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游艇志愿救援队 促进游艇产业发展

来源 :航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游艇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拥有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海域辽阔,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沿大陆海岸线,有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为游艇业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游艇旅游这一新兴的休闲消费方式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并将成为我国未来高端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之一。按照国际惯例,在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开始萌芽;达到5 000美元时,人们开始注重追求生活中的休闲享受,经济能力允许的消费群体会开始购买游艇;而当人均GDP超过6 000美元后,游艇产业也会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游艇超级大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和荷兰,还是“后起之秀”如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阿拉伯国家甚至是泰国等,几乎都是沿着这条轨迹发展的。着眼当下,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GDP已超过8 000美元,具备了发展游艇产业的外部物质条件。
  事实证明,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游艇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艇建造企业120多家,出口各类游艇300多万艘;内地注册的游艇数量约4 000艘,目前全国有约150个游艇俱乐部和10 000多个泊位。仅深圳一地,私人游艇已达到300艘,成为了全国私人游艇最多的城市,拥有将近1 000个泊位,每年游艇产业的总产值约在20亿元。
  按照国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发展。《中国游艇产业发展宣言》也指出:中国是游艇产业的新兴市场,游艇业的壮大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7个省市及80多个中心城市进行了景观水系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建设,有多个城市表示要大力支持游艇产业的发展。海事和船级社等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游艇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
  综上所述,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游艇产业将迎来良好发展契机。
  二、国外游艇发展经验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游艇发展相对较早且运行模式已经十分成熟。早在二战刚刚结束,美国、英国和意大利已经开始发展现代游艇产业。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世界游艇的年销售量约3 100艘,销售金额约5 270万美元。60年代初,世界游艇市场的年销售金额达到15亿美元,西方游艇工业已发展成为更加完善的制造、销售、修理、服务、金融、保险等综合配套的工业体系。在这一时期游艇展览会成交活跃,游艇俱乐部、游艇码头应运而生。
  目前,全世界游艇年消费额高达400亿美元,与大型邮轮市场相当。如果加上相关的维修、管理、娱乐等费用,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一艘,就连内陆国家瑞士也达到每69人拥有一艘。作为世界上游艇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游艇多达1 700万艘,美国游艇市场的占有率占世界游艇市场的50%以上,每年游艇的销售额就超过300亿美元,平均每10几个人就拥有1艘游艇。
  纵观世界游艇经济发达国家,会发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
  一是政府管理相对宽松,主要依托俱乐部管理。在发达国家,国家主管机关一般不直接对游艇进行管理,游艇入籍以及驾驶员证书取得相对较为宽松,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以美国为例,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培训取得游艇驾驶证书、费用也只要几十美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政府主要依托游艇俱乐部对游艇进行管理,包括对游艇驾驶人员培训、游艇维护保养以及应急救援基本都是依托游艇俱乐部实现。
  二是游艇俱乐部都成立游艇志愿救援队。在游艇产业发达国家,为做好游艇应急服务工作,游艇俱乐部一般都会成立游艇志愿救援队,救援队由专业救援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发展游艇活动参与人成为会员作为支援救援队。以英国为例,英国早在1824年就成立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作为海上志愿救助组织,24小时提供海上应急搜寻和救助服务;瑞典在1907年成立了瑞典海上救生协会,该组织同样也是民间组织,后来逐渐发展为瑞典唯一的全国性海上救生力量,为瑞典游艇、海上从业者提供24小时应急救援服务。这些组织有效地保证海上安全,为当地游艇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游艇志愿救援队形成国家救助网,在搜救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海上志愿救援队伍组织完善,在国家的海上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以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为例,该组织成立近200年来,共计救助十几万人,拥有救生船艇300余艘,在英国设有240多个救助站,全国拥有志愿救生员5000余人,为海上人命安全作出巨大贡献,也是世界海上搜救工作的成功典范。
  三、游艇志愿救援队在促进游艇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游艇安全保障和救援服务对游艇产业发展作用巨大。当游艇在海上出现各种设备故障、操纵问题或者事故时,救援队就在附近可立即施以援助非常重要,因此国外游艇俱乐部都非常注重发展游艇救援队。随着国内游艇产业的飞速发展,游艇安全保障等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完善游艇应急救援机制,发展游艇志愿救援队十分必要且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可以提供游艇紧急救援服务。游艇由于船体小、结构紧凑,要保证其美观、足够空间和舒适性,自身应急救援设备配备相对商船比较简单等;再加上游艇动力机械集成度高,一般无法实现自行维护;此外,再加上游艇操纵人员系非专业驾驶人员,只能处理简单的应急事件。一旦发生碰撞、搁浅以及着火等重大突发事件,游艇自身无法实现有效的救助。由于专业救助站点数量有限,一般难以对游艇实施快速救援,这时候就近的游艇志愿救援队就可以发挥距离近、装备精良和救援经验相对丰富等优势,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确保游艇上人员安全,并尽可能降低财产损失。
  二是可以提供非紧急的游艇援助服务。在游艇日常运行过程中,如遇到游艇常规机械故障需要拖带、油水不足需要补给以及操纵、靠泊困难时,专业救助机构难以提供这些非应急救援服务,游艇船主可以向游艇志愿救援队寻求帮助,解决类似困难。   三是可以组织互助救援。除提供上述两方面救援服务外,由于游艇志愿救援队构建了游艇之间的互助救援网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游艇志愿救援队可以发挥其作为组织实施平台的作用,代替政府组织协调附近游艇、相关游艇保障资源及时开展互助救援活动,保证应急处置成效,有效地降低应急成本。
  四是可以提供游艇技术培训。游艇志愿救援队本身就是游艇的实际拥有者、操作者和运行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受主管部门委托承担游艇驾驶培训、机械操作维护以及其他技术培训工作。
  五是可以协助开展游艇推广工作。在现实生活中游艇仿佛是高不可攀的,但是实际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生活品质不断提升,游艇是有可能走进千家万户,另外游艇俱乐部可以提供游艇租赁服务,满足游艇临时使用需求。游艇志愿救援队可以通过普及游艇知识,提供教育培训产品,提供安全保障服务等协助游艇俱乐部开展游艇推广工作,让寻常百姓消除游艇是富人专属奢华休闲方式、游艇安全无法有效保障等误区,逐渐接受游艇这一新的休闲方式,促进游艇产业快速发展。
  四、发展游艇志愿救援队几点建议
  (一)依托俱乐部,组建志愿救援机构。游艇志愿救援队要服务于游艇产业发展,其自身也必然不能脱离游艇行业独立发展存在和运行,最好的方式就是依托资质相对较好、运行规范的游艇俱乐部成立游艇志愿救援队,利用专业游艇救援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安排救援艇值班待命,充分利用游艇俱乐部自身人力(驾驶员)、物力(游艇、码头、泊位、场地)和技术资源,加以适当的培训和引导,在日常运行中借鉴国外游艇志愿救援服务经验,逐步成为游艇安全有力保障,促进整个游艇行业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鼓励游艇参与或参加,建立应急救援网络。游艇志愿者救援队建设的同时,可以考虑采用会员模式,吸收其他游艇俱乐部加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逐渐打造一个游艇自助互助的应急救援网络,形成自助互助的良好氛围,让游艇监管部门、从业者消除后顾之忧,进而更好支持、投资游艇产业,促进游艇业不断发展。
  (三)寻求专业救助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游艇志愿救援队在筹建初期,由于应急处置经验相对缺乏、从业人员技能有待提升,建议可以考虑寻求主管部门、专业救助机构给予技术支持和帮助,必要时可以选派部分人员前往专业救助机构学习应急救援知识,提升自身技能。按照国家海(水)上搜救工作“军地结合、专群结合”的原则,游艇志愿救援队是国家民间搜救资源一部分,是国家专业救助力量有益补充,是海(水)上搜救工作“专群结合”有益实践。将来,游艇志愿救援队发展到一定程度,建议搜救主管部门可将其纳入海(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进行统一管理,并给予政策、资金和装备支持。
  (四)开展教育培训和游艇推广工作。游艇志愿救援队发展之后,由于其装备相对完善、游艇实操和应急处置经验丰富,可以考虑让其承担更多的教育培训和游艇推广工作,协助主管部门负责日常游艇驾驶证照教育培训工作,协助做好游艇从业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定期开展游艇体验等活动,让更多人理解支持游艇产业发展。
  (五)积极开展互助救援和专业救援工作。游艇志愿救援队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游艇从业者和体验者的安全,游艇志愿救援队要按照主管部门统一协调,积极开展日常互助救援工作,自发维护游艇运行秩序,及时有效地组织实施专业应急救援工作,发挥游艇产业安全保驾护航者的积极作用。
  放眼未来,游艇产业将蒸蒸日上,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游艇志愿救援工作能够稳步有序发展,游艇休闲活动能尽早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游艇梦。
其他文献
10月28日~30日,“苏浙闽粤桂沪”五省(区)一市航海界同仁,欢聚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港口城市——扬州,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产城融合”为主题,举办第四届五省(区)一市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等。这个26年前起步的“学术联盟”收获丰硕成果,促进航海学科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赵东野到会祝贺。江苏省交通厅党
期刊
11月11日,与上海市航海学会共建“小海燕”科普教育基地的闸北区保德路小学拉开了“玩转航海”科技节帷幕。朱莉勤常务副秘书长率队助力学校开展航海科普活动,希望藉此激发同学们热爱航海事业的志趣,未来的航海家、未来的大力水手会从中成长起来。  在本届科技节期间,航海学会协助学校开展船模制作和水上安全知识竞赛。学会征集航海工作者亲手制作的各类船模送到学校布展,请来老海员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船模,让孩子们在动
期刊
摘要:随着航运市场的发展,船舶载运重大件甲板货越来越多,其安全风险也一直存在,因此而导致的恶性船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船载运重大件甲板货实施有效的安全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安全监管措施,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船舶安检人员必须清楚船舶载运重大件甲板货所存在的各安全风险和隐患,掌握国际公约和规则、法律法规等相关检查依据,并利用经验和专业判断,才能有效开展船舶载运重大件甲板货的安全检查工作。针对船舶安全检查
期刊
2015年10月15日!16日,学会危险品运输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欧盟船舶回收法规生效对业界影响”主题报告会,船舶驾驶、环保与防污染、船舶机电等专业委员会,以及科技咨询专家团队近30人共同参与研讨,信息交流及时,学术气氛浓厚,对航运企业全面理解欧盟新法规,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促进绿色航运都大有裨益。  法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营运船部经理高级验船师陈捷先生深入浅出地对欧盟船舶回收法规作了解读,阐述
期刊
摘要:船舶压载水的自动调整,是提高船舶稳性、安全航行、施工效益和船舶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讲船舶压载水自动调平系统的主要功能、基本要求、压载水调平系统应用、操作、管理,以提高船舶压载水管理水平,保证船舶工作安全可靠。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系统 自动调平 应用 管理  0概述  船舶在设计和建造上除了满足船舶规范下的该船舶的用途和功能外,还应该满足船舶处在水上平衡漂浮的理想状态。但是无论在设计上再完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了救捞、海工船舶以 “技术管理是基础、安全控制是核心、成本控制是目的”为管理理念;着重介绍救捞船舶船岸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主要业务功能与项目组织实施、运行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并就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本文对我国救捞、海工行业船舶实现信息化管理有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救捞船舶 海工船舶 船岸一体化 船舶智能管理  0 引言  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成立于1974年,是
期刊
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荷兰鹿特丹航海博物馆,共同策划的“航向世界”特别展于2015年7月9日~11月15日在滴水湖畔举办。展会集聚了150件世界航海“老古董”,其中,英、荷两国博物馆的许多珍贵展品是第一次“出门”。  “哈里森一号”航海天文钟到上海来了,我从因特网上得到这个好消息精神振奋。是吗?我知道,“哈里森一号”,它是航海天文钟的老祖宗。这次,它不远万里,从英国格林尼治海
期刊
如何带领航海学会办事机构新领导班子贴近海事服务实践,更好地为海事安全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陈纪鸿理事长心头。9月10日上午,学会理事长、上海海运总经理陈纪鸿,秘书长、上海海运办公室总经理谢国明,常务副秘书长朱莉勤等一行,轻车简从,前往上海海事局,与副局长、学会副理事长晨晓光,办公室主任、学会副秘书长陈煜等座谈,开展专题调研。  陈纪鸿理事长介绍了学会办事机构的组织建设、近期工作动态,
期刊
抗日战争胜利后,招商局接收和购买了很多三四千吨的客货轮,其中有十几艘船以历史名人命名,如自忠、麟阁、锡麟、秋瑾、元培、登禹、邓铿、林森、鸿章、教仁、成功、蔡锷等轮,这后七艘参加了香港十三轮起义,投奔新中国。  特别是“登禹”轮起义富有传奇色彩。  “登禹”轮是纪念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提到赵登禹一定会想到他组织的大刀敢死队痛歼日寇的英勇事迹与“大刀进行曲”。张自忠、佟麟阁两位名将也与大刀队关系紧密。
期刊
奚建忠,国家美术师,主要从事版画、中国画、装饰画的创作。  1954年出生于上海,进修于上海科技大学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曾就职于上海航道局声像室,后任职于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美术教师)。现为中国及上海美术家协会、版画家协会会员,被授予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特聘高级画师和高级名誉院士。  自开始艺术创作以来,其作品多次获得上海市、全国性美展的各种奖项。主要作品有《海平面构成》、《隔海相望》、《渔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