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漏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德展团队的实验室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第十教学楼,在这间被实验器材和几台电脑堆得有些拥挤的房间里,几个银白色金属球静静地立在桌子上。这几个直径仅十厘米、其貌不扬的球形机器人就是曾连续两届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荣誉、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以及第四届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荣誉的作品——城市供水管网泄漏检测机器人系统。
  破解管内泄漏检测技术难题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运转和社会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管道漏损问题一直是业内难题,如何在漏损后快速定位排查漏损位置减少损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然而,目前仍多采用人工听音检测法,要求听漏工挨个排查泄漏点,费时费力。而固定传感器的方式,需要在管道表面铺设大量传感器,造价昂贵。尤其是对于小泄漏的检出,泄漏特征微弱,管外检测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尽管国外已有相关管内检测机器人系统,但是价格高昂,而且受防水抗压等级约束,应用场景相对单一。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屠德展自入学以来,在侯迪波教授指导下,致力于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检测系统研究。经过不懈努力,屠德展带领其团队设计的一种全新形态的管道机器人系统,让传统的管外人工听诊误判漏判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检测冲出了一条技术创新之路。
  屠德展团队研发的第一代管内泄漏检测装备,为一个外径仅10厘米的球形检测装置,内部集成了多传感器系统、信号调理模块、惯导模块、微处理器、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等。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圆球,可以完成从管内泄漏信号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定位这一全过程。而第二代管内泄漏检测机器人原型系统,加强了内部处理器性能,并添加了可变形机械臂,不仅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在线识别泄漏点,还能固定在管道内壁对小泄漏进行初步的修复。
  与管道外部相比,管道内部的环境条件更加复杂,如何在漏损后快速定位排查漏损位置减少损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屠德展团队发明的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技术难点所在。
  目前国内外相关领域对管内泄漏点的近场声场特性了解较少,水流声、气泡声、阀门开关声、环境声等各种混合声音都会影响检测效果。屠德展团队尝试了很多种传感器及其不同组合的检测效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用自主研发的机器学习分类识别系统提取分析管道内不同声音特征,获得了更加准确的管道泄漏检测效果。此外为了更好显示泄漏点在复杂地形环境下的位置,屠德展在短时间内自学知识,开发了一种管道三维建模与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机器人内部搭载的惯性导航装置和管道外壁辅助定位标签进行组合定位,以三维立体图像形象地展现地下管线的埋深、形状及走向。
  屠德展说:“我们已经和多家水务公司达成合作意愿,甚至有海底管道方面的公司也来洽谈合作,现在的海底管道输送,一旦发生泄漏,只能找潜水员在水下一段一段摸排过去,成本很高,又非常危险。”
  得益于母校和导师,项目从零到一
  作为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屠德展总结,“自动化控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管道检测机器人研发涉及到的一些技术大多在专业课程范围内,比如说算法层面的分析、集成电路的开发、传感器的应用等,专业学习对我自己的发明创造帮助很大。”屠德展说。制造机器人涉及面极广,从外部的机械、硬件到内部的数据处理、多样化定位系统,再到最后呈现的数据可视化,多学科专业知识相互交织,缺一不可。
  进入到浙江大学智能环境感知与控制实验室后,屠德展师从侯迪波教授,开始了管道机器人装备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涉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物联网技术、机器学习方法等领域。在导师的指导下,屠德展和他的团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在2016年提出了一种用于供水管网漏损的管内检测方法,也就是现在的管内泄漏检测机器人的雏形。“当时设想是开发一种携带传感器的管内检测装置,能在封闭带压的供水管道内部采集数据,进而分析是否存在泄漏事件。当时第一个原型系统非常简单,采用3D打印的外壳,内部传感器相对单一,硬件电路的集成度也比较低,但該设备采集的数据却非常可靠。进行多次实验后,我们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就这样,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逐步完善了技术方案,该项目也一步一个脚印开展下去。”屠德展对实验室的支持充满感激,因为在项目从零到一的过程中,导师不仅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指导,还支持学生搭建起复杂的实验系统,理论联系实践,让团队同学有了更多的成长。
  除了专业学习和导师指导,浙江大学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也让屠德展获益良多。
  在学校的支持下,屠德展团队参加了“挑战杯”、“互联网 ”等多项重要赛事并获得佳绩,“在参赛过程中,我们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科技论文写作、学术报告等能力,充分达到了以赛促学的效果。另外,学校也非常鼓励我们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从商业计划书的辅导到资本对接,项目孵化路上的各个方面都会提供指导。”屠德展说。
其他文献
巨浪撞击着孤岛  孤岛不语  乌云裹卷着孤岛  孤岛不语  苍鹰诅咒着孤岛  孤岛不语  海盜霸占着孤岛  孤岛不语  孤岛因为坚守而不合时宜  孤岛因为无语而依然昂首  远方  月亮,其实并不美  上面毫无生气,一片荒凉  但挂在天边却诗意盈盈  岸边的小舟,也许有些破旧  里面甚至还有难闻的腥味  但飘在烟波江里却意境美美  曾经的我呀,一门心思梦想着进城  如今的我,站在城里的阳台,却看见 
在荷兰,15岁就可以工作,67岁退休,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临时性工作或固定工作,它们分别又分为兼职工作和全职工作。很多留学生为了赚取生活费,在上学期间选择临时性工作或兼职工作。有些临时性工作在超过三个月后可以转成正式工作,有些则永不能转正,如留学生在中餐馆打工。  2018年9月,我的研究生课程全部结束,开始进入长达半年的论文撰写阶段。由于前期已经做好了文献综述和数据收集,我的毕业论文预计两个月就能完
早起何为  我喜欢在清晨打开窗户  喜欢看见一扇窗户因为拒绝  某种幽闭,而尽力敞开自己  但我怀疑它之前  肯定先接受了什么  就像一只烧水壶首先  接受了水的冰冷  才讓水在体内渐渐沸腾  像一个人接受了自己的长年咯血  才将文字  像玉一样吐出来  我不确定一扇窗户每天闭上眼睛  又那么早的睁开  是不是已经接受了自己的  内心平静  才学会将一些关于天空的想法  尽可能不那么早的  确定下
网上有各种段子调侃大一加入的群聊,“大一的日常就是加不完的群聊,回复不过来的群消息,开不完的会……”本期话题咱就聊聊零零后们的社交方式和大一加入的各种群组。在群组一个个或沉默或喧嚣的小江湖中,窥见了百态,有各种烦恼,也遇见了学习和成长。  到了报名处,我就先扫了两个二维码加了两个群,父母也加了两个群。等到辅导员开会时又加了一个群,大家虽然都还不认识,但群里已聊得热火朝天,有找老乡的,有闹着发红包的
此刻,灯光闪闪色彩炫炫  一个贪婪眼神与尖叫声填满了长夜  一个音符在此引爆  生命的極点在39摄氏度中沸腾炸开  多少寡欢者等待  又多少迷离的爱离开  我多想像爱尔兰诗人  生起一堆红扑扑炉火照亮宽厚胸脯  燃烧尽重金属外衣,青瓷身体  燃烧尽雪花纷飞  燃烧尽麦克风、音响、功名、王者荣耀  燃烧燃烧燃烧燃烧燃烧……  我倾听到燃烧后  去掉一切修饰的安魂曲在灵魂深处撞击  一辦辦孤独之光在昙
桑克,诗人、译者、批评家,诗生活网和《剃须刀》杂志创办人之一,1967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密山市8511农场,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2年在黑龙江日报从事新闻工作至今。著有诗集《桑克诗选》《桑克诗歌》《转台游戏》《冬天的早班飞机》《拉砂路》《拖拉机帝国》等;译诗集《菲利普·拉金诗选》《学术涂鸦》等。曾获天问诗歌奖、《新陆》短诗奖、草原文学奖、刘丽安诗歌奖、《人民文学》诗歌奖、《中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未来乡村的图景。在我眼中,外桐坞村似已有此气象。她毗邻中国美院,是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地,村里集聚了大批艺术家、艺术机构,走上了艺术小镇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茶叶产业、文创产业、旅游产业更是发展迅速;她生态环境良好,被“九溪十八涧”环绕,村民生活相对富裕,精神面貌较好。  外桐坞,有着美丽绚烂的色彩,湛蓝的天,雪白的云,琉璃的屋檐和碧绿的茶坞,如同
草木被认作施舍。日暮  咳出血,咳出手中的药丸  倘若不曾怜悯  成片的油菜花会像黄昏  走失。时间背后  我们在苍莽的山色间  相遇足够的理由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一个人  孤独的信仰和忠诚  土地承载着意外,流水在绝望中  拔出勇气,抬高一寸寸夏天  八月的第一程  用刪除的方式,把铁轨放入对称的美  夕阳无限好——  我可以假装视而不见  小雪  她受困于这清寒。霜打、薄凉  把月色剥去一层
冬日书  思想如此刻的田野,我爱着我的荒芜  就是爱着我的宁静  善良如同篝火,周遭的一切都暗含暖意  ——每一棵树都是故人,每一片落叶都是叮p宁  夕阳圆满。放下痛苦又何尝不是圆满  如同那些枯枝以及腐朽之物  它们已消耗了所有的美以及美的心情  它们有它们应得的命运  期待一场大雪,像是厚爱  那种光芒让人觉得奢侈  爱上哲学  我突然爱上哲学  这实在不可思议  但是真的!我愛上了尼采的锤子
巢湖诗群,环巢湖流域的泛诗歌群体。以巢湖流域为自己的诗歌根据地,辐射全国。以“巢”的具象和架构,放飞诗歌。巢湖诗群非流派,不囿干形式和风格,以群体的方式展示个体,实验诗性,抒发诗意。巢湖诗群编辑出版《巢》诗刊(季刊),为诗群成员及全国各地诗友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巢湖诗群及其创办的《巢》诗刊为环枭湖流域的又一诗歌地标,渐成风景和标向。本期展示的部分成员诗作,可窥其诗风一貌。  春日书(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