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己经被广泛应用到物理教学当中。物理学科运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一些不易操作的实验、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了,如今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节约了教学时间。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其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常规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见解。
1 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器材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物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温度计、天平的使用时,把相应讲解的位置放大,让学生练习读数,看清调节方法,效果就很好。在讲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不同座位的学生由于角度不同,无法都看到像与物的重合。要想大多数学生看清这一现象,常需要采取改变实验装置的角度或让学生到前边讲台上去观看等方法,这样做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如果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定点放大,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效果又好。再如,液化现象,一般用乙醚做常温加压液化演示,可见度很小,使用视频实物展台演示效果也很好。演示时用装有乙醚的注射器,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使成像最清楚,推动或抽动活塞做加压液化和减压汽化实验,就能明显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现象,使抽象难做的有毒的实验获得很好的效果。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来提高可见度小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演示实验效果。
2 模拟较难完成的实验
有的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课堂演示时往往不容易成功。如做测量大气压强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3 模拟教师便于讲解、学生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
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许多实验,学生不但要亲自去做,还需教师讲解、自己反复观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由于实物展示不方便,就可用动画的方式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能看得非常清楚;练习读数时,任意调节指针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读数,这既方便又节约干电池;再如讲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模型以及工作原理,可将其做成动画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各个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模拟违规操作,呈现实验错误后果的实验
动手做实验,都必须规范操作,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达不到教学目的,重则损坏教学仪器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违规操作,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例如用多媒体演示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电流表正负极接反、电流表与电压表交换位置、仪器量程选择错误、用超过弹簧秤量程的力拉弹簧秤、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未接地等错误操作及造成的后果,远比教师口头反复强调“要注意规范操作”效果好得多。
5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一些特殊实验,教师不可能再次在课堂上演示,只能借助图片、文字来表述,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如原子弹的爆炸、神舟飞船飞天等场面。但是若用多媒体,则可顺利再现其壮观的场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了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
总之,多媒体技术由于其视听结合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的内在感染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空间。但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多媒体技术,都有不同的利弊和特点,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多媒体再好,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解决一切,更不可能越俎代庖。现在网上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有很多,部分人直接从网上下载,且不经过任何修改就直接拿来用,不管适不适合学生,这样上课就相当于上了一堂无准备的课一样,没有任何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如何科学、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演示不可完全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对他们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及深层次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多媒体模拟实验所不可替代的。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能把答案过早呈现给学生,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不能让多媒体辅助手段“喧宾夺主”,而要尽量让它发挥“辅助”作用,真正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
1 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演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器材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物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温度计、天平的使用时,把相应讲解的位置放大,让学生练习读数,看清调节方法,效果就很好。在讲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做演示实验时,不同座位的学生由于角度不同,无法都看到像与物的重合。要想大多数学生看清这一现象,常需要采取改变实验装置的角度或让学生到前边讲台上去观看等方法,这样做既麻烦又浪费时间。如果适时地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进行定点放大,既方便又节省时间,效果又好。再如,液化现象,一般用乙醚做常温加压液化演示,可见度很小,使用视频实物展台演示效果也很好。演示时用装有乙醚的注射器,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使成像最清楚,推动或抽动活塞做加压液化和减压汽化实验,就能明显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现象,使抽象难做的有毒的实验获得很好的效果。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放大作用来提高可见度小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演示实验效果。
2 模拟较难完成的实验
有的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课堂演示时往往不容易成功。如做测量大气压强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3 模拟教师便于讲解、学生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
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许多实验,学生不但要亲自去做,还需教师讲解、自己反复观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由于实物展示不方便,就可用动画的方式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能看得非常清楚;练习读数时,任意调节指针指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读数,这既方便又节约干电池;再如讲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模型以及工作原理,可将其做成动画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各个冲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模拟违规操作,呈现实验错误后果的实验
动手做实验,都必须规范操作,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达不到教学目的,重则损坏教学仪器等。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违规操作,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明确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例如用多媒体演示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电流表正负极接反、电流表与电压表交换位置、仪器量程选择错误、用超过弹簧秤量程的力拉弹簧秤、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未接地等错误操作及造成的后果,远比教师口头反复强调“要注意规范操作”效果好得多。
5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再现”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一些特殊实验,教师不可能再次在课堂上演示,只能借助图片、文字来表述,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如原子弹的爆炸、神舟飞船飞天等场面。但是若用多媒体,则可顺利再现其壮观的场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了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
总之,多媒体技术由于其视听结合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的内在感染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空间。但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多媒体技术,都有不同的利弊和特点,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多媒体再好,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解决一切,更不可能越俎代庖。现在网上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有很多,部分人直接从网上下载,且不经过任何修改就直接拿来用,不管适不适合学生,这样上课就相当于上了一堂无准备的课一样,没有任何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引起教学质量变化的不是多媒体本身,而是如何科学、合理、巧妙地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演示不可完全代替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学生参与实验过程,对他们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接受科学思维及深层次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多媒体模拟实验所不可替代的。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不能把答案过早呈现给学生,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不能让多媒体辅助手段“喧宾夺主”,而要尽量让它发挥“辅助”作用,真正为优化课堂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