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望“东”岳,意气还相倾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的《望岳》(东岳)为古今文人所珍赏,也是入选语文教科书的经典篇目之一。因其名高,研究者甚众。同时,有关《望岳》的教学课例也呈现多元化的风貌。在其鉴赏解读与教学实施中存在诸多争论和差异之处。本文旨在综述此名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探索现状,以便优化《望岳》的教学与研究。
   一、《望岳》关键句词的多元赏析
   (一)“岱宗夫如何”的设问之妙
   开篇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珍赏。对于开篇方式特色,大体上有以下三种观点。
   明代林兆珂评说“首二句乃一问一答之词”,他认为首句属于问答式起篇。问答式开篇的妙处在于“表现泰山横空出世,跨越齐、鲁的雄伟面貌”[1],并且“营构出一个浑浩流转气象峥嵘的境地来”[2]。一问一答,泰山容貌全出,读者虽不曾亲临泰山,但经作者的一问一答,确有身临其境,登高望远,聚首高歌之感。
   清代金圣叹[3]认为“夫如何。犹云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一题当前。心手茫然。更落笔不得。恰成绝妙落笔。此起二语皆神助之句”。张道元[4]承继金圣叹“心手茫然”一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认为“心手茫然”表现出的是“人生迷茫”。《望岳》独特的开篇技巧暗含着杜甫人生迷茫”的情绪。如果我们结合杜甫当时科举失败而又不甘失败的情绪,心手茫然确有人生茫然的情愫暗含其中。
   朱洁颖[5]、周相录[6]认为首句这种体式启篇,在唐朝五言诗中是十分稀少的,而它产生的奇崛的效果,为《望岳》的开篇赢得赞誉,“仿佛戏剧名角的一个精彩亮相,就换来了阵阵掌声”。读者未见泰山全貌,仅凭作者“岱宗夫如何”一句,泰山高大的景象即可凸显。同时,在此句中关于“夫如何”中的“夫”字词性的问题,学界历来有很多争论。其论争焦点集中于“夫”字究竟是虚词还是实词。
   “夫”字为实词。翁方纲[7]认为“夫”字为实词,指岱宗而言。其论证曰:“岱宗夫如何五字是杜公出神之笔,‘如何’二字虛,‘夫’字实,从来皆误解也。此一‘夫’字,实指岱宗言之,即下七句全在此一‘夫’字内。”今人徐仁甫[8]认为“夫”和“彼”意思相近,“夫”就指的是泰山。萧涤非[9]先生则分析了“夫”在古文中的普遍用法,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是创新之处。“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付丽春[10]承继萧涤非先生观点,其认为杜甫是有意识将其放在句中与“如何”二字搭配,起加重语气的作用,并且引证杜诗《高三十五书记》“美人名不及,佳句法如何”作为例证。但是也有许多人持相反观点,认为“夫”字为虚词。范文质[11]认为这个“夫”字只能做为指示代词理解,凑足了一个音节,如此而已,别无他义。陆嘉明[12]也做如是理解,“句中着一‘夫’字,虽无实义,而能助其语气,如闻诗人惊叹赞美之声息”。
   我们认为“夫”字如果理解为实词,作“泰山”“它”来理解,那么《望岳》整篇诗味的浑厚上,似乎略有瑕疵,折损了整篇诗作的境界。而作为“虚词”来理解,虽然不符合古文行文习惯,但是更符合杜甫创作此诗的心境,同时,也同之下几句诗作的气魄相吻合。
   (二)“齐鲁青未了”的争议
   有关“青未了”的争论集中在“青未了”的对象上,也就是说“青未了”描写的是泰山还是齐鲁大地。对此学者们争论颇为激烈,但透过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可以看出争论实质是对杜甫写《望岳》的立足点的讨论,即作者写《望岳》时是否登上泰山。认为杜甫的立足点在泰山上,放眼望去,“青未了”的对象就是齐鲁大地,甚至超越这个范围。认为杜甫未登山,“青未了”描写的对象就是泰山,“青未了”指的就是泰山的景色。因此讨论是否登山才是“青未了”争论的核心所在,针对作者是否登上泰山的讨论,下面分而述之。
   “登岳而望”。夏松凉[13]先生也在其著作中称“本篇是登山远眺之作”,但缺少深入分析。李军[14]的见解颇具特色,他认为“就全诗的内容来看,不难发现诗人‘望岳’时的立足点是变化的,并非固定在一地不动”,并且是“边行边望,边望边向高处走”[15]。叶嘉莹[16]先生虽然认为此诗是杜甫“在半山腰写的”,但从其论述来看,与李军和吴小如的看法暗合。从远处“望岳”、到近处看到泰山,发出“夫如何”的感叹,登泰山看见“齐鲁青未了”的实景,自己被泰山美景感染,虽然没能登到山顶却也毫不掩饰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
   “向岳而望”。从古至今,持未登山论者甚众。下面分类而述之。
   有学者从诗作特点出发认为杜甫没有登上泰山。清代仇兆鳌[17]以诗作“四层写意”之区别,论述其未登山。浦起龙[18]从四句描绘意境之不同出发,认为杜甫应当是“遥望”泰山。萧涤非[9]以写诗距离的远近、时间变迁等因素为理由,认为作者是“望岳”,并未登山。张祖训[19]从保存“诗味”出发,认为作者未登山。但是,为了凑足诗味去迎合某一种观点,这样的观点过于主观。
   有些学者从诗句本身出发认为杜甫没有登上泰山。胡国瑞[20]、金性尧[21]、朱东润[22]等人从诗的题目出发,认为诗的题目是“望”,而不是“登”。所以,作者未登山。许永璋[23]认为“齐鲁青未了”句,“只能在登高远眺时才能产生这种完美的境界”。束长春[24]从诗的末句出发,认为“登岳”只是杜甫愿望,因此其“杜甫写此诗时还没有登山,只是‘望山’,故题为‘望岳’”。不管学者们从诗中的哪一句出发,都是不全面的。我们认为看待一个事物,不应该盲人摸象,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三)“决眦”“入归鸟”的解析
   对这首诗的解读,分歧最大争论、最激烈应属此句。关于此句争论有两处,第一处是对“决眦”字句的解析。
   在“决眦”应怎样解释上,历来为学者所争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认为:“目眦决裂,入于飞鸟之归处。”仇兆鳌在《杜少陵集注》中同意此说法,并认为“决眦”一词来源于曹植《冬猎篇》中的“张目决眦”一句,其应理解为“决,开也。眦,目眶也”。“这两说是旧学专家中较为流行的有代表性的解法”。[25]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曹德华[26]认为蔡梦弼的解释“此解之谬更何止千里”,同时他不同意仇兆鳌将“决”字理解为“开也”。其认为“出句中荡胸者层云,对句中决眦者也应之为归鸟”,决字,应理解为“小鸟飞貌”,作“疾”来理解更为恰当。叶佳桐[25]同意这一联是工对,但从“决眦”对仗规则、原始文献意义及人的现实感受出发认为“‘决’字仍以解为‘开也’为好”。    第二个争论的焦点是教科书对“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翻译。萧涤非等人[9]给出的翻译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7]的理解是:“望见山中层层云生,舒展飘拂,心胸像经过洗涤一般;凝神远望,目送山中的飞鸟归林。”这些解释无误,但流于表面,诗味消弭。
   吴铜运[28]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解读为“远望层出迭起,不禁心胸坦荡。目送归鸟入巢,眼睛几乎都要睁裂了”。这样的解释比起上文提到的萧涤非等人解释更加深入了一层,但在“决眦”一词翻译上,仍旧不得要领。袁和平[29]认为“只有识别了这一联的互文修辞格,才能准确而全面地解读诗句的意境”,其应翻译为“远望泰山蒸腾的云雾,飞去归巢的鸟儿,使我心胸开阔、荡漾。远望这一切,我的眼眶差点儿睁裂了”。袁和平的解释虽然看到了互文手法的运用,也和诗境吻合,但是“决眦”一句的解释同样难以服众。
   在21世纪的杜甫《望岳》研究中也出现了几个富有新意的研究点。如对于《望岳》蕴含的情感内容的分析,对于此诗富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向来没有太大的争论,但付春丽[10]则做了深入的分析,采用“‘以杜证杜’‘诗史互证’及‘文本缉读’”的方法,论证《望岳》中却有“诗人考试落第后壮志难酬、悲观失望的感情线索”。杜甫于开元十三年目睹玄宗在泰山封禅恢弘的仪仗场景,精神为之震撼。此刻的泰山,不仅是一座名山,更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精神寄托,是杜甫“致世”精神的物化。但十几年后,落第后的杜甫再登泰山,曾经的凌云壮志只剩下现在的名落孙山,巨大的心里落差所产生的万千思绪在诗人心中徘徊。而此刻诗人只能将思绪寄予眼前的泰山。在遭受失败后,是不忘初心、奋力进取还是心灰意冷、改辄易帜。因此,我们感叹诗人积极向上的豪情壮志时,更应看到詩人深陷困境却乐观为理想奋斗的精神。
   二、《望岳》诗体的定位探讨
   有关《望岳》诗体的讨论表现为对该诗是律诗还是古风的争论。律诗和古风在字数、对仗、押韵颇有不同。《望岳》为古诗,出现在了历代选本、文集中,如清沈德潜著作《唐诗别裁集》、孙诛之《唐诗三百首》、近代高步瀛之《唐宋诗举要》、当代萧涤非的《杜甫诗选注》等等,都将《望岳》归入“五言古诗”行列。但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吴奔星[1]从韵律、对仗的立场出发,认为《望岳》属于五律。到了20世纪末,《望岳》属于“五律”更是多见于期刊,甚至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的汪兆龙[30]先生也默认《望岳》为律诗。
   到了21世纪初,何铭[31]认为一首五言律诗,必定同时“五言八句、颔联,颈联对仗、押平声韵、讲究平仄”等特点,而《望岳》的声调根本不符合五律的格式,因此《望岳》不是律诗。张永军[32]等人从律诗和古诗的区别出发,认为“古诗既可押平声韵,又可押仄声韵,而律诗一般只押平声韵。杜甫的《望岳》,即是押的仄声韵(“了”“晓”“鸟”“小”并属上声筱韵)”。因此,《望岳》当属古诗行列。21世纪初,李莲花[33]就《望岳》的体裁问题从“句数、押韵、平仄、对仗”四点做了分析。认为《望岳》不属于律诗有以下几点:在押韵方面,《望岳》首句“何”押的是“五歌”,是平声韵,这与“十七篠”仄声韵一平一仄,相去甚远,无法和谐。故从押韵的规则来看,《望岳》不是律诗;在平仄方面,《望岳》的首句是仄起式,仔细比对,和仄起仄收式与仄起平收式两种格式都不相同,同时《望岳》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第四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不相反,全部失对。最后一处失黏,所以《望岳》不能当作律诗看待;并且,《望岳》诗中“岱宗夫如何”“荡胸生曾云”两处都是三平调,这是典型的古体诗格式。由此可见,《望岳》不是律诗,而是古风;在对仗方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句,“神秀”与“昏晓”词性不相对。此句不符合律诗对仗的要求。因此,《望岳》是古风而不是律诗。
   不管站在哪种立场来看,《望岳》都不能满足古风或者律诗对诗体的全部要求。但是《望岳》的艺术特点靠近律诗多一点,称其为拗体五律也无可厚非。
   三、《望岳》教学处理
   有关《望岳》的教学文章较少,尤其缺少高质量的课堂实录,读者看不到课堂原貌。围绕《望岳》的教学,研究者主要讨论了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一是了解作者生平、作品风格及写作背景;二是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字句韵味,感受作品蕴含的意境;三是体会作者不甘失败、积极向上的情感。其中在执教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如黄继艳[34]认为当中小学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做事缺乏毅力等等,教师可用《望岳》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关键词教学法[35]与对比法让师生紧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形象、品味文本精美字句。通过诵读法[36]教学来体会作者不惧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也有部分执教者看到“孤篇教学‘碎片式的浅表印记’的弊端,采用串联教学法以求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7]。通过对比教学[38]让学生感受到《观沧海》和《望岳》异同处。
   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对《望岳》文本理解稍显狭窄,不能及时吸纳文学界的研究成果。例如,对于首句开篇方式的赏析、对《望岳》蕴含情感态度的分析。二是有些教学方法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过高。如串联教学法对师生的古诗词的积累提出了挑战。
   四、教学建议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需要尝试改变孤篇教学的方法,以调动学生“沉睡的知识”。但考虑到初中生诗词储备较浅的实际学情,不建议使用串联教学法。基于教材的篇目安排(北师大版、人教版、统编本教材均收录了这两首诗),建议和《望岳》进行对比教学,在对比中领略文本独特之处。因此,提出如下教学设计:
   1.初读品诗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标出不认识和理解不了的词、句。接着,教师按照诗体之平仄要求朗读课文,解决不认识字词的问题。在接下来疏通诗意时,要对文中的出彩的字、词和句式,可参照文学家的研究对其做细致的解释。如“青未了”“夫如何”“决眦”等。杜诗的解读空间很大,教师不妨多一些零碎的提问。如:你认为“‘岱宗夫如何’设问的妙处在哪里?”教师不去计较学生答案合理与否,只要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探究就好。    2.对读悟诗情。在学习《望岳》之前,学生已于七年级学过杜甫的《春望》,这两首诗的标题都有“望”字,且诗风差异显著,极具可比性。因此,将两首诗进行对比教学,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此阶段可让学生思考二个问题:1.《望岳》中你觉得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看到了什么?2.《春望》《望岳》都有“望”字,请讨论作者“望”到的意象有何不同?为什么?问题1是对问题2的积累,作者立足点虽有争议,看到的景象却无大的区别。同时对问题1的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问题1中的立足点讨论,学者对此有了深刻的讨论,在此不再累赘,但教师在提出此问题后,需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综述部分已经提到)去思考作者的立足点,以提高学生对文本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公布学者们的主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学生,作者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后,教师将《望岳》的意象归类,并板书“奋发”型意象。接着让学生讨论问题2,由于之前学过《春望》,让学生回答《春望》中的意象难度不大。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类,并板书“哀苦”型意象。老师接着问“同一个作者的作品,为什么意象会有“哀苦”和“奋发”之区别呢?教师进一步阐释两首诗写作背景、写作心态的不同。在阐释《望岳》写作背景时需围绕杜甫“科考名落孙山”与“不甘失败”两点进行重点发挥。
   3.细读赏诗境。将写作背景阐释完后,要求学生重读《望岳》,着重体会其中情感。自读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3:科举失败后,作者为什么要来泰山,而不是其他山?供学生讨论片刻后,教师解答。此时,教师根据诗作背景和付立春[10]等人的研究做进一步阐释。此时的泰山既是十一年前杜甫“立志之山”,又是此刻见证自己“落第之山”。巨大的心里落差让杜甫百感交集,他越是将泰山写得如何“高大”“雄伟”,越是证明自己十几年前立志时的豪情,反过来也越能体现自己此刻“落第”时的心痛。但是,杜甫没有一蹶不振,他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声音。此刻的泰山不再是一座“名山”,而是一座“銘”山,它铭记着杜甫年少时的豪情。在杜甫年少时,见证其“立志”;遭受挫败时,鼓励其努力奋发。所以,在欣赏《望岳》时,既要看到杜甫积极向上的豪情,又要能体会到其中夹杂着失落的情愫。败而知愧、败而不馁,知“愧”而后勇,这或许就是《望岳》留给我们丰厚的遗产之一吧。
   参考文献:
   [1]吴奔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简说杜诗《望岳》[J].语文学习,1979.3.
   [2]周文轩.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望岳》赏析[J].语文天地,2000.10.
   [3]金圣叹.金圣叹选批杜诗[M].成都古籍出版,1983.
   [4]张道元.《望岳》开篇艺术探析[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5.z1.
   [5]朱洁颖.气骨峥嵘 体势雄浑——重读杜甫诗《望岳》[J].读与写(教育学刊),2012.5.
   [6]周相录.杜甫《望岳》[J].新解古典文学知识,2011.3.
   [7]翁方纲.石洲诗话[M].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1935.
   [8]徐仁甫.杜诗注解商[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9]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
   [10]付春丽.杜甫《望岳》新解[J].杜甫研究学刊,2017.2.
   [11]范文质.即景生情 托物言志——也谈杜甫诗《望岳》兼与萧涤非先生商榷[J].大庆社会科学,1987.1.
   [12]陆嘉明.壮怀高远 悲怀沉郁—杜甫诗《望岳》与《登高》的渐进式阅读[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
   [13]夏松凉.杜诗鉴赏[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
   [14]李军.是“向岳而望”还是“登岳而望”——谈杜甫《望岳》诗的立足点[J].德州师专学报,1994.1.
   [15]吴小如.吴小如讲杜诗[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16]叶嘉莹.杜甫《望岳》赏析[J].中华活页文选,2014.8.
   [17]仇兆鳌.杜诗详注[M].中华书局,1979.
   [18]浦起龙.读杜心解[M].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
   [19]张祖训.也说“(汤皿)胸生层云,决(月此)人归鸟”[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1.
   [20]胡国瑞等.新选唐诗三百首[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1]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3]许永璋.说杜诗《望嶽》[J].文学评论,1980.4.
   [24]束长春.“齐鲁青未了”注释质疑[J].语文学习,1997.2.
   [25]叶佳桐.“决眦入归鸟”另解[J].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5.
   [26]曹德华.“决眥入归鸟”新析[J].文学评论,1983.1.
   [27]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人民出版社,2003.
   [28]吴铜运.初中文言文释注及赏析[M].长春出版社,2002.
   [29]袁和平.《望岳》的颈联[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0.
   [30]汪兆龙.让学生多读些古诗[J].中学语文教学,1994.8.
   [31]何铭.《望岳》不是五律[J].中学语文教学,1995.2.
   [32]张永军,房卫国.律诗和古诗的区别——从杜甫的《望岳》谈起[J].语文知识,1999.4.
   [33]李莲花.《望岳》正裁[J].中学教学参考,2009.27.
   [34]黄继艳.打开心灵之窗 导入理想之光——《望岳》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J].河北教育(德育版),2015.2.
   [35]王辉.《望岳》与《春望》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6.
   [36]范艳玲.《望岳》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2.
   [37]徐海静.“串联”教学,别样精彩[J].语文知识,2015.05.
   [38]郭治锋.我这样教《望岳》[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03.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学生历来都是接受式学习为主,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是完全正确的;但如从文章学角度看,就不一定合适,比如,八股文今天就不宜学。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批判性思维解读文章庶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通过不断的怀疑、对比、分析、论证、构建等步骤反思自己思维正确性的思维。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纯接受式阅读的积极的阅读姿态。它要求阅读者理性分析文章
笔者一直在关注同根同源的香港与内地的初中语文教育。2016年内地的初中语文教材全新改版,统编版教材构建了从“教读课”到“自读课”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从顶层设计来看,笔者认为和2014版香港启思版《中国语文》是大致相同的,都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两地在单元教学中都有自读课文的编排。下面先来看看香港启思版的单元课文整体构架以及助学系统的设计,以中一上单元一课文架构
记得几年前,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中的两句歌词家喻户晓:“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得民心”与“得天下”的关系,以及如何“得民心”,两千多年前的孟老夫子早已说得非常清楚。《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心者,天下人心向背,爱憎臧否也。用现在的话说,“得民心”,就是看民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高兴的
《历史的底稿》是张鸣“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的第二本。跟第一本《历史的坏脾气》一样,娓娓道来,细腻婉转,对历史的脉脉温情洋溢于字里行间。这是张鸣一直以来的风格,他似乎无意于架构体系恢弘的大历史,而独钟情于历史的碎片。那些掩埋在岁月的尘土中的不起眼的碎片,被他的笔管一个一个地拨拉出来,然后轻轻地擦拭,轻轻地哈气。还真就那么神奇,就在他的擦拭和吹拂中,那些不起眼的碎片渐渐露出了精致的纹理,渐渐复活了缤纷
《文心雕龙·情采》有曰:“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1]前者是“吟咏情性,以讽其上”,因而感情真实,文辞精练。后者是无病呻吟,夸耀辞采,因此感情虚伪而辞采浮华。刘勰在此强调了语言表达的缘起——“情志”。与此相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言及“语言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时强调:“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
教师选用学生不知道却想知道、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的内容来组织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难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形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相对集中,这是语文课堂展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学生的个性问题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学生的个性问题是在教师预设教学内容之外產生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反馈。
2016年,依据新课标而研制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正式投入使用。这套教材在八、九年级增设了四个活动·探究单元,分别是学习新闻(八年级上册),学习演讲(八年级下册),学习诗歌(九年级上册),学习戏剧(九年级下册)。“活动·探究”单元作为统编本教材的创新特色之一,它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
一位来自奥林匹克故乡的希腊人塞莫斯·古里奥尼斯给越来越火的奥林匹克“泼了一盆冷水”:测试成绩并努力提高成绩的“体育运动”……持续折磨着真正的、纯粹的、圣洁的体育运动,同时被它折磨的当然还有整个人类社会。那么,在古里奥尼斯眼中,奥林匹克是怎样的呢?且让我们随这位希腊人一起探访奥林匹克历史,了解希腊式思维,进而了解希腊文明。  《原生态的奥林匹克运动》一书共有35章。依我看,此书可称作奥林匹克“文化苦
艺术是什么?这是每一本谈论艺术的书籍都试图去解释的终极问题。鉴于艺术本身极富感性色彩的审美特性,所有这些关于艺术的解释通常都是以比喻的方式出现的: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家以及艺术理论家将艺术比喻为“镜子”,认为艺术就像镜子照出物体一样来模仿世界;现代的艺术理论家又转换了角度,将艺术看作是“灯”,认为艺术不是“反映”物体而是“照亮”了对象,它让那些原本处于幽暗混沌之中的事物自己显露出自己真实
付瑶,广东省深圳艺术学校教师。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探讨性的观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实施中需体现和贯穿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实践性这三性。我提出这个观点是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认为语文作为一门教授汉语的语言课程,应该有别于像英语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