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市场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目前各大高校输送给劳动市场的劳保人才却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该专业在各大院校培养的劳保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不对口的现状。如何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目前劳保专业就业现状成为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9401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与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各行各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倾斜力度,2013年社保基金支出合计27916亿元。《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指出,到2015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建立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全国大部分基层组织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大部分社区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基层劳保工作人员共有约18万人。然而,在从事社保行业的人数与劳动力的比例数据上,我国的比例仅为1:730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1:1000,显示出我国目前在社保专业化程度较低,社保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仅从社区考虑例,上海政府要为全市3000来个居(村)委会分别配备2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仅此一项便需要6000多人。若以此为一般标准,全国范围内社区总计将产生上百万劳保人才的需求。因此,长远来看,我国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在高校层面,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始于1988年,目前全国约有125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梯队。全国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各界输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约5000人。以江苏某高校为例,2008~2012年毕业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一共有205名。其中,升学人数为34人,占全部人数16.59%,工作人数为132人,占全部人数64.39%,创业人数为3人,占全部人数1.46%,未就业人数有36人,占总人数1756%。在就业毕业生中,16.41%就职于机关和事业单位,17.97%就职于村官与“三支一扶”,16.41%就职于国有企业,49.22%就职于民营企业。依据专业培养方案,毕业生主要从事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政府职能部门。但是现实情况中,仅有16.41%的就业毕业生就职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原因在于政府相关实际工作部门的人才需求规模较小。调查显示,大多数就业毕业生进入了保险、银行等金融业,且其工作岗位的抓也相关性较低。只有少数毕业生从事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工作,就职于专业直接对口岗位的毕业生很少,劳动市场供求两端存在需求错位现象。
在未就业毕业生总计36人中,考研、出国学生为10人,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27.78%,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为7人,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19.44%,继续寻找工作的学生为19人,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52.78%。除去考研出国的学生,未就业毕业生中有很大比例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因此,该专业毕业生仍面临就业难的普遍状况。
由此可见,虽然社会大环境下社会保障行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较大并有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符合用人单位标准的人才极少,大多数毕业生岗位与该专业相关性极低,未能达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目标。并且,该专业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岗位。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重构。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重构
根据当前劳动市场供求状况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情况,应努力形成适合学生、面向社会、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对口就业率,实现劳动市场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供给与需求更两端对接,更好地满足社保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
2.1 增加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学生技能
当前,多数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内容上比较空泛,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可以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可以引入关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相关操作软件,利用学校实验室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仿真操作平台。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与社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外部组织合作,实现对人才的联合培养。组织劳保专业实践竞赛,如劳资谈判大赛、模拟劳动仲裁竞赛、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等,有机地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以广泛开展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相关性地社会调研,提升对于本学科的认识和素养,并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技能。
2.2 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目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全国多数高等院校实行了导师制。但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思想,让导师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可以以双向选择为原则,对导师制实现一定程度的约束。在安排师生相互了解后,双方依据各自的特点、兴趣、研究方向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向选择。而且,导师不仅应传授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介绍社会保障行业的前沿动态,还应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包括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
2.3 开展多元化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并使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基于本专业的各类学术活动,如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大赛等活动。各种活动和比赛不仅能丰富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形成逻辑严谨的理论框架,能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思维,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4 贯穿职业规划,夯实求职基础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的长期职业生涯有重要。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学生较早地制定并完成学习任务和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结合自身能力特点,还要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社会保障事业整体环境,从而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断地进行调整,使自身能力能够满足行业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2.5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教授该专业的部分教师转自其它学科,其学科专业背景不强,实践教学能力稍显不足。对此,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和研讨,掌握社保行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研讨、实验模拟等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Z].2009.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3,112(2):7276.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151152.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9401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与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各行各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改革“攻坚期”,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倾斜力度,2013年社保基金支出合计27916亿元。《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指出,到2015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全面建立统筹城乡、保障基本医疗、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医疗保障体系。目前,全国大部分基层组织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大部分社区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基层劳保工作人员共有约18万人。然而,在从事社保行业的人数与劳动力的比例数据上,我国的比例仅为1:730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1:1000,显示出我国目前在社保专业化程度较低,社保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仅从社区考虑例,上海政府要为全市3000来个居(村)委会分别配备2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仅此一项便需要6000多人。若以此为一般标准,全国范围内社区总计将产生上百万劳保人才的需求。因此,长远来看,我国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在高校层面,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始于1988年,目前全国约有125所高校开设此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梯队。全国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各界输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约5000人。以江苏某高校为例,2008~2012年毕业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一共有205名。其中,升学人数为34人,占全部人数16.59%,工作人数为132人,占全部人数64.39%,创业人数为3人,占全部人数1.46%,未就业人数有36人,占总人数1756%。在就业毕业生中,16.41%就职于机关和事业单位,17.97%就职于村官与“三支一扶”,16.41%就职于国有企业,49.22%就职于民营企业。依据专业培养方案,毕业生主要从事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政府职能部门。但是现实情况中,仅有16.41%的就业毕业生就职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原因在于政府相关实际工作部门的人才需求规模较小。调查显示,大多数就业毕业生进入了保险、银行等金融业,且其工作岗位的抓也相关性较低。只有少数毕业生从事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工作,就职于专业直接对口岗位的毕业生很少,劳动市场供求两端存在需求错位现象。
在未就业毕业生总计36人中,考研、出国学生为10人,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27.78%,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学生为7人,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19.44%,继续寻找工作的学生为19人,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52.78%。除去考研出国的学生,未就业毕业生中有很大比例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因此,该专业毕业生仍面临就业难的普遍状况。
由此可见,虽然社会大环境下社会保障行业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较大并有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符合用人单位标准的人才极少,大多数毕业生岗位与该专业相关性极低,未能达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目标。并且,该专业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岗位。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重构。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和重构
根据当前劳动市场供求状况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情况,应努力形成适合学生、面向社会、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对口就业率,实现劳动市场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供给与需求更两端对接,更好地满足社保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
2.1 增加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学生技能
当前,多数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实践内容上比较空泛,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可以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学校可以引入关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相关操作软件,利用学校实验室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仿真操作平台。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与社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政府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外部组织合作,实现对人才的联合培养。组织劳保专业实践竞赛,如劳资谈判大赛、模拟劳动仲裁竞赛、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等,有机地将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以广泛开展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相关性地社会调研,提升对于本学科的认识和素养,并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技能。
2.2 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
目前,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全国多数高等院校实行了导师制。但是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思想,让导师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可以以双向选择为原则,对导师制实现一定程度的约束。在安排师生相互了解后,双方依据各自的特点、兴趣、研究方向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向选择。而且,导师不仅应传授本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介绍社会保障行业的前沿动态,还应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包括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培养。
2.3 开展多元化学生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并使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基于本专业的各类学术活动,如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大赛等活动。各种活动和比赛不仅能丰富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形成逻辑严谨的理论框架,能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学科思维,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4 贯穿职业规划,夯实求职基础
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的长期职业生涯有重要。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学生较早地制定并完成学习任务和计划,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结合自身能力特点,还要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社会保障事业整体环境,从而对自身的职业规划不断地进行调整,使自身能力能够满足行业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2.5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新兴专业,教授该专业的部分教师转自其它学科,其学科专业背景不强,实践教学能力稍显不足。对此,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和研讨,掌握社保行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研讨、实验模拟等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2009—2020)[Z].2009.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学科与专业建设,2013,112(2):7276.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