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时代特征为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三种价值观压缩在同一空间内,他们是非主流、“后物质主义”和文化反哺的一代。其价值观的特征表现为:追求价值的自我实现,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困惑,对情感世界的放纵、茫然和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等。其产生的根源有社会、文化、政治和理论诸方面原因。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把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打牢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关键词]传统 后现代 大学生 价值观 研究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中,其核心内容是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拉开了由产品经济社会向商品经济社会的历史转变的序幕,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全国,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拍岸而来,整个中华民族都处在激烈的文化冲突和巨大的震荡之中。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心理趋向、思维方式,连同西方世界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文化和思潮,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非、善恶、美丑模糊了它固有的界限,有的甚至颠倒了过来。此类现象在青年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向何处发展,是时代交给我们的沉重课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重要群体,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其核心价值观的取向,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民族的复兴。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的特征、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教育和积极引导其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是我党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长期任务。
  一、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具体时空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和人生定位。当代大学生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不同思想观念的激烈碰撞,都会在他们心灵深处产生起伏跌宕的回响。这是蕴含着多重旋律的时代颤音,我们不但从这颤音中听到当地大学生的心声,还可以窥见、观察和认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动态。出生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前后、被称为是“独生子女”或所谓“新新人类”即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相交织的一代的当代大学生的总体时代特征和价值观念可作如下描述。
  第一,非主流的一代。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刻骨铭心的政治历史的负累;他们是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受到了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而引起的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带来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冲击的特定、严峻的历史时期走进大学校园的。存在决定意识,所以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烙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痕迹,他们是处在传统与后现代之间的舞蹈者。自他们懂事起,就生活在靠自己奋斗的社会,在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承受着谋生就业的风险和压力。他们少有父辈那么强烈的进人社会主流的欲望,但在追求时尚方面并不落后。他们特立独行的外在表现意在吸引他人眼球,如在穿着打扮方面喜欢个性化等。
  第二,“后物质主义”的一代。由于物质生活的充裕,这一代人对经济保障的强调有逐渐减弱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归属感、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的物质主义的价值目标虽仍然存在,但在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言论自由等方面的欲望则更强烈一些。有专家学者认为:就长期价值观变迁而言,“后物质主义”偏好的形成与代际更替有关,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后物质主义的偏好已经成为中国独生子女的重要价值取向,崇尚金钱但不崇拜金钱的价值观已具有世界性意识。
  第三,对社会和文化反哺的一代。从老年本位文化向青年本位文化转型,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文化现象。从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渗透与价值扩张角度来看:从服饰时尚到流行歌曲;从对明星的追逐到闲暇生活;从职业岗位到社会地位的影响力,青年文化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青年经济。由于当今世界的新知识新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呈几何增长,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承,总是首先在在青年中进行或得到最快最广泛的响应。面对社会多方位的变革,青年获得各种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成本比以往要低的多。所以,他们将成为参与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的积极的社会力量。“年轻化”,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人类正在进入一个由年轻人向老年传授一定知识和信息的文化反哺时代。
  第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价值观多元化的一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然而市场经济倡导的公平价值观与其截然不同。当代大学生更多的受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影响。有调查资料显示,他们中间有过半的人赞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价值观。在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同时,虽然也有一部分同学认同调和社会和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主张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融通、平衡,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奉献与索取的统一,把个人发展、幸福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统一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之中,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强势。
  在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结构中,传统、现代与后现代数种不同的价值观已压缩到同一时空的价值结构之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吸纳了新时代的元素,其取向蕴含了新的时代特征,价值观念领域不断拓展。如在传统文化中未进入价值观话题的诸如生态、网络、选秀等话题,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涉及的重要领域。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对新领域、新情况及其相应的价值标准有着多元价值取向,突出表现在他们对榜样和偶像的多元化选择。在问卷调查中,有些大学生自己评出来的文化偶像和杰出青年中有电影演员、主持人、歌手等娱乐界明星;还有律师、企业家、经济学家等不同行业的杰出人物,其价值取向日益显示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   第五,对我国政党制度感到困惑的一代。由于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图谋,我国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优势的强大压力。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各种传媒途径,对我国进行西方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在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罩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的迷惑下,不少大学生对我国政党制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困惑。比如,笔者经常会遇到他们提出的以下问题: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的根据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我国为什么不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多党制,哪样岂不是更利于民主,更能反映民意;国家领导人为什么不能直接选举等等。
  第六,对情感世界的放纵和茫然的一代。在当代社会中,爱情婚姻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讲已不再是一个朦胧而羞涩的话题,被调查者们反映出来的这种渴望成熟爱情的思想在一定层面上也反映了他们都是很重视感情的人。爱情在其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当代大学生认同爱情不仅是浪漫的感情体验,更是一种责任,但他们对“成熟的爱”的选择似乎与“家庭安定”形成了悖论,他们渴望去爱和被爱,向往神圣成熟的爱情,而在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对他们所渴望的爱情又缺乏信心,对之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建立家庭更是信心不足。本来“成熟的爱情”的落脚点是“家庭的安定”,但是由于对社会的不信任或者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难以把握,他们当中有的人选择了放弃,甚至是否定。他们中有的人则是走向了极端,放纵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诸如目前在校园普遍存在的对待情感的“随意性”、“玩情感”和“傍大款”现象。
  第七,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颇感恐慌的一代。当代大学生从表面看,多数能努力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种表面现象其实是来自于其心理深层的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甚至于恐慌。社会是人类的社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信任的大敌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除了他们自己,他们不相信别人。所以,严峻的形势迫使大学生们不得不在进入社会之前努力汲取知识,努力掌握生存技能,积累在社会安身立命的本钱。
  二、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第一,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当代大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强烈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同时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产生歧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日益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关注民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推动下,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渴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生长沃土。但是,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是不少学生伴随着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现了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偏离。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与传播,对此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急速膨胀,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学生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他们对“螺丝钉”、“老黄牛”、“铺路石”和“雷锋精神”所象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存有逆反心理,从“我”出发来评判事物,确定言行。有的也尊敬和崇拜英雄模范人物,但认为他们是可敬不可学的历史符号。
  第二,文化原因。在文化观念上,部分当代大学生们已逐步放弃对文化终极关怀的追求,漠视高雅文化,追求随心所欲的应时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觉认同某些庸俗的社会潮流。神圣的理想、人生准则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与亵渎。在文化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对个人前途的关注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动摇和瓦解传统文化价值秩序的同时,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令人信服的价值坐标,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所以,一些青年学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机中。在文化规范中,大学生文化逐渐疏离主流思想,回避矛盾冲突,逃避灵魂追问,漠视纪律规范、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的束缚,出现了文化价值缩水倾向。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不屑一顾和对文化创新的懒惰,他们嘲弄别人的价值理念,却不知自己的价值理念为何物,他们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学。他们生活在既无过去又无将来的一条窄缝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虚无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的迷雾开始在大学校园中弥漫,甚至出现了一些反社会、反文化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举动。这一切构织成了一幅与大学生文化极不协调的精神画卷,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降低,认为“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追求在时代的喧哗与躁动中,庸俗化倾向越来越重,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熏陶的结果。   第三,政治与理论原因。毋庸讳言,党员干部的素质滑坡和党内腐败现象的逐年加剧的现实,使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和腐败现象的整治失去了信心,他们感到迷茫、困惑和无奈。与此同时,加之西方价值观念的强力渗透,使本来在价值观缺口就越来越大的当代大学生中找到了附着的空隙。由于对历史和国情认识的缺失,一些大学生否认现行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认为只有西方多党制度才是民主的,提出中国应当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
  另外,在目前在大学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不利,也是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虽然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教育,但是一些院校贯彻得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不了解中国政党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特色和优势;原因之二是一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不了解西方政党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特色、本质和弊端,往往是拿结果说原因;原因之三是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对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缺乏深入研究,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需要提出的是,部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和实践相脱节。他们只注重课堂教育,少有社会实践。造成这个原因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部分高校领导不太支持理论课教师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活动,一提出此申请,误认为是游山玩水,难以得到经费上的支持。
  三、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分析
  历史实践证明,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共同遵守和认同的主导文化或核心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就不会形成一个拳头,在国际上的国力竞争中就要面临尴尬局面。古今中外,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者都是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向未来的接班人灌输一种特定的价值观。但在21世纪的今天,价值观教育要想维持其有效性,必须伴以相应的物质承担。以往我们以思想教育替代价值教育的结果,使教育丧失了自身的价值取向,结果是收效甚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观、信息观、效益观、竞争观、民主观等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其原因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导向与上述价值导向相一致。价值观教育如果不与社会生活接轨,就无法落实价值教育的基本内容。那么,如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呢?
  第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仍然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指导思想,这面旗帜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指导地位,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人生价值的客观性、人生价值的核心是人的自由的创造性劳动、人即是价值物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物的享受者;要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原则;强调物质和精神统一性原则;强调人的自由的创造性劳动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评价人生价值的主要依据,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继承传统优秀价值观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人生价值思想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儒道人生价值理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经过2500年的继承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种不曾中断的主要精神传统之一。儒学包含了一些具有永恒性、显示东方特色的文化价值。儒家所推崇的刚健有为的精神,重视气节,讲究礼仪,崇尚仁爱等思想,是引导人们去创造一个美好多彩人生的珍贵精神遗产。如儒家所强调的终极价值的天地境界中的“仁者爱人”思想,就是孟子所认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的亲亲就是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仁民”就是爱民,利民,惠民,养民,富民,安民,教民。“爱物”就是把人生本来就有的相亲相爱的自然之情推及到宇宙的一切事物。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浩然之气的壮怀之志在儒家人生价值思想中迸发出的亮丽火花,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进取精神和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洪流。忧患意识的历史责任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思想的显著特征。它强调的是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在中华文化的底蕴中便积淀下了一种既不是战栗和恐惧也非宗教迷狂的忧患意识,经过儒道思想的改造,这种忧患意识转化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返朴归真的赤子之心,自然无为的辩证法则,回归自然的神韵风貌等道家人生价值思想,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以人的成长发展为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进行价值观教育中,无论是教育方针还是教育目标的确立,无论是教育机制和教育体制的建立,抑或是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能和主体作用。
  第三,发挥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作用。任何一种教育都是教育者在遵循受教育者主体性原则上的教育引导过程。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的作用。心理学原理表明,任何正确的价值观都有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接受程度等差异。所以,在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一要注重思想调节,要营造公平、公正、平等、关爱的氛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大学生的需要是启动主体接受教育和保持接受教育活动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持续动力,也就是说,价值观教育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活动中,要由学生自己当主角,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作用。在教育活动中,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自主地确立组织方式、活动程序等。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报告、讲座、讲演、交流、讨论、橱窗、展板、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对学生全方位地开放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场所,充分发挥一切有效载体的作用。组织文学社、读书会、诗社、摄影协会、集邮协会、球类协会等。同时也可以把价值观教育渗透到专业学习中去,举办各种比赛活动。所以,价值观教育只有在主体积极的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四,要加强有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层面上,而应与时俱进地深入到社会的经济生活和心理层面。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地位、经济价值、经济权益的研究。政府在制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用工制度、调整教育制度的时候,要顾及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结构的变化和他们的特殊利益—也就是本文反复强调的:价值观的教育一定要有一定的物质承担才会有效果。再一个就是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研究,如他们对社会的态度、社会动机、社会需求、社会集群行为以及大学生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总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要从单学科的研究转变为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立体综合研究,逐步使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独立的理论领域。
  另外,需要郑重提出的是,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学术地位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教师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活动。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要保证考察次数和经费保障。让他们通过社会考察活动,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活力,用具体生动的事实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第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很大,需正确充分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建立健康的价值观教育的信息网络。如今的网络,是信息传递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它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可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可培养并树立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意识,还可利用网络上的大学生信息认识大学生,与他们交朋友。
  总之,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传统与现代、后现代时期,对其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既涉及到对传统的传承和扬弃,也涉及到对现代后现代的认识和辨别,可谓良莠混杂,优良末辨。可见,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基于历史发展、关照社会现实,又要考虑未来方向。所以,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抓住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突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只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把握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只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打牢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知识传播、深入社会、情感锤炼和调节规范等教育途径,才能使处于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特殊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基金项目]2010年度辽宁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传统与后现代——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WSZL201010)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求是》2011年第23期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社会科学部 大连)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意义和涉及内容,论述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热点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艺术院校 外语教学 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猛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的加大,对外交流不断增多,特别是国与国之间的艺术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参与到各国的艺术交流活动中,而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学习科目从两三科增加到六七科,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上课没精打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低下。教育的管理者要用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考评教师业绩。教师为了生存,必须死盯学生的分数,通过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来取得教学成绩。慢慢地出现了学生“不想学”的现象,而且在中学生中蔓延扩大,甚至出现了“厌学或不学”现象。本文试着通过了解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需要因素和主观需要因素,提出了需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藏几个重要的风俗习惯:如神山圣湖、藏族禁忌文化习俗和藏族丧葬习俗等观念的分析,挖掘其中的环保内涵,抛砖引玉,以此引起世人对西藏环境保护的重视。  [关键词]风俗习惯 环境保护 禁忌文化 天葬  西藏的风俗习惯是由远古的习俗逐渐演化而来,再由后来的藏传佛教在一千多年历史长河影响中,从而融合形成了藏族人民现有的特殊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对藏区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等都有巨大的影响,
期刊
德国的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各种机会,采用多种方法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鼓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曾强自信心,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先生把鼓励作为认定一个优秀老师的标准之一。可见,鼓励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
期刊
[关键词]建构主义 转变角色 过程与方法 知识构建 信息优势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生,说白了,就是讲课。如刘要悟先生认为,对教学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教学是教师在学校环境中,依据课程所规定的标准、内容和进程,对学生实施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显然,在这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更多的学者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总和。教学只不过是教师的“教”
期刊
[摘要]对于英语这一语言学科,我们的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诸如只会记单词而不会运用,只会死记语法规律而不能读懂句子或文章,只会等待老师来讲解而不会预习等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应难以提高,于是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更谈不上把英语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消除障碍 走出误区 学好英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孩
期刊
2005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以下简称“中职”)教育的今天,中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英语作为中职教学的一门基础学科,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英语水平又是衡量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面对中职英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
期刊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起,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是口欲言而未达之貌。“愤”与“悱”皆是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数学教育中也应以启发教育为中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得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堂应该从学生本位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情感的基础上,迈向快乐的学习之旅。  [关键词]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 引领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得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堂应该从学生本位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引领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情感的基础上,迈向快乐的学习之旅。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存在着效
期刊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我校于2009年在全县率先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在活动实践中,会出现学生活动的场地需要整修,器材缺乏要补充,增添活动项目时要更新活动器材,有些器材时间用长,需维修,而这一切,均需钱来解决。(所以我们认为经费是活动的重要保障。)学校经费有限,如何筹措资金,确保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也是我们在开展大课间活动实践中,探讨的课题。在资金筹措的实践中,我们采取以校为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