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防身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月29日,18名深圳驴友在徒步穿越羊台时遭遇十余名山贼拦路打劫,手机、相机、手表、现金等财物被洗劫一空,数人被打伤,只有一人侥幸躲过。
其他文献
户外运动爱好者们都深爱着美丽的地方,四川更是我们多次涉足的户外天堂,那里有美丽的四姑娘山,有清秀的卧龙保护区和可爱的大熊猫。而汶川、映秀、青川……这一个个美丽而熟悉的地方我们也曾一次次地路过和停留。而当这里蒙受灾难的时候,当我们的技能能够带来些许作为的时候,当美丽的四川需要我们的时候……既是人性的本能,也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数不清的户外爱好者成为志愿者奔向灾区,愿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希望!    
五声工作室:  2003年成立于北京,是一个致力于艺术、教育、社区活动的独立文化机构。供职于《中国日报》的穆谦和曾经担任THAT’s BEIJING杂志主编的李宝衍现为五声工作室的主要策展人员。从成立至今,五声工作室在798艺术中心的南门空间先后举办了多场民族演唱,演出的歌手均是来自各民族原住地的普通歌者。  梦想移植:  2005年,经五声工作室的邀请和组织,土耳其出生的哈萨克族先锋女歌手萨黛特
为什么攀岩?  因为爱攀岩。  为什么旅行?  因为可以去不同的地方攀爬不同的岩。嘿,我说伙计,这没有太多为什么!  我的脑袋有时太爱管闲事,“刨根问底”的科学精神遭遇攀岩者率性简单的回答,就像中了一招化骨绵掌。  如果说人总在寻找不同的东西,那么攀岩者的旅行就是在寻找不同可以攀爬的地方。  这种旅行,是一种生活的影像,连接他们的过去,现在还有未来;  这种旅行,是一种本性的呼应,因为他们是岩石的
夏伯渝:1951年生,中学毕业后,进入青海体校,成为足球运动员,1974年入选中国登山队,1975年随队冲击珠峰,因天气恶劣下撤。他将睡袋让给队友,发生严重冻伤。虽然经过了截肢、癌变、再截肢,但他攀登珠峰的愿望始终比健康人强烈。  对于一些业余或者专业的登山爱好者,家里各种专业的背包也许有六只以上,而对于曾经是专业登山运动员的夏伯渝来说,他家里各种专业的义肢(我们一般人称作假肢)也有六只以上,不算
“啾啾啾……”一阵悦耳的鸟鸣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今天是星期天,我们一家可是要用耳朵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呢!  走出家门,大街上的车辆来来往往,车水马龙。摩托小子“轰轰轰”,威风地嚷:“快点闪开,小心撞到你们!”自行车老爷爷“丁零零”,笑呵呵地招呼着:“让一让,俺老人家要去菜场买菜了!”汽车绅士“嘟嘟嘟”,高声地喊:“我的主人有急事,请让一让。”所有车子的声音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大街进行曲”
去过阳朔很多次,竟然是在别人的图片里见到这个路标,再去阳朔的时候特意找到它,搞了一张“立此存照”,也算是鄙视自己之前的粗心大意吧。也许因为在阳朔“烂”在西街的时候,西街就是我的世界吧,去酒吧或者饭馆或者酒店都是凭直觉抬腿就到,路标对我形同虚设,但是离开阳朔以后再看到这块牌子,感受就不同了。  一根简单打磨的木头柱子,从上而下挂着N多箭头,几乎可以用横七竖八来形容,英文地名显示着:北京1823公里,
“滴滴答答”,一场蒙蒙细雨沐浴着空旷寂静的山野,太阳已经下山了,小鸭子在门前“嘎嘎”叫着,欢快地玩耍着。夜晚即将到来,阵阵晚风吹過,可以让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洁无瑕的月光从密密的松林间隙慢慢透过来,映在小溪上,犹如一面镜子,让高大的松柏和路边的小花闪闪而动。听,那“叮叮咚咚”响起的是什么声音?原来是清澈的小溪在石头上流过的“歌声”,清波漾漾,让人无不感到惬意。  竹林里人声喧闹,洗衣的女子们归来
龙卷风是公认的最难以捕捉的大气现象之一。科学家们至今普遍认为,龙卷风依然是地球上最难以理解,也最神秘的自然现象之一。正因如此就有这样一群“暴风追逐者”。身材瘦削,平时喜欢戴一顶红色遮阳帽的霍林西德就是其中一员。他经常在凌晨醒来,然后一个人驱车几个小时去得克萨斯。不为别的,只为了看一眼那里是否有龙卷风。  当我第一次听朋友讲起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疯子”,下巴差点没掉在地上。惊讶之后就是好奇,他不害怕
冬天来了,我一天到晚都在等太阳。等了三个月,太阳只来了几天,还都是雾蒙蒙的。没办法,就算这点儿太阳我也应该珍惜。我搬一把椅子坐在阳台上。西边角落有一堆空酒瓶,阳光从那儿开始,折射出明晃晃的影子投在阴暗处。太阳往西走一点,我就把椅子往东挪一下。阳台上还有三盆植物,一个红色晾衣架,一口浇花的铁皮水桶。傍晚时,等到最后一点热气散尽,我收拾凳子进屋。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样的日子屈指可数。因为太稀奇,我
变迁地:新疆慕士塔格峰  变迁感言:  民间的自由攀登者在此实现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中国民间登山者开始为自己的梦想真实地活着,这看起来如此简单,但我们却等待了100年。    上图:斯文·赫定在攀登慕士塔格途中画的一幅速写,地点在海拔4500米。    上图:斯文·赫定在攀登慕士塔格之前所绘的营地速写。    上图:今天大本营建立了中国国际登山喀拉库里接待站,硬件设施和生活条件已愈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