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思想品德课的几点思考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其学习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品格、态度甚至人生的成败。下面谈谈本人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我深刻体会到当一名合格的老师绝非易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富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新思维和新主张,他们会思考,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就会丧失工作的热情。现代社会,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依然延续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愿意去尝试新的教育手段,就势必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发展。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大家多讨论,多交流,多从别人身上吸取有益的东西,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使自己由一个“教书匠”向一个“教学专家”转变。
  二、把握课程性质,落实学科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维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实现课程的德育性质,通过创设情境、活动探究、角色体验、感悟升华等形式,来体现课程的情感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学科特性,突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境创设,我们应创设源于学生的经验而又高于学生的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把学习目标定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内,激励学生跳起来摘取学习成功的桂冠。例如,我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具体实际讲解学习方法,使初一新生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融入了新的集体,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念,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要重视榜样的力量,我们在上课时要注意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还可通过宣传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把看似死板教条的思想政治课上得生动、活泼。此外,我们还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既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又完成了我们的政治课教学目标。
  四、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这表明教学应本着“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将学生自身的典型案例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丰富课程资源,使思想品德课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注意完整的把握其源于生活,通过生活和为了生活的三个方面内涵,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坚持以生活为本源,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的学生生活相融合;坚持通过生活学习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坚持让学生过好他们的课程生活,并促使其过一种美好的生活。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谈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需要明确的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显著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虽不成熟,但并非一无所知,而且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幻想,并且他们的自主意识在增强,平等观念在强化,再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量成几何倍的激增,学生关心热点问题和民主参与的热情明显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生对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普遍要求增加师生互动和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费劲地讲,而学生却收效甚微,甚至有学生与教师对着干。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改进灌输方式,进而改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
  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但这种学习是在师生双方统一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生的。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意味着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教师从多层面考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更需要教师的悟性,创造性劳动的积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让教师满怀激情地有效指引,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释放。
其他文献
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班集体建设包括班级目标的制定,班级活动的组织,班风的建设以及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等等。多元智能理论主张“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强调教育要开发学生的优势智能,这对班主任的班集体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班级教育目标制定的启示:  班级教育目标,就是班级在长期或某一阶段整个教育工作或某一项教育活动要达到的结果,它是班级教育工作的出发点。确立班级的
期刊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是国家法制建设甚至整个社会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也是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这是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生物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期刊
身为一名藏区小学英语教师,我总结出: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有效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一是“鱼”,二是“渔”。在学习过程中,“渔”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因人制宜,因学习任务的不同而变化的。  单词教学,潜移默化。在英语学习
期刊
目前西藏牧区教师量少质差,学校管理松散无序,教学质量差,是今天西藏农牧区小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对新课改的到来,以成大势所趋之势,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手段、方法、形式、目标都提出了规划和设计,同时对于小学教育管理来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在新课改理念下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来探讨当下小学教育管理与对策,对当前的小学教育管理方法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静下心来研究,切实体现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
期刊
【摘 要】思品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思品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提升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现实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
期刊
常言道:凡事失去兴趣,你的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可见,兴趣是我们做好任何事的基础,学习亦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1、兴趣是基础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作为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通过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用故事
期刊
要培养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必须从小开始。因为幼儿自制能力差,模仿能力强。正确的教育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容易使其受到影响,若不及时培养,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怎样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生活习惯是会伴随人的一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
期刊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在阅读中创设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活动情境、创设影视情境四个方面论述科学地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景化的、是富有个性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学实践也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
期刊
有一位哲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一名教师,热爱学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爱优等生容易,但爱所有学生却不容易;爱一时容易,长久耐心的关爱学生却很难,尤其是那些“差等生”,往往生活在被“爱”遗忘的角落。他们或许是思想、品德后进的学生,或许是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就像是一棵棵缺乏阳光雨露的小草,更需要老师用“爱”的阳光去照耀他们,用爱的雨露去滋润他们。  一、平等对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