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才是女儿本色?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这样问,可能很多人脑海会自动浮现出“事业女性”的模样。相对于旧时代,这前所未见的族群一直是妇女最容易辨认的新理想;如今女性在职场工作已很平常,但大众心底里还是爱对不让须眉的巾帼另眼相看。有赖电视、杂志、广告各种媒体的循循善诱,妇解先驱的艰苦铸就的革命光环慢慢幻化为都会女性俯拾即是的时尚品味。如果这多少总算提升了女性建构独立身份的普及程度,那也不过是让女人从只能被动地回应男人的欲望,进而学会自给自足地享受投放于自身的幻想。
  在此我必须提一下林奕华先生的一篇文章(《情人节过后写给单身女性的一封信》,香港《苹果日报》,2011年2月20日),有关“现代女性”这袭华丽外衣何以反而局限了女人的自主性,文中已有剔透分析,当中有一句提问,且容我搬字过纸:
  “女人”真只能在若非“男人的欲望投射物”,就是“将幻想投射在自己身上的‘欲望投射物’”中二选一吗?
  既然所谓事业女性也不过是由消费打造,那么当有人宣告以“公主”为理想,我们只能像本书作者那样保持沉默,却无从否定。横竖怎样都是消费,所不同者,牌子款色而已,凭什么断定这一种追求优胜过另一种憧憬?说不定我行我素的公主们会比一个随波逐流的事业女性自我意识更强。
  来到“自我感觉”压倒一切的年代,“女性身份”应该从何谈起呢?至少在东亚社会,资讯已发达,教育已普及,女性的处境不能再靠搬弄“父权”、“压迫”、“欲望客体”等字眼简单交待,反正就连生育这个看起来很自然的天性,你大可理直气壮地说这是女性天生的责任,但转念一想,将所谓“母性”加诸女人身上是否完全不容置疑?我当然知道人不是活在一堆理论主张里,但正因大环境看上去如此理所当然,讨论“女性身份”才变得好像只能纯粹作为学术探寻,如果它还具备什么现实意义,似乎就不免要被约化成一系列悉随专便的姿态。
  话虽如此,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欣然接受以“公主”作为榜样,这话题换了缺乏身份自觉的人去写,没办法不写出一份诊断报告,满纸通篇公主们的病症或罪状。这类“痛陈社会问题”的文字通常很惹共鸣,因为它们一方面质疑了这种赤裸地消费幻想的取向,另一方面其实不过迎合着大众对女性固有的期许,很多时不外乎是“淑德”或“贤良”。这即使说不上重新划出女人的禁区,却绝难为女性开拓新的边疆。
  本书以立志成为公主的学生作引子,身为老师的作者尽管不无疑问,却不急于为女生设计自强配方,只是鼓励她们(以及读者)充分发挥想象。这里的想象不同幻想,不是依靠符号、陶醉物欲的空虚寄托,而是取材自生活,探寻于内心的无限创作。作为开篇受访的一位,离开职场自耕自足的子山无疑是对自主独立和想象力甚为具体彻底的点题示范,然而想象力也同时意味着不要轻易将人格价值和生活方式套入方便阅读的陈套角色,遍览全书,不难发现其中始终贯彻着一份避免浪漫化、理想化的自觉。子山种田、阿火跳舞只因这样最舒适最爽;Maggie本身教书,家园受威胁不想坐以待毙而权充业余街坊保长;埋首理论的苏湘经历实践,变得不再偏颇;芳子与美玲与古巴再稔熟,也明白最好抽离一点欣赏。
  不刻意营造“故事”,作者更关注的是处境,是动作。形式上是访问与受访,关系不见得是写与被写那样单向,几篇读下去有时轻巧得犹如擦身于道上,这些女性间的约会、或可称为不期而遇,恰如书名一样诗意,都拒绝被炮制成报纸杂志那一道速食人物专访,是以子山不用担当放弃高薪厚职的隐逸者,芳子与美玲也无需扮演漂泊无定的浪游女郎,人的行为自我本来就不应局限于几种平面解读,目录上送给众女子“她在田”,“她在跳”,“她乐活”,“她内走”等等每位一句,希望不是我诠释过度,但的确是这些当下即是的注脚,令她们没有定格为欠缺神采的僵硬塑像。
  本色无相,思考“女性身份”,不在于要推翻什么、建立什么榜样,其过程更像是不断地否定因循。妇权运动通过质询旧社会开展出女性生活上的新可能,如今消费主义已取代父权娴熟地定义着每个人,同样是女人率先带着疑问找寻商品以外的人生。繁花千相,引人岂在于品种名目的多寡,入胜乃灵魂形相之无穷变化。
其他文献
书香:谷东俱乐部成立是想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么多年下来,是否达到了当初的目的。  赖:从事这样的农场运作,我尽可能把各种我知道的、我想的、我做的,通过email,或者blog或者纸本文章的方式公开,所以,多多少少拉近了一些消费者跟农村、农民甚至是农田之间的距离,也有一些朋友因为成为谷东,后来从都市搬到农村生活,甚至有少数人后来变成了农夫,租地耕作,虽然人数的比例还是很低,但是这个事情发
期刊
高温依旧,但暑假行将结束,失落的不仅是重背学业压力的学生族,更有依依不舍的出版商们。虽然开学在即,教材教辅类图书的销售即将迎来新一轮高峰,但对于大多数无缘介入其中的大众类读物的出版商而言,其销售业绩必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和众多商品一样,图书的季节性也颇为明显,在生存压力增大、阅读率走低的今天,每年的寒暑假、元旦、五一、十一等假期都是众家出版社争相比拼的战场,正可谓“得黄金期者,得天下”。而在这些销售
期刊
一间间无人居住的房舍,宛如隐没在历史洪流中的一声声叹息,突然间,抹上了鲜艳质朴的色彩,有如废墟中新生的芽,让逐渐老去枯萎的建筑复活了起来。这是位于台中的干城六村,在政府的重建计划中,等待被拆除改建的命运,大部分居民早已迁离。但是,有一位高龄88岁的黄伯伯还留在村里,没受过任何美术训练的他,开始默默在自家外墙上涂鸦,那些充满童趣的小人、外星人、小花小草、小动物,慢慢从屋墙上延伸到道路上,很快地,眷村
期刊
与青春相关的文学形式,对作者来说,是用文学的形式给予鞭挞与讴歌,是直接的宣泄,而对于读者来说,却是获得共鸣后发泄青春苦恼的出口。当青春越来越依赖于文学这种载体,青春的星火最终出现燎原之势。  事实上,文学领域这些年来正经历着一种格局的转变:在原先已经形成的文学界之外出现了其他文学种类,其中最重要的,是仍然以传统纸质出版为主的“青春文学”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青春文学。新的文学空间经历了十来年的高速成
期刊
《中国书法艺术教程》(原书名)是启笛(袁守启)先生20余年前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讲习书法课,在教案的基础上出版的教材,这次再版皆因作者为我校的特聘教授,由学校教材建设基金资助、作者两位在职的学生担任特约编辑。  修订版主要增加郭沫若的书法艺术和启笛书画赏析两部分内容。在有了电子版的第一稿体例结构的校样,相应的内容加进去就可以了,但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首先是启笛的那一章没有文字,特编从E-mail传
期刊
八月在三秋(孟、仲、季)之中,八月十五又为仲秋之中,故称“中秋”。中秋之夜月最圆,古人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见中秋思团圆,是我们这个民族久远的习俗,所以中秋自然就成了团圆的节日。一家老少齐聚,共享天伦之乐。闽南人更是说:“中秋不回是无妻”,可见中秋回家团圆在闽南人心中是多么重要的节庆习俗。  团圆之时总要吃些好东西,聚在一起做些好玩的游戏,这就有了中秋吃月
期刊
阅读《地铁》像乘坐地铁一样让人感到疲倦。  韩松在《地铁》中处理了很多他的经典主题,例如《废墟》里的一些片段让人想起《红色海洋》中的《武夷梦》和《宇宙墓碑》里的《灿烂文化》;而在除了《末班》之外的其他四篇当中,则明显地表现出从《闪光·阉割》开始的对“演化”这一(或许只是作为写作手段的)主题的强烈趣味。但是,如果想要在这统摄于《地铁》之名下的五篇小说之间找到除了“地铁”和《读书》之外的某些不可否认的
期刊
阅读马世芳,心情是愉快的,尽管他的两本书名“昨日”、“乡愁”等字眼,本身蕴含着时光飞逝、好生惆怅的意味。但他不是纯粹的怀旧,他所怀的旧甚至是刻意追寻而来的,仿若进入时光机器,追溯到他来不及参与的时代,只因那个时代有他所喜欢的东西,那是他所崇拜的摇滚乐和摇滚歌手活跃的年代。  “来不及了。那个时代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束。”从《地下乡愁蓝调》一书开始,马世芳便多次倾诉,对于西洋摇滚乐、台湾民歌运动勃兴
期刊
这些年很风光的“杂志书”,最近又添了几员生力军,其中最为惹眼的当属安妮宝贝主持的《大方》,一时热评如潮,这让我这个老牌“杂志癖者”想说说几句我们“杂志书”的前世今生。先说当下,近者如《读库》、《悦读》、《温故》、《闲话》、《老照片》、《历史学家茶座》都要算MOOK圈里混得不错的,其中《老照片》是老大,已有十五年之悠久历史,且引领了举国“老照片热”。但是很少有读者注意到,比《老照片》稍晚的《老漫画》
期刊
人究竟会因为失去而做出什么事?人为什么会端坐在电脑前,看每一个人的人生、看这世界的改变?因特网的出现,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还是扩张每一个人自我内在的恐惧和占有?  《第五号房》结合网络发展故事,除了个人封闭世界的描写以外,添加各式各样待在电脑前的众人,让它透过网络的多元和诡异多变,将看似扩及他人的生活,呈现出一种窥探自我内在的冲突感。  塔德是一个自小失去母亲、渴望母亲的男人(或说恋母),想要囚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