。他内心会想我和他仅差一分,如果我再努力一点,肯定会超过他。这种心理容易激发竞赛的积极性,选择同龄人为榜样,他们会想别人能做到,我怎么不能做到!与同龄人的激励中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逐渐形式。学生的学习目的逐步形成。
2 培养学生的兴趣
日本教育家木村文一说:“天才就是强烈和兴趣的顽强的入谜”。他还说: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谜,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在内心的力量。据研究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因而要针对兴趣不明确的同学开发兴趣、培养兴趣。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理自我期待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一种兴趣去努力,日后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那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兴趣呢?作为语文教师这角色,我在上课时,十分注意将文字变成画面激发兴趣,将自己融入课文的角色进入情境之中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学《军魂》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刘伯承,当时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篇文章人物间的对话没有描写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我要求学生入情入景,根据人物间的对话展开想象,并在课文中写出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态的词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课文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融,对课文内容理解十分深刻。于是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课文编写成课文剧,搬上学校舞台,在学校活动中表演。设立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服装组。让学生以应凭的形式组合。学生兴趣浓厚,各使其能仅用一个星期就将课本剧搬上了舞台。有模有样的表演,绘声绘声叙述,使我心中震憾,深深地感到学生们依自己兴趣做事,所发挥的潜力是无穷的。角色扮演法,同样适合于教师、家庭、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去备课、讲课。我将教材末尾后的几篇选读课文交给学生让学生上课。开始先引导优生,教师帮助备课、指导写教案。引导学生学习设计问题、预料学生提的问题,如何布置作业等。学生站教师的角色讲课,他更加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即拉近了学生与教师间心灵的距离,也从中学到许多学习方法及知识使其获得成就感。同样让学生在家庭中也互换角色。让孩子当一天的爸爸、妈妈,也有同样的效果。也许孩子就在这角色互换中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老师、理财专家。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
3 每天摘抄一句格言
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想想、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心灵会受到影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学习目的。
4 坚持写日记
作为班主任老师兼任语文老师,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和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最佳平台。要求学生写出每天所见、所想、所困惑。老师在学生的日记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认识事物、事件的方法,使学生对待人、事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不断提高了管理自己的能力,从而明确学习的目的。
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要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成员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意见,所以学生们在一起合作学习时,学习会变得更加愉快。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其实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一生也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解决困难的能力,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一旦有了这个能力,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就不会出现没人督促成绩一落千丈的现象。这就是课改中把“过程与方法”做为三维目标的原因,与传统教学中的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同。作为一名教师再也不能像《我要的是葫芦》中的人那样,只注重“葫芦”(结果),而忽视培养“葫芦”过程,让“葫芦”(学生)未成熟时就夭折。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学习方法》.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年9月
【关键词】明确学习目的;学习能力;重视过程
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已十七年了,每送走一批毕业生,心中不免有几多遗憾。有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成绩好,一旦上了中学后,或离开父母到外地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优等生变成差等生。我不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正是问题的根源。老师们只注重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满足于学生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忽视让学生认识自己合理的学习过程,从至于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更谈不上纠正学习过程中的缺陷了。一离开父母、老师的指导督促,就不知该怎样学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培养学生自觉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能力呢?
1 明确学习目的
学生的自觉性的培养对学生十分重要。许多学生成绩差,原因在于没有明确、高尚的学习目的,今天为了应付家长,明天为了应付教师学,过两天为应付考试学,更多的时候是被老师、家长逼得不得不学。因而离开父母,未在老师家长督促时,成绩一落千丈,还养成许多不良习惯。因此应从一年级时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培养自觉性,就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上“明确的学习的”种子。学生的学习目的有主动和被动学习目的两种。而小学生的主动“学习目的”有三类:一类是为报答父母、教师的养育、培育之恩,使父母的以安慰、老师满意;为父母生活的更幸福,为班集体学校争光努力学习。另一类是:为了自己今后升学找到好工作,为同学老师看得起自己,为获奖励,为加入少先队员自己努力学习的。还有一类:为取的分数获得家长奖金,好吃好玩;为今后升官发财,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为高人一等,压倒别人;为报复批评自己的人,拼命学习。
以上为主动学习,可分成高尚、积极、低级三种:高尚的目的使人在取的好成绩的同时,成长为高尚的人,积极学习目的,使人学习不断进步的同时,成为积极有为的人,低级的目的,可能考上大学,不管他学分多高,就人而言,他的心灵只会低级令人讨厌,甚至成为有害于人民的人。主动学习目的如果明确、持久,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而被动学习的目的,指非出自学生自愿,即目的的种子不是来自学生的内心,而是来自外界。如逃避家长的责罚,而应付写完作业。或应付老师的检查,免受同学与班集体的谴责,假装看书、写作业。被动的目的,倘引导的好转变为主动的目的,学习便可能获的持久的动力。倘始终是被动的学习目的,则不可能有持久的动力。只能一曝十寒,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应从小学生一年级就培养学生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使学生争取优异的成绩同时使之成为积极进取高尚的人。
如何培养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首先,吸取精神食粮,利用班会,朝会、品德课给学生讲读些伟人史记、先进少年、英雄人物的事迹。当今孩子们都十分崇拜歌星、球星、影星。教师应引导学生崇拜歌星、球星、影星们创业精神、拼搏精神,以及崇高的人生理想与豁达的处世态度,并非他们衣着扮相。
其二,在同龄中选择学习榜样。用他们事迹激励自己。我要求班上的孩子进行自我竞赛,鼓励学生和自己程度相近的同学竞争。当一年级第一次测验出来后,就要求学生记住自己排列在几位,下次测验奋斗方向就是追赶上自己前面一名的同学,能超过他,就是进步。这样的竞赛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难度不大,取胜的希望值大,也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追赶紧挨自己的同学。他内心会想我和他仅差一分,如果我再努力一点,肯定会超过他。这种心理容易激发竞赛的积极性,选择同龄人为榜样,他们会想别人能做到,我怎么不能做到!与同龄人的激励中积极高尚的学习目的逐渐形式。学生的学习目的逐步形成。
2 培养学生的兴趣
日本教育家木村文一说:“天才就是强烈和兴趣的顽强的入谜”。他还说:制造庸人的方法是极为简单,那就是不让孩子热衷于某一事物,只这一点就够了,对任何事情都不着谜,都不感兴趣,这就是庸人的特征。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在内心的力量。据研究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因而要针对兴趣不明确的同学开发兴趣、培养兴趣。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心理自我期待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一种兴趣去努力,日后可能是这方面的专家。那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兴趣呢?作为语文教师这角色,我在上课时,十分注意将文字变成画面激发兴趣,将自己融入课文的角色进入情境之中来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学《军魂》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刘伯承,当时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篇文章人物间的对话没有描写神态,心理活动的词语。我要求学生入情入景,根据人物间的对话展开想象,并在课文中写出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神态的词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课文主人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融,对课文内容理解十分深刻。于是趁热打铁,要求学生,把课文编写成课文剧,搬上学校舞台,在学校活动中表演。设立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服装组。让学生以应凭的形式组合。学生兴趣浓厚,各使其能仅用一个星期就将课本剧搬上了舞台。有模有样的表演,绘声绘声叙述,使我心中震憾,深深地感到学生们依自己兴趣做事,所发挥的潜力是无穷的。角色扮演法,同样适合于教师、家庭、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去备课、讲课。我将教材末尾后的几篇选读课文交给学生让学生上课。开始先引导优生,教师帮助备课、指导写教案。引导学生学习设计问题、预料学生提的问题,如何布置作业等。学生站教师的角色讲课,他更加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即拉近了学生与教师间心灵的距离,也从中学到许多学习方法及知识使其获得成就感。同样让学生在家庭中也互换角色。让孩子当一天的爸爸、妈妈,也有同样的效果。也许孩子就在这角色互换中成为优秀的艺术家、老师、理财专家。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自觉的投入到学习中。
3 每天摘抄一句格言
要求学生读读、背背、想想、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学生心灵会受到影响,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学习目的。
4 坚持写日记
作为班主任老师兼任语文老师,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和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的最佳平台。要求学生写出每天所见、所想、所困惑。老师在学生的日记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认识事物、事件的方法,使学生对待人、事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不断提高了管理自己的能力,从而明确学习的目的。
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要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成员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和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意见,所以学生们在一起合作学习时,学习会变得更加愉快。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其实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一生也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解决困难的能力,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一旦有了这个能力,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就不会出现没人督促成绩一落千丈的现象。这就是课改中把“过程与方法”做为三维目标的原因,与传统教学中的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同。作为一名教师再也不能像《我要的是葫芦》中的人那样,只注重“葫芦”(结果),而忽视培养“葫芦”过程,让“葫芦”(学生)未成熟时就夭折。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学习方法》.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