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慧之梦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梦想。
  有些人的梦想要么高得可望而不可及,要么俗得可笑而不可为。而我手中这本书的主人公——开慧烈士和她的梦想,却是如此的崇高、坚定和绚烂。
  打开余艳的长篇纪实文学《杨开慧》,我就被主人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的那绚烂的梦想所深深吸引了。
  自由之梦,伴随着开慧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小时候,她就痛恨社会的不公,立志追求自由和平等,“嫉恨那些穿华服只顾自己快活的人”。她13岁认识毛泽东,又随父杨昌济到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深受五四运动和毛泽东等一批革命先驱的影响。她毅然剪掉长发,不仅给毛泽东以及后来的人留下了青春靓丽的“开慧式发型”的美好形象,而且在当时,她以自由女性的代表身份,率领女同学走上街头,抗议礼拜上帝的校规,并向禁锢女性的封建主义发起挑战。她追求自由的婚姻,要求男女平等,这在当时是莫大的叛逆行为,为社会习俗所不容,但开慧坚定地做到了。就是这样一位向往自由的伟大女性,当革命需要她牺牲的时候,为了绝大多数劳苦大众的自由,她义无反顾地抛弃了个人的自由,献出了自己年仅29岁的生命。
  救国之梦,是开慧矢志不渝的寻觅和追求。少女时代的开慧,就参加了毛泽东组织的不少革命活动,结婚以后更是成为毛泽东身边的主要工作人员。当她体察到毛泽东一心救国救民、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革命志向后,即全身心地支持毛泽东的革命活动,把革命工作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对此,这部纪实文学用了浓墨重彩的笔调来叙述。这里,我只想选取一幅画面与大家分享:
  1925年春,开慧随毛泽东带着两个孩子从上海回到韶山。毛家媳妇第一次来到婆家,就不知疲倦地开展救国救民的革命活动,在毛氏宗祠办起了农民夜校。“金凤子,开红花,一开开到穷人家,穷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话;今天望,明天望,只望春天出太阳,太阳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这首由开慧教唱的《金凤子》,至今还是那样的优美动听。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开慧就是这样忘我地工作着。1930年11月,当开慧在英勇就义的最后时刻,仍然用鲜血和生命拥抱梦想:“牺牲小我,成功大我。”她就是怀着这样的梦想慷慨赴死的。
  相思之梦,是作为妻子、女儿和母亲三重身份的开慧,其真情实感的必然迸发。作为女儿,她多想为白发的母亲尽孝送终;作为母亲,她更有千万个理由呵护自己的三个孩子长大成人;作为妻子,她的多少个不眠之夜都是对远方丈夫的百般相思和牵挂。开慧最初是决心独身的,但“自从听到他的许多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我就爱上了他。”“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一定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这些手稿,正是相思之梦的真切流露。毛泽东的革命精神、超人胆识和非凡智慧,深深地吸引着开慧;开慧的秀美、聪颖、娴雅、忠贞,也深深地感动着毛泽东。但婚后的生活颠沛流离,毛泽东为革命东奔西忙,这对患难夫妻经常天各一方,只能共同做着相思的梦。爱之深则思之切。1927年毛泽东上井岗山后,恶劣的环境使他们音信隔断,毛泽东只能在战火中默默地为亲爱的夫人和孩子祈祷,而开慧则夜不能寐,深深地牵挂着自己心爱的丈夫:
  “一月,两月,半年,一年,至于三年……”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我的心里叫着,我的人呀,我要吻你一百遍呢,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你的头,我要吻到,你是我的,你是属于我的。”
  在白色恐怖下,开慧只得把对丈夫的牵挂和思念藏在心底里。心里实在难受时,她只得拿起笔,一篇篇断断续续地记下来,小心翼翼地藏进板仓老屋的墙壁里。当50多年后的1982年,人们从墙壁里发现了4000多字的多篇手稿时,毛泽东也已逝世6年多了。假如毛泽东能读到这些手稿,知道开慧这样深深地眷恋着他,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其实,毛泽东又何尝不怀念自己亲爱的夫人呢?他1957年10月亲笔写下《蝶恋花》一词,“骄杨”二字应该代表了毛泽东的心情。这是真正的两地相思之梦啊!
  成功之梦,是开慧大义凛然、死而无憾的力量源泉。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出身书香门弟而且花样年华的女子,只要在脱离夫妻关系的声明上签字就可获得个人自由的机会,她为什么要放弃,而毅然决然地选择走向长沙识字岭刑场的死亡之路?其实,开慧烈士在手稿中早就作了回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喜欢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我决定把他们——小孩们——托付你们。”
  我“死不足惜,只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是的,开慧烈士选择走向刑场,是因为她坚信润之领导的革命一定会成功,“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
  开慧的成功之梦,与青年时代毛泽东所追求的国家独立、民族复兴、革命成功的伟大梦想取向一致,是中华梦想与个人梦想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可以告慰开慧英灵的是,您的鲜血没有白流,您追求的革命成功之梦早已实现了,您在韶山农民夜校里教唱的“太阳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早已成为了祖国大地的真实景象!
  开慧之梦是凄美和绚烂的,给了后人许多启迪和无穷力量。
  《杨开慧》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的高明之处,正是巧妙地运用开慧烈士的手稿,充分挖掘和展示了一位伟大女性集自由、救国、相思和胜利于一体的绚烂之梦!
  (作者单位:湖南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谢然子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现代革命,给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提供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时代背景、崭新的精神武器与思想动力。当代官场小说是这场革命重要的文学成果。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中国文学,在文化寻根、主旋律、现代后现代和官场小说四个流向的展开中,文学的现代性、文化性和主旋律研究已经很充分,唯独官场小说的研究还没有真正开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本真意义上的官场小说,是199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谁是当下的社会主体?有无这样的主体?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起因是央视春晚近几年的文化领导权危机。作为一种文化领导权的实践,央视春晚前20年的风光不再,且日渐式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央视春晚原来预想且屡屡给力的“全国观众”分崩离析,想象中的、统一的观众群体,已经被生存处境、思想观念、文化立场、审美趣味完全不同的、多元化观众群体所替代。对赵本山的接受的变化就是典型。赵本山走红的时代,
期刊
新年好——新行星——世界——家!  这第一封信寄往你的新居所  ——说它繁茂、翠绿不对②——  (繁茂:反刍)你的充满回响的所在,  像是风神空洞的塔。  这第一封给你的信寄自你昨天的  故国,在那里,离开了你我的心止不住抽搐,  这片大地,现在已是一颗朝向你的  星……告别和后退的法律  就在痛失的爱人那张已成为另一个人的  脸上,难以忘怀,成为不可能。  要我告诉你我是怎样知道的吗?  没有地
期刊
在已有的研究文章中,贾平凹1984年发表的《腊月·正月》被一致认为是反映乡村改革的代表性作品,与作家同一时期发表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等并置。“如果说《小月前本》和《鸡窝洼人家》集中地表述了人们所具有的新的素质对于改革的重要,那么《腊月·正月》则着重强调了只有破除旧的保守习惯势力,改革才能向前迈进。”①张韧也从改革文学的角度来肯定过这部作品:“超越了前几年写改革矛盾过程的台阶,进入了更深的层
期刊
朱洋在年轻女作家马小淘以婚恋为主题的小说中,无疑属于可嫁性不强的,他没钱熙源(《慢慢爱》)有钱有事业,也不像钟泽(《春夕》)有份稳定靠谱前途远大的大学里的工作,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谈婚论嫁的男主角。存款才二十万,住在租的房子里,单位呢,不是国家的,即使在FESCO注册也没用,一样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今天出了公司门明天就谁也不认识你了。朱洋是一个北漂,一叶可怜兮兮、命薄如纸的浮萍。这样的浮萍想要扎根
期刊
以艺术水准和口碑的标准来衡量,由郭敬明原著改编的电影《小时代》《小时代2:青木时代》及《小时代3:刺金时代》都可谓是商业电影中的奇葩。可是尽管《小时代》在知名网站豆瓣网上的评分只有不及格的4.8分,但这部并非大制作的非主流影片却能揽得4.83亿的票房。以至于原本计划在贺岁档才推出的《小时代2》火速提档在暑期接踵上映,结果两部影片总票房将近8亿。《小时代3》也于7月27日上映,市场火爆。同时,《小时
期刊
湖湘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倍受社会关注,作为新时代湖湘书法艺术典型代表人物张敏,在书法创作适应新时代需求上作独到的探索。  传承湖湘书艺审美精髓。千百年来,湖湘书艺思想受理学的熏陶,一步一步与主流的中原文化融合。在认同的同时,屈骚传统、蛮夷血性的遗传又催生出湖湘书艺格外崇尚领导标新的审美特质。湖湘人瞧不起遇到困难绕道走的懦夫,敬仰披荆斩棘视死如归的英雄,崇拜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浩
期刊
无疑,“底层叙事”已成为新世纪当代文学地标性建筑,在转型期社会,一切下层民众的显在问题和潜在矛盾都成其观照的对象。这种回归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写作潮流,不啻体现了作家们深切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合法性历史进程——比如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反思,为我们对快速变化的世界进行多向度考察和再认识提供了事实可能和文本依据。笔者认为:这种努力和尝试是必要甚至迫切的,因为许多往往看似正当
期刊
张 敏 1968年生,湖南临湘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韩日书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第八届青联委员,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德艺双馨”书法家。在工作之余,研习书法,其书法作品及书法理论文章频见全国多种报刊杂志,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书法比赛中获奖。出版的书法专著有《少儿书法教程》《孙过庭书谱技法》,书法技巧实用丛书《颜楷多宝塔技法》《魏碑始平公造像记技法》《米芾行书技法》《
期刊
在隐秘的渠道或者个体意义上,早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黄永玉为毛泽东纪念堂中坐像后面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后以此制成壁毯)已经具有独特的艺术的现代形式探索意义,这幅具有“卡通风格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作品安详、浩大、宁静,没有宣传性的暗示,也没有对领袖的颂赞”①。卡通风格的作品消解了原本文革中惯常使用的写实性传统绘画风格,将中国山水画全景图案做了一定程度的归纳、夸张与变形,不仅与文革时期美术“红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