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月,我区被确定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在各级专家的指导下,在学习兄弟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挥优势,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为重点,以教育现场为研究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加强了推进区域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点、园本个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高质量园本教研机制,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促进我区幼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组织保障,明确职责
  区教育局成立了“普陀区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了教育局、教育学院和幼儿园三个层面的职责,以切实保障项目的实施。
  1.区教育局行政推进
  区教育局负责该项目的组织领导、考核评价和经费保障。教育局局长担任项目组组长,分管副局长和区教育学院院长担任项目组副组长。2007至今,全区共投入1.45亿元用于园舍建设和设施设备改造,其中330万元用于装备基层幼儿园信息技术设备,564万元用于培养学前教育骨干教师,10万元作为该项目经费,为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开展项目研究、实施教师培训提供了物质支撑。
  2.区教育学院专业支持
  区教育学院作为推进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专业支持中心和干部、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一方面承担对全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功能,加强对基层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质量监控和过程管理,提供专业支持,并加强经验的总结与辐射推广;另一方面承担对全区幼儿园园长、教师的培养、教育功能。2007年区教育学院开办了“提升园长课程领导力”的园长研修班,着力加强园长的课程领导力;2007年至今,开办幼儿园大、小教研组长研修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研组长设计、组织、实施园本教研活动的专业能力;2006年至今,分四批对290名新教师通过开设讲座、实践带教、开辟网上新教师专栏、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等方式开展适应幼教工作岗位方面的培训;2006年起通过“四元”培训课程中的教育实践经验课程、教育研究课程,加强了群体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执行力;2007年,选拔并组建了两个幼教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着力培养一批在市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
  3.幼儿园主动发展
  各幼儿园根据本园实际,积极探索园本教研机制。园长作为园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确定符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研重点,为园本教研提供技术、物质上的支持与保障。同时拓展专业引领的渠道,加强考核评价。
  二、建立机制,示范引领
  2008年,区教育局下发了《普陀区区域推进“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对规范和保障园本教研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建立体现园本特色的教研文化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我们着力在建立和完善园本教研的机制上下功夫,搭建多元教研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1.优秀教研组评比机制
  2006年,我们出台了《普陀区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普陀区幼儿园优质课标准》,同时形成了各幼儿园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参加一次申报教研组评比活动的制度。
   2007年3月开始,我们在全区幼儿园中开展了历时近一年的优秀教研组评比活动,评选出14个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加强教研活动过程管理、积极探索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优秀教研组,为全区的教研组建设树立了榜样。
  2.园本教研经验分享机制
  针对园际教研质量存在差异的现状,我们建立了园本教研经验分享机制,开展园际互动式教研。我们组织14个优秀教研组在全区范围内展示教研现场活动,分享经验。2007年3月至今,我们先后组织基地园和非基地园等25所幼儿园向市、区幼教同行开放现场教研活动,进行了专题经验分享交流,促进了全区教研活动质量的整体提升。
  3.幼儿园教研活动视导机制
  区教育局会同教育学院、教研室及骨干园长和教师等,组建视导团队,每周一次深入基层,对基层园的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园本教研实施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在教研制度建设方面,使幼儿园进一步明确园长及大、小教研组长和教师在园本研修中的地位和职责,加强教研组建设,尤其重视小教研组活动的开展。
  4.考核评估机制
  区教育局综合运用发展性督导、专项调研、教学视导、年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各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估。特别是在每年年底,区教育局组成调研组,针对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教师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要求,在全区68所机构园进行“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工作调研,并把调研结果作为考核幼儿园及园长的重要指标。
  三、形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
  我们在市项目组的指导下,以普陀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项目为抓手,重点加强了区域推进的专业支持策略研究和基于园所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项目推动,研训一体”的工作格局。
  1.点上精耕
   我们确定了3所市示范园和2所市一级园作为基地园,借助专家资源,深入基地,共同探讨和完善基地园的研究方案,组织好过程性研究。2006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基地园的项目方案交流会、推进实施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努力在点上抓深抓透,为区域推进积累经验,为全区幼儿园提供学习、研讨的机会。2008年3月、2009年4月,我们以“关注过程提升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有效性”为主题,两次召开“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以基地园的阶段经验为案例,共同总结有效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通过交流,大家明确了区域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目标,为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奠定了基础。2008年4月,在上海市学前教育年会上,我区又以“普陀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为专场内容,向本市及外省市的幼教同行作了经验介绍。
  2.面上求实
  (1)重点关注薄弱园
  区教育局加强了对薄弱园的扶持,采取教研员蹲点的工作机制,重点关注与扶持桃浦地区、长征地区等二级幼儿园的发展,使我区在园所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市一级园等优质教育资源比例的市先进水平。
  (2)加强过程性专业支持
  每学期初,学前教育教研室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区域分组研讨、网上交流等形式,指导幼儿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研计划。学期中,学前教育教研室又对基层幼儿园每两周上传的教研计划、记录进行过程性的专业支持,以保证园本教研活动逐渐走向规范、有效。
  (3)关注教研模式的创新
  区教育局建立“普陀区教研信息平台”,开辟“普陀区学前教育网”,对全体教研员和教师进行了培训。通过网上教研平台,初步构建了教师教、研、训一体的网上教研模式,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学习、研究、共享资源的平台。
  四、积极探索,初显成效
  三年多来,通过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我区的学前教育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用三个“凸显”来概括:
  1.教研制度凸显个性
  目前,我区幼儿园都建立了符合本园实际的教研制度,其中不乏富有园本特色的教研制度,如实验幼儿园的教师成长档案袋制、童的梦幼儿园的同伴互助制、普陀幼儿园的教研组长例会制、豪园幼儿园的“十分畅谈”制等,这些富有创意、扎根幼儿园实际的教研制度较好地促进了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育教学凸显成效
  近三年,我区不断扩大优质园的比例。有7所二级幼儿园晋升为一级幼儿园,7所一级幼儿园成为区示范性幼儿园,一级幼儿园比例占51%。市教委教研室在对普陀区学前教育教学工作视导反馈中指出:普陀区幼儿园课程设置平衡,实施质量均衡,幼儿发展很不错。
  3.骨干教师凸显作用
  市教委教研室在视导反馈中指出:普陀区学前教育关注园本教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从市新秀评比中感受到普陀区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区学前教育教师梯队初步建立,拥有特级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学科工作室2个,区教学能手57名,区教坛新秀41名,骨干教师群体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两个层面推进。首先,在区域层面,进一步探索与形成助推园长、教研组长在园本教研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的机制。其次,在幼儿园层面,进一步探索与形成富有个性、体现特色、凸显文化的园本教研制度。我们将在全国和市总课题组专家的引领下,从本区学前教育的实际出发,继续探究一条能切实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园所办园水平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发挥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实验区的辐射作用。
其他文献
笔者认为该活动应凸显音乐性,使幼儿更有收获。    一、渐进地倾听音乐    在原方案中,教师连续请幼儿完整倾听音乐,然后让幼儿表达见解,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建议让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进行比较,引导幼儿清楚地分辨音乐形象。    二、耐心地表现音乐    原方案的目标之一是自主表现小鸟飞翔、嬉戏的动作。教师虽然安排了让幼儿表现的环节,但都是浅尝辄止。教师既没有肯定表演得生动形象的幼儿,也没有
人们常常把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称为“体验”。“幼儿有着体验的本能”,他们的体验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个体性和过程性”。教师只有“真正关注幼儿在亲身经历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并“适时推动”,方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下面我们以幼儿园体验·探究·交往课程中的主题“哭哭笑笑”为例来谈谈体验的价值。    ●活动中的情感性特点  在“哭哭笑笑”主题活
“原来的幼儿园是租用简陋的民宅,教具、玩具、幼儿读物缺乏,老师全是初、高中毕业生,不仅安全隐患多,教育质量也谈不上好。现在不一样了,新的幼儿园环境好、设备好、老师好,我们家长放心了。”  在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鹄山乡中心幼儿园里,幼儿家长杨丽丽看着在占地6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上欢快游戏的孩子感慨地说。像这样由闲置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改、扩建的幼儿园在新余目前共有35所。  近年来,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应从幼儿实际出发,否则问题可能就“出发”了。  我看过一位教师组织的一个健康教学活动,名称叫“圆圆的食物”,教学目标是引导幼儿说出井乐意尝试吃各种各样圆圆的食物,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圆圆的食物”包括圆圆的饼干、巧克力,还有做成球状的瓜果蔬菜、小肉丸、小鱼丸,以及切成圆片的胡萝卜、黄瓜、香蕉等。当教师请幼儿说说还有哪些食物是圆圆的时,不少幼儿不知
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失去了自然,童年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特质。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幼儿渐渐远离了自然,穴居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被电视、动画片、电子产品所包围,现代科技限制了幼儿对事物的了解,使他们对动植物的了解多来自书本、网络、音像等媒体传递的第二手资料。当我们问身边的孩子“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时,绝大多数孩子都会说是从商店里买来的。因为他们很少体验甚至很少看
目标:  1.正确点数夹子的数量,初步学习按卡片上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2.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  3.喜欢参加活动,愿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  准备:  1.铃鼓一个。  2.红、黄、绿色塑料夹子若干,画有3~5只动物的卡片若干,摸箱  4只。  3.将夹子散放在桌上,每个幼儿的椅子下面放一只小筐。  过程:    一、夹夹子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
家长工作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观念及文化素养都不同,对于参与孩子教育的认识和做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合作时必须讲究方法。通过对多年来家长工作的反思,我总结出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合作的五味剂方。  处方一:细致执著  对症人群:放任随意型家长  有一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儿科”。不需要重视,也不愿意在孩子身上花时间。他们认为
炊事因危险、繁杂而被视为成人的专利,而如今它正在逐渐走进幼儿的生活。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家庭和幼儿园都纷纷向年幼儿童开放厨房,我国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尝试将炊事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花朵幼儿园(以下简称苏园)和珠海市蓝天小耶鲁幼儿园(以下简称珠园)已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炊事活动之所以进入幼儿园课程,不仅是因为它符合幼儿的兴趣,更是因为它蕴含着促进幼
同伴互动学习是幼儿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社会建构主义所主张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地相互作用。一方面,幼儿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另一方面,幼儿处在向社会开放的系统之中,通过与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进行学习。本文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同伴互动的方式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案例1 纸牌游戏    天天教贝贝和乐乐玩“找6”的纸牌游戏。
幼儿园食谱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将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为了解当前幼儿在园膳食和营养的现状,我们搜集了本市五所全日制幼儿园近13周以来的65份食谱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关注。  一、幼儿园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素全面吗  营养素是支持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产热营养素,在幼儿每日摄取的食物中这些营养素占